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文學論文 > > “詩界革命”三主張
“詩界革命”三主張
>2023-12-02 09:00:00

二、梁啟超詩學觀具體表現

(一)"詩界革命"三主張

"詩界革命",是指維新變法前后的詩歌改良運動。明清時期,詩歌創作一直處于衰落趨勢,有識之士對此早已不滿,并力圖改變,最先舉起詩歌改革旗幟并獲得創作成功的是黃遵憲。黃遵憲早年經歷動亂,關心現實,他在《人境廬詩草序》中主張表現"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并作《雜感》詩批判擬古主義的創作,表示"我手寫我口",但一時還未能產生廣泛影響。之后,黃遵憲以外交官的身份訪問各國,親身接觸了資產階級文明,看到了日本明治維新后取得的成功,在新文化思想的激蕩下,他感嘆道"中國必變從西法",并開始了詩歌創作的新探索。黃遵憲深感古典詩歌"自古至今,而其變極盡矣",主張"我自有我之詩者在矣",認為"茍能即身之所遇,目之所見,耳之所聞,而筆之于詩,何必古人?"(黃遵憲《與朗山論詩書》)要求突破古詩的傳統天地,提出一整套綱領,并宣稱自己屬于"新詩派",成為"詩界革命"的巨匠和旗幟。

鮮明提出"詩界革命"口號的是梁啟超。日本流亡期間,梁啟超創辦了《清議報》

和《新民叢報》,作為自己宣揚變法思想和推進文學改良的陣地,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呼吁進行"詩界革命".梁啟超在報紙刊物上開辟專欄,發表譚嗣同、黃遵憲、蔣智由和夏曾佑等人的詩歌創作,并附加點評意見,以此來表達自己詩歌理論觀點,后自撰為《飲冰室詩話》。在 1899 年底赴夏威夷的船上,梁啟超明確了 "詩界革命"的理論綱領:

今日不作詩則已,若作詩,必為詩界之哥倫布、瑪賽郎然后可……,欲為詩界之哥倫布、瑪賽郎,不可不備三長:第一要新意境,第二要新語句,而又須以古人之風格入之,然后成其為詩。不然,如移木星、金星之動物以實美洲,瑰偉則瑰偉矣,其如不類何!若三者具備,則可為二十世紀支那之詩王矣。

作詩要有"新意境",并善用"新語句",而這些又須與中國詩歌傳統相融合,即欲用中國傳統詩歌體裁,蘊含新意境,以新詞表達新思想,反映資產階級的要求和主張。具備此三者,就可為中國"近世詩王".

1.新意境。

意境是我國獨有的美學概念,指的是文學作品中所呈現出的那種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形象系統所誘發和開拓的審美想象空間。對于詩歌而言,就是詩人的主觀情感與現實中的客觀物象相交融而創造出來的情文并茂、渾然一體的藝術境界。而梁啟超這里所說的"意境"與傳統表現的情景真切、自然交融的意境有所不同,主要是指詩歌的思想內容和描寫對象,他從改良主義的立場出發,要求 "新意境"的詩歌必須具有新的思想和內容,希望新詩能夠反映西方社會文明、哲學觀念以及物質文化等。

他反對詩人作詩"薄今愛古",因襲前人已創造出來的境界,認為古人詩境雖好,但時至今日已成為"舊世界"."中國結習,薄今愛古,無論學問文章事業,皆以古人為不可及。"中國古典詩歌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其題材、語言及意境逐漸被格式化、固定化,形成了一個封閉的經驗世界,發展到現在已不足于取,而"今欲易之,不可不求之于歐洲。歐洲之意境、語句,甚繁富而瑋異,得之可以陵轢千古,涵蓋一切。"可以看出,"新意境"的其中一個特點就是以資產階級新思想和資本主義新事物為詩歌內容。

