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佛山市一直致力于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工作(以下簡稱為“創文”),佛山創文的目標中包括要營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文化環境。近年來的兒童文學創作,尤其是2010、2011年的兒童文學創作成為了佛山創文行動的一道亮麗風景。
一、近年佛山兒童文學創作的創文背景
佛山近年的兒童文學創作,與國家創建文明城市活動的展開、中共中央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高度重視的大環境關系密切。
(一)國家的積極倡導
我國的創建文明城市活動始于1995年,創文活動與對少年兒童成長的重視兩者關系密切。在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把重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兑庖姟返诎藯l明確提出“積極營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社會氛圍”。
國家也把創建“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文化環境”作為文明城市測評體系中的基本指標之一。
《意見》第八條提出了一條倡導推動少兒文藝創作的指導意見:“要積極推動少兒文化藝術繁榮健康發展。加強少兒文藝創作、表演隊伍建設,注重培養少兒文藝骨干力量。鼓勵作家、藝術家肩負起培養和教育下一代的歷史責任,多創作思想內容健康、富有藝術感染力的少兒作品?!狈鹕绞?010、2011年的兒童文學創作與國家的要求是一致的。
(二)佛山市政府和各級部門的重視。。
佛山市政府曾定下2011年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的目標。營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文化環境,是佛山創文的重要內容。佛山創文的宣言之一是“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盛則國盛”,并提出“未成年人是我們的未來和希望,關心未成年人就是關心我們的明天”等與未成年人有關的創文宣傳口號多達十條,從各方面呼吁社會充分重視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
在創文的大背景下,各級部門開展了多項工作。佛山市禪城區宣傳部參與了2010年廣佛肇三地粵語新童謠大賽的工作,2011年佛山市文聯、佛山電臺聯合主辦了童謠、童話征文活動,鼓勵廣大關心少年兒童成長的成年人、少年兒童自己參與創作活動,為創文盡力。這兩個活動中出現了大量的貼近生活、貼近兒童的作品,反映了佛山兒童文學創作的原生態面貌,也反映了在創文背景下人們(包括未成年人)的生活態度、價值追求。
二、豐富的具有鮮明時代氣息的創作題材與內容
兒童文學是兒童的精神食糧,一般是指“適合于各年齡段兒童的心理特點、審美要求以及接受能力的,有助于他們健康成長的文學”。
