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膿性角膜炎是由細菌、真菌、原蟲等感染引起的眼病,其病癥主要表現為頭痛、目痛、畏光、流淚等,并伴有視力下降、結膜充血、角膜化膿或壞死等,如果不及時治療可導致眼球萎縮,甚至盲眼[1].臨床治療化膿性角膜炎以控制感染、減少危害、恢復視力為原則,過去臨床采用常規抗菌消炎藥物進行治療,由于細菌產生耐藥性導致效果不佳,外科手術是一種起效比較快的治療方法.為了探討手術治療化膿性角膜炎的療效,本文選擇在本院診治的 24 例化膿性角膜炎患者為研究對象,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 2012 年 1 月 ~2014 年 4 月在本院眼科診治的化膿性角膜炎患者 24 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5 例,女 9 例,年齡 8 ~ 70 歲,平均年齡 41. 8 ± 3. 6歲,病程 4 ~60 天,平均病程 25. 5 ±5. 8 天; 其中細菌性角膜炎 10 例,真菌性角膜炎 8 例,棘阿米巴性角膜炎 6 例; 右眼患病 12 例,左眼患病 10 例,雙眼患病 2 例.所有患者均經臨床病理診斷和實驗室檢驗確診為化膿性角膜炎患者,其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眼珠疼痛、頭額劇痛、羞明流淚,粘稠膿性分泌物增多,眼瞼明顯有紅腫現象,角膜中央區呈灰白色渾濁,表面覆蓋薄脂等.所有患者均經藥物治療無效,隨后采取手術治療.
1. 2 治療方法
根據患者實際病情選擇最佳手術治療方法,具體內容如下.
1. 2. 1 穿透性角膜移植術\\( 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P\\) 該手術適用于角膜已經穿孔或角膜全層壞死的患者,本組 5 例患者采用該方法治療.首先用稀釋的抗生素溶液沖洗患眼,并用消毒濕紗布沿赤道眼球纏繞 1 周,選擇大于病灶 1 mm 環鉆制備植床,在前房中注入薪彈劑,用角膜剪將病變角膜剪除掉,清潔前房內的膿苔及殘留壞死組織,利用抗生素稀釋溶液反復沖洗干凈,用比植床大于 0. 5 mm 的環鉆制備植片后,將供體角膜覆蓋受體植床,縫合后做好止血、包扎等相關護理工作即可[2].
1. 2. 2 板 層 角 膜 移 植 術 \\( lamellar keratoplasty,LKP\\) 該方法適用于角膜淺層組織病變患者,比如中淺層角膜白斑、角膜腫瘤、眼球震顫等患者,本組4 例患者采用該方法治療.利用環鉆劃界后,將病變或渾濁角膜組織剝離基質層,并清潔殘留膿性物質,并進行角膜移植,方法與 PKP 相同[3].
1. 2. 3 羊膜移植術\\( amniotic membrane transplanta-tion,AMT\\) 針對角膜潰瘍程度比較輕且無穿孔現象的患者,可以采用羊膜移植術進行治療,本組 6 例患者采用該方法治療.首先使用慶大霉素沖洗結膜囊,并將球結膜環形打開,分離結膜和筋膜,將病變的角膜上皮反復刮除,清潔殘留雜物質后,將大小適合的羊膜覆蓋在潰瘍面上,間斷縫合后將其固定于鞏膜面,確保羊膜移植片與結膜筋膜貼附,再次清潔和消炎結膜囊,并在 1 周內加壓包扎[4].
1. 2. 4 結 膜 瓣 遮 蓋 術 \\( conjunctival flap surgery,CFS\\) 結膜瓣遮蓋術通常應用于炎性活動期的周邊角膜潰瘍治療,尤其對經藥物治療無效后的角膜炎治療效果更佳,本組 9 例患者采用該方法治療.
手術時沿角膜緣全周剪開球結膜,隨后鈍性分離角膜和球結膜,分離程度直至彎窿處,清除角膜壞死組織及上皮組織,隨后將結膜瓣牽拉至角膜潰瘍區,在確保結膜瓣與角膜完全貼附后進行固定,并沖洗結膜囊,做好抗菌消炎工作,隨后加壓包扎即可[5].
1. 3 療效評價標準
術后嚴密觀察患者病癥變化情況,根據患者的病情恢復情況評價治療效果,具體方法如下: \\( 1\\) 治愈: 癥狀完全消失,前房無積膿,角膜植片透明,潰瘍組織愈合,視力恢復正常; \\( 2\\) 好轉: 癥狀明顯改善,膿液明顯減少,潰瘍組織部分愈合,視力明顯好轉;\\( 3\\) 無效: 癥狀無明顯改善,角膜炎膿性癥狀加重,視力障礙.