在這方面,梁啟超最傾倒于黃遵憲的創作,在《飲冰室詩話》中,他不惜篇幅,大量采摘黃遵憲的名篇名句,肯定他作詩有意為新,能夠走出擬古復古的泥潭。黃遵憲創作新詩歌,關注的內容放在了上升時期的資產階級新世界,首先,就表現在他能夠介紹西方科技成就及其帶來的生活改變。如《飲冰室詩話》二九則中,全錄《今離別》四首,四首詩分別描述了輪船、火車、電報、相片等物和東西半球晝夜相反的情景,這些都是隨著近代科技發展而創造出來的產物,詩的副標題便標明了它們是"古人未有之物",其一描寫輪船:

別腸轉如輪,一刻既萬周。眼見雙輪馳,益增中心憂。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車舟。車舟載離別,行止猶自由。今日舟與車,并力生離愁。明知須臾景,不許稍綢繆。鐘聲一及時,頃刻不少留。雖有萬鈞柁,動如繞指柔。豈無打頭風?亦不畏石尤。送者未及返,君在天盡頭。望影倏不見,煙波杳悠悠。去矣一何速?歸定留滯不。所愿君歸時,快乘輕氣球。

"一刻既萬周"的"轉輪"、"鐘聲"、和"輕氣球",這些都是隨著近代西方科技發展而來的產物;詩中描寫的場景也都是圍繞輪船而言,寫輪船雖有千斤重的舵,但仍移動迅速靈活,轉眼就消失在煙波里,不見蹤影,整首詩以描寫輪船為主,抒發詩人感受。這些新式意象的出現使得中國詩歌在近代意象走向更新,表現內容已完全不同于以往。相比于晚清詩壇擬古派的泰斗王闿運同題之作《今離別》而言,王詩里幾乎全為唐宋思婦的陳舊俗語,如"腸斷"、"啼鶯"、"羅裳"、"浮云"、"空帷"等等,其中"愁如細雨連煙草"一句,更是語出北宋賀鑄《青玉案》:"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同寫《今離別》,王闿運全無新創,難免落入窠臼,而黃遵憲詩描寫異域的社會生活,禮贊西方資產階級文明,在近代詩人視野拓展、審美范圍擴大、思想逐漸發現變化的時代,這是先進中國人放眼世界后出現新的吟詠趣味和審美感受的結果,因而詩中所表現出來的意象新變的藝術追求顯為突出,其意境也是不同于往前??杀鹊睦硐胫鬟€有蔣萬里的《新游仙》,民父《今別離四章》等,《飲冰室詩話》一百六十八則評價蔣萬里《新仙游》二章:"風格理想,幾追人境廬之《今離別》,亦杰構也。"梁啟超認為黃遵憲詩作中追求"新意境"的詩豐富多樣,他不僅以自然科學成就表達詩人新感受,還通過生活中常見的意象表達自己的新理想,如名詩《以蓮菊桃雜供一瓶作歌》,詩人詩中涉及地球運動、萬物隨自然規律變化的道理,梁啟超言:"半取佛理,又參以西人植物學、化學、生理學諸說,實足為詩界開一新壁壘".

梁公這里的"新壁壘"指的是黃遵憲作詩能夠應用西方歸納總結證明的科學理論成就,詩中傳達一種全新的知識和理趣,而不是像中國人那樣,對事物簡單的認知,就其主旨而言,已超越所描寫的意象,作者想要表達的是自己所盼望能夠實現的新理想,即:傳語天下萬萬花,但是同種均一家。""主人三載蠻夷長,足遍五洲多異想。且將本領管群花,一瓶海水同供養。蓮花衣白菊花黃,夭桃側侍添新妝。雙花并頭一在手,葉葉相對花相當?!绺傮展恼{箏琶,蕃漢龜茲樂一律。如天雨花花滿身,合仙佛魔同一室。如招??屯ㄉ檀?,黃白黑種同一國。

作者愿望天下四海為一家,各國人民和睦相處,應避免封閉狀態下或孤高自傲,或畏縮自慚,或互相猜疑欺辱的狀態,世界人民要不分膚色、種族能夠和諧相處。作者正是能擁有如此寬廣的胸襟、開放的意識和開闊的眼界,在完全閉關鎖國的中國,才能呼喊出這樣新的時代意識和生活理想,同梁啟超所希望的一樣,因此得到他極力地肯定與贊賞。