在創文背景下的2010、2011年的兒童文學創作,主要包括:佛山市禪城區參加2010年越秀·禪城·端州傳承廣府文化活動粵語新童謠大賽(以下簡稱新童謠大賽)的作品共78件,其中24件作品被收入《粵語新童謠精選》(2011年中國文藝出版社出版)一書中;2011年佛山市文聯、佛山電臺聯合主辦的2011年童謠、童話征文活動(以下簡稱征文活動)的參賽作品共1123件,其中獲獎作品108件,包括成人組作品30件,少兒組作品78件。這些作品從不同側面展現了豐富的社會生活,表達了人們美好的理想和愿望,表現了少年兒童充滿時代氣息的精神風貌。
(一)反映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和文明的社會風尚
兩個活動的作品,大多都具有鮮明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并反映了人們對文明社會風尚的期待與要求。
1.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2010、2011年的兒童文學創作,無論是成人作者還是少年兒童自己的創作,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作者樂觀向上生活態度,表現對美好生活渴求。
新童謠大賽作品中,何四珠的《月兒彎彎》用兒歌反映了珠三角地區人們自主創業、勤勞工作的生活狀態。陳文森、陸增均以佛山特有的民俗元宵夜“行通濟”入歌入詩,分別寫了歌謠和兒歌《行通濟》,在濃郁的佛山風情中表現佛山人民“無閉翳”(無煩惱)的樂觀、美好的生活愿望。藍斌的兒歌《雞公仔尾彎彎》化用傳統童謠,寫佛山石灣陶藝制作,表現了石灣人勤奮實干的精神風貌?;衾て降膬和姟缎》N子》寫一顆小種子在溫暖的春天中成長發芽,表現了欣欣向榮的景象。熊麗麗、黎永建的兒童劇《賣懶》,則結合廣府人大年三十孩子去“賣懶”的習俗,反映了廣府人勤奮、不懶惰的秉性。
成人組作品中,一等獎的廖雪林童話《風雨夜的航班》,講述了蜻蜓航班的六只小蜻蜓,冒險送蛤蟆醫生到青蛙家治病的故事。向兒童傳達了珍視生命的意識。二等獎覃梅玲的童話《生命的奇跡》,描寫了一顆隨小鳥去旅行出了意外的種子,最終在數年后成為一顆大樹的神奇經歷,贊美了頑強的生命力,同時也告訴讀者擁有不懈的毅力、堅定的信念、友善的關愛等對成長的重要性。范智霖的《小袋熊和他的袋子》告訴孩子要學會珍惜自己所擁有的東西,何建洪的《四季歌》在選取四季最有特色的描寫中表達對生活的贊美與熱愛。
兒童作者仇睿昊的童話《飛屋》,講述了小主人公在幻想中住進飛屋,把有關和平、快樂、幸福的夢投向人間,表達了對人間和平美好生活的憧憬。馮淑雯的童話《一支舞,一個夢》,寫小女孩洛洛為實現舞蹈夢而努力的故事,告訴人們只要努力堅持,夢想一定會實現。甘達鋒的童話《青鳥飛魚》寫鳥兒與魚兒在相互羨慕、互相轉換角色中發現,自己原來擁有的才是最珍貴的,從而引人思考。
2.反映文明的社會風尚和人們對文明環保生活的渴求
新童謠大賽有不少作品在短小精悍的篇幅中反映了文明的社會風尚。何紹祖的兒歌《阿爺搭車》,在短短的六句詩句中反映了人們在公交車上尊老讓座的文明行為。譚玉鳳的兒歌《搬新廠》,化用傳統童謠《月光光》,反映今天工業生產的新趨勢:重環保、重質量。藍斌的兒歌《決心做個好兒童》,則對兒童尊老助老行為作了充分的肯定。陸增的《過馬路》在教導兒童過馬路守規矩的同時,也宣傳了過馬路的文明準則。
征文活動也有大量作品反映良好的社會風尚和對環保文明社會的希冀。如成人組葉小瑩的詩歌《佛山好》,把具有佛山特色的祖廟、粵劇、南風古灶、廣佛地鐵、綠道寫進詩中,在表達熱愛家鄉的同時也傳達了創建文明城市的決心。游凱萍的《童謠九首之六》,用兒歌的形式倡導文明出行、講環保、講衛生,倡導從小事做起,人人動手齊創文。馮財興的《做個好孩子》則以童話的形式,告訴兒童如何成為一個愛護大自然的好孩子。
