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2 型糖尿病又稱成人發病型糖尿病,發病人群多為中年人,在中醫療法上,清熱益氣中藥配伍在治療 2 型糖尿病方面的效果比較顯著,但是治療機制仍需進一步研究。對此,本文選取 70 例 2 型糖尿病患者,對其中 35 例采用清熱益氣中藥配伍治療,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 2012 年 6 月~2013 年 6 月收治的 2 型糖尿病患者 70 例,其中男性 45 例、女性 25 例,年齡 30~71 歲、平均年齡(58.7±2.3)歲。所有患者都符合 WHO 制定的診斷標準,并排除感染、糖尿病酸中毒等患者。將這 70 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為 35 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的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西藥治療,即在運動、飲食調理的基礎上,采用瑞格列奈 0.5~1.0mg、鹽酸二甲雙胍腸溶片 0.25~0.50g,3次/d,口服。觀察組在此基礎上使用清熱益氣中藥,具體配伍為:山萸肉、肉桂、熟地、山藥、元參、麥冬和枸杞子各為 10g,黨參、蒼術、天花粉以及黃芪各 20g,生地、黃連、川芎以及紅花各 15g,每天與水煎服。兩組患者均接受為期 2 個月 1 個療程的治療。
1.3 效果判定:結合 WHO 制定的糖尿病治療效果,具體為:顯效:空腹狀態下血糖值在 7.0mmoL/L 以下,或者和治療前相比下降程度為 30%,無臨床癥狀;有效:空腹狀態下血糖值控制在8.0mmoL/L以下,或者和治療前相比下降程度達到 15%;無效:同時沒有達到顯效和有效的評定標準,且臨床癥狀沒有改善甚至惡化。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 SPSS 13.0 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采用 X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觀察組顯效 19 例,有效 13 例,無效 3 例;對照組顯效 10 例,有效 16 例,無效 9 例,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3、 討 論
3.1 效果分析:本文通過回顧性分析,對我院收治的 70 例 2 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觀察組顯效 19 例,有效 13 例,無效 3例;對照組顯效 10 例,有效 16 例,無效 9 例,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接受清熱益氣中藥治療的觀察組有效率明顯高于接受單純西藥治療的對照組,提示我們清熱益氣中藥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癥狀,值得推廣。
3.2 機制分析:從發病機制分析,2 型糖尿病的發病原因多是患者自身體內的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 β 細胞功能出現缺陷,從中醫角度看,糖尿病可以歸結為“消中”、“消渴”。如果患者經常食用肥膩或者高糖食物會對脾胃造成損傷,體內積濕到一定程度之后會損傷機體。另一種情況是患者長久處于煩悶狀態下,肝氣集結成郁。2型糖尿病患者臨床表現多為喜臥自汗、少言、舌質胖大以及脈沉細無力等。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都會伴有陰虛熱癥狀。從藥物機制來看,中醫治療旨在活血化瘀、益氣養陰,治療具有針對性。清熱益氣中藥配伍中的山萸肉、黃芪和黨參、生地等均是健脾的藥物。
紅花、川芎也可以起到活血的作用,蒼術、黃連可以瀉火,幾種藥物聯合使用可以明顯改善癥狀,達到降脂、降糖的功效。綜上所述,對 2 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中醫清熱益氣療法,效果明顯好于常規西藥療法,臨床價值較高,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李旖旎,加力肯.二甲雙胍聯合益氣養陰中藥治療 2 型糖尿病腎病療效觀察[J].甘肅醫藥,2010,2(92):165-166.
[2]劉小美,宋菊敏,劉麗瓊,等.復方黃連降糖片對 2 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肝臟低密度脂蛋白受體基因表達的影響 [J]. 山東中醫雜志,2009,25(12):838-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