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指因為膝關節軟骨發生變性或者骨質增生所引起的一種慢性骨關節病疾,醫學界又將其成為膝關節增生性關節炎或者退行性關節炎[1].該疾病多發于中老年人,可單雙側發病.在西醫學研究范疇表明,該疾病發病原因包括慢性勞損、肥胖、骨密度減小、外力損傷或者遺傳因素.在中醫學中,該疾病屬于"骨痹"、" 痹證"的范疇,與、肝、脾腎的關系密切,中醫辨證認為主要有外感風邪、濕邪、寒邪,或者內傷導致脾胃失調、肝腎功能受損或者跌撲損傷所致[2].目前,在中醫指導下采用中藥治療該疾病已經取得一定臨床效果.中藥熏敷作為一種外用療法,不僅無治療性損傷,并且能將中藥有效成分有效引入體內,已經在多種疾病治療中取得一定效果方法[3].本研究通過將中醫辨證治療聯合中藥熏敷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取得較為滿意的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1 資 料
1. 1 一般資料 本研究所有病例均來自本醫院骨傷科門診就診患者,選取符合條件 100 個患膝.包括男 28 例,女72 例,年齡在 44 ~ 82 歲之間,平均\\( 66 ± 2. 3\\) 歲; 病程從系統算起,最短 1. 2 年,最長 18. 5 年、平均為\\( 3. 4 ±0. 5\\) 年;患者發病部位包括左膝 34 例,右膝 36 例,雙膝 30 例.X線檢查: 膝正側位及髕骨軸位 X 線片正?;颊?17 例、X 線片檢測出表現為膝關節骨關節炎早中期表現者 64 例、中晚期表現者 36 例,關節病變情況包括膝內翻 4 例,游離體 8例,關節積液 4 例,髁間窩隧道位片示髁間窩狹窄 6 例.100 個門診患者遵循雙盲,按隨機數字表的原則進行分組,不考慮年齡,性別及治療時間,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X 射線檢測結果、病變部位等均無顯著性差異\\( P >0. 05\\) ,具有可比性.
1. 2 診斷標準 根據 2007 中華骨科學會推薦的膝骨關節炎西醫診斷標準,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 1\\) 近一月內反復膝關節疼痛; \\( 2\\) X 線片\\( 站立位\\) 示關節間隙變窄、軟骨下骨硬化和\\( 或\\) 囊性變、關節緣骨贅形成; \\( 3\\) 關節液\\( 至少 2次\\) 清亮、黏稠,WBC < 2000 個/mL; \\( 4\\) 中老年患者\\( ≥40歲\\) ; \\( 5\\) 晨僵≤30min; \\( 6\\) 活動時有骨摩擦音\\( 感\\) ,綜合臨床、實驗室及 X 線檢查,符合 1 +2 條或 1 +3 +5 +6 條或 1+ 4 + 5 + 6 條,可診斷膝關節骨關節炎.除此之外,可采用X 線診斷及評分標準采用 Kellgren / Lawrence 方法對膝骨關節炎的嚴重程度進行影像學分級量化評判: 無骨贅\\( 0 分\\)可疑骨贅\\( 1 分\\) 輕微骨贅,可伴有關節間隙狹窄,或關節面硬化、囊性變\\( 2 分\\) 中等程度的骨贅伴有關節間隙中度狹窄\\( 3 分\\) 嚴重或較大的骨贅,關節間隙狹窄\\( 4 分\\) .
1. 3 納入標準 \\( 1\\) 自愿作為受試對象,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 2\\) 具有典型的膝骨關節炎臨床癥狀,符合膝骨關節炎診斷標準者; \\( 3\\) 嚴重的影像學分級≤2 分.
1. 4 排除標準 \\( 1\\) 已行膝關節關節鏡手術,膝關節置換術的患者; \\( 2\\) 排除有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化膿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反應性關節炎等其他關節炎病史的患者; \\( 3\\) 哺乳、妊娠或正準備妊娠的婦女; 合并有心血管、肝腎和造血系統等嚴重并發癥者;\\( 4\\) 近 3 個月內使用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或受試近 6 月內使用皮質醇及透明質酸制劑; \\( 5\\) 因疼痛劇烈,需使用其他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患者.