少兒組這方面內容的創作就更為豐富了。如獲得少兒組一等獎何欣妍的童話《評選會最后一天》,以獨特的構思寫動物們召開“世界最有修養評選會”,從個人風度、家庭風俗、社會風氣三方面評選最有修養的動物,從而表現人們對良好社會風尚的渴望。小作者胡永康的《我教小狗“改邪歸正”》,用充滿稚氣的筆墨寫小主人公幫助小狗“改邪歸正”,成為“環保小衛士”的故事,宣傳了文明與環保理念。孫韻涵的童話《增肥果凍》從反面告誡人們千萬別用虛假廣告騙人,否則會受懲罰,呼喚人們要誠信。
不少少兒創作還反映不講環保文明帶來的問題,從而呼吁環保文明的行為。如一等獎田凱的童話《清水收購店》,以豐富的想象講述了一個外星人收購地球水的故事,告訴人們必須保護水資源,保護地球生態資源,人類才不會面臨滅頂之災。歐陽可宸的童話《廢氣的告白》以廢氣獨白的形式說明廢氣的危害及治理廢氣的重要性,呼吁保護環境。
(二)反映多姿多彩的社會生活
兩個活動的兒童文學作品,內容十分豐富,把多姿多彩的社會生活呈現在我們面前,反映了作者們的創作是植根于現實的。
1.反映充滿親情的家庭生活
新童謠大賽反映家庭生活的作品相當多。余福智的情景劇《惜你惜到加零一》(“惜”在粵語中是“疼愛”的意思),寫外公外婆為將要來吃飯的外孫忙活的情景,表現了外祖父母對小外孫的格外疼愛。熊麗麗、黎永健的兒童話劇《賣懶》通過寫一個祖孫三代同堂的家庭故事,表現勤奮、不懶惰的主題。龐小滿的歌謠《落大雨》,寫雨夜媽媽在家邊哄著小寶寶睡覺,邊惦記著到魚塘拉網以防魚跑的爸爸,既充滿親情又具有珠三角鄉村生活特色。藍斌的《落雨大水浸街》化用傳統童謠寫下大雨時孩子惦記在外賣油的母親,為母親“送遮鞋”(送傘和鞋子),表現了孩子的孝順,充滿濃郁淳樸的親情。
征文活動的創作中,也有反映家庭生活的作品。如黃和林的兒歌《爸爸開出租》,以貼近現實生活的筆觸,寫爺爺、奶奶、媽媽對開出租車的爸爸安全的關心。夏娟的《丁丁暢游奧比國》對小主人公丁丁的家庭生活及他對父母的孝順有頗為細致的描寫,作品最后丁丁不愿獨自一人留在看似快樂的奧比國,寧愿回到自己簡陋、不富裕的家與父母相守,表達了親情的重要性。
2.反映現實生活的新變化新氣象
新童謠大賽的作者對近年人們生活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較多的關注。何四珠的兒歌《搖搖搖搖過外婆橋》,化用傳統童謠,寫今昔過橋的對比,短短的幾句歌謠,就把人們生活改善的喜悅表露無遺。
何紹祖的兒歌《雞乸乸》在短小的篇幅中也反映了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的喜悅“:雞乸乸,白花花,/阿嫂梳頭去外家,/往日阿嫂騎摩托,/今日開架小汽車?!弊T潤蝶、梁麗華的歌謠《我哋嚟唱新農村》,把今天珠三角農村的新變化寫進歌謠中。譚潤蝶、梁麗華還在《中秋佳節樂悠悠》的歌謠中,結合傳統民俗節日中秋節,反映了我國航天事業的新突破“:月里嫦娥高聲歡叫,砍樹嘅吳剛快啲收手,神舟飛船就快到嚟喇,我哋帶埋只玉兔返地球,返神洲?!边€有作品反映廣佛同城的新變化,如楊啟豪、何曉明、葛斌創作的兒歌《廣佛同城》,化用傳統童謠《落雨大》,稱贊廣佛同城帶來的新和諧、新生活,時代觸覺頗為敏銳。
征文活動同樣也有反映生活新氣象、新變化的作品。如李少冰的詩歌《祖國,我為您歌唱》,贊美了改革開放祖國的新變化、新成就,并且還把奧運會的成功、航天事業的發展等寫進詩中。少兒組范文韜的《新佛山新風尚》則通過寫佛山近年的新發展,肯定了佛山建設的新成就:“新風采,新面貌,/廣佛同城樓房高。/季華路,同濟道,/地鐵一環交通好”,“賞祖廟,逛通濟,/經濟騰飛邁富饒”,并祝愿“佛山明天會更好”!
