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在臨床上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和藥物。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采用中藥益氣滋陰活血法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取得滿意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糖尿病診斷標準根據1999年WHO專家咨詢委員會提出的糖尿病診斷標準:有糖尿病癥狀,并且1天當中任意時候血漿葡萄糖濃度≥11.1mmol/L(200mg/dL);或者空腹至少8h后,血漿葡萄糖濃度≥7.0mmol/L(126mg/dL);或者標準75g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2h的血漿葡萄糖濃度≥11.1mmol/L(200mg/dL).
1.2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診斷及分期標準[1]糖尿病患者眼底出現視網膜微血管瘤、出血、硬性滲出、軟性滲出、視網膜新生血管等病變。分期標準:采用我國1984年第一屆全國眼底病學術會議制定的分期標準,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分為6期,Ⅰ期~Ⅲ期為非增殖期,Ⅳ期~Ⅵ期為增殖期。
Ⅰ期:有微血管瘤或合并小出血。
Ⅱ期:有黃白色硬性滲出或合并出血斑。
Ⅲ期:有黃白色軟性滲出或合并出血斑。
Ⅳ期:眼底有新生血管或合并玻璃體出血。
Ⅴ期:眼底有新生血管和纖維增殖。
Ⅵ期:眼底有新生血管和纖維增殖,并發生視網膜脫離。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全部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 組 ,每 組4 0例 .治 療 組 ,年 齡4 9歲~7 6歲(62.21歲±10.35歲);糖尿病病程6年~16年(7.31±2.53)年;男18例,女22例。檢出有視網膜病變眼底改變共72眼,臨床分型包括單純型Ⅰ期19例31眼,單純型Ⅱ期12例23眼,單純型Ⅲ期7例14眼,增殖型Ⅳ期2例4眼。對 照 組 年 齡48歲~76歲 (61.70歲±11.08歲);糖尿病病程5年~16年(7.78年±2.12年);男21例,女19例。檢出有視網膜病變眼底改變共70眼,臨床分型包括單純型Ⅰ期17例30眼,單純型Ⅱ期14例22眼,單純型Ⅲ期6例12眼,增殖型Ⅳ期3例6眼。兩組年齡、性別、病程、病情等近似(P >0.05),具有可比性。
1.3治療方法兩組均采用糖尿病飲食,同時如下治療:
①應用胰島素皮下注射,控制血糖: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8.0mmol/L;②阿司匹林0.1g,每天一次。治療組加用口服中藥:生黃芪20g,黃精15g,枸杞子12g,山茱萸12g,地黃15g,川芎12g,丹參15g,葛根12g.水煎至200mL,分早晚2次溫服,日服1劑。
12周為1個療程。
1.4觀察指標兩組眼底出血、滲出改善情況。眼底病變(病灶)改善評分標準(滿分12分):眼底出血、滲出、微血管瘤、毛細血管無灌區、滲漏、新生血管等6項指標的前后變化,每項指標分為2分,共12分。用藥后微血管瘤、新生血管數目減少率≥10%,得2分;0~10%,得1分;增多,得0分。用藥后眼底出血、滲出、毛細血管無灌區、滲漏等指標的面積減少率為指標(面積的計算以及視盤的比例表示):面積減少率≥ 10%,得2分;0~10%,得1分;增多,得0分??偗熜гu定標 準(總滿分1 2分):患者的總得分除以總滿分1 2分≥30%為顯效;10%~29%為有效;<10%為無效。
1.5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11.0統計軟件,資料比較用t檢驗、χ2檢驗、Ridit分析。
2 結果
2.1兩組療效比較==治療組顯效12例,有效25例,無效3例,有效率為92.5%;對照組顯效6例,有效20例,無效14例,有效率為65.0%;兩組有效率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 <0.05)。
2.2患者眼底出血、滲出及病變分期改善情況(見表1、2)【1】
3 討論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微血管并發癥之一,為世界四大致盲眼病之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幾乎所有的1型糖尿病患者和60%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患病20年后就會發生DR,它是工作年齡人群首位致盲原因[2].視網膜微循環障礙是導致DR的重要原因[3],目前尚缺乏有效的中成藥和西藥藥物治療,現仍以激光治療為主。藥物治療多是針對糖尿病進行降糖、降脂、降壓等治療,而手術方法多有價格昂貴、不良反應大、并發癥多等缺點[4].
中醫認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陰虛為本,燥熱為標,演變為氣陰兩虛,氣滯血瘀,最后發展為陰陽兩虛,目無所見[5].本研究方中黃芪、黃精、枸杞子、山茱萸,益氣滋陰,丹參、川芎、葛根活血化瘀通脈。黃芪可抑制血小板凝聚和LDL的氧化,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的增殖,黃精具有降低血糖、血脂,提高人體免疫力,丹參有降低細胞內膽固醇合成及抗脂蛋白氧化作用,保護血管屏障,防止脂質沉積,且具有抗凝和抗血栓作用。提示益氣滋陰活血法能改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眼底出血、滲出,達到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233-237.
[2] 孫豐雷.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261.
[3]Stanford MR.The pathogenesis of diabetic retinopathy[J].Br JOphthalmol,2004,88(4):444 -445.
[4] 張惠芬.實用糖尿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151-152.
[5] 苑維,金明,潘琳,等.益氣活血方對糖尿病大鼠視網膜微血管病變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表達的影響[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0,25(5):758-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