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肝炎綜合征是以黃疸、肝脾大為主要臨床表現的 免疫類疾病,多發病于 1 歲以下的嬰兒\\( 包括新生兒\\)。
中醫學認為嬰兒肝炎綜合征主要是由于小兒體內熱毒瘀積,深入血液,侵犯肝脾,并熏蒸致全身泛黃,肝脾膨腫變大?;诖擞^點,我們清熱涼血化瘀方口服聯合灌腸治療嬰兒肝炎綜合征 37 例,并與單純口服清熱涼血化瘀方治療 35 例對照觀察,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病例選擇
1. 1. 1 診斷標準 參照《嬰兒肝病綜合征診治修訂方案》中的診斷標準。
1. 1. 2 納入標準患兒符合嬰兒肝炎綜合征診斷標準; 年齡均不超過 1 歲; 不患有其它消化道疾病或影響血清指標水平的疾病; 嬰兒家長具有知情權,自愿配合本次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
1. 1. 3 排除標準 排除不符合相關診斷標準的患兒,患有其它消化道疾病、影響本研究疾病的患兒,中途退出,不愿配合治療以及家長沒有簽署知情同意書的患兒。
1. 2 一般資料 選取 2010 - 01—2013 - 12 我院兒科確診的嬰兒肝炎綜合征住院患兒 72 例,隨機分為 2 組,口服聯合灌腸組37 例,單純口服組35 例,2 組男女比例、年齡、患病時長、病情嚴重程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 >0. 05\\) ,具有可比性。見表 1?!颈?】
1. 3 治療方法 2 組患兒均首先接受基礎治療,包括調節免疫力、補充營養物質、做好去黃、肝脾的養護以及出血防治措施,若再嚴重者可加用醋酸潑尼松片\\( 辰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37021900\\) 輔助??诜摵瞎嗄c組給予清熱涼血化瘀方口服加灌腸。藥物組成: 金銀花9 g,蒲公英 9 g,赤芍藥 3 g,茵陳 9 g,丹參 3 g,生地黃1. 5 g,熟地黃 1. 5 g,制土鱉蟲 1. 5 g,桃仁 3 g,郁金 3 g,炒雞內金 3 g,豬苓 3 g,茯苓 3 g,鹿銜草 9 g。新生兒每日 1劑加水適量水煎,所得藥液平均分成 4 份,其中 2 份用于喂服,2 份用于灌腸,3 ~ 6 個月嬰兒每日 2 劑,6 個月 ~ 1歲的嬰兒每日 3 劑,用法與新生兒一致。單純口服組只口服藥液不進行灌腸,用量與口服聯合灌腸組一致。連續治療 7 d 為 1 個療程。
1. 4 療效標準 按照參照《嬰兒肝病綜合征診治修訂方案》進行判定。痊愈: 連續治療時長不超過 3 個療程,黃疸消失,肝功能恢復正?;蜉^大的恢復。顯效: 較治療前黃疸明顯改善,肝功能有較大恢復。有效: 較治療前黃疸消退,肝功能有恢復。無效: 較治療前黃疸程度不變,肝功能不見好轉,甚至加重。
1. 5 指標檢測方法 2 組患兒分別與治療前和治療后 3個療程使用全自動生化檢測儀檢測血清中血清總膽紅素\\( TBiL\\) 、直接膽紅素\\( DBiL\\)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 ALT\\) 、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 AST\\) 、堿性磷酸酶\\( ALP\\) 、γ - 谷氨酰轉肽酶\\( γ - GT\\) 水平,并進行組間比較。
1. 6 統計學方法 應用 SPSS 20. 0 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數據采用均數 ± 標準差\\( x珋 ± s\\) 表示,進行 t 檢驗,計數數據均采用“%”表示,進行 χ2檢驗,以 P < 0. 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 1 2 組患兒病程及癥狀消除時間比較 見表 2?!颈?】
由表 2 可見,口服聯合灌腸組患兒病程明顯短于單純口服組\\( P <0. 05\\) ,表明清熱涼血化瘀方口服聯合灌腸比單純口服治療嬰兒肝炎綜合征的病程明顯縮短??诜摵瞎嗄c組患兒黃疸消除時間及肝脾體積恢復時間均明顯少于單純口服組\\( 均 P <0. 05\\) ,表明清熱涼血化瘀方口服聯合灌腸比單純口服對嬰兒肝炎綜合征見效更快。
2. 2 2 組治療前后各項血清指標水平變化比較 見表 3?!颈?】