3.抨擊現實生活中不良的社會現象
兩個活動的創作中,不少作品能大膽反映現實生活中的不良現象,表現了作者們對改善社會風氣的思考。特別是征文活動的一些作品,及時反映了一些引人關注、值得思考的不良社會現象。如黃杰志的童話劇《毒食品追查之羊村風波》,講述黑貓警長偵破羊村小朋友食物中毒案件,懲罰了賣“三無”產品危害孩子的灰太郎、紅太郎夫婦,折射了現實生活中的食品安全問題。孫韻涵的童話《增肥果凍》對不誠實做買賣的現象進行了批評。曹暉的童話《石榴淚》,從石榴樹的角度對重男輕女的封建觀念作了批判。
陸增的新童謠《周末接車潮》,敏銳地從周末家長到學校接孩子回家這一件小事中,反映了人們互相攀比、父母過分寵愛孩子這些不利于兒童健康成長的問題。
(三)反映對愛、友誼和信任的渴求
人類是萬物之靈長,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之一是人有豐富的感情,因而也有了各種感情的需求,包括對愛、友誼、信任的渴求。新童謠大賽和征文活動有不少作品從不同角度表現了這種渴求。
1.表現對愛的歌頌與渴求
愛是人類最令人感動的情感,更是兒童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失的一種情感體驗,兒童健全人格的養成與愛的感染、熏陶是分不開的。在新童謠大賽和征文活動中,出現了不少感人的充滿愛的作品。
廖雪林的童話《風雨夜的航班》,是一曲無私的愛之歌。作品在六只蜻蜓和蛤蟆醫生,冒險飛到青蛙家挽救了小青蛙生命的感人故事中,歌頌了愛的無私與偉大。成人組一等獎梁妹霞的童話《小鴨子和花貓媽媽》,是一篇對愛的力量充滿贊美的作品。
它講述花貓一直想把誤認自己為媽媽的出生不久的小鴨子吃掉。善良單純的小鴨發現后寧愿犧牲自己“來做媽媽的鴨湯”,因而感動了花貓,激發了它的母愛,把小鴨當作自己的孩子去愛護。童話一方面描寫了小鴨子對母愛的渴望,另一方面更把純真的愛可以改變一切的主題呈現在讀者面前。何曉雯的童話《第五只風箏》,寫動物王國一場別開生面的為殘疾小動物捐獻愛心的“風箏欣賞慈善拍賣會”。
在動物們愛的力量之下,“在青青的草原上建起了一所殘疾動物學?!?。作品所寫的不僅是一個動物的童話故事,也是人間社會愛心的投影。黎偉新的童話《長頸鹿的大傘》也是一篇感人的作品。長頸鹿為大家辛勤地指揮交通,動物們想方設法替長頸鹿解決烈日曬的困難,最后把森林里長頸鹿最喜歡而且也思念著長頸鹿的大樹,搬到了大路中央種下,成為了長頸鹿的綠色大傘。這愛心搭建起的大傘,是多么溫暖人心??!小作者陳靜秋的兒童詩《媽媽的眼睛》,雖寫得有點稚嫩,但運用一連串的比喻,形象地表現了媽媽的眼睛給孩子所帶來的希望與溫暖,表達了對母愛的歌頌。
新童謠的作品中,林潔誼、招佩景、雷朝華的兒童劇《月謠》,講述了一群天真爛漫的孩子在月夜捉迷藏、猜燈謎,并以善良的關愛使得家境貧寒的蝦仔也快樂地和大家一起玩燈籠賞月亮,讓人覺得純真的關愛是何等的溫暖。許琳舒的兒歌《鳥媽媽喂寶寶》寫鳥媽媽勤勞抓蟲子喂寶寶的情景,傳達了溫暖無私的母愛。
2.對友誼和信任的渴求
人在社會中生存,需要與別人相處,需要學會處理各種人際關系,友誼和信任也由此產生。了解友誼和信任的重要性有助于兒童健全人格的形成。
征文活動作品中,陸鳳玲、鄧昭建的童話《暴風雨之夜》把對友情的渴望寫到了極致。故事講述一只野狼在一個狂風暴雨之夜躲進一間破爛的木板房里,遇到了另一只也在躲避風雨的動物。黑暗中,他們都看不清對方的模樣,但因為在暴風雨的恐懼中相互安慰且情投意合,由此把對方當作好朋友,并相約第二天在小屋前一起吃午餐。第二天他們如約而至,狼卻意外地發現對方竟然是一只小羊,小羊也驚呆了!但單純的他們不再視對方為敵人,成為一對快樂的互相信任的好朋友。作者以充滿溫情與想象的筆墨,表達了對真誠友誼的渴望。黃俏群的童話《木偶的夢》,以一個木偶的經歷,反映了貧民孩子庫里和貴族小女孩妮莎之間超越貧富和等級觀念的純真友誼,從中告訴兒童真正的友誼是單純的,不含雜質的。