梁啟超倡導的新意境第二個特點就是以詩的形式歌頌變革圖強和尚武等愛國主義精神。愛國是炎黃子孫不解的情結,也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梁啟超在《飲冰室詩話》中便著力贊賞先輩和同輩之人的愛國詩作,如一六六則推許的晚明烈士夏存古先生,"國變后,十六歲倡義,十七歲殉國。其時忠義如鯽,至如先生以妙年關系大局者,蓋千古罕有。"贊揚先生少年英雄為國犧牲的大無畏精神,感慨國雖有此才,卻遭滅亡,不禁為之三嘆,故錄其散句以寄景仰,如詩:"'戰苦難酬國,仇深敢憶家?一身存漢臘,滿目盡胡沙。'(《即事三首》)"同輩詩人中,梁啟超在詩話二十則中錄晚清宗室壽福之詩《北山樓集》,盛贊其詩中表現出來的高遠志向,但可憐為國犧牲,稱他為滿洲中最賢能之人,"其天性厚,其學博,其識拔,愛國之心,盎睟于面。"大力肯定內容表現愛國主義精神的詩歌。

梁啟超在詩話中推崇的不僅是這種具有高度愛國情懷的人物詩篇,同時他倡導詩以一種新的形式來表現及宣揚變革圖強的愛國主義思想,而這種新的形式就是為詩歌譜寫作樂譜。在《飲冰室詩話》七六則中,梁啟超就說明了詩歌音樂具有強大的感染力,可改造國民之品質。他指明,中國的樂學發達尚早,古《詩》三百篇原本都是樂章。楚辭之《招魂》、《九歌》,漢之《大風》等都"應弦赴節".下至唐絕句,宋之詞,元之曲莫不被諸弦管。而到明后,樂學開始衰靡,"至于今日,而詩、詞、曲三者皆成為陳設之古玩,而詞章家真社會之虱矣。"詩歌音律之學,今士大夫已無復過問。梁啟超把這一現象歸咎于詩與樂分之所致,當他看到《江蘇》雜志"屢陳中國音樂改良主義",并已譜出軍歌、學校校歌數闕,讀后不禁拍案叫絕?!对娫挕菲甙藙t中梁啟超說自己不懂音律,但他十分希望將此業復興,并提出,欲為中國制樂,"不必全用西譜","參酌吾國雅、劇、俚三者而調和取裁之",以成為中國一種固有的樂聲。梁啟超對于詩歌音樂的文學復興和改革創新,不僅是把詩歌的境界提升到另一個高度,更加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對于當時因循守舊的詩壇來說,更是吹起了一股革新之風。他所贊賞的這類詩作,多是表現尚武精神和愛國主義思想的,如《飲冰室詩話》五四則描述軍歌的重要性中,他先以斯巴達人被圍困,作軍歌后,士氣大增而取得戰爭勝利的事實來舉例,接著感慨中國向無軍歌,見黃公度《出軍歌》四章,讀之狂喜,錄入了《小說報》第一號?,F再見《出軍歌》全文二十四章,梁公更是受其鼓舞:"其精神之雄壯、活潑、沉渾、深遠不必論,即文藻亦二千年所未有也,詩界革命之能事至斯而極矣。吾為一言以蔽之曰:讀此詩不起舞者必非男子。"認為詩不論在精神上還是文藻上,都是中國二千年沒有出現過得,給予了極高的評價。我們現以《出軍歌》其中三章為例分析:

綿綿翼翼萬里城,中有五岳撐。黃河浩浩流水聲,能令海若驚。東西禹步橫庚庚,行行行!

怒攪海翻喜山撼,萬鬼同一膽。弱肉磨牙急欲啖,四鄰虎眈眈。今日死生求出險,敢敢敢!

剖我心肝挖我眼,勒我供貢獻。計口緡錢四萬萬,民實何仇怨。國勢衰微人種賤,戰戰戰!