由表 3 可見,2 組患兒治療后血清 TBiL、DBiL、ALT、AST、ALP、γ - GT 水平與治療前比較均顯著下降\\( P 均 <0. 05\\) ,表明清熱涼血化瘀方單獨口服與口服聯合灌腸對嬰兒肝炎綜合征均有較好療效. 而治療后口服聯合灌腸組血清 TBiL、DBiL、、ALT、AST、ALP、γ - GT 水平明顯比單純口服組患兒低\\( 均 P <0. 05\\) ,表明清熱涼血化瘀方口服聯合灌腸治療嬰兒肝炎綜合征的療效優于單獨口服。
2. 3 2 組療效比較 見表 4?!颈?】
由表 4 可見,2 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 <0. 05\\) ,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表明清熱涼血化瘀方口服聯合灌腸治療嬰兒肝炎綜合征的療效明顯優于單純口服。
3 討 論
嬰兒肝炎綜合征多發病于 1 歲及以下的嬰兒,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引發肝脾功能受損的一類綜合類疾病。
嬰兒肝炎綜合征的發病機制較復雜,有研究表明,該病主要與巨細胞病毒、丙肝病毒等多種致病病原體相關,屬于一類自身免疫紊亂疾病。中醫學認為,嬰兒肝炎綜合征屬胎疸、胎黃、黃疸的范疇,是由于母體感染濕熱傳至胎兒,熱毒瘀積于血液,侵犯肝膽,導致肝氣阻滯不通,膽汁外漏,表現為黃疸、肝功能異常、肝脾大等癥狀,并引發相關評定指標水平顯著上升,因此臨床常使用相關指標如血清 TBiL、DBiL、ALT、AST、ALP、γ - GT 等作為嬰兒肝炎綜合征的診斷依據,研究表明,TBiL 的生成主要與血紅蛋白有關,DBiL 則與膽紅素水平過高及黃疸異常有關,當患兒肝臟代謝功能失?;虺霈F黃疸時,血清 TBiL、DBiL 水平會顯著上升; ALT、AST、ALP 是臨床用于評定肝臟損傷的關鍵指標,其中 AST 與 ALT 比值 >1 時則證明肝臟實質性受損; γ - GT 直接反映肝臟的排泄能力,尤其當患者伴有膽道閉鎖時,會使 γ - GT 排泄受阻,使其在血清中的水平迅速上升,本研究選取 TBiL、DBiL、ALT、AST、ALP、γ -GT 水平的變化作為藥物治療效果的指標。主要從中醫觀點出發,清熱涼血化瘀方并選取 72 例患兒分成 2 組,對口服聯合灌腸及單獨口服 2 種給藥方式的療效進行了比較,結果證實前者效果更佳。
清熱涼血化瘀方中金銀花涼血、解毒散熱退黃; 蒲公英清熱毒,順肝健脾,祛除肝熱; 黃疸去黃; 茵陳祛熱退黃;鹿銜草去濕氣,解毒散熱; 赤芍藥、丹參、生地黃、桃仁、郁金涼血活血化瘀; 雞內金、豬苓、茯苓培土利濕使邪有出路; 土鱉蟲、熟地黃軟堅散結熱兼顧陰津,使邪去而正不傷。諸藥合用,共奏清熱涼血化瘀之功效。研究表明,口服聯合灌腸的有效率高于單獨口服,這是由于灌腸給藥更有助于機體對藥物的吸收,使藥物直達病灶,減少了藥物消耗,藥物分子到達病灶的時間明顯縮短,被機體吸收的藥物顯著增多,故而療效優于單一的口服給藥方式。另外,從本研究對 2 組患兒血清 TBiL、DBiL、ALT、AST、ALP、γ - GT 水平治療前后的變化比較中,口服聯合灌腸組變化水平明顯大于單純口服組,且病程、癥狀改善時間比較,口服聯合灌腸組病程更短,癥狀改善時間更短,均充分證實了灌腸給藥的療效優勢。
綜上,清熱涼血化瘀方口服聯合灌腸治療嬰兒肝炎綜合征療效顯著,能夠明顯改善嬰兒肝炎綜合征的癥狀及血清指標水平,較大地縮短了病程,提升了治愈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曾莉娥,莊小原. 地塞米松治療嬰兒肝炎綜合征臨床療效觀察[J]. 中國社區醫師,2010,12\\( 28\\) : 110 -111.
[2] 朱啟鉻,王曉紅,王建設. 嬰兒肝病綜合征診治修訂方案[J]. 中華傳染病雜志,2004,22\\( 5\\) : 357.
[3] Bogue CO,Murphy AJ,Gerstle JT,et al. Risk factors,complica-tions,and outcomes of gallstones in children: a single - centerreview[J]. J Pediatr Gastroenterol Nutr,2010,50 \\( 3 \\) : 303 -308.
[4] 桂賽珠,夏萍,蔣穎穎,等. 茵梔黃口服液治療黃疸型嬰兒肝炎綜合征療效觀察及安全性評估[J]. 中國現代醫生,2012,50\\( 36\\) : 83 - 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