小作者趙奕君的童話《小狐貍上學》也是一篇渴望友誼與信任的作品。小狐貍想上學,可是動物學校的山羊校長以狐貍太狡猾為由拒絕收小狐貍。
小狐貍想辦法做好事,終于獲得動物們的信任,改變了大家對他的偏見,被山羊校長錄取入學了。小狐貍的經歷,說明信任的產生是需要自己努力才能獲得的。王璐璐的童話《公雞和鴨子》則寫原本是好朋友的公雞和鴨子受到狐貍的挑撥鬧起矛盾,在仙女的幫助下他們醒悟過來,繼續成為好朋友,由此說明真正的友誼是需經得住考驗的。
新童謠作品中,李紅的童話劇《守著十八個雞蛋等你》,以獨特的構思寫小主人公三易和四只土母雞之間的故事。三易和母雞做了一個協議:母雞下蛋后,要及時隱藏,三易找到的雞蛋就歸三易,若找不到,雞蛋滿18只后,歸母雞們孵寶寶。后來雞蛋滿十八只了,母雞們卻為了讓身體不好的三易補充營養,寧愿不孵寶寶并離家出走,三易深受感動,信守承諾等待母雞們回家孵寶寶。作品告訴兒童,信任的產生,往往是需要經歷一些波折的。
(四)反映純真、活潑的兒童生活和兒童情感,注重對兒童的教育
作為兒童文學創作,自然離不開對兒童生活的描寫和反映。新童謠大賽和征文活動的作品有不少直接以兒童為描寫對象,以兒童生活、兒童情感作為創作內容,且十分注意作品的教育啟迪作用。
1.描寫活潑的兒童生活和純真的兒童情感
兒童因其天真、單純,自然具有了與成人不一樣的生活情態。新童謠大賽的作品大多以描寫兒童生活為內容。余福智的《麻雀仔》描寫了孩子與小麻雀嬉戲的歡樂:“叫句麻雀仔/快快飛埋嚟/我地一齊煮飯仔/煲一煲白飯/花生炆豬蹄/未食飽/你留低/食到夠/再返歸”。童謠把孩子充滿想象地玩過家家的情形寫得活靈活現。陳葉熙的《雞公仔》則描寫了兒童快樂的讀書生活:“雞公仔,尾婆娑,/三歲孩兒會唱歌;/唔使爹娘掛住我,/念好詩書樂趣多?!标懕宏康摹锻耆な隆窞槲覀冊佻F了珠三角水鄉充滿童趣的鄉間生活畫面:撐艇仔,拗蝦仔,摸魚仔,睇艇仔,捉龜仔,爬上樹,睇雀仔,捉蟲仔,喂雞仔,整公仔,煮飯仔……多么愜意快樂的童年生活??!林霖的《小云朵》寫孩子眼中變化多端的小云朵,它們似小貓、似小狗、似小兔、似小花,表現了純真又充滿幻想的兒童情懷。
在征文活動作品中,我們同樣可以看到純真的兒童情懷。莫冠洪的童話《海螺宮殿》寫了生活在江邊的小兄妹倆,渴望能與出海打魚的父母過上無憂生活純真美好的愿望。陳銘的《紅鞋子》用非常細膩的筆觸,寫鄉村孩子看演戲的過程,把孩子的單純、興奮描寫得十分生動。同時把小女孩杏子看戲途中丟失了一只心愛的紅鞋子時喪氣、著急、懊惱、無助的形象刻畫得活靈活現。黃俏群的童話《木偶的夢》則表現了兒童超越等級與貧富差異的純真友誼。
小作者們的創作更能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兒童情懷。唐秋穎的《神奇的網》是一首抒情詩,詩歌寫作者幻想編織一張神奇的網,套住月亮,攬進星星,表現了兒童特有的天真與快樂。彭敏的兒歌《嘀嘀答》用活潑的語句描寫了孩子眼中下雨的景象,趣味十足。盧偉賢的兒歌《踩腳丫》寫孩子眼中不同的小動物的腳丫形狀,極具童趣。梁明惠的兒童抒情詩《最棒的童年》則以充滿陽光和幻想、無拘無束的童年生活入詩,熱情地贊美了童年時光,同時也流露了對歲月流逝的一絲慌亂,把一位11歲的女孩情感豐富細膩的一面表現出來。
2.注重對兒童的教育啟迪
兒童文學與成人文學一樣,具有一定的社會功能,如認識、教育、審美、娛樂與宣泄功能等。新童謠大賽和征文活動的作品重視對兒童的教育啟迪,可見作者對兒童健康成長的關注。
