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行性骨性膝關節炎為常見的一種慢性骨關節病,由于關節軟骨變性和軟骨丟失,導致關節邊緣和軟骨下骨質再生。多發于老年人,尤以女性肥胖者多見。關節軟骨的退變是其病理基礎,進而累及軟骨下骨、韌帶、關節囊、滑膜和關節周圍肌肉,最終導致關節軟骨退變、纖維化、斷裂、潰瘍及整個關節面的損害。筆者采用口服美洛昔康結合自擬補腎祛痛方治療退行性骨性膝關節炎患者,取得較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年齡39~83歲,平均年齡65.3歲,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組30例,各組原則需確保組間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差別無統計學意義,具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診斷標準按中華醫學會骨科分會、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分會2002年骨關節炎診治指南確定:①近1月來頻繁膝痛;②關節活動時有響聲;③晨僵≤30min;④年齡>38歲;⑤X線片示膝關節骨贅形成。符合①⑤或①②④或①③④者可診斷退行性膝骨關節炎。納入標準:①符合上述退行性膝骨關節炎診斷標準者;②近1周內未使用藥物及其他療法治療者。排除診斷:①不符合上述退行性膝關節炎診斷標準者;②合并膝關節半月板損傷、韌帶損傷、滑膜炎大量積液、膝關節腫瘤、膝關節結核者;③合并有心、肝、腎、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性疾病者,精神病患者。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口服美洛昔康,7.5mg,Bid,2W為一個療程。治療組在該治療同時給予我院自擬補腎祛痛方治療,藥方:補骨脂、骨碎補、威靈仙、宣木瓜、桑寄生、熟地黃、地鱉蟲、雞血藤、蒼術、白術、杭白勺、獨活、防風、烏梢蛇、全蟲、穿山甲、鹿角膠、澤蘭、澤瀉、牛膝、乳香、沒藥、甘草等。
1劑/d,早晚分服,同時藥渣晚上煎湯后外敷。以2W為一個療程。兩組患者連服2個療程后,觀察療效。
1.4 健康指導 為了病人康復快并預防病情復發,要特別提示或指導兩組病人:①合理飲食,減輕體重,減少對膝關節的壓力;②注意膝關節保暖,適度鍛煉膝關節功能,以主動不負重鍛煉為主如游泳;③避免長途步行、下蹲、上下樓及爬山等有損傷膝關節的活動。
1.5 療效評定標準 參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治愈:臨床癥狀消失,功能活動恢復正常。顯效:全部癥狀消除或主要癥狀消除,關節功能基本恢復,能參加了常工作和勞動。
有效:主要癥狀基本消除.關節功能基本恢復或有明顯進步,生活不能自理轉為能夠自理,或者失去工作和勞動能力轉為勞動和工作能力有所恢復。
無效:和治療前相比較各方面均無進步。
1.6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2.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定量資料以\\(x±s\\)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為統計學有差異顯著。
2 結果
兩組患者經兩種不同方法治療后,隨訪1年,結果顯示,治療組的療效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骨性膝關節炎發病與年齡相關。隨著我國人均壽命的延長,骨性膝關節炎發病率也逐步上升,其在老年人中的發病率可高達80%,現已成為嚴重影響老年人生存質量的常見疾病之一。目前有研究認為,關節軟骨破壞后,會暴露軟骨細胞、蛋白多糖及膠原蛋白抗原決定簇,成為自體抗原,誘發免疫反應,造成軟骨繼發性損傷。進一步提示,骨性關節炎可能與免疫反應有關。美洛昔康具有強而持久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能阻止炎性介質發生反應,抑制吞噬細胞的功能,穩定溶酶體膜,阻止補體參與炎性反應。美洛昔康是非甾體類抗炎藥物,是治療骨性關節炎的傳統用藥,因其能快速緩解骨關節炎癥狀且具有較小的胃腸道副作用,而被廣泛使用。
中醫學認為膝骨性關節炎屬于痹癥\\(骨痹\\)的范疇,病因病機為“本痿標痹”,即本痿為肝腎虧虛,筋骨痿弱,標痹為或有氣血虧虛,或氣滯血瘀,或有風寒濕侵襲,或雜合而致病。隨著年齡增大,肝腎日浙衰憊,難以充盈筋骨,骨枯則髓減,骨質因而疏松,長期超負荷負重骨骼進而變形,筋不得滋潤則不利于關節活動,又肝腎不足日久必累氣血虧虛或氣滯血瘀或風寒濕侵襲。
《張氏醫通》云:“膝為筋之府……膝痛無不因肝腎虛者,虛則風寒濕氣襲之?!北静∨c肝、腎關系密切,肝藏血,主筋,腎藏精,主骨。肝腎充盈,則筋骨強勁,關節滑利,運動靈活。而本病發生多由年老體衰,肝腎不足,風寒濕乘襲,氣血凝滯所致。我們采用自擬補腎祛痛方治療退行性骨性膝關節炎,采用純中藥治療\\(補骨脂、骨碎補、威靈仙、宣木瓜、桑寄生、熟地黃、地鱉蟲、雞血藤、蒼術、白術、杭白芍、獨活、防風、烏梢蛇、全蝎、穿山甲、鹿角膠、澤蘭、澤瀉、牛膝、乳香、沒藥、甘草等\\),此方具有補肝腎強筋骨、溫經祛寒止痛、活血化瘀消腫之效,從而從根本上解決退行性骨性膝關節炎本身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我們采用中醫中藥治療骨性膝關節炎,無明顯副作用,且效果良好。通過我們的隨訪研究發現:優良率89.10%。
總之,中西醫結合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療效顯著,經濟實用,方法簡便,適合于基層醫院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劉獻祥,林燕萍.中西醫結合治療骨性關節炎[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41-43.
[2]朱正慶.綜合治療增生性膝關節炎183例[J].江蘇中醫,2001,22\\(7\\):30.
[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30.
[4]孫立智,趙英,韓雷,等.中西醫結合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觀察[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4,19\\(7\\):532-533.
[5]程振倫,周保定,李雪輝.老年骨性膝關節炎的中西醫結合治療[J].中國民康醫學,2011,23\\(l\\):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