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是我國高發的消化道癌腫,患者 5 年生存率低,預較差[1].據統計[2,3],全球每年因消化道腫瘤死亡的患者約占腫瘤死亡病例總數的 35%.目前,組織病理學診斷仍是食管癌的 TNM 分期的“金標準”,但有部分食管癌患者在初診時就已經失去了手術治療的機會[4].影響食管癌患者預后的因素主要包括癌病灶浸潤深度和轉移情況,術前對食管癌病灶分期進行準確的判定,可對臨床治療方案的選擇提供指導[5].食管癌術前分期的診斷檢查方法主要有 CT 檢查、超聲內鏡檢查( EUS) 及外科手術等[6].筆者為觀察增強 CT 聯合超聲內鏡檢查( EUS) 對食管癌術前分期的診斷價值,選取我院術前經內鏡病理及術后病理確診的食管癌患者,分別行增強 CT 檢查及 EUS 檢查,觀察兩種檢查方法聯合對食管癌臨床分期判定的準確性,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 2011 年 1 月至 2013 年 12 月間收治的食管癌且經手術治療的患者 120 例,男 76例,女 44 例,年齡 37 ~ 72 歲,平均年齡 53.1±6.3 歲。其中輕-中吞咽困難患者 70 例,胸骨后疼痛伴中度吞咽困難 34 例,胸骨后疼痛伴重度吞咽困難 16 例。本組患者均于術前經內鏡取材或術后病理檢查確診,腺癌 34 例,鱗癌 76 例,腺麟癌 10 例,腫瘤大小 1.5~7.5cm; 高位食管癌 10 例,中位食管癌 76 例,段食管癌患者 34 例。術前 1 周紅細胞數>3.5×1012; 動脈血氧飽和度>80%; 血紅蛋白>90g/L; 血小板>100×109.排除術前有心、肝、腎及肺功及凝血功能障礙患者。
1.2 方法: 本組患者術前均行增強 CT 檢查及 EUS 檢查。
1.2.1 增強 CT 檢查: 采用 Toshiba Asteion4 螺旋 CT掃描儀對本組患者進行檢查,電流 280mA,管電壓120kV,層厚、間隔均為 5mm.患者檢查前 6h 禁食,造影劑采用非離子型造影劑-碘比醇,本組均行頸、胸及腹部增強 CT 掃描,所得檢查影像結果由三位資深醫師進行進行分析,詳細記錄病灶及淋巴結位置、數目及直徑,如兩位醫師判斷結果一致,即為作為最終結果。
1.2.2 EUS 檢查: 本組患者使用 Olympus GF -Um200超聲內鏡進行 EUS 檢查,探頭直徑 2.6mm,頻率分別為 7.5、12、20MHz,檢查前 4 ~ 6h 禁食、水,檢查前30min 給予咪唑安定 0. 05mg / kg 靜脈注射,患者取左側臥位,當超聲內鏡確定病變部位后,使用水囊法用探頭對病變部位進行探査; 記錄腫瘤病灶浸潤深度及腫瘤、食道壁各層次的情況,并取病變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 SPSS12.0 統計學軟件處理本研究數據,將兩種檢查所得分期結果與術后病理分期進行對比,分別計算兩種檢查結果與病理診斷結果的準確率,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進行 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增強 CT、EUS 對食管癌 T 分期準確性比較: 增強CT 對食管癌術前 T 分期與病理診斷準確率為 66.7%,對 T3、T4期判定顯著高于 T1、T2期( P<0.05) ,對 N 分期診斷準確率為 73.5%; EUS 檢查食管癌術前 T 分期的準確率為 71.7%,各分期判定準確率比較無統計學差異( P>0.05) ,對 N 分期診斷的準確率為 61.2%; 結果見表 1、2.
2.2 聯合檢查對食管癌 T 分期準確性: 增強 CT 聯合EUS 檢查判定對食管癌術前 T 分期的準確率為 95.0%,對 N 分期判定的準確率為 95.9%,聯合檢查判定食管癌術前分期的準確率顯著高于單一檢查( P<0.05) ,結果見表 3、4.
3 討 論
食管癌為我國高發惡性消化系統腫瘤,患者預后多較差。據統計[7],全球每年約有 20 萬人因食管癌而死亡。食管癌早期如及時發現、有效治療,其 5 年的生存率可高達 90%,但多數患者發現時已屬晚期。因此,術前食管癌病灶分期的準確判定,對治療方案的制訂尤其重要。
臨床上治療食管癌的方案有多種,但仍以手術根治術為主,術前對食管癌病變侵襲程度進行準確的判定,對患者的治療方案制訂意義重大,如食管癌病灶嚴重外侵周圍氣管、支氣管,則手術可能無法達到根治目的。臨床上用于食管癌術前最常用的檢查方法有 X線、增強 CT、EUS、PRT-CT 等。CT 掃描為橫斷面圖像掃描,既能清晰顯示食管癌腫瘤部位、大小及周圍組織侵潤情況,又能準確判定縱隔內淋巴結、肺內及遠端器官是否存在轉移,在食管癌的術前 TNM 分期判定中占重要地位。本研究結果顯示,增強 CT 對食管癌術前 T分期與病理診斷準確率為 66.7%,對 T3、T4 期判定顯著高于 T1、T2 期( P <0.05) ,與文獻報道基本相符。
EUS 是近年來興起的將內窺鏡與超聲技術融合的檢查技術,是目前最為精確的影像檢查技術,即可通過內鏡直接觀察病灶病變形態,浸潤范圍和深度,又可經活檢孔行病理取材,還可對病變的區域進行超聲掃描,獲取消化道層次的組織學特征,為臨床提供超聲與內鏡的雙重診斷,從而對食管癌分期進行準確判定[8].本組資料中,EUS 檢查的對術前食管癌分期判定的準確率為 71.7%,提示 EUS 可準確對食管癌 T、N 分期進行判定。本研究結果顯示,增強 CT 聯合 EUS 檢查判定對食管癌術前 T 分期的準確率為 95.0%,對 N 分期判定的準確率為 95.9%,顯著高于單一檢查( P<0.05) ,提示聯合檢查對食管癌腫瘤大小、范圍及浸潤程度更為清楚的顯示,進而提高食管癌術前分期的準確性。
參考文獻:
[1] 許燕君,羅樂,夏生林,等。廣東省居民惡性腫瘤死亡趨勢分析[J].華南預防醫學,2011,37( 6) : 12~16.
[2] 束曉根,楊幫明,程開龍。螺旋 CT 在食管癌外科治療中的臨床價值探討[J].安徽醫學,2013,34( 6) : 781~783.
[3] 孫文靜,沈小春,劉海燕,等。超聲內鏡與 CT 檢查對食管癌臨床 TN 分期的比較[J].重慶醫學,2014,43( 7) : 772~774,781.
[4] 周思思,嚴蘇,陳衛昌,等。超聲內鏡對早期食管癌術前分期準確性的 Meta 分析[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4,22( 7) : 988~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