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蒲松齡俚曲的藝術特點探析
【引言 第一章】蒲松齡的生平和創作條件
【第二章】蒲松齡俚曲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點
【第三章】蒲松齡俚曲的音樂形態
【第四章】蒲松齡俚曲的藝術價值
【結論/參考文獻】蒲松齡俚曲的創作發展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摘 要
清代著名的文學家蒲松齡用當時在當地流行的時調和俗曲,使用曲牌聯綴形式寫出了十五種俚曲作品,就是蒲松齡俚曲。蒲松齡俚曲采用淄川方言和白話的口語寫成,這是他對音樂發展和推動俗文學做的重大貢獻。在他作品中出現的曲牌,在其家鄉山東歷經三百年還久唱不衰,被譽為是明清俗曲活化石!蒲松齡在繼承前人的文學和音樂基礎上大膽創新,打破了以前用南北曲的聯套曲牌的形式,改為俗曲。語言貼近生活、生動活潑,曲調通俗易懂、雅俗共賞,得到了廣大人民的喜愛。蒲松齡俚曲的曲調選擇和曲牌應用從故事的情節和人物表達的需要出發,依照傳統的創腔中依字行腔原則,運用當地淄川方言和曲調密切結合,展現出濃厚的地方色彩和山東地區民歌的音樂特點。
全文共分六部分:引言;第一章、蒲松齡生平和創作條件;第二章、蒲松齡俚曲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點;第三章、蒲松齡俚曲的音樂形態;第四章、蒲松齡俚曲的藝術價值;結語。引言部分簡要介紹了蒲松齡俚曲在國內外研究現狀。在第一章中,首先簡單的介紹了蒲松齡生平及其俚曲,之后就蒲松齡在怎樣的社會環境和歷史條件下創作的俚曲進行了詳細分析。蒲松齡俚曲的出現跟當時社會上出現和流行的音樂環境有關,這也和蒲松齡生活在社會底層,了解百姓的疾苦有關系,是他畢生音樂才華的寫照第二章,闡述了蒲松齡俚曲的題材來源,其來源廣泛,如通過神話、聊齋志異以及自己的所見所聞等改編而成的。在蒲松齡俚曲中對黑暗官場的揭露、揭露社會的黑暗、歌頌人民反抗、批判科舉制度的弊端、反映人民的困苦生活、贊揚英雄等做了詳解的闡述。第二節中對蒲松齡俚曲的藝術特點,在說唱性、人民性、諷刺性、喜劇性這幾點上做了論述。
第三章,對蒲松齡俚曲的音樂形態進行論述。在蒲松齡俚曲的音樂結構中,蒲松齡俚曲所具有的特點,在回套結構和聯套結構中做了分類,并舉例蒲松齡俚曲中的作品加以論證。在第二節對蒲松齡在蒲松齡俚曲中體現出其音樂審美做了闡述。
第四章,總結了該論文研究的意義,并在閱讀大量資料同時,總結出了蒲松齡俚曲的藝術價值,包括在歷史、文人思想解放、淄川音樂發展等多方面的價值和作用。
關鍵詞:蒲松齡 俚曲 藝術價值 俗曲
目 錄
引 言……1
第 1 章 蒲松齡的生平和創作條件……3
1.1 蒲松齡生平…… 3
1.2 蒲松齡俚曲的產生…… 4
1.2.1 俚曲產生的社會背景…… 4
1.2.2 蒲松齡的音樂修養…… 5
1.3 蒲松齡俚曲的流傳…… 7
第 2 章 蒲松齡俚曲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點……9
2.1 蒲松齡俚曲的思想內容…… 9
2.1.1 蒲松齡俚曲的題材來源…… 9
2.1.2 蒲松齡俚曲的內容…… 10
2.2 蒲松齡俚曲的藝術特點…… 14
2.2.1 蒲松齡俚曲的說唱性…… 14
2.2.2 蒲松齡俚曲的人民性…… 15
2.2.3 蒲松齡俚曲的喜劇性…… 16
第 3 章 蒲松齡俚曲的音樂形態……18
3.1 蒲松齡俚曲的音樂結構…… 18
3.1.1 蒲松齡俚曲的回套結構…… 18
3.1.2 蒲松齡俚曲的聯套結構…… 19
3.2 蒲松齡的音樂審美觀…… 20
3.2.1 蒲松齡對音樂的認識…… 20
3.2.2 蒲松齡對美的認識…… 21
第 4 章 蒲松齡俚曲的藝術價值……23
4.1 蒲松齡俚曲對俗文化的推動…… 23
4.1.1 蒲松齡俚曲對明清俗曲的繼承…… 23
4.1.2 蒲松齡俚曲對俗曲文化的推動…… 24
4.2 蒲松齡俚曲在淄川音樂中的發展…… 24
4.2.1 蒲松齡俚曲曲牌對淄川音樂的滲透…… 25
4.2.2 蒲松齡俚曲是文人思想解放的體現…… 28
4.2.3 蒲松齡俚曲在方言上的研究價值…… 29
結 論……30
參考文獻……32
致 謝……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