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屬于廣譜耐酶復方制劑 , 對流感嗜血桿菌、溶血性鏈球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有良好的作用[1],在臨床感染治療中因療效確切、毒副作用小而被廣泛應用。
但作者發現該藥在臨床使用中存在許多不合理問題 , 且正確用法國內報道較少 , 探討正確的使用方法 , 確保臨床用藥安全迫在眉睫?,F報告如下。
1 臨床治療中應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存在問題
1. 1藥物皮試方面 由于應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時可能出現過敏性休克 , 有時會造成患者失去生命 , 因此要求臨床應用中必須做皮試。目前臨床判斷是否過敏存在兩種方式 :
①采用青霉素皮試來判斷是否對本藥過敏 , 優點為青霉素價格較低 , 如果皮試呈現陽性時表明患者對阿莫西林過敏 , 則不應繼續使用本藥 , 這樣造成浪費較少 , 比較經濟。但弊端是無法反映患者是否對克拉維酸過敏 , 當皮試呈現陰性時 ,應用本藥仍可能引起患者出現過敏性休克。②應用本藥原藥液做皮試液 , 臨床上常用本品原藥 0.6 g 加入 0.9% 氯化鈉注射液 6.0 ml 中做皮試液。好處是可以反映過敏真實情況 , 但弊端是本藥價格貴 , 在等待皮試結果的時間內 , 藥液已變成深棕色 , 造成浪費 , 加重患者經濟負擔。
1. 2臨床中應用濃度過高 本院曾經在微泵中用 30 ml 氯化鈉注射液溶解 1.2 g 本品或在 100 ml 0.9% 氯化鈉注射液中加入 1.8 g 阿莫西林鈉克拉維酸鉀 , 藥液在十幾分鐘即變為黃色 , 并逐步加深。
1. 3使用溶媒不當 臨床上曾在 5% 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本品 , 溶液迅速變紅棕色。并且隨著使用的葡萄糖注射液濃度增高而變色加快。
1. 4未注意沖洗輸液管 臨床上常每天給予多組液體 , 在5% 或 10% 葡萄糖注射液的含藥液輸完時未使用氯化鈉注射液沖洗輸液管路直接給予本藥 , 或者輸注完本藥時未使用氯化鈉注射液沖洗輸液管路直接給予含葡萄糖的藥液 , 兩種液體在輸液管中混合 , 迅速變為深棕色。
1. 5藥液放置時間過長 臨床使用阿莫西林鈉克拉維酸鉀藥液時 , 由于輸注液體較多 , 提前配制了本品 , 從配液時間開始未在 2 h 內完成本品滴注 , 使藥液逐漸變色 , 最后終止輸液。
1. 6在預防手術感染時選用本藥 為了減少抗菌藥濫用 ,降低細菌耐藥的發生率 , 防止手術切口出現感染 , 衛生部 ( 現衛計委 ) 分別于 2006 年和 2009 年出臺相關規定限制手術抗菌藥預防應用 , 其中明確了各類手術的選藥 , 但本院婦產科、顯微外科、普外科和法醫科存在使用本藥預防手術感染狀況。
1. 7給藥劑量和用藥間隔存在問題 由于個別醫生對抗菌藥知識掌握少 , 對本品藥動學和藥效學不了解 , 在治療方案中應用本藥時 , 1 次 /d, 1.8 g/ 次給藥。這樣用藥不但治療效果差 , 容易因劑量過大而產生毒副作用 , 還容易引起細菌耐藥。
1. 8臨床給藥時間過長 主要是在治療應用中一些科室在使用該藥時 , 患者感染已經治愈但仍然繼續輸注本藥。在預防應用本藥時 , 未在 48 h 內停藥而使用本品多達 3~7 d.
2 造成臨床應用中存在問題原因
主要原因是臨床醫師對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知識掌握不夠 , 接受規范使用培訓較少 , 特別是對該藥了解較少 , 欠缺正確的使用知識。另外與臨床藥師對不合理用藥干擾力度不大以及醫院制定的抗菌藥物管理制度不完善、未規范執行制度等有關。
3 正確的臨床應用方法
3. 1本品的皮試 雖然說明書規定本品使用青霉素做皮試 ,但由于無法顯示克拉維酸鉀的過敏情況 , 因此主張使用本品原藥液做皮試 , 皮試液配制方法為取本品 0.6 g 加入 0.9% 氯化鈉注射液 6.0 ml 中。為了防止藥物浪費 , 使用后的皮試液可以用氯化鈉注射液 100 ml 稀釋 , 以備輸液時使用。
3. 2輸液時本品 1.2 g 必須應用 0.9% 氯化鈉注射液 100 ml稀釋 , 保證濃度≤ 1.2 g/100 ml, 并且輸液時避免與 5% 或10% 葡萄糖注射液、含維生素 C 藥液和 10% 葡萄糖注射液等引起pH值降低的溶液接觸。如不可避免時, 必須使用0.9%氯化鈉注射液沖管 , 并最好 2 h 內完成輸液。
3. 3臨床治療應用本品時 , 建議按照藥物說明書和抗菌藥物應用原則使用該藥 , 嚴禁預防使用該藥 , 最好依照時間依賴性抗菌藥物作用特點每天分劑量多次給藥 , 避免上述錯誤用藥做法 , 以保障該藥療效和安全。同時加強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管理 , 加強相關使用知識培訓和抗菌藥管理制度的學習 ,加大臨床藥師干擾臨床不合理用藥力度 , 并對存在問題較多的醫師做出嚴歷的處罰 , 將規范合理用藥作為個人考核指標之一。
4 小結
4. 1pH 值和溶媒影響本品穩定性明顯。本品在 pH<6.5 的注射液中易出現變色現象。實驗證明[2]
使用 0.9% 氯化鈉注射液 (pH 值 6.5~7.0) 為溶媒較為穩定。在臨床應用中應避免與 pH ≤ 6.5 的溶液接觸 , 同時建議大輸液廠家在生產 0.9%氯化鈉注射液的標簽中注明該產品的 pH 值范圍 , 便于選擇使用。
4. 2配制藥液放置時間和藥液濃度明顯影響本品穩定性 ,本品使用 0.9% 氯化鈉注射液稀釋后 , 溶液濃度越大變色越快。因此最好用 0.9% 氯化鈉注射液 (pH=6.5~7.0)100 ml 溶解后 , 保證濃度≤ 1.2g/100 ml, 盡可能在 30 min 內輸完 , 且整個使用過程在 2 h 內。為了不引起藥品浪費 , 保證安全用藥 ,建議本品生產廠家配套提供皮試藥液。
4. 3加強抗菌藥合理應用培訓和宣傳 , 提高醫師對本藥的認識 , 出臺嚴格的使用制度 , 規范本藥的臨床應用 , 以提高臨床療效和安全性 , 防止耐藥細菌產生 , 避免毒副作用發生。
參 考 文 獻
[1] 郭駿 . 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治療嬰幼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藥效評價 .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 2013, 17(19):107-108.
[2] 沈黎明 . 注射用阿莫西林鈉克拉維酸鉀配伍液變色和沉淀的原因分析 . 中外健康文摘 , 2007, 4(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