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西方最初的隱喻研究誕生于古典修辭學,至今已經有 2000 多年的歷史,按其研究的范圍與方法大致可歸納為隱喻的修辭學研究、隱喻的語義和語用研究、隱喻的多學科跨域研究三類[1].按照從修辭到認知的發展軌跡來分可分為四類---亞里士多德的“比較理論”、昆體良的“替代理論”、以布萊克、查理茲、萊考夫和約翰遜為代表的“互動理論”以及以方大尼爾為代表的“合成空間理論”.而因為文化差異等原因,我國語言學界對隱喻進行關注和研究的起步較晚,以束定芳、胡壯麟和林書武為代表的中國學者于 20 世紀90 年代開始隱喻的認知研究。鑒于此,本文旨在對 1996 - 2015 年近 20年間我國語言學界從認知角度研究隱喻的狀況進行回顧和述評,主要從隱喻的本質、分類及工作機制等三個方面,試圖為今后的研究工作做鋪墊。
1 近二十年隱喻研究的現狀
在 CNKI 的高級檢索欄中輸入關鍵詞“隱喻”并含“隱喻”,總共檢索到 10365 篇關于隱喻的文獻,其中 1996 - 2015 年(截止到 12 月 12 號)的文獻為 10351 篇,約占總篇數的 99. 86%,而 1980 - 1995年的僅有 14 篇,約占總篇數的 0. 14%.可見,我國對隱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1996 年以后,詳見圖 1.
圖 1反映出隱喻的基本發展趨勢:在過去的二十年來我國關于隱喻的研究呈上升趨勢。我國關于隱喻的研究狀況可大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1996 - 2000 年為起步階段,國內關于隱喻研究的文章非常少,僅有153 篇;第二階段:2001 - 2005年為增長階段,我國很多學者開始從事隱喻研究,發表的文章不斷地增加,總數達1110 篇,比前五年增加了 957 篇;第三階段:2006 - 2010 年為快速增長階段,這五年來有關隱喻的研究得到了快速的增長,總數達4261 篇,比前五年增加了3151 篇,比1996 - 2000 年增加了 4108 篇;第四階段:2011 -2015 年為飛速增長階段,這一階段關于隱喻研究的文章數量達到了這二十年來的最高值,為4827篇,比前五年增加了566 篇,比 2001 - 2005 年增加了 3717 篇,比 1996 - 2000 年增加了4674 篇。由此可見,隱喻研究在我國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未來隱喻在我國的研究還有可能呈不斷上升趨勢。
在這 10351 篇中,博士論文 101 篇,約占總數的0. 98% ;碩士論文 4431 篇,約占總數的 42. 81% ;且博士論文從 2001 年開始才有關于隱喻方面的研究,碩士論文從 2000 年才有關于隱喻的研究。由此可以得出,我國學者對隱喻的研究起步較晚。
在眾多的期刊里,為了能夠更好地了解我國學者對隱喻研究所達到的水平,本文對發表在期刊特別是發表在重要期刊①上的關于隱喻的文章進行統計,制作表1.
由表 1可以看出:1996 - 2000 年有關隱喻的期刊為 149 篇,重要期刊為 48 篇,約占這五年期刊總數的 32. 21% .可見,雖然這五年的期刊總數最少,但重要期刊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2001 - 2005年隱喻的期刊總數為 891,重要期刊為 239,約占這五年期刊總數的 26. 82% .可見,雖然期刊和重要期刊的數量在增加,但重要期刊所占的比例卻在下降。2006 - 2010 年隱喻的期刊總數為3018 篇,重要期刊為 632 篇,約占這五年期刊總數的 20. 94% ,這反映出雖然期刊和重要期刊的數量在快速增加,但重要期刊所占的比例卻依然在下降。2011 -2015 年隱喻的期刊總數為3305 篇,重要期刊為666 篇,約占這五年期刊總數的 20. 15% ,雖然期刊和重要期刊的數量達到這四個時間段的最大值,但重要期刊所占的比例卻是這四個時間段最低的。近二十年的期刊總數為 7363 篇,重要期刊為 1585篇,約占總數的21. 53% .由此可以得出:我國發表在 CNKI 上的關于隱喻的期刊數量在不斷快速增長,但是重要期刊的數量卻沒有成比例地增加。這同時也說明隱喻在我國受到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投身于隱喻研究的人也在逐漸地增加,但是對隱喻的研究有重大突破的人員相對較少,從重要期刊所占的比例可以看出來。
2 認知隱喻研究分類:隱喻的本質、分類及工作機制
本文旨在對隱喻的本質、分類及其工作機制進行綜述,因此根據發表在CNKI 期刊上的文章,按照研究的主題將其統計如下,制作了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