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狀病毒性腸炎 ( rotavirus enteritis) 是由輪狀病毒 ( rotavirus,RV) 引起的急性消化道傳染病,每年嬰幼兒腹瀉病例中 48. 4% ~ 77. 1% 與其有關,是導致嬰幼兒秋冬季腹瀉最常見的原因之一,亦稱秋季腹瀉,臨床癥狀常以發熱、上呼吸道感染為主,嚴重者可出現脫水和酸中毒等并發癥,危及患兒生命[1-2].目前臨床上尚無治療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的特效藥,國內外治療方案主要是抗病毒治療、預防脫水以及防止酸中毒等對癥處理[3].近年來有報道稱,干擾素治療輪狀病毒性腸炎能提高療效,但因為毒副作用較大而限制了它的廣泛應用[4].
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屬于中醫“泄瀉”范疇,病因不外乎感染時邪,內傷飲食和脾胃虛弱等。葛根芩連湯是一首經典中藥方,其組方為葛根半斤、黃芩三兩、黃連三兩和炙甘草二兩。方中葛根為君藥,具有清熱利濕,升清止泄之功效; 黃芩、黃連為臣藥,具有燥濕止瀉之功效; 炙甘草為使藥,具有調和諸藥之功效。諸藥合用,共奏清熱利濕止瀉之功[5].
研究表明[6],葛根芩連湯具有抗病毒、抗菌、解熱和增強機體免疫力的作用。
目前已有臨床試驗表明葛根芩連湯及其加減方,或者輔助西藥治療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的臨床療效,但由于樣本量大小不一,甚至有結果相反的臨床研究報道,其可靠性尚未有循證醫學證據支持。本研究旨在通過全面搜集有關葛根芩連湯治療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的隨機對照試驗( RCTs) ,運用 Cochrane 系統評價方法,為葛根芩連湯治療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的療效和安全性提供循證醫學證據。
1 資料與方法
1. 1 納入標準
1. 1. 1 研究類型 運用葛根芩連湯及其加減方治療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的所有 RCTs,無論是否實施盲法、分配隱藏以及有無失訪、退出的描述,文種限定為中文、英文。
1. 1. 2 研究對象 所有患兒臨床診斷均符合輪狀病毒性腸炎[7]的診斷標準; 患者年齡 <14 歲; 均無其他并發癥及嚴重的先天性心肝腎功能異常。
1. 1. 3 干預措施 試驗組采用葛根芩連湯或其加減方,或聯合常規西醫基礎治療; 對照組單純采用常規西醫基礎治療方案( 包括補液、抗病毒、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等對癥處理) .
1. 1. 4 結局指標 臨床療效( 顯效: 治療 72 h 內糞便形狀和次數均恢復正常,全身癥狀消失; 有效: 治療 72 h 內糞便形狀明顯恢復正常,次數明顯減少,全身癥狀明顯改善; 無效: 治療 72 h 內糞便形狀、次數以及全身癥狀均無明顯改變甚至加重惡化[8]) .
1. 2 排除標準 ①非隨機對照試驗,如動物實驗、臨床綜述、摘要、基礎研究和病例報告等研究; ②非輪狀病毒性腸炎患兒; ③24 h 內使用過抗生素、激素類藥物的輪狀病毒性腸炎患兒; ④治療組為葛根芩連湯聯合其他方劑的研究; ⑤結局指標不符合要求的研究; ⑥以比較不良反應和作用機制為主要目標的研究; ⑦重復發表的文獻、資料無法提取或存在其他較混亂標志的文獻。
1. 3 檢索策略 計算機檢索 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CNKI) ,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 CBM) ,中國科技期刊全文數據庫( VIP) 和萬方數據庫等中英文數據庫,檢索時間限定為建庫至 2015 年 6 月 13日,并并輔以手工檢索相關核心期刊,追索納入研究的參考文獻。中文檢索詞: “葛根芩連湯”,“輪狀病毒腸炎”,“輪狀病毒腹瀉”,“秋季腹瀉”,“小兒腹瀉”; 英文檢索詞: “GegenQinlian Tang”,“rotavirus enteritis( RV) ”,“autumn diarrhea inchildren”,“infantile of autumn diarrhea”,“autumn diarrhea”.
檢索采用主題詞結合自由詞的方式進行,檢索策略經過多次預檢索后確定,輔以灰色文獻檢索,即與本領域專家以及通信作者聯系獲得上述檢索未能獲取的重要信息。中文檢索式: ( “葛根芩連湯”) AND( “輪狀病毒腸炎”OR“輪狀病毒腹瀉”OR“秋季腹瀉”OR“小兒腹瀉”) ; 英文檢索式: ( “GegenQinlian Tang”) AND( “rotavirus enteritis”OR“RV”OR“autumndiarrhea in children ”OR“infantile of autumn diarrhea ”OR“autumn diarrhe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