(1)愛、友情與信任的教育。上文曾就此作了分析。如廖雪林的《風雨夜的航班》、梁妹霞的《小鴨子和花媽媽》、黎偉新的《長頸鹿的打傘》、陸鳳玲、鄧昭建的《暴風雨之夜》、趙奕君的《小狐貍上學》、陳秋靜的《媽媽的眼睛》、余福智的《惜你惜到加零一》等等,在傳揚愛、友誼、信任的同時,也對兒童進行了愛與真誠的重要教育。
(2)各種品格的教育。如注重勤奮、好學、善良、助人為樂、自信、勇敢、智慧等等有助于兒童健康成長的品格的描寫。
新童謠大賽作品中,陳用妹的歌謠《多讀書》,在短小精煉的篇幅中,告訴兒童讀書的重要性,勸兒童勤奮讀書:“都話勸你多睇書,里面啲內容使你入迷。請你快啲將書多睇?!彼{斌的《決心做個好兒童》則對尊老助老這種助人為樂的行為作了充分肯定。藍斌的《雞公仔尾彎彎》在展現具有地方特色的石灣陶藝的魅力的同時,告訴兒童要踏實勤奮:“雞公仔,尾彎彎,要整個公仔并不難,千萬‘咪’要大食懶,只要勤力鐵都彎,鐵都彎?!?/p>
在征文活動作品中,更有不少品格教育的佳作。張艷玉的《別樣“阿凡提”》中熊寶寶的智慧、猴寶寶的熱心,都給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何敏堅的童話《森林大會———獅子王選接班人》,通過寫獅子王選接班人的故事,肯定了山貓勤勞勇敢、樂于助人又富有智慧的品質,對兒童有一定的啟迪。張立科的童話《烏鴉和狐貍新編》則通過狐貍騙烏鴉卻落得個打落門牙吞石頭的可笑下場,從反面對小讀者進行善惡教育。
小作者們的創作也表現了自己對各種品格重要性的理解。朱劭豪的童話《自信使你變得美麗》,通過寫害羞、自卑的兔小妹,在大家的幫助下終于成為了一只昂首挺胸、自信美麗的兔子的故事,告訴人們孩子的成長需要更多的鼓勵,兒童需要樹立自信心,才能活得更美麗。湯珺鈺的《圣誕老人的禮物》運用巧妙的構思,寫了小白兔和小松鼠在圣誕夜得到了圣誕老人送來的奇特禮物,終于讓他們變得勇敢、有耐心了,從中告訴小讀者這兩種品質是如何養成的。丘星宇的童話《勇敢的猴子》寫小猴子在長頸鹿叔叔的鼓勵下,終于勇敢地爬到樹上去摘桃子了。小猴子變勇敢的過程,也是對小讀者進行勇氣教育的一個過程。陳碧瑜的童話《露茜和米茜的故事》,通過青蛙姐妹的故事,告訴兒童:只要堅持善良,離幸福會更近。
(3)生活知識的教育。兒童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學習各種知識,以便將來能適應社會。新童謠大賽和征文活動的作品,較注重對兒童的知識教育。如新童謠中,陸增的《過馬路》、龐小滿的《汽車燈》、陳妙群的《紅綠燈》等作品,都對兒童進行了交通安全知識的教育。陳文森、陸增分別寫了《行通濟》,向兒童介紹佛山民俗節日的知識。何養冠的《佛山功夫》,則向兒童介紹了威名遠揚的佛山功夫及功夫名人。
征文活動創作中,陳淑顏的童話《胖胖豬小懶》是一篇頗有兒童情趣的作品,通過寫臟小豬小懶變成干凈豬的故事,對兒童進行了衛生教育。田凱的《清水收購店》在呼吁保護地球水資源的同時,向小讀者灌輸了水的重要性的知識。歐陽可宸的《廢氣的告白》在倡導環保理念的同時,也向兒童介紹了廢氣的危害及治理廢氣的重要性等知識,讓兒童從小關注環保問題。楊瑜的童話《請把我扔進垃圾桶》用口香糖自述的方式,向兒童宣傳愛護環境,不亂丟垃圾的文明知識。黃杰志的《毒食品追查之羊村風波》則向兒童宣傳了食品安全知識。
(五)表現地方特色和嶺南風情
新童謠大賽和征文活動的作品是佛山人自己的創作,因而有不少作品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和濃郁的嶺南風情。尤其是具有廣府文化背景的新童謠創作,這種特色更是明顯。
