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加完善地對放射工作人員進行個人劑量監測,保證全院數據監測的完整性和準確性,根據《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管理辦法》的規定,設備科負責對全院放射工作人員進行個人劑量監測,并制訂了 《關于印發江門市中心醫院個人劑量計使用管理規定的通知》的制度。按照管理制度,設備科抓好落實,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益,現總結如下。
1、 明確使用個人劑量計的人員
根據 《關于放射工作人員個人劑量監測管理規定》要求,當放射工作人員一年受照的劑量當量有可能超過 5mSv \\(0. 5 rem\\) 時,必須接受常規的外照射個人劑量監測。對接受的年劑量當量低于5mSv 的放射工作人員,可根據需要進行個人劑量或工作場所的監測,并作記錄。目前我院參加個人劑量監測的有放射科、核醫學科、放療科、消化內科、泌尿外科、骨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口腔科等放射工作人員共 196 人。2012 年、2013 年完成檢測率達 100%。
2、 個人劑量計佩帶要求
\\(1\\) 對比較均勻的輻射場,當輻射主要來自前方時,劑量計一般佩帶在左胸前,對輻射主要來自人體背面時,劑量計應佩帶在背部中間。\\(2\\) 對工作中穿戴圍裙的場合 \\(如醫院放射科\\) ,通常應佩帶在圍裙里面軀干上的劑量計估算工作人員的實際有效劑量。當受照劑量可能相當大時,則還需在圍裙外面衣領上另外佩帶一個劑量計,以估算人體未被屏蔽部分的劑量。\\(3\\) 只有當受照劑量很小且個人監測僅是為了獲得劑量上限估計值時,劑量計才可佩帶在圍裙外面胸前位置。\\(4\\) 個人劑量計在非工作期間應避免受到任何人工輻射的照射,統一保管。\\(5\\) 對照劑量計 \\(本底\\) 由各放射工作單位放射防護管理負責人保管在無人工輻射源照射的地方。\\(6\\) 工作人員工作時,應將個人劑量計隨身佩戴,禁止將個人劑量計遺棄在機房內。
3、 個人劑量計收發
根據管理要求,各相關科室個人劑量監測名單上報由科室主任簽名確認??剖抑付▽H素撠焸€人劑量計的收發工作 \\(每季度一次\\) 、登記回收儀器個數,由科主任簽名確認交回設備科??浦魅瓮瑫r確定該放射人員繼續開展或暫停該同志的上崗以確保身體健康。
4、 個人劑量監測結果的處理
當放射工作人員每年全身受照劑量低于年劑量當量 \\(或年攝入量\\) 限值的 3/10 時,只需記錄個人劑量監測的結果。對高于年劑量當量限值 3/10的人員,應記錄個人劑量監測結果,同時要查明原因,作出相應的放射衛生評價。當工作人員受到異常照射時,應按 《廣東省職業衛生檢測中心發放的職業外照射個人監測達到/超過調查水品劑量核查表》進行登記,并將此表存入個人劑量檔案中,同時迅速上報檢測中心。由于人為原因導致個人劑量計監測結果超標,而造成影響和后果的,由個人承擔一切后果,不能進行職業病鑒定申報。對于不明原因引起的劑量異常,要加強監管。
5、 檔案管理
放射工作人員的受照記錄 \\(包括個人劑量檔案,監測方法及數據處理方法\\) 和事故受照的詳細說明,應當保存足夠長的時間,通常在放射工作人員脫離放射工作后還應保存 10 年,由于技術上的需要可以保存 30 年。
6、 個人劑量計成本管理
放射工作人員個人劑量監測的成本是醫院承擔的,如果因個人劑量計丟失,而導致全院數據監測不完整,將對個人劑量計丟失的人員 \\(由科主任簽名確認\\) ,由科室承擔當季度的監測成本 \\(以丟失的盒子計算\\) ,每個劑量計 100 元。
7、 結論
通過個人劑量監測,有效地保障了放射工作人員的健康,確保了醫療技術的開展,促進了醫院建設。今后,我們還將在以下方面繼續努力: \\(1\\)加強放射工作人員放射防護知識的培訓,完善規章管理制度; \\(2\\) 提高臨床科室對院設備科個人劑量計使用管理的配合; \\(3\\) 保證個人劑量計佩戴的正確性。
參考文獻:
[1] 徐韜,范晨陽,李晨嫣 . 放射工作人員個人劑量監測的管 理 體 會 [J] . 中 國 輻 射 衛 生 . 2006,12\\(4\\) : 421.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GBZ 128 -2002 職業性外照射個人監測規范 [R] . 北京 . 中國標準出版社,2002.
[3] 魏春龍 . 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監護管理 [J] . 中國醫藥指南 . 2011,12 \\(9\\) : 236 -7.
[4] 王永剛,馮子良,陳宏,等 . 某醫院 2008 -2010 年從事放射工作人員個人劑量檢測結果分析 [J] . 現代腫瘤醫學,2013,21 \\(9\\) : 624 -7.
[5] 姚元虎,章龍珍,徐凱 . 2002 - 2011 年間某醫院放射工作人員的個人劑量監測結果 [J] . 中華放射醫學與防護雜志,2012,8 \\(4\\) : 410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