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醫學論文 > > 中醫骨傷科的歷史、文化和思想理念
中醫骨傷科的歷史、文化和思想理念
>2022-10-26 09:00:00



新一輪等級醫院建設和評審工作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指導要求“以評促建”, 作為中醫院骨傷科的一名醫生應當認真和積極思考中醫骨科如何發展。如何正確認識、繼承、創新、發展實現中醫藥現代化。為此作者就中醫骨科的歷史、文化、思想理念加以表述。

1 中醫骨傷科的歷史

中醫骨傷科有其歷史存在的合理性、必要性、必然性和科學性。中醫骨科學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骨科學的歷史 , 是歷代醫家長期與疾病作斗爭的經驗結晶 , 是在臨床實踐中不斷總結、創新、發展的歷史。在原始氏族人們在生活中逐漸認識自然界藥物 , 外用敷治創傷疾病。出現砭鐮、骨刀用于切割。在夏、商時代 , 青銅器、酒開始用于治療。

甲骨文記錄人體各部名稱和多種骨傷疾病。春秋戰國 - 漢代形成骨傷科理論?!秲冉洝逢U述了人體解剖、生理、病理、診斷、治療等基本理論;通過體表測量人體骨骼的長短、大小、廣狹 ,按頭顱、軀干、四肢各部位折量出一定的標準尺寸。并闡發了:“肝主筋、腎主骨、脾主四肢肌肉”“,氣傷痛 , 形傷腫”等理論?!秱s病論》創立了理、法、方、藥結合的辨證論治方法。

外科手術的鼻祖華佗首創麻沸散、五禽戲。晉代傷科學在診斷和治療有顯著提高 , 并成為獨立的學科。葛洪著書《肘后千金方》最早記載顳頜關節脫位的口內整復方法 ;并記載了骨折竹片夾板固定、開放性損傷早期處理及止血法。隋朝巢元方著《諸病源候論》記載了循環障礙、神經麻痹、運動障礙等 , 指出軟組織裂傷、關節開放性骨折立即縫合和縫合技術。唐代孫思邈著《備急千金藥要方》, 記載了顳頜關節脫位整復后予熱敷熱療以助關節恢復 ;熱敷、熱療治療損傷瘀腫?,F存最早的骨傷科專書藺道人著《仙授理傷續斷秘方》闡述了骨折的治療原則是復位、夾板固定、功能鍛煉和藥物治療 , 手術治療開放性骨折。宋代《夷堅志》記載了在頜部類似同種異體植骨術。元代危亦林著《世醫得效方》整理了元代以前的傷科經驗 ;并提出麻藥用量按患者年齡、體質而定;首創懸吊復位法治療脊柱骨折;指出髖關節是臼杵關節 ,并把踝關節骨折脫位分為內翻和外翻。明清時期 , 傷科專著涌現 , 名醫輩出 , 多學派形成 ,《普濟方折傷門》記錄了 15世紀以前的正骨技術 , 薛己著《正體類要》重視脾胃與補氣養血 , 是按八綱辨證論治的代表著作。清代吳謙著《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 該書系統地總結了清代以前的骨傷科經驗 , 對人體各部位的骨度 , 內、外治法 , 方藥記述最詳 , 既有理論 , 尤重實踐 , 圖文并茂 , 把正骨手法歸納為八法:摸、接、端、提、推、拿、按、摩。整復胸腰椎骨折脫位 , 并改革固定器械。胡廷光《傷科匯篡》闡述了各種損傷的證治、記載骨折、脫位、筋骨的檢查、復位。解放后 , 我國各地相繼成立中醫院和中醫學院 , 成立了骨傷科研究所 , 系統整理了祖國醫學的理傷手法 , 總結老中醫的經驗 , 改進固定方法和器械 , 以及加強對中草藥研究 , 總結骨折治療的理論——動靜結合 , 筋骨并重 , 內外兼治 , 醫患合作?,F代 , 引進近代醫學先進技術 , 中、西醫結合治療骨傷疾病 , 使診斷更精確。引進先進的麻醉技術、手術技術和器械 , 治療了較多的疑難疾病 , 繼續發揚了中醫傳統技術 , 中藥的辨證論治、手法復位夾板固定等。