2 方 法
2. 1 對照組 該組患者給予口服舒膝湯.該方劑系本院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經驗方.方劑包括: 熟地 20 g,狗脊 20 g,川牛膝 20 g,當歸 15 g,黨參 15 g,威靈仙 12 g,獨活 12 g,土鱉蟲 10 g,鱉甲 5 g,可根據患者病情加減,如風寒偏重患者加防風 10 g,細辛 3 g,偏氣血虛加黃芪 30 g,當歸 20 g,偏腎虧損加淫羊藿 10 g,肉蓯蓉 15 g,偏血瘀患者加桃仁 10 g,紅花 5 g,偏濕熱的患者可加土茯苓 30 g,薏苡仁 30 g,疼痛劇烈患者加乳香 10 g,沒食子 10 g.按上述方劑,進行煎服.煎服方法: 先加冷水 0. 5 L 進行浸泡,1 h 之后進行開鍋煎煮,半小時之后取汁 200 mL,再加水 300 mL煎煮半小時,取汁 200 mL,與前一次的進行混勻.分早晚兩次進行飯后 1 h 服用,每日 1 劑,每 1 個月為 1 個治療療程.
2. 2 觀察組 該組患者在對照組服用舒膝湯基礎之上給予中藥熏蒸治療.將健膝湯\\( 自擬方: 威靈仙30 g,菝葜30g,海桐皮 30 g,透骨草 30 g,淫羊藿 15 g,仙茅 15 g,淡附子15 g,羌活 15 g,紅花 15 g,花椒 15 g,雞血藤 15 g,15 g,肉桂5 g\\) 由制劑室制成中藥湯 400 mL,通過 XZQ - Ⅲ型中藥熏蒸器\\( 常州崢嶸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治療,每天 1 次,每次30 min,7 天 1 療程,治療 3 療程.
2. 3 療效判斷 通過 Lequesne 中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嚴重性以及活動性指數進行評估法,在治療前后對患者膝關節功能進行評分.評分越高患者膝關節功能越受限.
并按照我國衛生部所頒布的《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所規定的評定標準進行評價,包括治愈、顯效、有效、無效 4 個層次.治愈: 患者臨床疼痛癥狀完全消失,關節活動不受任何限制,關節活動積分減少≥95%; 顯效: 患者疼痛癥狀消失,關節活動也基本不受限制,70%≤關節活動積分 <95%; 有效; 疼痛明顯減少,關節活動稍微受限,活動積分減少 >30%,但是 <70%; 無效: 患者臨床疼痛無改善,關節活動也受限嚴重,活動積分減少 < 30%.有效率 = \\( 治愈 + 顯效 + 有效\\) /總例數 ×100%.
2. 4 統計學方法 SS18. 0 數據統計分析軟件,對計數資料采用 X2分析,計量資料采用 t 檢驗,并且采用平均值 ± 標準差\\( x± s \\) 表示,P <0. 05 具有統計學差異.
3 結 果
3. 1 患者膝關節 Lequesne 功能評分比較 研究結果顯示: 對照組治療前膝關節功能評分總分為\\( 16. 41 ± 2. 61\\) ,治療后為 \\( 10. 76 ± 2. 19\\) ; 觀察組治療前為 \\( 16. 38 ±2. 87\\) ,治療后為\\( 5. 23 ± 1.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功能無顯著性差異\\( P > 0. 05\\) ,治療后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意義\\( P <0. 05\\) ,結果見表 1.
3. 2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結果顯示: 對照組患者臨床治愈者 2 例、顯效者 6 例、有效 25 例、無效 17 例;觀察組治愈者 6 例、顯效者 18 例、有效者 19 例、無效者 8例.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具有顯著性差異\\( P <0. 05\\) ,結果見表 2.
4 討 論
骨性關節炎是指: 可動關節由于關節軟骨退行性變和在關節表面、邊緣形成新骨為其特征的內在的非炎癥性疾病,骨性關節炎的病理基礎是軟骨的退行性病變.膝關節內損傷或者過度負重均會導致關節軟骨受損甚至壞死,從而導致膝關節性關節炎[4 -6].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發病時會表現出關節腫脹、關節功能障礙、關節活動受限甚至關節劇烈疼痛等,給患者心理及生理均帶來一定損傷還會因炎癥反應導致炎癥因子如腫瘤壞死因子 - α 的大量分泌,導致身體其他部位發生炎癥反應[7 -9].因而,對其進行及時治療至關重要.
