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文學本是最具師范特色的學科之一?!薄皟和膶W的理念與語文教師的素養密切相關?!薄皟和膶W的文體教學可以補充師范生的知識結構?!盵1]
王泉根教授用這三句話,有力地向人類印證了兒童文學廣泛而深刻的價值,向教育者闡釋了兒童文學在高師院校的重要性。兒童文學教學實效性就是學生接受兒童文學教學的實際效果。目前,高師院校兒童文學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實效性較低?;诖?,研究高師院校兒童文學教學,提升兒童文學教學實效性,培養具有滿足新時代需求的卓越兒童文學教師已經迫在眉睫。
一、高師院校兒童文學教學實效性不高的表現。
( 一) 文學魅力挖掘不足,學生文學學習興趣不高。兒童文學是富有兒童情趣的文學,具有獨特的文學魅力。高師院校兒童文學教學環境枯燥、教學方法陳舊,教學形式單一等,致使兒童文學魅力彰顯不足。另外,教師對兒童文學自身魅力挖掘不足,使學生無法從兒童文學教學中獲得快樂的享受和美妙的體驗,無法深切感受兒童文學的潛在魅力,致使學生文學學習興趣不高,缺乏兒童文學學習能動性。
( 二) 實踐知識涉略不足,學生文學知識結構失衡。兒童文學是屬于兒童的文學,它的學科基本理論并不深奧。但是,高師院校的兒童文學教學重兒童文學理論知識輕兒童文學實踐知識,教師在兒童文學教學中,過度強化兒童文學理論知識,對兒童文學實踐性知識涉略不足,致使學生兒童文學實踐性知識貧瘠,缺乏兒童文學實踐智慧,學生兒童文學知識結構失衡。
( 三) 文學活動形式不足,學生文學表現能力薄弱。
高師院校的兒童文學教學主要局限于課堂教學,兒童文學活動形式不足、呆板單一,缺乏豐富多彩的兒童文學課內外活動,而且兒童文學課內和課外活動缺乏有效的銜接,使學生無法在兒童文學活動中得到最有效的鍛煉,提升自身的文學能力,致使學生兒童文學表現能力薄弱。
( 四) 經典作品推介不足,學生文學綜合素養匱乏高師院校的兒童文學教學中,教師對古今中外經典的兒童文學著作和經典的兒童文學研究論文推介不足,使學生無法閱讀和欣賞到大量的兒童文學經典著作和經典研究論文,無法更好地浸潤到兒童文學的世界里,無法潛移默化地獲得兒童文學的感染和熏陶,無法有效地獲得兒童文學豐厚的學科素質和文化底蘊,致使學生兒童文學綜合素養匱乏。
二、高師院校兒童文學教學實效性不高的原因。
( 一) 學校對兒童文學教學認識不足。
這是高師院校兒童文學教學實效性不高的根本原因。學校對兒童文學教學活動的開展具有宏觀指導作用和實施調控意義。學校對兒童文學教學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兒童文學教學活動的具體實施和組織。大多數學校把兒童文學教學僅僅看作是一種文學教育,忽視了兒童文學教學的多元價值。
( 二) 教師兒童文學學科水平參差不齊。
這是高師院校兒童文學教學實效性不高的關鍵原因。高師院校兒童文學教師學科水平參差不齊,有的教師學科水平很高,他們一邊進行兒童文學教學,一邊進行兒童文學科研,已經把兒童文學作為自己的學術追求,準備一生致力于兒童文學的教學與研究; 有的教師學科水平不高,只是因為學校缺少兒童文學教師,他們又曾經學過兒童文學這一學科,所以才臨時上陣,從事兒童文學教學,兒童文學不是他們科研的對象,完成教學任務是他們與兒童文學唯一的交集。
( 三) 學生個體間“多維”差異性的制約。
這是高師院校兒童文學教學實效性不高的直接原因。從客觀角度來說,學生個體間的智力遺傳、家庭背景等維度都存在差異性; 從主觀角度來說,學生個體間的個性、學習動力和能力等維度也存在明顯差異性,這些都影響著學生對兒童文學的反映,進而影響兒童文學教學的效果。如果教師忽視學生個體間的“多維”差異性,必然導致兒童文學教學效果不高。
( 四) 外圍教育力量的缺失。
兒童文學教師是兒童文學教學的唯一教育者,學生自身、家長等外圍教育力量被隔絕在教育者之外,這是高師院校兒童文學教學實效性不高的間接原因。高師院校大部分專業的兒童文學教學還僅僅停留在課堂教學的層面。但是,課堂教學在時間和空間上都具有制限性,不可能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使學生具備滿足職后兒童文學教學需求的全部素養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