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梗阻是各種原因導致腸內容物遠端運行不暢,或通過障礙的一種癥候群,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急腹癥,患者的病情多數比較嚴重且發病較急[1].腸梗阻不僅會使局部出現嚴重的病理學變化,還會出現全身病理變化,病情嚴重的患者甚至會直接導致死亡[2].本文對應用腹部 X 線攝片技術對急性腸梗阻實施診斷的臨床價值進行研究,現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 2012 年 8 月-2014 年 8 月在我院就診的手術后病理學檢驗確診為急性腸梗阻的患者 94 例,隨機分為研究 1 組和研究 2 組,平均每組 47 例。研究 1 組患者腸梗阻發病時間 1 h~17 h,平均(4.1±0.5)h;男 27 例,女 20 例,年齡22 歲 ~61 歲,平均年齡(42.7±1.5)歲。研究 2 組患者腸梗阻發病時間 1h~19h,平均(4.3±0.6)h;男 26 例,女 21 例;年齡 24 歲~62 歲,平均年齡(42.9±1.4) 歲。2 組一般情況無顯著差異(P>0.05),可以進行比較分析。
1.2 方法 研究 1 組:采用我院現有的超聲診斷議,對患者的腹部進行全面掃面,掃描過程中患者取平臥位;研究 2 組:采用我院現有的 X 線機,對患者的腹部進行全面掃面,掃描過程中患者取平臥位。
1.3 觀察指標 選擇 2 組研究對象診斷結果與病理學檢驗結果的符合率等作為觀察指標進行對比。
1.4 統計學方法 計數資料采用 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 1 組和研究 2 組急性腸梗阻疾病診斷結果與術后病理學檢驗結果的符合率基本相同,組間數據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 1.
3 討論
在臨床實際工作中,應該根據以下標準,對急性腸梗阻疾病進行診斷:①患者自述腹部出現陣發性絞痛、嘔吐、腹脹、排氣困難或不排氣不排便等癥狀存在,部分患者會出現腸鳴音亢進和氣過水聲。②對患者的急腹癥病史進行詳細的了解,急性腸梗阻疾病患者在發病后要進行全面的檢查和診斷,防止和急性胃腸炎、暴發性食物中毒、心絞痛疾病等臨床常見病之間發生混淆。③懷疑患者罹患腸梗阻的時候,可以通過鋇劑造影方式進行檢查,對梗阻病灶存在的實際部位進行了解。④由于梗阻病灶以上的腸腔有大量液體和氣體存在,吸收和排出的過程均不能夠順利進行,產生一定障礙。由于氣體和液體增多會使腸管擴張,隨之會出現嘔吐、腹痛、排氣停止、腹脹、排便停止等癥狀。⑤X 線檢查在發病 3 h 以內進行檢查不會出現任何陽性征象,發病 6 h,腸管可有明顯的充氣、擴張、液平面等現象出現。⑥臨床結合 X 線片技術對急性腸梗阻疾病進行診斷準確率較高[3-5],是目前臨床上首選診斷方法,但也有可能出現誤診和漏診,因此術后進行病理學檢驗非常必要。
參考文獻
[1] 米榮,康利民,馬繼東,等。先天性腸旋轉不良 84 例[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2,27(15):1204-1206.
[2] 李斌。 腹部 X 線平片檢查及螺旋 CT 檢查對腸梗阻診斷的價值分析[J].吉林醫學,2013,34(5):909-911.
[3] 農俊,劉楚,農理紅。超聲、腹部 X 線平片檢查在腸梗阻診斷中的價值比較[J].中外醫療,2012,11(13):181.
[4] 黃梅,王光霞。超聲在腸梗阻及其病因診斷中的價值[J].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2011,17(1):119-120.
[5] 劉露陽,王燕霞。超聲在小兒急腹癥中的診斷價值[J].哈爾濱醫科大學學報,2010,44(5):50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