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腹腔黏連是外科手術腹膜受損后,修復過程中因凝固系統和纖溶系統之間的失衡而形成的常見并發癥,會引起諸多問題。常見為黏連性腸梗阻,有報道腹腔手術后黏連相關腸梗阻的發生率高達 32%[1]。黏連還會導致術后慢性盆腔痛、異位妊娠、不孕等,同時,還會增加再次手術的幾率,并使再次手術時間延長及手術并發癥發生率增加[2]。因此人們越來越意識到預防及術后盆腹腔黏連的重要性及緊迫性。術泰舒生物多糖沖洗膠液是由天然植物纖維經過生物技術和可控氧化處理后與純化水等按一定比例精制而成。研究者將腹腔鏡手術后術泰舒沖洗預防盆腹腔黏連的療效進行比較,現將分析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 2010 -02 ~2014 -01 在我院就診的婦科良性疾病病人 400 例,根據入院先后順序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 320 例,年齡最大者 50 歲,最小者21 歲,平均34. 5 歲,病人中行卵巢囊腫剝除 / 附件切除術 210 例,子宮肌瘤挖除術 70 例,輸卵管妊娠輸卵管切除術 40 例; 對照組 80 例,年齡最大者 52歲,最小者 23 歲,平均37. 2歲,病人中行卵巢囊腫剝除/附件切除術 50 例,子宮肌瘤挖除術 20 例,輸卵管妊娠輸卵管切除術 10 例。所有病人在接受治療前,均經過相關的臨床檢查后確診,需行手術治療,并由病人本人或家屬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要求手術治療。
1. 2 方法
將抽樣中的 400 例臨床確診病人病例資料,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其中實驗組 320 例,對照組 80 例。兩組病人采用全身麻醉下腹腔鏡手術治療; 試驗組在去除病灶,徹底止血后,予生理鹽水沖洗腹腔,再予術泰舒 250mL 盆腹腔沖洗; 對照組去除病灶,徹底止血后,僅予生理鹽水沖洗盆腹腔。
1. 3 評價標準
對兩組病人術后肛門排氣時間、術后進食情況、術后排便時間及術后腹痛情況進行比較分析,病人術后排氣、排便時間短,進食良好,無明顯或無腹痛,說明胃腸功能恢復快,無盆腹腔黏連,而術后排氣、排便時間延長,進食差,術后短期腹痛明顯,或有長期慢性腹痛,則考慮為盆腹腔黏連所致。根據上述評價指標探討術泰舒預防腹腔鏡術后盆腹腔黏連的效果。
1. 4 數據處理
在本次研究過程中所得到的所有相關數據,均采用 SPSS 19. 0統計學數據處理軟件進行處理分析,當 P <0. 05時,我們認為數據之間有明顯的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經過仔細研究后發現,實驗組病人的術后肛門排氣時間略短于對照組病人,無統計學意義\\( P >0. 05\\) ; 實驗組病人的術后肛門排便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病人,且統計學差異非常明顯\\( P < 0. 05\\) ;試驗組病人術后進食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病人,且統計學差異非常明顯\\( P <0. 05\\) ; 實驗組病人術后盆腹腔疼痛程度均明顯輕于對照組病人,且統計學差異非常明顯\\( P <0. 05\\) 。見附表?!?】
3 討論
