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文學論文 > > 觀四大臺灣散文作家作品后有感
觀四大臺灣散文作家作品后有感
>2024-02-05 09:00:01

一、讀林語堂
在我的書架上,《吾土吾民》、《蘇東坡傳》、《生活的藝術》、《林語堂文選》、《八十自敘》等書,是擺在“常用格”里的。十年前讀過的,今天依然可以讀出新意來,而且每讀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

記得上學時,大陸“現代文學”課程里,除了魯迅作品注釋里“占有”被批判的“席位”之外,語堂先生和錢鐘書、沈從文、梁實秋、周作人諸先生一樣,是不能上“正席”的?,F在看來,這實在是政治的玩笑,文學的荒誕,時代的悲劇。

后來買到語堂先生女公子林太乙著《語堂傳》(中國戲劇出版社),一氣讀完,很是“解渴”,“走近”先生,品味其道德文章,只一聲慨嘆:一代大師,無可替代。

林太乙說:“我在這部傳記中描寫父親的思想時,常借用他自己的文字來表述。除此之外,我參考許多資料,在美國國會圖書館里找書評及其他剪報,查家庭賬本,看母親日記,四面八方打電話寫信給親戚朋友問:‘你可記得,你可知道,當時在那里是什么情形?’但大部分是靠我的記憶力,往年的見到聽到感受到的,都在我的血脈中循環?!?/p>

可能正是這種濃于血的感受,使林太乙在洋洋23萬言當中,較為細膩、全面地向我們展示了語堂先生彪炳史冊的一生。

在中國現代作家當中,學貫中西且同時用中英文創作,碩果累累的大家屈指可數。語堂先生毫無疑問在這個行列的前邊。

用流利生動的英文寫成的,長達382頁的《吾土吾民》,第一次讓西方人對中國文化有了比較深入的了解。林語堂的朋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賽珍珠稱此書是“關于中國最完備、最重要的一本書”,至今,無論中外哪一方人士仍舊可以從中“透視”中國人。

在散文方面,《生活的藝術》把哲理、幽默、生動、穿透力揉到了一起,形成一個散文的高峰。

而長篇小說《京華煙云》、《風聲鶴唳》等,在小說史上是不能不寫上一筆的。

《蘇東坡傳》、《武則天傳》等傳記,當算是中國傳記文學當中最不拘泥“紀年表”,最富文學創作色彩,耐人品讀的著作。

先生又有如《女子與知識》、《浮生六記》等一批英譯中、中譯英的翻譯作品。而他的《當代英漢詞典》,至今為人們青睞,不啻為語言學方面的經典。

文學、語言學方面的天才成就讓人驚嘆之余,語堂先生居然還發明過中文打字機,在幾十年前就紅透美國的半邊天,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大展才華。而作為幽默大師的他,還曾創辦《論語》、《人世間》等名牌刊物并影響了兩代人。

以我凡俗之輩,仰望林氏“寶庫”,大有高山大海的廣博和深厚。

林語堂曾在《八十自敘》中說:“我是矛盾,我喜歡如此?!边@“一捆矛盾”應當是中西文化的匯合,是天才思想的進發。

先生曾說:“我喜歡中國以前一位作家說過的話:‘古人沒有被迫說話,但他們心血來潮時,要說什么就說什么;有時談論重大事情,有時抒發自己的感想。說完話,就走?!乙彩沁@樣,我的筆寫出了我胸中的話。我的話說完了,我就要告辭?!膘`魂的自由,言論的自由,為先生的盡情揮灑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一年以后的1976年3月26日,先生離開了生活過81年的世界。然而,在先生浩如江海的著作里面,我們無時不在感受著那生命的躍動,那魂靈的高揚,那無窮的魅力。

《林語堂傳》的封面上有一些話:“亦耶亦孔/半東半西”、“兩腳踏中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先驅者”.這是極其中肯的評價。另有一句先生語錄:“我憎惡了強力,仍不騎墻,也不翻筋斗,無論是身體的,精神的或是政治的?!?/p>

我想,無論喜愛或是不喜愛文學的中國人,都很有必要記住這句話。先做一個真正的人,再談其他。幾十年來,我們缺的就是這種原則。

二、讀黃仁宇

黃仁宇,美籍華裔歷史學家。2000年去世。學術、文化圈里的人對這個名字已經很熟了,一般人可能不太清楚,所以略作交代。

還是在1980年代,一次去某大學拜訪一位老教授,他便向我推薦了黃先生的《萬歷十五年》。

現在大家都知道《萬歷十五年》一書是黃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頗為另類的歷史著作,也有人稱之為歷史大散文;但在1982年由中華書局出版(先有英文版在美國發行)時,大陸媒體乃至學界幾乎沒什么反響。

也難怪,這本書在美國出版時就曾遇到梗阻。當時商業性的書局說,“你的文章提及宮廷生活,妃嬪間恩怨,雖有一定興趣,但又因海瑞,牽涉明朝財政;因為李贄,提到中國思想,應居學術著作”.大學出版社則認為這書既不像斷代史也不像專題論文,又缺乏分析與解剖,實在是不倫不類也不愿承印。后來還是耶魯大學出版社慧眼識珠出版了。

