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臨床上較為常見且多發的疾病之一,該病主要是由于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而壓迫腰神經根或局部無菌性炎癥而引起的腰腿痛疼甚至麻木。對于該病絕大部分選擇中藥保守治療,目前,我院采用腰椎牽引配合中藥外敷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取得較為滿意的臨床療效,為了使療效更有說服力,探尋更加優化的護理方案,特對我院2012年2月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現將近報道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10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其中男44例,女56例,年齡25~75歲?;颊吲R床表現具有典型腰腿放射痛、麻木,脊柱側彎。經腰椎X線片和CT或MRI確診為腰椎間盤突出或膨出,以L4/5或L5/S1為多見。隨機將患者分為觀察組50例和對照組5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組成、年齡、病程等均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見表1。
\\(二\\)采用方法
1.觀察組:中藥外敷配合電動牽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
\\(1\\)中藥外敷法:藥物組成:白芥子、萊菔子、五靈脂、蘇子、茺蔚子、菟絲子、吳萸子、女貞子共八組方,本院稱為\\(八子散\\),將上述中藥粉碎裝在一次性手術帽或者布袋里,倒入粗鹽,加入適量白醋,放入微波爐加熱3~5min。藥理作用:其熱效應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配合鹽的腌制作用,使藥效在局部很好地滲透,可起到溫經散寒除痹,舒筋通絡的作用,對寒凝痹阻證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有更好的療效。方法:藥袋置于腰部敷20min,2次/d。\\(2\\)電動牽引:型號:ORTHOTRACOL-1100。方法:囑患者仰臥,將腰椎牽引帶捆綁于患者兩側髖部,并扎緊,以患者感覺舒適為度,兩上臂固定于牽引床上。將牽引帶掛壓牽引機掛鉤上,保持兩側平行。牽引重量以kg為單位,首次重量一般以體重50%為準,以后根據患者感覺增減,1次/d,20~30min/次,10次為一療程。
2.對照組:紅外線配合電動牽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
\\(1\\)紅外線:紅外線照射局部20~30min,1次/d。\\(2\\)電動牽引:同治療組。
3.功能鍛煉:兩組在治療后均指導病人進行腰背肌功能鍛煉
\\(三\\)療效標準:參照《中醫病證診斷與療效標準》中“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標準進行評定。療效標準:痊愈:腰痛或下肢放射痛消失,直腿抬高試驗\\(-\\)皮膚感覺及肌力正常。好轉:指一般癥狀有顯著改善,尚在治療中。無效:2個療程后一般癥狀無好轉甚至加重者。
二、療效結果
平均治療30天,兩組療效比較見表2。
兩組療效比較,經統計學處理P<0.05,有顯著性差異,治療組優于對照組。
三、護理要點
1.中藥外敷\\(八子散鹽袋\\)的護理:\\(1\\)評估患者的病情,當前主要癥狀、熱敷部位局部皮膚情況,患者耐受程度。\\(2\\)熱敷前將鹽袋在操作者的前臂內側試溫后,再置于患者的腰部試溫,詢問溫度是否適宜,將鹽袋在患處做來回往返或旋轉的移動,使藥力和熱力同時自體表毛竅透入經絡、血脈,發揮其活血化瘀、通絡止痛松解粘連的功效。\\(3\\)開始時溫度過高,可在鹽袋前加墊布,或采用起伏放置式手法,防止局部燙傷。隨著溫度下降,奄包可直接皮膚。\\(4\\)老年人或感覺不良的患者應適當降低奄包的溫度,并注意多巡視。\\(5\\)如皮膚出現發紅、丘疹、水皰、瘙癢時應停止使用,及時報告醫生。
2.腰椎牽引的護理:\\(1\\)牽引前告知患者牽引的目的、方法、時間及注意事項,以取得病人的信任和配合。\\(2\\)牽引時患者平臥,固定帶松緊要適宜,牽引過程中要詢問患者有無疼痛加重,心悸、胸悶、下肢麻木等不適,如出現上述情況,應立即減輕牽引的重量或停止牽引,囑病人深呼吸、平臥休息。在增加牽引力的同時避免增加力量太大,以免拉傷脊背部肌肉,牽引應從小重量開始,根據病情可逐漸增加重量。牽引過程中應巡視是否保持有效牽引。\\(3\\)牽引完畢,松開固定帶,囑患者平臥休息10~20min,佩帶腰圍,下床時宜側身下床,以保持腰椎體間的穩定。對有心臟病、高血壓、嚴重骨質疏松、椎管狹窄、腰椎滑脫等患者禁忌腰椎牽引。
四、功能鍛煉
向患者解釋功能鍛煉的意義及注意事項,急性期患者應嚴格臥床休息2~3周待癥狀明顯減輕后,可適當活動,避免久坐、久行、久站、彎腰等活動,隨著病情好轉,體力逐漸的恢復,應指導患者行腰背肌力功能鍛煉,如五點支撐法、三點支撐法、飛燕點水法,鍛煉時運動量循療漸進,開始時3~4次/d,15min/次,以后逐漸增加次數,癥狀好轉后可作為一項運動長期進行。這樣可以避免或減少該病的復發。
討論腰椎間盤突出癥屬于中醫的“腰腿痛”、“痹癥”范圍,其主要病因病機是腎氣虛弱、風寒濕邪乘虛而入,結于筋脈肌骨不散,加之勞傷過度,扭挫跌,復致筋脈受損,經絡瘀阻,不通則痛。故采用散寒行溫、溫經通絡、舒筋止痛、活血化瘀等方法,改善微循環,消除神經水腫及肌痙攣,進而達到治療目的。八子散鹽袋外敷是通過藥與熱的協調作用,使玄洞開,藥力經毛竅而入,從皮到肉,從筋到骨,更好地發揮溫經散寒除痹,舒筋通絡,活血化瘀的功效。腰椎牽引是通過力學的作用和反作用原理,達到制動,緩解肌肉痙攣和調節腰椎后關節細微變化的目的。同時還能恢復腰椎的正常生理曲度,調節間隙和椎間孔,減輕椎間盤壓力,使神經根所受刺激和壓迫得以解除。我們在中藥外敷的基礎上,再配合腰椎牽引治療,通過臨床觀察和護理,療效明顯優于紅外線配合腰椎牽引治療。八子散鹽袋療法具有制作容易、成本低、可以重復利用等優點,但在加工再使用方面目前沒有薰箱,用微波爐難以控制溫度,有時會因為溫度過高導致藥物\\(均為種子類\\)爆裂影響循環使用和臨床療效。期望改用薰箱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更好的為臨床所用,并節約成本、提高療效??傊兴幫夥笈湟誀恳委煘樾迯蛣撛鞐l件,解除或減輕對神經根壓力,從而加速受損的神經根恢復正常功能。從臨床觀察結果看,中藥外敷配合腰椎牽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確切,本方法安全簡便,病人容易接受,值得臨床推廣,目前此組合治療方法在我院已作為??铺厣煼ㄖ攸c運用與廣泛推廣三年余,臨床療效滿意。
參考文獻:
[1]李烈奎.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藥燙療的觀察及護理.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1\\):272-274.
[2]王志文.腰椎牽引配合中藥熏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效果觀察及護理.內蒙古中醫藥,2012,31\\(6\\):F0003-F0003.
[3]徐麗麗.腰椎間盤突出癥中醫治療的護理體會.中外醫學研究,2011,9\\(27\\):69-70.
[4]趙長偉,李新建.中藥外敷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分析.中醫正骨,2010,22\\(1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