目前,中西醫相結合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已經成為主要趨勢.西醫通過外源性波酸鈉分子篩樣作用,能消除關節腔內的致痛物質,從而使關節疼痛減輕以及腫脹消除[10 -12].而中醫根據辨證論治,認為該疾病由于肝、脾腎的關系密切,中醫辨證認為主要有外感風邪、濕邪、寒邪,或者內傷導致脾胃失調、肝腎功能受損或者跌撲損傷所致[13].
本研究通過將中醫辨證論治口服舒膝湯,以其狗脊、熟地溫補肝腎、當歸黨參補氣血益腎氣、鱉蟲鱉甲軟堅散結、威靈仙去濕除寒,諸藥合用調和氣血[14 -15].通過熏蒸自擬中藥湯劑健膝湯.熏蒸方法能夠在局部起到很好的滲透作用和熱效應,使藥物活血通絡的作用更加明顯.本研究結果顯示,合用熏蒸治療的觀察組,較對照組在膝關節功能評分、臨床療效改善方面較單用中藥口服治療的對照組均有較好的療效,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 < 0. 05,P <0. 05\\) .
綜上所述,將中醫中藥辨證治療聯合外用熏蒸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能有效修復患者膝關節受損,使膝關節功能得到很好修復,還能降低患者臨床疼痛,提高臨床療效以及患者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何丹丹,陳志煌,林常. 中藥熏蒸治療膝骨性關節炎臨床觀察[J]. 中國中醫急癥,2012,20\\( 11\\) : 1740 -1741.
[2] 吳廣文,褚劍鋒,蔡巧燕,等. 溫針灸對大鼠早期膝骨性關節炎血清和關節液 NO PGE2 的影響[J]. 中華中醫藥學刊,2011,29\\( 4\\) : 748 - 750.
[3] 何本祥,檀亞軍,夏萬榮,等. 股四頭肌等長收縮練習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病例對照研究[J]. 中國骨傷,2012,28\\( 5\\) :369 - 372.
[4] 李秀彬,李正祥,王立新,等. 隔物溫和灸對膝骨性關節炎血液流變學指標的影響[J]. 中華中醫藥學刊,2012,30\\( 9\\) :2098 - 2099.
[5] 林松青,羅勇杰,彭力平,等. 中藥辨證外敷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臨床觀察[J]. 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12,20\\( 6\\) : 19.
[6] 廖 軍,呂發明,孟慶才. 中藥熱熨 I 號方治療陽虛寒凝型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 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10,33\\( 8\\) : 988 - 990.
[7] W. ZhangG. ,Nuki,R. W. ,Moskowitz,S. ,et al. OARSI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ip and knee osteoarthritis:Part Ⅲ: changes in evidence following systematic cumulative up-date of research published through January 2009[J]. Osteoar-thritis and Cartilage,2010,18\\( 4\\) : 476 - 499.
[8] 何幫劍,方針,解光堯,等. 中藥熏洗對膝骨性關節炎患者關節滑液中 MMP - 3 和 MMP - 13 的影響[J]. 中醫藥學報,2011,39\\( 4\\) : 61 - 64.
[9] 王大壽,王林,安裕文. 臭氧對兔膝骨性關節炎關節沖洗液中細胞因子含量影響的實驗研究[J]. 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11,17\\( 1\\) : 59 - 60.
[10] 陳艷君. 中藥熏洗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對比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1,19\\( 4\\) : 556 -558.
[11] 陳大偉,張方建,白書臣,等. 中醫外治三聯法治療膝骨性關節炎 60 例臨床觀察[J]. 中醫雜志,2012,53\\( 5\\) : 399 -402.
[12] 王秀華. 補腎法對老年膝骨性關節炎患者 TNF - α 的影響[J]. 中醫藥學報,2013,41\\( 3\\) : 124 -125.
[13] 蘭培麗,王志彬,馬佳明,等. 玻璃酸鈉配合臭氧用于膝骨性關節炎的臨床療效[J]. 實用藥物與臨床,2012,15\\( 5\\) :278 - 280.
[14] 洪昆達,李俐,闕慶輝,等. 天灸治療陽虛寒凝型膝骨性關節炎的臨床研究[J]. 中華中醫藥雜志,2012,27\\( 8\\) : 2227- 2230.
[15] 葉蕻芝,李西海,吳明霞,等. 揉膝推髕點穴法對膝骨性關節炎的療效[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 4\\) : 707 -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