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是語言的聲音媒介,世界上有大約有上千種活語言,每種語言都有自己獨特的語音,英語語音和粵語語音分屬兩個不同的語言體系,英語屬于印歐語系,粵語屬于漢藏語系。音素是最小的語音單位,是說話時所發出的聲音,不同音素組合而成音節,音節是最自然的語音單位。
1 英語語音的特點
國際音標(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簡稱IPA),是用于為全世界所有語言注音的符號系統。其最早源于1888年,由國際語音協會制定。在國際音標表中英語語音總共有48個音素,其中元音有20個,單元音12個和雙元音8個;輔音28個,其中清濁對應的輔音有10對;鼻音3個。單元音有長元音和短元音之分,有5個長元音和七個短元音,其中有5對是長短對應的:
5對長短對應的元音:[i:]-[i] [藜:]-[藜] [a:]-[蘧] [u:]-[u] [蘅:]-[蘅],這些元音嘴型和發音方式一樣,不同的地方在發音時間的長短,長元音保持發音的時間更長,短元音更短促。
其他短元音: [e] [覸]
雙元音: [ai][ei][蘅i][藜u][au][i藜][e藜][u藜]
10對:[f]-[v] [k]-[g] [s]-[z] [t]-[d] [p]-[b][θ]-[e] [蘩]-[廾] [t蘩]-[d廾] [ts]-[dz] [tr]-[dr]這些輔音發音時,舌的放置部位相同氣流呼出的方式也一樣,區別在聲帶的震動與否。
其他輔音:[h] [r] [l] [j] [w]
3個鼻音:[m] [n] [誽]
2 粵語語音的特點
粵語又稱廣東話或白話,是我國七大方言之一(宋健榕,2012),在中國兩廣、港澳、新加坡及北美、澳洲等華人社區中被用以基礎母語。香港語言學學會于1993年制定的粵語羅馬化拼音轉寫方案中列出了粵語聲母17個,韻母26個,韻母之間還可以組成不同的復韻母?;浾Z的聲調比較復雜,有九個調。聲母有:b、p、m、f、g、k、h、d、t、n、l、ng、w、z、c、s、 j;韻母:aa, a, e, i,o, oe, eo, u, yu三個鼻韻母:m, ng, n三個入聲韻母:p, t, k;復韻母:aai, aau, ai, au, ei, eu, iu, oi, ou, eoi, ui.
3 粵語語音與英語語音的相似點與不同點
英語有48個音素,而粵語以聲母和韻母標注,有些音素是重復的,如m, ng, n, p, t, k雖然標注為聲母,但同時也可以作為韻母。因此,從音素方面看,粵語有37個音素。其中粵語沒有[覸] [θ][奩] [廾] [t蘩] [r] [ts][dz] [tr][dr]這些英語語音中的音素。而英語也沒有像c(叉caa)、oe(靴hoe)、eoi(女neoi)、yu(書syu)、ai(麗lai)、au(夠gau)、eu(掉deu)、eoi(女neoi)、iu (超ciu)、ui (灰hui)這樣的音。
粵語語音與英語語音都由輔音和元音組成,英語語音有5組長短對應的元音,10組清濁對應的輔音?;浾Z語音有聲母和韻母,類似于英語的輔音和元音。兩個或更多的輔音和元音組合而成單詞,音節有一個或更多;粵語聲母和韻母組合而成單音節詞,沒有多音節詞。
相似的粵語語音與英語語音的音素??聪聢D:
上圖列舉的相似讀音的元音在英語和粵語里的讀音雖然是有一定的相似,但發音部位、發音的嘴型、發音時間長短還是有一些差別的。
i和[i]:發i時舌尖抬高,逼近齒背,舌面前部抬高,接近軟腭,嘴唇不圓,如:詩shi,絲si.在英語單詞中[i]讀得短促,如:sit,且基本不作為尾音;而在粵語單詞中i作為尾音時拖得比較長。
e和[e]:兩者發音部位相同,口微微張開,舌尖下垂至下齒背,舌面前部向硬腭前部抬起,嘴唇不圓,讓氣流呼出。如:耶ye謝ze.試比較ye和[jes].
ei和[ei]:兩者發音相同,先發e音,然后滑向i音。如:記gei起hei與英語[ei]大體相同。試比較gei和[gei].
aa 和 [a:]:aa 發音時嘴張大,舌頭位置放得很低,嘴自然狀態,不圓,聲帶震動,讓氣流呼出發出長音。如:花(faa)怕(paa)。與英語[a:]音相似,只是粵語中 aa 發音更靠前,舌后部更平,英語 [a:]發音時聲音更靠后,舌后部更隆起些。試比較 faa 和[fa:]
aau 和[au]:aau 先發 aa,然后滑向 u.如:搞 gaau 包 baau.與英語[au]相似,嘴巴張開比[au]略小。試比較 gaau 和[hau].
aai 和 [ai]: 兩者發音部位相似,先發 aa 或 [a:],然后滑向 i 或[i]. 如:猜 caai 快 faai.試比較 faai 和[faiv]
a 和 [蘧]:發 a 音時,嘴張開,但是比發 aa 時小,發出短促的音。 a 音與 i 音合成發 ai,如:擠 zai.和[ai]音相像,但發音時嘴張開程度比發[ai]時略小,比[ei]稍大,即介于[ai]和[ei]之間。試比較zai 和[teik].
o 和 [蘅]: 發 o 音時舌頭略后縮,嘴唇攏圓,讓氣流呼出 , 如:播 bo 火 fo,與[蘅]相似,但發[蘅]音時舌根向軟腭微微抬起,比發 o音時更靠后,發音部位也更靠后。試比較 bo 和[b 蘅 b].