詩歌氣勢磅礴,以豪邁奔放的語言反映我炎黃子孫不愿淪為階下囚,具有無堅不摧、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以愛國詩的題材而言,古人絕大多數都以自我為中心進行歌頌,或表明自己為國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或抒發動亂時期憂國憂民的情懷,梁啟超評價黃遵憲作軍歌具有開拓精神,也實為屬實,其精神境界已超越個人,能夠站在民族的立場進行鼓舞吶喊,激發人民不畏艱險,抗敵斗爭的勇氣。詩讀來音調堅實,節拍規整,再配以旋律,更是給人豪邁堅毅之情,意境自然不同于以往,仿佛萬千軍隊就在眼前,不懼艱難險苦,擁有摧枯拉朽的強大力量,與以往相比,不得不稱之為新。

梁啟超贊許以詩歌譜曲,不論古詩今詩,都可入譜,入譜后的詩歌給讀者帶來的感受更為直接而強烈,他們想象到的畫面就更為清晰,體會到的思想感情也變得更為深沉,而整個詩歌的意境得到提升?!讹嫳以娫挕芬灰痪艅t中提出,這類"新歌",適教科用,尤要適合兒童諷誦,因此多為宣揚祖國文萃,培養國民愛國主義精神,如所錄《愛國歌譜之一》、《黃帝歌譜之一》等。

梁啟超倡導的"新意境"第三個特點就是表現佛學。東晉時代佛教盛行,因此詩人大都好用詩歌表達自己對佛理的領悟,唐人更甚,到宋以來,蘇東坡、王半山等雅作也多為禪悅語,之后這一現象便逐漸衰微。梁啟超接受佛學始于老師康有為的影響,后努力鉆研佛學,曾與譚嗣同一起"相互治佛",在《飲冰室詩話》中贊揚以佛理、佛語入詩者,如其中第八則,高度評價并抄錄了黃遵循這一首《錫蘭島臥佛》。全詩二千余言,追憶了詩人隨薛福成出使英國路經錫蘭島參觀臥佛像的所見所想。詩歌以大量篇幅介紹了佛教在起源地的發展及后來傳播到中國各地和日本等地的狀況,其中"西戎犬羊性,殺人日流血。喃難誦經聲,竟能消殺伐。藏衛各蕃部,無復事鞭撻。

即今奔巴瓶,改法用金筴。"贊美了佛教傳到中國少數民族地區后,啟發人心靈與道德上的覺悟和進步,傳播了無限功德。最后寫佛教如何遭劫受斥,是佛教發展的一部小史,梁啟超評價此詩:"在震旦,吾敢謂有詩以來所未有也。以文名名之,吾欲題為印度近史,欲題為佛教小史,欲題為地球宗教史,欲題為宗教政治關系說。"以文的形式詳盡表現佛教學的東西很多,但是有詩如此,中國文學界足以榮喜。再如五七則中摘錄湯覺頓之詩:"不離佛法不離魔,出世還憑入世多。好是音云演真諦,八千里下瀉黃河。"這是一首評價"我國佛教界中第一流人物"宗仰上人的詩,梁啟超讀后,頗感欣幸,他將此詩呈現給讀者,一是表景仰之情,"可見上人之道行矣",二是參悟宗仰上人之佛學, 聞詩后不覺"淵淵有道心矣".梁啟超喜好佛學,自然欣賞以詩表現佛理,"(宗仰)上人固好為詩,詩肖其為人,屢見《詩界潮音集》中,自署烏目山僧者是也。"可見,他重拾古人以佛語入詩的傳統,并給予了重視。

