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某,女,43 歲,2012 年 11 月 15 日初診。2 個月前勞累后出現頭暈,反復發作無定時,每次發作持續時間幾分鐘至數小時不等,頭暈發作時不能行走,休息后稍有好轉,頭部轉動時頭暈加重,時有頭痛、雙上肢麻木、偶有惡心、耳鳴、視物旋轉,服西比靈、鹽酸氟桂利嗪癥狀未見明顯好轉,于當地醫院予以針灸推拿治療后好轉,但癥狀反復發作。1 月前復發加重,頭暈、頭痛,視物旋轉,雙上肢麻木,惡心、嘔吐,喉中痰多易咯,納可,眠差,二便調。既往無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血脂 3 項偏高,血壓 115/76mmHg,舌淡邊有齒痕、苔白厚膩,脈弦滑。查臂叢牽拉實驗(-),旋頸實驗(+)。頭顱 MRI 未見明顯異常,頸椎 X 片示頸椎退行性改變。
TCD 示雙側椎動脈顱內段血流速度減慢。西醫診斷為頸性眩暈。中醫診斷為眩暈 , 痰濕中阻型。治以健脾除濕,化痰止暈。取“老十針”,即中脘、上脘、下脘、天樞、氣海、內關、足三里等 10 穴,針刺得氣后行平補平瀉手法 0.5min,留針 30min,每隔 10min 行針 1 次,隔天 1 次。
針刺 5 次后眩暈明顯減輕。其后針刺“老十針”10 穴,三脘穴用平補平瀉法,天樞、內關用瀉法,氣海、足三里用補法。輔以盒灸氣海關元等任脈腧穴。針刺 8 次后,眩暈痊愈,隨訪 3 個月未復發。
討論:痰濕中阻型頸性眩暈多為脾失健運,水濕內停,水濕痰飲內阻,清陽不升,頭目失養所致。飲食不節,恣食肥甘后膩,損傷脾胃,或憂思勞倦傷脾,健運失職,水濕內停,積聚成痰。治痰重在健脾,脾運正常則痰濕自消?!袄鲜槨敝委熎⑽覆」踩?7 穴 10 針,針刺“老十針”可健脾和胃,化痰除濕,益氣升陽?!袄鲜槨敝须溲榱畷?,胃之募穴,是治療六腑病癥,尤其是脾胃病證的要穴。通過調節脾胃升降的功能來疏調中焦氣機,在三焦整體氣機的升降出入運動中起著樞紐作用。具有健運脾胃、祛濕化痰作用?!缎嗅樦敢琛费裕骸盎蜥樚?,先針中脘、三里間?!薄夺t學綱目》:“一切痰飲,取豐隆,中脘?!庇纱丝芍?,由痰飲引起的疾病皆可從中脘治之,如痰濕阻滯中焦,痰阻經絡、清竅被蒙等。上脘穴位于胃上口,屬胃絡脾,能開胃腑受納之門,飲食水谷得以入胃。下脘當胃下口,為足太陽、任脈之會,能溫通胃腸、益氣降逆。上脘、中脘與下脘配合,具有調理胃腸氣機以及健脾化濕、升清降濁之功。
足三里為胃之下合穴,有健脾和胃、益氣升陽、導痰行滯之功,可治療痰濕水飲內停之證。氣海為氣之海、元氣之會,可培補元氣、資益中氣、疏調氣機、溫脾胃助運化。內關為手厥陰經之絡穴,別走三焦,三焦為水液代謝之通道,三焦氣機通暢,水濕代謝亦能暢通無阻,取之具有調理三焦氣機、通調水道的作用。天樞為大腸之募穴,性善疏通,走而不守能疏導大腸濁滯,功善分離水谷及糟粕,疏導腸胃以助升清降濁。后期輔以灸法可溫化痰濕,正如仲景之“治痰當以溫藥和之”之意。
諸穴合用,可健運脾胃、祛濕化痰,亦可調暢三焦氣機、以助升清降濁。水濕痰飲得化,氣機調暢,氣血運行正常,眩暈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