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性眼外傷是臨床中常見的一種眼科疾病 , 有較高的致盲率。據相關研究報告指出 , 眼外傷是導致兒童和青壯年失明的主要因素之一[1].對于眼內異物可以分為兩種 , 一種是磁性異物 , 主要包括鐵和合金 , 另一種是非磁性異物 , 包括銅、鋁、植物、石塊以及玻璃等。如果有金屬異物進入 ,就會給患者眼球帶來嚴重的化學性傷害 , 如果是植物等異物進入 , 有可能造成患者眼內發炎[2].本文選取本院 2013 年 1月 ~2014 年 1 月收治的 39 例機械性眼外傷并眼內異物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分析 ,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 2013 年 1 月 ~2014 年 1 月收治的39 例 39 眼機械性眼外傷并眼內異物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颊吣挲g 1~77 歲 , 平均年齡 (33.2±11.6) 歲。男 27 例 ,占 69.23% ;女 12 例 , 占 30.77%.職業構成 :農民 16 例 , 占41.03% ;工人 12 例 , 占 30.77% ;學生 6 例 , 占 15.38% ;幼兒 2 例 , 占 5.13% ;干部 3 例 , 占 7.69%.致傷原因 :工作受傷 19 例 , 斗毆受傷 10 例 , 家務勞動受傷 5 例 , 玩耍受傷 3 例 ,車禍受傷 2 例。
1. 2方法 登記方法參照國際眼傷登記表[3]
設計登記內容 ,記錄所有機械性眼外傷合并眼內異物患者的性別、年齡、職業、家庭地址、受傷時間、受傷地點、受傷原因、診斷治療經過、眼睛損傷具體情況等信息。給予患者眼內異物摘除治療和基礎治療。
1. 3觀察指標 所有患者出院后對其隨訪 3~6 個月 , 將隨訪后最佳矯正視力作為治愈后的視力。
1. 4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15.0 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影響因素采用 Logistic回歸分析。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入院出院時視力情況比較 入院時視力檢查主要以1973 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盲和視力損傷分類[4]
作為標準 , 入院時視力 <0.05 的有 25 眼 , 致盲率為 64.10%, 出院時視力 <0.05 的有 18 眼 , 致盲率為 46.15%, 出院時脫盲率為17.95%(7/39), 出院時與入院時致盲率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2. 2視力預后影響因素分析 在影響視力預后的因素分析中 , 年齡、性別、職業、受傷環境對預后無顯著影響 ;受傷后 24 h 是否急診和致傷原因對預后影響較大。
3 討論
眼內異物是一種特殊的眼外傷 , 相對于一般眼球穿通傷的危害性更大 , 異物進入眼球后 , 除了受傷時引起的機械性異物損傷外 , 異物在眼內的存留 , 也大大的增加了對眼球的危害。有外傷史 , 尤其是錘擊和爆炸造成眼內異物的可能性最大 , 機床上的飛屑也是致傷的主要原因 , 除此以外 , 樹枝、竹簽、細木棍以及細金屬絲等刺傷 , 也有可能將其尖端折斷留在眼球內[5].
有關文獻[2]報道指出 , 機械性眼外傷并眼內異物患者預后因素主要有年齡、性別、職業、場合、受傷原因、人群特征、受傷后 24 h 內是否急診等因素有關。本研究結果顯示預后效果主要與受傷后 24 h 是否急診、致傷原因有關 , 存在研究差異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受傷的群體主要是青壯年 , 他們是家庭的經濟支柱和主要勞動力。在入院時視力情況分析上 , 出院時脫盲率為 17.95%.這表明患者在受傷后 24 h 內要及早接受治療 , 可以有效的降低致盲率。
綜上所述 , 機械性眼外傷并眼內異物影響其預后的主要原因是致傷原因和 24 h 內是否急診處理。
參 考 文 獻
[1] 賀翔鴿 . 機械性眼創傷的定義、分類和傷情判別 . 中華創傷雜志 , 2011, 17(4):251-252.
[2] 龔彤 . 機械性眼外傷 300 例視力預后多因素分析 . 國際眼科雜志 , 2010, 10(9):1823-1824.
[3] 詹立輝 . 機械性眼外傷并眼內異物的診治 . 中外健康文摘 ,2011, 8(14):254-255.
[4] 李曉艷 , 韓澤利 . 影像學技術在眼內異物診斷中的應用 . 西南國防醫藥 , 2011, 15(3):343-345.
[5] 徐金鎖 , 雷慶 . 球內異物常見并發癥及致盲原因 . 黑龍江醫學 ,2010, 31(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