1. 4 統計學分析
本組研究所有數據均采用 SPSS16. 0 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計量資料用 z 檢驗,當z > 1. 96 時,表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 1 手術治療結果
本組 24 例患者經不同手術方法治療后,治愈17 例\\( 70. 83% \\) ,好轉 6 例\\( 25. 0% \\) ,治療總有效率為 95. 83%,無患者出現不良并發癥.
2. 2 視力改善情況.
治療后隨訪 6 ~9 個月,觀察和記錄患者視力明顯改善情況\\( 如表 1 所示\\) ,表明治療前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z >1. 96\\) .
3 討 論
化膿性角膜炎是臨床眼科重癥疾病,常見多發于青壯年或老年人群,其發病受地區、氣候、個人衛生等因素的影響,具有發病迅速、進展快、危害大等特點,嚴重可導致眼球萎縮或失明[6].化膿性角膜炎主要的致病因素為細菌感染,其次是真菌,棘阿米巴角膜炎發病率較少,新的廣譜抗菌藥物對治療細菌性角膜炎療效較好,但對真菌性和棘阿米巴角膜炎治療效果較差,加上致病菌株不斷變遷,產生耐藥性,臨床療效更加差.針對藥物治療較差的化膿性角膜炎,采用手術治療是最理想的選擇,針對不同病情采取不同手術方法,主要包括 PKP、LKP、AMT、CFS 等,通過手術方法去除病變或潰瘍角膜組織,并移植人工制備或動物角膜代替病變組織,手術治療后進行消炎護理,能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7].通常潰瘍位于角膜中央或偏中心,有適合的角膜源者多采取角膜移植術\\( PKP 或LKP\\) ,而對于供體角膜缺乏或潰瘍位于周邊,易發生免疫排斥反應者,可采取其他手術方式\\( AMT 或結膜瓣遮蓋術\\) .因此臨床治療應當根據化膿性角膜炎不同的發病原因,分別選取適當的手術干預方法進行治療,才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術后并發癥仍應引關注,據相關資料表明,術后常見的并發癥有繼發青光眼、并發白內障以及引起排斥反應等,應當采用積極有效的措施進行控制和治療.比如針對繼發青光眼者應停止局部使用激素類眼液并給予倍他洛爾等降眼壓藥物治療; 對于前房反應嚴重者,可給予散瞳治療; 對于并發白內障者可行白內障摘除術; 而排斥反應的發生率一般隨角膜植片的增大而升高,可通過抗排異藥物給予治療.
本組 24 例患者均采用手術治療,其中 5 例采用PKP 治療,4 例采用 LKP 治療,6 例采用 AMT 治療,9 例采用 CFS 采用治療,術后跟蹤隨訪患者,其中23 例治愈,治療總有效率為 95. 83% ,無患者出現并發癥.此外,治療前患者視力范圍及人數比例為:
\\( 1\\) 14 例患者視力 < 0. 02; \\( 2\\) 5 例患者視力為0. 02 ~ 0. 1; \\( 3\\) 4 例患者視力為 0. 1 ~ 0. 3; \\( 4\\) 1 例患者視力 >0. 3.經手術治療后,患者視力范圍及人數比例為: \\( 1\\) 3 例患者視力 <0. 02; \\( 2\\) 4 例患者視力為 0. 02 ~0. 1; \\( 3\\) 8 例患者視力為 0. 1 ~0. 3; \\( 4\\)9 例患者視力 > 0. 3.可見經手術治療后,患者視力不同程度的恢復,治療前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z >1. 96\\) .
總之,手術治療化膿性角膜炎能有效改善患者視力,提高臨床治療效率,對改善患者生活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手術治療化膿性角膜炎具有療效顯著、安全性高等優點,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譚玉金,王濤. 氟康唑聯合結膜瓣遮蓋治療真菌性角膜炎的療效分析[J]. 中國社區醫師\\( 醫學專業\\) ,2010,12\\( 14\\) : 105-106.
[2] 吳惠燕,羅添場. 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術治療原發性翼狀胬肉療效觀察[J]. 國際眼科雜志,2010,8\\( 7\\) :45-46.
[3] 丁亞莉. 帶蒂結膜瓣移植術在角膜潰瘍治療中的應用研究[J]. 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 附眼科手術\\) ,2010,6\\( 9\\) :69-70.
[4] 王方,馮樂,惠延年. 視網膜光凝和玻璃體手術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有效性[J]. 眼科新進展,2012,2\\( 10\\) :45-46.
[5] 姜茂華,磊彤華. 白內障摘除治療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的臨床體會[J]. 中華全科醫學,2012,11\\( 1\\) :98-99.
[6] 王皎皎,趙敏,李鴻,等. 化膿性角膜炎241 例臨床分析[J]. 第三軍醫大學學報. 2009,12\\( 16\\) :58-59.
[7] 方晏紅,王瓊華,唐知進. 80 例化膿性角膜炎的臨床分析[J]. 瀘州醫學院學報,2008,15\\( 1\\) :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