1.表現鮮明的佛山特色
新童謠大賽有不少作品把具有佛山文化特色的題材呈現在讀者面前。陳文森、陸增分別把佛山正月十五元宵夜“行通濟”的民俗寫進歌謠或兒歌中,把行通濟橋時人們手拿風車、生菜行走的熱鬧場面描寫出來,并表達了佛山人“行通濟,冇閉翳”(無煩惱)的美好愿望。陳文森的《行通濟》歌謠寫道“:老人細路都唔執輸,過橋挽住個扎生菜仔。風車凼凼轉轉到好運,一年到尾都幾架勢?!亦l傳統行通濟,人人都話冇閉翳,冇閉翳?!睂Ψ鹕饺诵型娘L俗意蘊描述得十分清晰,讓佛山人感到格外親切。何養冠的《佛山功夫》則把佛山功夫這張響亮的名片呈現在讀者眼前,“黃飛鴻、梁贊、葉問、李小龍這些威名遠播的佛山功夫名人,足以讓佛山人引以為豪。何養冠的《陶都古灶》還把佛山的另一張名片———石灣公仔、名窯南風古灶寫進兒歌中,作品還表達了繼承傳統的期待”:陶都圣地人向往,承先啟后更輝煌?!跋嘈胚@也是佛山人共同的期待。
藍斌的《雞公仔尾彎彎》、何文會的《陶丫知春》,都把石灣陶藝作為描寫對象,讓佛山人倍感親切。
征文活動同樣也有佛山題材的創作。葉小瑩的兒童詩《佛山好》,把佛山人熟悉的祖廟、北帝、粵劇、陶瓷、南風古灶這些具有文化積淀的事物寫進詩歌,還把新出現的廣佛地鐵、健康綠道也寫進詩中,將一個古今相融的文明佛山呈現在讀者眼前。范文韜的詩歌《新佛山新風尚》也把佛山人熟悉的馬路(季華路、同濟路)、重要的民俗文化(賞祖廟,逛通濟,習武術)、還有廣佛同城的新趨勢寫進詩中,贊美佛山”人杰地靈是塊寶“。
這些創作把富有獨特文化底蘊的古老佛山和朝氣勃發的新佛山呈現在讀者面前,讓老佛山人自豪,更讓小佛山人了解佛山,為佛山而驕傲。
2.表現濃郁的嶺南民俗風情
新童謠中,龐小滿的《嶺南佳果》沿用傳統童謠,為我們呈現了嶺南豐富誘人的水果:荔枝、石硤龍眼、木瓜、果蔗、番石榴、楊桃、柑橙、芒果、橄欖、香蕉等,讓人目不暇給,垂涎欲滴。劉正斌的《過中秋》、孫蕊的《過中秋》、馮小翠的《開心過中秋》、許穎琳的《中秋月》,都以嶺南的中秋節為題材,把嶺南人過中秋的傳統習俗寫進兒歌中。如馮小翠的《開心過中秋》,將賞月猜謎、吃月餅、扎燈籠、拜祭祖先、吃團圓飯等嶺南中秋習俗展現在詩中,嶺南百姓看了會倍感親切。梁成生的《水鄉謠》以珠三角水鄉風情入詩,具有濃濃的嶺南特色:”搖呀搖,搖呀搖。扒只草艇過小橋,水中虹橋見清影,睇見魚仔百幾條,伸手想捉魚跑了。彎埋榕樹好逍遙,蓮風陣陣香氣飄,埗頭坐下將蝦釣?!靶⊥?,捉魚釣蝦,濃密的榕樹,飄香的荷花,充滿詩情畫意的嶺南水鄉令人著迷。陸焙昕的《童年趣事》同樣具有珠三角水鄉風情,把充滿童趣的兒童生活情景呈現在讀者眼前。熊麗麗、黎永建《賣懶》把嶺南民間大年三十孩子”賣懶“,祈求新的一年不懶惰的習俗寫入劇中。林潔誼、招佩景、雷朝華的《月謠》中,孩子們的”捉姨人(捉迷藏),估燈謎“游戲也是許多廣府人小時候的游戲。作品濃郁的嶺南風情讓廣府人心醉。
征文活動作品中,黃牛樹的兒歌《童謠之一》也是一首頗具嶺南特色的作品”:南風吹,習習涼,荔枝換上紅衣裳,綠樹蔭下丫蟬唱,有只蝴蝶伏葉上?!白髡卟蹲骄哂袔X南特點的景色入詩,短小生動,意境迷人。
三、創文背景下近年佛山兒童文學創作的意義
2010年粵語新童謠大賽和2011年童謠、童話征文活動的創作成就是可喜的。盡管這些創作也有不足之處,如個別創作不夠完美,構思有一定的缺陷,有的作品強調了思想性而忽略了文學性等等,但瑕不掩瑜,這些創作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和佛山創文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
(一)營造了積極向上富有佛山地方特色的文化氛圍
