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醫學論文 > > 中醫辨證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的臨床療效
中醫辨證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的臨床療效
>2023-10-11 09:00:00



緩慢性心律失常指竇性緩慢性心律失常、房室交界性心率、室性自主心律、傳導阻滯( 包括竇房傳導阻滯、心房內傳導阻滯、房室傳導阻滯) 等以心率減慢為特征的疾病。臨床常見的有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停搏、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房室傳導阻滯。中醫無心律失常病證,但臨床通常將之歸納為心悸、怔忡、胸痹、心痛、真心痛一類病證范疇。目前臨床治療緩慢型心律失常主要用擬腎上腺素類藥物、β 受體激動劑、抗膽堿能藥物,但這些藥物不良作用多,不宜長期服用。近年來人工心臟起搏器也在臨床上廣泛應用,但其為有創治療,并發癥不容忽視,且費用昂貴,難以推廣?,F代研究發現中醫藥治療本病有其獨特優勢,毒副作用小,安全可靠,療效肯定,易于推廣。筆者通過中醫辨證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 46 例,現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入選的 46 例患者均為筆者自 2010年-2014 年門診患者,其中男性 27 例,女性 19 例; 年齡 20 ~75 歲,平均( 47. 21 ± 16. 35) 歲; 竇性心動過緩23 例、病竇綜合征 5 例、竇房傳導阻滯 6 例、房室傳導阻滯 12 例; 原發?。?心肌炎 3 例,擴張性心肌病 2 例,冠心病 21 例,心臟病術后( 風濕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 8 例,無器質性心臟病者12 例,排除高血壓病、腎臟疾病及心力衰竭。

1. 2 診斷標準 西醫診斷標準: 參照《現代心臟內科學》和《臨床心電圖學》緩慢型心律失常的診斷標準[1,2].中醫辨證標準: 參照《中醫內科學》和 1993 年《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①心腎陽虛型: 心悸倦怠,少氣懶言,形寒肢冷,小便清長,五更泄瀉,舌質淡胖邊有齒痕,苔白滑,脈沉遲; ②氣虛血瘀型: 少氣懶言,心痛時作,心悸氣喘,失眠多夢,唇甲青紫,食少腹脹,舌質紫黯有瘀斑,脈細澀或結代; ③氣陰兩虛型:頭暈目眩,神疲乏力,心悸氣短,失眠易驚,舌淡紅,脈沉遲細弱。

1. 3 納入標準 符合《現代心臟內科學》和《臨床心電圖學》緩慢型心律失常的西醫診斷標準及《中醫內科學》和 1993 年《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醫診斷標準。

1. 4 治療方法 ①心腎陽虛型( 18 例) : 擬溫陽益氣、活血通絡,麻黃附子細辛湯合四君子湯加桂枝、丹參、紅花。處方: 麻黃 15 g,制附子( 先煎) 15 g,細辛 3 g,黨參 15 g,黃芪 20 g,白術 15 g,茯苓 15 g,桂枝 10 g,丹參 10 g,紅花 10 g,炙甘草 6 g.②氣虛血瘀型( 15例) : 擬健脾益氣、活血化瘀,四君子湯合血府逐瘀湯加減。處方: 黨參 15 g,黃芪 30 g,白術 30 g,茯苓30 g,赤芍 15 g,當歸 10 g,熟地黃 10 g,桃仁 9 g,紅花9 g,枳殼 15 g,川芎 15 g,川牛膝 15 g,甘草 6 g.③氣陰兩虛型( 13 例) : 擬益氣養陰,行氣活血,生脈散合四君子湯、四物湯加減。處方: 人參 10 g,麥冬30 g,五味子 15 g,白術 30 g,茯苓 15 g,熟地黃 15 g,當歸 10 g,白芍 15 g,川芎 10 g,甘草 6 g.均每日 1 劑,水煎300m1,分 2 次服用,1 個月為一療程,1 個療程結束后,根據患者病情,繼續下一個療程。平均治療 3 個月后,心率穩定的患者采用維持量( 以原方做丸劑,每次10 g,每天 3 次) 或間斷服藥。觀察過程中,失訪患者 2例和中藥治療無效安裝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患者 3 例退出。隨訪 6 個月。

1. 5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 1 個月、3 個月、6 個月癥狀變化,監測 24h 動態心電圖、靜息狀態下常規心電圖。

1. 6 療效判斷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臨床痊愈: 臨床癥狀全部消失; 24h 動態心電圖心率經常在 60 次/min 以上,所有緩慢性心律失常消失; 顯效: 主要癥狀消失,24h 動態心電圖心率比治療前提高 >10 次/min,緩慢性心律失常明顯改善; 有效: 部分癥狀消失,24h 動態心電圖心率比治療前提高> 5 次 / min,有關緩慢性心律失常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無效: 癥狀和 24h 動態心電圖心率無改善。

1. 7 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 統計軟件進行 t 檢驗和χ2檢驗。

2 結果。

2. 1 患者在不同療程的治療結果 3 個月后,失訪患者 2 例和中藥治療無效安裝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患者 3例退出。臨床總有效率隨著時間的延長而升高,但無統計學意義。3 個月后由于患者改用丸藥、減少服藥計量或間斷服藥,心率有所下降,但仍較治療前有明顯改善。見表 1.

2. 2 不良反應 個別患者服藥初始出現輕微口干、便秘、便稀等癥狀,但可以耐受,服藥 2 周后上述癥狀基本消失。

3 討論。

筆者認為本病以心腎陽虛最為多見,故臨床常以麻黃附子細辛湯為基礎方,隨證加減,加入黃芪、人參、白術、甘草可增加益氣溫陽之力,加入麥冬、五味子可滋陰斂陽,且制陽藥之燥,正合張景岳“善補陽者,必于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之意。對此古方的現代藥理研究證實,麻黃中的麻黃堿能使冠狀動脈血管擴張,增加冠脈血流量和心輸出量。附子有效成分之一消旋去甲烏堿具有 β 受體激動作用,能提高竇房結的自律性,改善和加快竇房及房室傳導。細辛揮發油可明顯增加冠脈血流量,對心臟有明顯的興奮作用,具有正性肌力、正性頻率作用。此外,黃芪內含糖類、多種氨基酸、蛋白質和膽堿葉酸等,具有強心、降壓和興奮中樞神經系統等作用。人參含人參甙等成份,能作用于垂體而興奮垂體-腎上腺系統,使心臟收縮力加強,其作用特點與強心甙相似。麥冬具有顯著的抗心律失常及調節心肌興奮性的功能,五味子有加強和調節心肌細胞的能量代謝,改善心肌營養和功能的作用。

綜上所述,中醫藥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療效顯著,不良反應少,且經濟實惠,是一種患者易于接受、便于普及的治療手段,具有獨特優勢。

參考文獻

[1] 陳國偉,鄭宗愕。 現代心臟內科學[M]. 長沙: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 495.

[2] 黃宛。 臨床心電圖學[M].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 206-250.

[3]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S].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1995: 95-98.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91精品手机国产在线播放|欧洲亚洲精品免费二区|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