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宮頸癌普查手段先進化,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CIN\\)患者呈日益增多且年輕化趨勢,宮頸電環切除術\\(LEEP\\)是治療CIN且可保留患者生育功能的有效方法。我院自2012年5月-2013年3月應用LEEP治療CIN患者100例,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5月-2013年3月行宮頸電熱圈環形切除術\\(LEEP\\)的已生育CINⅠ~Ⅱ患者100例,術前檢查指標均正常。按隨機數字表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0例。納入標準為經宮頸薄層液基細胞檢測\\(TCT\\)檢查及光電一體化陰道鏡下宮頸多點活檢,病理確診宮頸癌前病變\\(CIN\\)Ⅰ~Ⅱ級。排除標準為嚴重宮頸畸形及裂傷、宮頸急性炎癥者。2組患者的年齡、職業、文化程度和經濟收入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采用ELLMAN高頻電刀,電切功率40~50W,電凝功率25~40W?;颊呷“螂捉厥?,常規消毒暴露宮頸,選用一次性電極片及一次性電圈,選用三角形電圈環形切除宮頸病變組織,如出血用針形電極止血,術后標本常規送檢。觀察組術后即宮頸創面推注司菲納米銀1支,以后每天推注1支,至術后2周,對照組術后常規聚維酮碘消毒換藥。觀察術后2周陰道排液情況、4周內創面出血情況、12周時創面愈合情況。
1.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用x珋±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Fisher's精確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LEEP術錐切寬度及深度2組LEEP術錐切寬度及深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術后出血、陰道排液及宮頸創面愈合情況觀察組術后陰道出血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陰道排液情況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宮頸創面愈合良好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3.1司菲用于宮頸LEEP術后創面推注的機制司菲由納米銀抗菌膜、陰道給藥器組成。納米銀抗菌膜裝在陰道給藥器的頂端,抗菌膜為長方形,尺寸24cm2,每片納米銀含量≥200μg,陰道給藥器中空腔體有一推桿。當抗菌膜進入人體后,迅速崩解,分布在陰道及宮頸黏膜上,殺滅致病微生物。司菲利用了銀抗感染和促進創面愈合的功效,是一種安全環保的非抗生素殺菌劑,具有殺菌消毒而不影響陰道正常菌群和酸堿度、殺菌作用不受pH的影響。機制是銀離子與細菌病原體的DNA堿基結合,使DNA復制受阻,銀離子與細菌病原體蛋白質結合,形成銀蛋白,使細菌失活。
3.2司菲納米銀用于宮頸LEEP術后效果分析LEEP利用超高頻交流電切,能切除一定深度的宮頸管內病灶,手術深度易于掌握,且不影響組織送病理化驗而廣泛應用于CIN的治療。但由于宮頸間質僅有少量的平滑肌組織及彈力纖維,因此LEEP術后仍有一些常見如出血和感染等并發癥出現,文獻報道,其脫痂期出血率為5.5%~8.9%。本組采用司菲納米銀用于宮頸LEEP術后創面推注,目的是減少術后出血和防治感染的發生。結果顯示,術后出血及陰道排液均較少,宮頸創面愈合良好,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司菲納米銀在宮頸電環切除術治療宮頸病變中的應用方法簡單,效果良好,有效地減輕患者痛苦,促進患者康復,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王鳴鳴,王沖,謝慧君.宮頸電圈切除技術在宮頸疾病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J].醫學綜述,2010,16\\(1\\):154-156.
2張媛媛,孫皎.納米銀作為抗菌材料的生物安全性研究進展[J].中華醫療器械雜志,2007,31\\(1\\):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