2010、2011年的兒童文學創作活動,豐富了未成年人的文化和精神生活,營造了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同時,這些兒童文學作品有不少結合佛山本土特色的創作,這會讓未成年人讀者倍感親切,從而對作品產生更多的認同,進而對自己生活的這片土地也有更多的歸屬感,促使他們更多地關注這座城市,參與創文行動,成為創文行動的生力軍。
(二)提升了未成年人的文化內涵和精神需求層次
2010、2011年的兒童文學創作貼近兒童的生活,內容豐富,主題樂觀積極,語言活潑淺顯,富有兒童情趣,符合兒童的閱讀心理和審美需求,正如征文活動專家評委何百源所言:”這次收到的應征稿,絕大多數主題鮮明、立意新穎、感情真摯、健康向上、貼近少年兒童心理,孩子們和文學創作者通過豐富的想象、巧妙的構思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適合少年兒童閱讀、傳唱、表演?!八鼈儾粌H豐富了未成年人的精神生活,還提升了未成年人的文化內涵和精神需求的層次,鼓勵他們以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有更多積極向上的追求,自覺地為佛山的創文活動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
(三)引起本地創作隊伍對兒童文學創作的關注
有關部門組織的這兩次創作活動,發動了大批關注兒童成長、熱愛文學創作、關注本土文化的人們的積極參與。參與活動的作者既有兒童,也有成年人;既有中小學學生,又有老師或從事文化工作的人員,還有退休的老人。這些均說明佛山文學創作的潛能是很大的。這些活動的舉辦,會鼓勵大批熱愛文學、關注未成年人成長環境的人們,日后更多地投入到本地區的兒童文學創作中去,為少年兒童寫出更多有意義的、受他們歡迎的文學作品。四、結語兒童文學是兒童成長的生命歷程中必不可少的精神糧食,兒童文學創作則是對少年兒童進行精神和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城市的文學創作是否繁榮在某種程度上能反映這座城市的精神文明和幸福感程度,少年兒童精神生活的豐富更是幸福感的一個重要指標。
從2010、2011年佛山的兒童文學創作,我們可以看到佛山有關部門為營造未成年人良好的成長環境、為創建文明佛山所作的努力。對少年兒童進行精神、文化引導是一項重要且需長期進行的工作,2010、2011年的兒童文學創作,為佛山今后大力推行兒童文學創作、積極營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文化氛圍起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EB/OL].(2014-02-19)[2014-04-28]中國未成年人網.
[2]佛山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辦公室.佛山市創文宣講手冊.[EB/OL](.2011-03-06)[2014-04-21]廣佛都市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專題網站
[3]蒲漫汀.兒童文學教程[M].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91:1.
[4]黎紅玲.佛山童謠童話很有想象力[EB/OL].(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