2 中醫骨傷科的文化

中醫藥學是特指在中國黃河、長江流域發源起來的具有鮮明中原漢族文化的醫學體系。建立在虛數屬性、象數邏輯之上的。中醫骨傷科醫學理論與傳統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密不可分 , 是在我國古代哲學思想指導下形成和完善的 , 具有樸素的豐富的哲學文化 , 是從表象到理論的概括與升華 , 有著獨特的理論體系 , 對生命、生理、病機有著獨特的詮釋。對患者疾病的中醫綜合治療中隨時都體現著中醫樸素的哲學理念 , 陰陽平衡、辯證、運動與靜止的對立和統一 , 整體和局部的關系。所以 , 中醫骨傷科的辨證論治就是在古代哲學思想和中醫學關于正常生命現象的理論知識對疾病發生、發展、變化、轉歸進行歸納和總結 , 從而指導骨傷科患者的復位、固定、功能鍛煉、內科治療、調養。達到筋強骨堅 , 天人合一 ,也就是健康人與自然相適應的最終目的。

3 中醫骨傷科的思想理念

中醫和中醫骨傷科的發展和不斷完善 , 離不開與時俱進的思想理念 , 與現代自然科學緊密結合 , 與現代骨科中的正確、科學理念相融合。中醫骨傷科學是一門防治骨、關節及周圍筋肉損傷與疾病的學科 , 主要是研究形體官竅中的皮、肉、筋、骨、脈, 涉及人體外在的皮肉、筋骨 ;內在的氣血、經絡、臟腑等。中醫骨傷科具有豐富的理論和實踐內容 , 由于限于古時的生產力和生產資料較為低下 , 手術器械和用物較為粗糙 , 在麻醉、出血、感染的控制和生命支持技術都不發達的情況下制約了中醫骨傷科技術理論的發展?,F代中醫骨科從傳統的基本理論到傷病的病因、病機、診斷治療 , 愈后的認知都具有明顯的時代特色。當代積極探討中醫傷科關于人體骨與運動的理論和治療骨折固定和練功療法的理論 ,加大對機能解剖學中人體骨骼、肌肉、神經、血管的解剖研究。提出“動靜結合”、“筋骨并重”、“內外兼治”、“醫患合作”為骨折的治療原則 , 針對患者不同的病機、不同的年齡段 , 病變的輕重緩急進行辨證施治 , 體現了對立與統一的哲學觀點和核心理念 , 不管 AO、BO 和近年來提出含有中國傳統文化的 CO 觀點 , 筋骨并重強調在骨傷的診斷、整復、固定、功能鍛煉康復各個治療階段中都要注重人體中骨與軟組織的關系 , 是微創與無創理念的精辟寫照 ; 其對骨塊的固定選擇釘棒系統 , 各類鋼板、髓內針、外固定架、克氏針結合石膏、小夾板等固定模式 , 讓固定與功能鍛煉達到一種平衡 , 體現了動靜結合 ; 在目前惡劣的醫療環境下 , 醫患合作更顯得尤為緊迫。尤其要強調的是醫學是對人體生命、生理、病理的綜合認知 , 是一種哲學觀 , 是方法論 , 對患者進行手術切開復位、內固定只是在目前醫療技術 , 工業科學技術的發展下采取的一種治療方式 , 它并非是西醫所特有。

總之 , 中醫是一種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古典哲學理論與臨床醫學實踐相結合的一種生命科學和方法論 , 主要是學習和把握中醫的辯證觀 , 對立統一的哲學觀點 , 我們應當繼承和理解中醫理論 , 博采眾家之長 , 進行總結歸納 , 結合現代科技 , 吸收現代醫學知識 , 挖掘中醫骨傷科診治規律與特點 ,基本觀點、原理和方法以及擴展中醫藥特色 , 在臨床中加以實踐 , 補其不足 , 發揮優勢 , 推動中醫藥創新。

參考文獻。
[1]施杞.中醫骨傷科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5:2
[2]李水賢.中西醫比較與中醫現代化思路.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2010,34\\(1\\):11-13.
[3]于文娟,許海生,陳利國.中醫理論現代化途徑的探索.陜西中醫,2006,27\\(3\\):325-327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91精品手机国产在线播放|欧洲亚洲精品免费二区|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