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文學是以文學審美為手段,張揚一種積極樂觀、昂揚向上、豁達風趣的童年人生態度,從而培育以健全人格、健康情感為內核的童年精神結構,它是一種精神,是一種感動,而不是獵奇、搞笑; 是一種如何看待人生的精神,是一種智慧,一種人生的態度。兒童文學要給孩子們帶來思考和認知,這是與給他們帶來歡樂同等重要的。其終極目的在于益智、熏染、思索、感動、快樂、提升,在于把在身體、精神、社會方面均未成熟的兒童培養引導為健全的社會人,它應該是趣味外觀和深邃內核二者的完美統一,這才是兒童文學核心價值的最終體現。
鄭淵潔作為“熱鬧派”最具代表性的兒童作家,他的童話區別于以往童話重視教育和一般規范的現實特質,從一開始就體現出特有的叛逆特征和意義指向,他反對對生命靈性的壓抑,提倡“快樂至上”原則。他始終站在“兒童本位”的審美立場,尋找抵達兒童內心世界的路徑,力求把握兒童的閱讀心理和審美期待。他的作品絕不僅僅是讓孩子們快樂的文學,也不僅僅是使兒童學會審美的文學,其實質是在重塑兒童文學美學品格的同時,重申社會責任感,對弘揚和重建兒童文學核心價值有重要意義。
1 鄭淵潔擅長通過一個個簡單、快樂、溫暖的童話故事來熏陶、提升兒童的道德修養
曹文軒說過: “文學———特別是兒童文學,要有道義感?!边@“道義”是人類文明慢慢積淀下來的一些基本的、恒定的東西,如無私、正直、追求平等、向往自由、尊重個性、呵護仁愛之心等。在社會道德價值上,兒童文學傳達的多是人類共通的基本美德,這是兒童文學保持其人文性精神食糧品格的關鍵。
鄭淵潔非常注重人的情感熏陶、美德養成,他總是通過筆下那些“正能量”的主題思想和人物形象潛移默化地在品質、情操、精神等方面啟發、感染、熏陶孩子?!渡咄跆越稹防?,被視為家人“掌上明珠”的阿奔突遇綁架,正當其父母為無力籌備巨款而捶胸頓足、焦急萬分之時,桌上魔力般地出現了阿奔在意念中運送給家人的五萬元,就在救人要緊的緊急關頭,阿奔的父母動起了挪用“天上餡餅”的歪念頭,奶奶卻擲地有聲地說道: “這錢不能用,人生最寶貴的不是金錢而是正直純真的良心?!蹦棠桃痪湓?,如醍醐灌頂,及時澆滅了媽媽“挪用”巨額財款的念頭?!痘钴囉暗邸穭t告訴我們一個關于“知恩圖報”的道理。
在鄭淵潔的作品中,無論是正面描述,還是反面襯托,都意在告訴孩子們何為美德,何為丑惡。通過一個個鮮活生動的故事,不說教卻勝似說教地熏陶培養著孩子助人為樂、知恩圖報、正義凜然、懲邪治惡等高尚品質。
愛與被愛是兒童文學的永恒主題,對兒童的道德教育,歸根結底就是教會他“愛”,從這個角度講,兒童文學是最好的教材。孩子們的愛心在意味雋永的故事里得到共鳴,從中學會愛父母、愛長輩、愛周圍他應該去愛的人,這完全是一個自覺的過程,兒童文學促成了這種自覺。讀鄭淵潔的童話,猶如徜徉在愛的海洋,那良好的道德,優秀的品質,美好的愿望,于無聲處滋潤著兒童幼小的心田。鄭淵潔童話中的溫暖世界,不僅能給予孩子們單純幼稚的心田以慰藉與愉悅,促進人際物我之間的溝通與親善,還能啟發人們思索生命的意義和目的,追求合理的人生和理想的社會,在審美教育和精神建構上具有不可低估的積極意義。
2 鄭淵潔童話對生命和生活的基本狀態的呈現,有助于兒童認識社會、認識人生、認識自然
兒童文學與成人文學一樣,包含豐富的思想內容以及作家的主觀見解,也納入不少社會、歷史和自然科學等方面的知識。它既能使孩子們增加見聞,開闊眼界,又能促進他們進行人生思考,更能激勵孩子對社會以及整個世界的熱情關注,以加深他們對生活的了解和認識。認知心理學認為: “當個體原有的認知結構與來自外界環境中的新奇對象之間有適度的不一致時,個體就會產生‘驚訝、疑問、迷惑和矛盾’心理,從而激發個體去探究?!?/p>
兒童由于受知識所限,對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兒童文學恰恰能以其生動的形象、有趣的情節、活潑的筆法,將未知世界展現在充滿強烈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小讀者面前,從而大大激起他們觀察世界、認識世界的興趣,進而促使兒童積極地探索新事物、新世界,培養兒童觀察世界、認識世界的新方法。童話作家孫幼軍曾說過: “孩子們最感興趣的是人物本身,特別是有個性的人物。在他們專注著傾聽一篇童話的時候,與其說關心著一個有趣情節的發展,不如說是關心著主人公的命運?!?/p>