梁啟超倡導的"新意境"表現內容實際是相當廣泛的,但其基本精神是要求反映新思想,描寫新事物,將國民引向新境地。

2.新語句。

"新語句"是指在創作詩歌過程中大膽使用新名詞,主要是指運用"歐洲語"、"新名詞",這是"詩界革命"早期所表現的重點。梁啟超最初推許善于選用"新語句"者是夏穗卿(曾佑)、譚復生(嗣同)二人,他們多用"經子生澀語"、"佛典語"和"歐洲語"進行詩歌創作。當時,梁譚夏三人沉醉于宗教,"視數教主非與我輩同類者,崇拜迷信之極,乃至相約以作詩非經典語不用。所謂經典者,蓋指佛、孔、耶三教之經,故《新約》字面絡繹筆端焉。"可以看出,梁啟超在采用上不僅僅局限于西方文明和宗教中可以表現"新學"的語句,同時還包括"諸子"和 "佛教"方面。以夏穗卿《贈任公二首》之一中詩句為例:"帝殺黑龍才士隱,書飛赤鳥太平遲。"詩每一句都包含一經義,"帝殺黑龍"典出《墨子·貴義》,講的是按日者理論,所有物種皆與五行相對應,并與時日及顏色相配,若與歲星所居之位相犯,必致病災,夏詩用意是當局者禁忌重重。"書飛赤鳥"典出《春秋公羊傳·哀公十四年》,其用意是指賢人不得志而死,太平世道不可期。再如譚復生贈任公詩:

大成大辟大雄氏,據亂升平及太平。五始當王訖麟獲,三言不識乃雞鳴。

人天帝網光中現,來去云孫腳下行。末共龍蛙爭寸土,從知教主亞洲生。

梁啟超談到譚、夏詩中皆用"龍蛙"一詞的淵源,是因為他們當時共讀約翰《默示錄》,看到錄中語句荒誕曼衍,便學其進行穿鑿附會,約定龍指孔子,蛙指孔子教徒,并以此徽號來互相期許。這首詩如果沒有同道之人注解我們是無從理解的,但從其表現來看,其新語句涵蓋的內容比較廣泛。

從這些早期使用"新語句"創作的詩歌來看,大多數都晦澀難懂。以夏曾佑、譚嗣同為代表的實踐者只不過是出于對當時詩壇現狀不滿,意望另辟蹊徑來創作新詩,他們所注重的只是在舊體詩中參入大量的西學、新學詞語,認為這便是不同于古人及擬古之詩,他們所創造的才是全新的詩境與詩意,并以此來自異于詩界。而實際所謂的這些新詩,不僅讀者覺得怪異,就連梁啟超也開始注意到這一問題,如梁啟超所舉譚嗣同之詩:"綱倫梏以喀私德(caste),法會極于巴力門(parliament)。虛空以太顯諸仁,絡定閻浮腦氣筋。"詩中出現的新詞如"喀私德"、"巴力門"、"以太"及"腦氣筋",對于現在的讀者閱讀來說都成困難,有些更是牽強附會西書,生造而成,在當時恐怕是無幾人能懂,正如梁啟超所言:"茍非當時同學者,斷無從索解。"更有甚者,就連梁啟超也"苦不知其出典,雖十日思不能索其解".像夏曾佑"有人雄起琉璃海,獸魄蛙魂龍所徒"之句。

顯然,在"詩界革命"開始這一階段,梁啟超等人對詩歌革新作了形式主義的簡單理解,創作新詩生硬夾入新名詞,不知其所言。在《飲冰室詩話》六三則中,梁啟超總結了早期創作經驗,批評了這種簡單改變詩歌形式或詩中創造各種新名詞以自異于詩界的做法:"革命者,當革其精神,非革其形式。吾黨近好言詩界革命,雖然,若以堆積滿紙新名詞為革命,是又滿洲政府變法維新之類也。能以舊風格含新意境,斯可以舉革命之實矣。"其實歸根結底,梁啟超倡導的"詩界革命"目的是為當時中國的政治社會變革服務的,他追求的重點還是 "新意境"表現的內容,因此,在明確提出"詩界革命"三主張時,把"新意境"放在了第一位。

梁啟超自知早期倡導使用"新語句"的詩歌創作可笑實甚,"真有以金星動物入地球之觀矣".后在流亡日本期間,主持出版過《清議報》,報中辟有"詩文辭隨錄"專欄,刊錄維新同人的作品,其中以詩為多,這些詩中有不少是使用日本翻譯西方文學作品的新語句,對此他極為欣賞,如鄭西鄉之詩:

太息神州不陸浮,浪從星海狎盟鷗。共和風月推君主,代表琴樽唱自由。

物我平權皆偶國,天人團體一孤舟。此身歸納知何處,出世無機與化游。

梁啟超讀這首詩時,"不覺拍案叫絕",認為這一整首詩都用了日本翻譯西書的語句,如"共和"、"代表"、"自由"、"平權"、"團體"、"歸納"等社會科學名詞和"無機"等自然科學名詞。評價到: "吾近好以日本語句入文,見者已詫贊其新異;而西鄉乃更以入詩,如天衣無縫。"后期由提倡引用或自創于西方新詞語轉向對日本翻譯西學名詞的喜歡,這種轉變不僅是受日學的影響,更是為了國人能夠很好地學習他國成功經驗,了解世界,開拓眼界。

梁啟超倡導的"新語句",還包括使用民間俗語入詩,這樣不僅做到了詩歌詞語新異,同時可雅俗共賞。如《飲冰室詩話》一一九則中,梁啟超說:"今欲為新歌,適教材用,大非易易。蓋文太雅則不適,太俗則無味。斟酌兩者之間,使合兒童諷誦之程度,而又不失祖國文學之精辟,真非易也。"這里說的是詩歌入樂后由于節奏流暢工整而易誦,因此適合教科用,而這類詩歌的創作,要掌握好分寸,太雅則會對廣大民眾及普通婦孺造成困惑,太俗則會使詩歌失去文學色彩,流于俗氣,兩者之間應該保持適度平衡。此類佳作有楊晰子的《黃河》、《揚子江》等作品。再如三九則,梁啟超評價邱逢甲的詩歌:"若以詩人之詩論,則邱倉海(逢甲)其亦天下健者矣。??

蓋以民間流行最俗最不經之語入詩,而能雅馴溫厚乃爾,得不謂詩界革命一巨子耶?"49前一句是就邱逢甲的整體詩歌創作而言,認為他作詩有古韻,也可為近代中國詩人之拔萃者。后句是評價其詩作《己亥秋感八首》之一的,詩云:

遺偈爭談黃蘗禪,荒唐說餅更青田。戴鰲豈應遷都兆?逐鹿休訛厄運年。

心痛上陽真畫地,眼驚太白果經天。只愁讖緯非虛語,落日西風意惘然。

梁啟超贊賞邱逢甲的詩中不避諱流行于民間的俗語,如"遺偈"、" 說餅"等,有些似百姓家常閑談的失意感嘆,詩整體淺顯易懂。于此可見,梁啟超對適度地以通俗白話入詩也是持肯定態度的。

3.古風格。

梁啟超認為創作新詩首先要從內容上表現近代所創造的新文化,不論是精神文明還是物質文明都可,但作為詩歌體裁而言,他在這里強調的是能夠"熔鑄新理想以入舊風格者"、"獨辟新界而淵含古聲"、"以舊風格含新意境"、或"理想風格,茹今而含古"等。"新理想"、"新意境"我們已在前邊論述,而這里所謂的"古風格"、"舊風格"以及 "古聲"所指為何,我們無法從《飲冰室詩話》中找到具體的、明確的解釋,但從其實踐活動及詩話評價運用中可以探見,指的就是傳統詩詞所具有的風格韻味,即詩人運用語言、結構、手法等形式,與詩的內容相結合所呈現出來的格調。梁啟超的"舊風格"肯定的是傳統詩歌本該具備的審美特征,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詩意"、"詩味".綜合來看,以審美的方式表達與時代相應的新理想、新思想的詩才是梁啟超所謂的好詩。

"舊風格"首先肯定的是詩歌句式還是以五言、七言為主。"詩界革命"的發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近代古典詩歌創作逐漸走向僵化,"濫調套語"充斥,"無病呻吟"的傾向相當普遍,這與發生在五四運動時期的新詩革命的緣由相同,但不同的是,新詩運動認為古典詩歌在形式上,包括章法句式、對仗用典以及平仄韻律的種種嚴格限制,對人們表達真實的思想感情造成了極大的束縛,因此新詩努力的方向是廢除舊體詩形式上的限制,主張白話俗語入詩,這是對傳統詩歌以五言和七言為主句式的極大解放,后經過多方面的探索,還出現了自由體、十四行詩、階梯式詩和散文詩等多種形式。梁啟超雖然在白話俗語入詩上做了些工夫,但在詩歌的句式上,依然傳承古典詩歌的傳統,《飲冰室詩話》204 則中所點評之詩幾乎全為五七言詩,雖有個別詞作,但也并沒有"逾矩越軌"之行為。