中國中央電視臺《讀書時間》的一位編導曾感慨:幾年前流行學者散文。讀時頗感心情愉快。噢,散文原來可以這樣寫,除了學術味,還有厚重的歷史感。后來又看到《萬歷十五年》,才知道把歷史著作寫得散文味,比把散文寫得歷史味更難。

二十多年前讀黃仁宇,是從封閉、僵化、失真的歷史堆中邁出一只右腳,探尋到一小片原真的綠地,正如讀費正清教授主編的“劍橋歷史系列”,終于看到一點歷史的真相。而今天又讀黃仁宇,更深地感受先生的“大歷史觀”,得到的啟示似乎更多。

黃先生說:“中國的革命,好像一個長隧道,需要一百零一年才可以通過,我們的生命縱長也難過九十九歲。以短衡長,只是我們個人對歷史的反應,不足為大歷史。將歷史的基點推后三五百年才能援入歷史的輪廓?!?/p>

我們早先的歷史書籍通常以中國的紀年、斷代、紀傳等體例做下來,而黃先生的著作則是把中國歷史納入世界史進行分析,這也是成就“大歷史”的一個重要因素,也只有這樣,人們才能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歷史。

在黃先生的大歷史里,總是在考量中國歷史“何以如是”,即為什么近代西方可以數字管理整個國家而中國不能?在他看來,問題的癥結在于中國“以道德代替法制”.

其實不少智者也早有剖析,比如說中國懂得線裝書是豎排版,外國典籍大都是橫排版,所以人們閱讀時就出現一種狀況,中國人看書時頭是一點一點,外國人看書頭是一搖一搖;中國人看書是膜拜、遵從;外國人看書則以懷疑、辯駁為要。

讀黃仁宇,就是要從中汲取批判的精神和特立獨行的風骨,這是一般中國人不太具備的東西。

在中國,但凡一個東西被看好,立馬就有仿冒者出來,假劣偽滿世界可見。黃先生“大史觀”一出,效仿者必眾,其實這遠不是從字句上學得來的。黃先生自己就說:“首先要解釋明白的是大歷史觀不是在書本上可以看到的。尤其不僅是個人的聰明才智可以領悟獲得的。我的經驗,是幾十年遍游各地,聽到不同的解說,再因為生活的折磨和煎熬才體現出來的?!弊x黃仁宇作品系列,與讀××通史或××史不同,它是歷史中的文學(指可讀性),又是深具哲學意味的歷史思考,寬泛地講,它也許應當叫做“歷史散文”.

黃先生在南開大學電機工程系就讀,后又畢業于中央陸軍官校;還曾畢業于美國陸軍參謀大學。他在鄭洞國將軍麾下當過參謀,也曾與后來是“三家村”之一的廖沫沙“一同起居辦報”.

1964年獲美密西根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又做過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副教授和哈佛大學研究員?!秳蛑袊贰返难芯堪嘧永镆灿悬S先生的身影。

試想,一個人有如此復雜豐富的經歷,又經常在政治、經濟、歷史、學術等領域與一撥撥“高人”相處,加之獨特的思維方式,不出一點思想成果,可能嗎?

又讀黃仁宇,覺得歷史大可親近;而現實的浮躁實在該要冷卻一點了。

三、讀林清玄

連續讀了陳寅恪、吳宓、辜鴻銘、胡河清等人的著作或傳記以后,感到十分的累,于是翻出早些年買的《林清玄散文》。

這感覺好像電視臺采訪“東方之子”,訪了好幾位學者老人,然后訪一兩個年輕俊彥,以作調適。

“林清玄”似清茶,淡淡之中有可品味的東西。

林清玄是1953年生人。30歲以前,他跟大多數人一樣,想做一位有影響的人物,想寫出“名篇”,想升官,想發財。后來,其父去世,他于是頓悟:時間就是生命?!耙苍S你可以一個早晨賺1000萬,但1000萬卻買不到一個早晨?!庇谑撬麖拇素瀼亍皟A宇宙之力,活在眼前這一刻”.

曾見不少少男少女膜拜港臺影星歌星,那自然也是一種無可厚非的嗜好,一如喜吃地攤夜宵,快活嘴巴是肯定的,營養衛生就難說了。倒不如“走進”林清玄,一如風味別致而又不乏營養的餐館,更劃得來。

林清玄說他自己的寫作有“三部曲”:開始,畢業后到報社做記者,寫文章求的是要人感動,要人叫好;中間,把文章當表達的工具,真實地寫出自認為值得一寫的東西,沒有風格;后來,撰寫佛學題材,寫作目的是希望讀者能有所感受。