鄭淵潔總能巧妙地把兒童送入一個他精心構建的幻想世界,讓他們從主人公身上發現自我本質生發出的強烈的親近感和認同感。他那些以玩偶為主角的童話在潛意識中更是迎合了兒童的心理,讓兒童在更為放松的幻想世界中認識自我。在成人為主體的社會中兒童總是處于極度弱勢的地位,處處受成人的支配。然而,童話里的羅克、皮皮魯們則掌握著令孩子們望塵莫及的支配權和決策權,他們可以把爸爸媽媽們封進罐頭,可以解除鎖國人頭上的禁錮思想的大鎖,甚至可以乘著“二踢腳”飛上天空,像火箭一樣離開。鄭淵潔童話讓孩子們在幻想的神奇大廈中窺見自我,在游戲的酣暢中領悟做人的真諦,從而更完善自身成為真正自由的快樂人。
另外,鄭淵潔那些頗受爭議的成人童話,脫離了低幼兒童的世界,轉向現實社會,對成人世界中的官僚主義及浮躁進行揭露,就連以往在兒童文學中被設置為禁地的一些話題,也開始進入到他的作品中,這部分作品題材更為廣泛,主人公的生活也更加真實,具有成人化傾向和小說化特征。這些對成人生命與生活的基本狀態有適當表現的作品,從側面藝術地反映成年人的生活、成年人的文化和觀念,成為兒童了解成年人世界的窗口??梢哉f,鄭淵潔在“寫兒童”的同時,藝術地觀照了成年人的世界,在兒童世界和成年人世界之間搭建了一座情感的、生活的、文化的橋梁。
3 鄭淵潔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注重從生命尊嚴等人性角度去引導、培育孩子
兒童文學作為兒童認識世界的另一扇窗口,能彌補兒童人格的某些缺憾。首先,兒童文學有利于健全兒童的情感世界。著名作家、兒童文學委員會副主任張之路認為“情感缺席是現在孩子的一大問題”。曹文軒也認為,“當今社會的兒童,情感弱化已是令人憂心忡忡的問題?!?/p>
優秀兒童文學作品總是善于以細膩的筆調來展示人與人、人與世界之間的詩意之美,從而給兒童以強烈的情感體驗。其次,兒童文學在樹立兒童自信心,培養兒童敢于冒險、勇于進取、百折不撓等品格方面有著積極作用。
鄭淵潔筆下的主人公無論是皮皮魯、魯西西還是舒克、貝塔,無一不是勇敢、正直、善良的化身。鄭淵潔的童話從不回避當今社會中陰暗、丑惡的一面。面對陰暗丑惡,他諷刺抨擊之外又選擇了斗爭,讓兒童在童話中學到勇敢、正直、善良。鄭淵潔還特別關注當前社會對孩子的教育狀況,關注父子關系和師生關系中處于弱勢地位的孩子的生存狀態。他看到了中國傳統童話中較多的教育桎梏,反思了童話不應該只是“教育”,更多是啟發兒童對自己對世界的思考,形成真正獨立的具有自我判斷能力的人格。
在以皮皮魯為主角的一系列童話中,他努力將筆下小主人公塑造成一個有獨立想法,敢于思考和抗爭的有血有肉的活潑男孩。在《罐頭小人》中,皮皮魯在罐頭小人的幫助下考試得了第一,可他卻不甘心接受假第一。為了幫皮皮魯取得優異成績,罐頭小人絞盡腦汁編出一本形象有趣的教材,不料卻激起了皮皮魯強烈的學習興趣,最終獲取了真正的第一名。老師們不相信身為差生的皮皮魯能得第一,受到質疑的他跟老師們打賭,決心幫助所有差同學包攬全??荚嚨谝?。當他們終于做到這一點時,卻又拒絕變成老師眼中的“好學生”,而是繼續稱自己為“差生”??梢?,鄭淵潔對“落后生”的關心及為所謂的“落后生”的正名,正是對孩子人格尊嚴的鼓勵,是對廣大的比“好學生”多得多的“差生”的鼓勵,是鄭淵潔呼喚兒童天性、著力塑造兒童健全人格的有力體現,對中國當下教育體制諸多弊端提出質疑和反對,體現出他作為一個真正替孩子說話的童話作家的良心和勇氣。
4 結束語
鄭淵潔反對中國以往童話所繼承的“蒙正養訓”的中國傳統教育體制,反對大人站在高處無視孩子的獨立地位和孩子的精神生活,對孩子的一切行為管制打罵的教育態度,主張孩子在童年時候應該得到應有的尊重,充分享受童年的快樂,健康成長,肯定了兒童的獨立人格,在童話創作中體現出一名有良知的作家的高度自覺。
參考文獻:
[1] 張之路. 拿什么感動我們的孩子. 國際兒童讀物聯盟\\( IBBY\\) 第 30 屆世界大會上的演講.
[2] 教材編寫委員會. 兒童文學[M]. 北京: 開明出版社,1998.
[3] 董 奇. 兒童創造力發展心理[M].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4] 孫幼軍. 兒童文學研究[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5] 曹文軒. 山羊不吃天堂草[M]. 南京: 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 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