u 和[u]:發 u 音時舌頭向后縮,舌后部抬高,接近軟腭,雙唇盡量攏成圓形,1,中間只留一個小孔讓氣流呼出,如:夫fu 富 fu.與[u]相同。試比較 fu 和[fut].
oi 和 [蘅i]: 先 發 o 音,然 后 滑 向 i 音,與 [蘅i] 發 音 相 同。如:該 goi 菜 coi.試比較 goi 和[b蘅i].
ou 和[藜u],發[藜u]音時先發[藜]音,嘴半張開,舌頭輕輕平放口中,舌中部稍稍抬起,尖觸下齒,唇形扁圓,雙唇向兩邊平伸,成自然狀態,聲帶震動發出短促的聲音,緊接著雙唇由張開到合攏快速地滑向[u]音。而 ou 音在粵語中嘴張開比發[藜u]音時稍微大些,嘴唇更圓更向前突出,發音更像[藜u],如:到 dou 高 gou.試比較 gou 和[g藜u]
ou、aau、au 的差別?;浾Z中 ou 與 aau,au 有細微差別的。發aau 音時嘴張開最大,滑向 u 音時雙唇最圓,ou 嘴張開稍微小,雙唇沒有 aau 那么圓,但是比 au 音圓,而 au 音張嘴是最小的,雙唇也沒有 ou 音圓,試比較:搞 gaau,告 gou,夠 gau.
相似讀音的輔音方面,英語發音和粵語發音基本沒有差別。但是 z 和[z]還是有些不同?;浾Z發 z 音時,舌尖靠近并貼住上齒齦,聲帶震動,讓氣流沖出,如:渣 zaa.而英語發此音時舌尖靠近上齒齦,但不貼住上齒齦,聲帶震動,讓氣流沖出。試比較 zaa 和[zip]. z 在單詞里只做首音,不做尾音,而[z]可放字首、字中和字尾發音。
英語的輔音基本都可出現在單詞的首音、中間、尾音,[誽]除外,[誽]只出現在中間或詞尾,不出現在詞首,如:singer, sing;而粵語中,[誽]音出現在詞首或詞尾,如:我(ngo),這在英文中是沒有的,雖然這并不影響講粵語的學生正確地發英語的[誽]音,但卻 比 較 難 掌 握 把[誽]音 放 在 單 詞 中 間 時 的 發 音,如 English 和singer 這兩個單詞,English 中 ng 發音為 [誽g],而 singer 中 ng 發[誽] 音,這個特點讓講粵語的學生在用到類似的單詞時容易混淆,把[si誽藜]說成[si誽g藜].
爆破音 t、p、k 和[t] [p] [k]:在粵語中這三個音在詞尾都不爆破,如喝 hot,集 zaap,腳 goek;而在英語中的讀音變化對于講粵語的學生來說卻是一個難點。這三個音在 [s] 音后濁化成[d][b] [g]不爆破音,如 stay,speak,sky 等。當這三個音在詞尾時可以爆破,也可以不爆破,如 sat,cap,quick.
[f] 音在粵語中 [f] 只出現在詞首,如:福 fok;而在英語里可出現在詞首、中間或詞尾,如:father,after,leaf.
鼻音[m] [n] 在粵語中這兩個音只出現在詞首或詞尾,如:摸 mo,三 saam,挪 no,安 on;而在英語中詞尾、中間、詞首都有,如:mom,noon,morning,farmer.
粵語中鼻音[m]和[誽]可以獨立成詞:m 唔,ng 吳、誤、午等,有時為了省事還會把 ng 說成 m;而英語則沒有這種詞。
4 只存在于粵語的語音和只存在于英語的語音
c 發音時舌位與英語中的[s]相似,舌尖靠近上齒齦,但 c 舌尖貼住上齒齦,氣流由舌尖和齒齦摩擦沖出而成,聲帶不震動,形成送氣音。如:次 ci 錯 co.
iu 先發 i 音,然后滑向 u.粵語 iu 與英語 [ju] 相似。如:超ciu,鳥 niu.試比較 niu 和[nju:].
oe 舌位與英語[e]音相同,嘴唇略微張開,張口稍大,嘴唇圓攏,聲帶震動,讓氣流呼出。靴 hoe 朵 doe.
eoi 與英語[蘅i]音相似,口微張,雙唇向前撅起,不圓,舌后向軟腭微微抬起,但 eo 比[蘅i]張口更小。如:女 neoi 需 seoi.
yu 舌位與 i 相同,嘴唇像 u 一樣圓攏,但舌抬起更靠近上顎。如:住 zyu 遇 jyu.
ui 先 發 u 音,然 后 滑 向 i 音,與 [u] 向 [i] 滑 向 一 樣。如:每mui 杯 bui.
雖然英語語音里也有[u]和[i]這兩個音,但英語里不存在這兩個音組合的單詞。
5 粵語語音和英語語音的聲調區別
英語在拼讀單詞時只有兩個調,一個降調,其他音輕讀,即重音讀降調,非重音輕讀。而粵語有九個調(陰平、陰上、陰去、陽平、陽上、陽去、陰入、中入、陽入),遠比英語豐富。試比較[stei]和tei 睇,兩個詞都是單音節詞,[stei] 讀降調,即粵語中的陽去,而tei 睇則讀陰上。
通過比較,給語言教師一點啟示,即教師要抓住兩種語音的相似點,也要兼顧本族沒有的語音,除了注意教授學生以正確的發音之外還要教授正確的聲調。
參考文獻:
[1]孟憲 忠。英語語 音 學[M].上海 :華 東 師 范 大 學 出 版 社 ,2011.
[2]宋 健榕?;?語 就這 么 簡單[M].南 京 :東 南大 學 出 版 社 ,2012.
[3]粵 語 基礎 教 程[EB/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