其次,"舊風格"還要求詩歌具有神韻。在《飲冰室詩話》中,梁啟超多次運用"芳馨悱惻"一詞評價他人詩作,"芳馨"是指氣味芳香,"悱惻"則形容內心悲苦凄切,憂思抑郁。兩詞聯用可以概括出梁啟超對詩歌傳統審美特征的要求,即應具有引譬連類、形象生動、情深意長、感人肺腑的特點,詩歌可琢磨品嘗,而不是奇言怪語堆砌,晦澀難懂。如詩話中一十則摘錄清末四公子之一陳三立晚年詩作《贈黃公度》:

千年治亂余今日,四海蒼茫到異人。欲挈頹流還孔墨,可憐此意在埃塵。

勞勞歌哭昏連曉,歷歷肝腸久更新。同倚斜陽看雁去,天回地動一沾巾。

詩中表達了中國經過數千年治亂分合在鴉片戰爭之后開始了"三千年未有之變局",面對亡國滅種的嚴峻現實,一批以天下為己任的志士精英放眼世界,勇于革新,啟蒙國人,都皆非尋常平庸之輩,他們奔走呼號,變革舊制,都是為了力挽狂瀾,改變國家衰敗的命運,希望最后能夠實現儒墨兩家仁愛、和平、大同的理想,然而政局亂象叢生,國運曲折動蕩,一切似過眼云煙,讓人足生無限感慨。梁啟超評言:"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醇深俊微,吾謂于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這首詩里沒有來自外邦的"新異之語",許多詞語甚至為古詩詞的???,如"昏曉"、"斜陽"、"沾巾"等,但"境界"即詩的內容卻與時下擬古復古之詩完全不同,作者雖抒發個人情志,卻深植于紛紜厚重的歷史興亡,表現了清末知識階層在經歷了大動蕩大變革后的情感,因此"自與時流異",且詩意醇深,而詩后四句更是寄予了詩人深沉的哀嘆,尤其是"勞勞"、"歷歷"疊字的使用更具魅力,形象生動地描繪了詩人悲傷心境,營造出凄涼的氣氛,讀到詩尾處"斜陽看雁"、"沾巾"處,更是屏息凝神,受其感染,不覺與作者一樣,喟然而嘆,聲淚俱下,回味有余,不愧梁啟超認為此詩就算放在詩詞最高成就的唐宋時期,也是"罕見倫比"的。

再如第九則中梁啟超談到讀明詩《劉誠意集》,認為其中《二鬼》一詩一千三百余言,構思奇特,遣語險怪,"可為吾詩界中放一異彩".然梁啟超筆鋒一轉,論到:

"雖然,長篇詩為長短句不難,而五言最難;為奇險語有壯采者不難,為莊嚴語有風格者最難。"認為《二鬼》即使可贊,而其是用長短句作奇險語,雖有些"壯采",但相對來說這都不是什么難事,難在用傳統五言句式作長篇,用語莊嚴,且格調高上,風味俱佳。在近世詩人中,梁啟超認為黃遵憲詩最能"熔鑄新理想以入舊風格",如長篇《錫蘭島臥佛》,用詩歌傳統五言句式表現新意境,能夠把兩者很好的結合起來,做到"無一襲昔賢",但詩風味猶存,"又無一讓昔賢也".

"詩界革命"三主張實際包括了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其中"新意境"是指詩的內容,梁啟超認為這是革命的重點,他主要希望輸入"歐洲之真精神真思想",啟發國人放眼世界,改良圖變;"新語句"、"古風格"是形式上的要求。在實際創作中,詩歌內容要求革新,而格式又趨于保守,二者常相背馳,梁啟超后來也注意到這個問題,即三主張之間是存在矛盾的。但在中國古典詩歌走向近代化的過程中,梁啟超在理論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91精品手机国产在线播放|欧洲亚洲精品免费二区|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