盆腹腔黏連本質上是組織愈合修復過程失代償的結果。腹盆腔黏連形成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涉及到炎癥細胞、間皮細胞、成纖維細胞等細胞的遷移和增殖。這些浸潤細胞釋放的細胞因子參與腹膜損傷正常愈合的應答以及非正常應答,從而導致術后黏連的形成[3]。手術是導致盆腹腔黏連最主要的原因。手術中損傷組織中的肥大細胞破裂及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活性物質釋放、炎性滲出物增加等,均可激活纖維蛋白溶解及間皮細胞再生;此時若纖維蛋白溶解活性正常,局部黏連會在 72h內破壞和消失; 但是若纖維蛋白溶解活性下降,使損傷組織纖維素沉積、新生血管形成,最終形成黏連[4]。它的發生機理比較復雜,是腹腔內炎癥環境、各種黏附因子、基質金屬蛋白酶以及腹膜的細胞外基質\\( extracellular matrix,ECM\\) 相互作用的結果。在美國,每年約有 40 萬臺黏連分解手術,而因術后黏連發生的住院費及醫療費早在 1994 年全年就達13 億美元[5]。調查表明大多數外科醫師還沒有意識到術后黏連危害的嚴重性和預防黏連的必要性。隨著腔鏡技術的大量應用,術后盆腹腔黏連對病人的嚴重影響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隨著盆腹腔黏連病因、發病機制等的逐步探索,目前很多藥物制劑已應用于臨床預防術后盆腹腔黏連。
臨床正在使用和研發的防黏連材料有: 液態材料如透明質酸、透明質酸和羧甲基纖維素混合物\\( hyal-uronic acidcarboxymethlycellulose,HAL - C \\) 、水凝膠、纖維蛋白膠、羧甲基幾丁質/糖和 4% 艾考糊精; 固態防黏連膜,以及防黏連藥物等[6]。目前大量臨床研究表明這些材料在防治術后盆腹腔黏連有一定效果,如林秋燕[7]研究表明醫用幾丁糖預防剖宮產術后腹腔黏連效果顯著,徐瑞[8]等研究顯示欣可聆能有效預防婦產科術后盆腹腔黏連的產生。術泰舒生物多糖沖洗膠液是由天然植物纖維經過生物技術和可控氧化處理后與純化水等按一定比例精制而成的新型高科技醫療產品,為無色或微黃色液體,其作用機制為徹底清創,抗炎癥滲出,從而使膠原聚集減少,預防組織黏連,增強組織TGF - β、t - PA 的活性,從而使組織黏膜完全性修復,結構功能重建,具有潤滑、隔離、清創等作用,可以在組織間形成生物屏障,同時具有保護正常組織生物活性,廣譜抑菌,輔助止血,保護纖溶酶原激活因子的活性,減少滲出,緩和刺激,促進上皮、組織創面修復,從而整體預防黏連的發生。而且無組織反應,完全降解吸收,安全可靠。目前在臨床廣泛應用,如在開顱手術中預防術后癲癇,在盆腹腔手術中預防黏連性腸梗阻、不孕癥及盆腔炎癥等,在關節創傷手術中預防關節活動受限或畸形,在脊柱手術中預防壓迫脊髓及神經根,在甲狀腺手術中預防繼發性 RLN 損傷,在肺葉手術中預防胸膜黏連等。通過研究我們發現,術泰舒在術后促進肛門排氣上無明顯效果,考慮與腹腔鏡創傷小、恢復時間短有關,術泰舒能減少術后盆腹腔滲出、緩和刺激,促進胃腸蠕動,從而使病人術后進食情況良好,縮短肛門排便時間,預防黏連性腸梗阻的發生,這在我們實驗中得到證實。我們實驗亦證實術泰舒能使用后能在組織間形成一生物屏障,同時具有保護正常組織生物活性、廣譜抗菌、輔助止血,保護纖溶酶原激活因子的活性,促進上皮、黏膜、組織創面修復,從而緩解術后腹痛,預防術后黏連的發生。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在腹腔黏連的發展過程中,免疫與炎癥的調節無法達到一種穩態。針對單一炎癥介質的逐一對抗措施難以有效抑制炎癥介質過度釋放所形成的瀑布效應,由此,從刺激炎癥介質釋放的始動因子入手,控制疾病發生與發展的機制研究引起了學者們的關注[9],也為術后黏連的防治提供了新的視角[10]。目前普遍認為腹腔鏡手術因對腹膜的纖溶系統干擾較小,術后黏連發生率較開腹手術少[11]。但我們實驗中均采用腹腔鏡手術,故此點無法得到證實。我們同時應當知道,根據國外近年來的實驗研究和臨床觀察的 Meta 分析[12]顯示: 目前尚無一種藥物或措施可完全預防腹腔黏連形成,并在臨床廣泛應用。綜上所述,術泰舒在預防腹腔鏡術后盆腹腔黏連中有一定作用,值得臨床廣泛推廣應用。同時,我們應當繼續努力研究、全面了解盆腹腔黏連的發病機理,從而能夠及早預防盆腹腔黏連的形成,為廣大病人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