一位學生告訴我,“有一天情緒很壞,順手翻到了同學床上的《溫一壺月光下酒》,就看下去,結果把書看完了,那一個星期心情都清清淡淡,爽爽的?!?/p>

我想林清玄散文是有這樣的“法力”的。尤其對年輕人士。他的《菩提系列》十余本書更是啟人心智,開悟愚頑。

林清玄說:“一次”在松樹下午睡,我被松后寺廟的鐘聲喚起。我坐起來,仿佛那些聲音都是從我的左手流進,右手流出,在體內川流不息,我覺得自己是大地的一部分,松樹也是,連廟里的鐘聲都是?!白x林清玄,是把鄙俗的生活拋到了九霄云外,然后著一身松弛的棉布衫,心盈盈乘著海水,融解著平凡的生活。

林清玄是虔誠的佛門弟子和不疲倦的佛學宣講者。他在創作成熟期,平均每月出一本書。當然不能說他的書本本皆精品,但至少精品在他的作品里是主流。

關于林清玄的傳說甚多。什么“有人見到他以后下跪祈?!?什么“少女癡迷于他”;什么用他的書當“法藥”,不一而足。他自己卻說:“其實我很平凡,就像我至今還是有點不滿意,為什么我太太總不拿我當作家看,老是叫我洗碗一樣?!蔽宜貋硪詾?,一個作家及其作品有三種境界:一境為真實、取坦然;二境為獨執己見,不合流俗;三境為忘我、超然。三境居其一就可愛,居其二可敬,三者皆備則可奉為永遠的師友。

不敢斷言林清玄三境皆備,但至少一境二境可達,所以讀其文是不會有上當之感的?,F如今,書海無涯,假劣偽書喧囂熱鬧,益發顯出林清玄的好處來。

那就來吧,在清幽的林中去找尋一份“玄意”.

四、讀龍應臺

見到不少關于“中國人在美國在歐洲在日本”的“見聞錄”或是“紀實”之類的作品,挑一些讀過,不太喜歡那種炫耀中夾雜顧影自憐夸大其辭以及個人臆測式的文字。讀了龍應臺的《人在歐洲》,味道迥然不同。我不排除對龍應臺先入為主的好感,但書中的所言所評,的確言之有物,評之有理,思之有深意。當然不是走馬觀花賣弄一點皮毛的“二道販子”把戲。

這有個先決條件。l952年出生于臺灣高雄的龍應臺,23歲即赴美留學,獲博士學位后,又在紐約的兩所大學先后任教多年。l986年,她旅居瑞士蘇黎士。兩年后又遷居德國法蘭克福。

以一個作家的實地生活經驗和深厚的學識以及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想做“底子”,來述說“人在歐洲”,那種文蘊文味是顯而易見的。

更何況龍應臺非“蛇應臺”.“龍旋風”l985年在臺灣報界、文壇以《野火集》威震寶島,1988年這股旋風又席卷大陸?!爸袊四銥槭裁床簧鷼狻钡南盗形恼铝顑砂吨袊藶橹徽?。

與柏楊的嬉笑怒罵、李敖白眼冷視不同,龍應臺把男性的犀利與女性的細膩結合到了一起,在冷峻的批評之中可以觸摸到滾燙的心。

某年深秋,龍應臺曾來湖南。弘征先生撰文寫到這一回事。弘征先生未見龍應臺之前,想象這個刮起沖天“野火”的女性“是一副睥睨天下的‘女強人'派頭?還是冷若冰霜,儼然一尊大學者的模樣?”一見面,卻見她“一套淺色西裝套裙,散淡、隨意、和諧”,無一花哨飾物,“說話如細雨飄飄”,一口純正的普通話。在鳳凰的街巷看到幾個孩子吹泡泡糖,急忙去尋一個小攤買了一版,炫耀她在臺灣5歲就吹過,嘲笑弘征剛才回答那是吹肥皂泡泡。在去湘西的途中,車在半路拋錨,正好來了一輛在鄉村既載人也載貨的小型農用車,她堅持坐這輛車啟程,并且跟農人們有說有笑。正如她自己在《龍應臺這個人》中所招認的:“難道寫《野火集》的人就不會有優柔寡斷的一面?多愁善感的一面?柔情似水的一面?”無論讀《野火集》還是《人在歐洲》,“恨恨”的文字外殼里面,細一觸摸,卻是博愛的內核。只是這種愛埋得很深罷了。

龍應臺寫到,走出法蘭克福機場,見一對黑人夫婦牽著個小女孩,黑孩子一手緊摟著洋娃娃,也是個黑娃娃。這次她吃了一驚。由此說開去,她有了新見解:“種族歧視絕對不是西方人的專利,中國的大漢民族要搞起歧視來,比誰都不差。不同的是,以前,我們自認為是最優秀的民族,異族非番即蠻?,F在,我們接納了白種人的世界觀:先進的白人高高在上,膚色越深,層次越低。中國人自己,就在白黑兩級之間。對于白人我們或者諂媚,或者排斥;對于黑人那又是另一番心態?!痹?2萬字的《人在歐洲》中,客觀地分析,冷峻地批判,鮮活地見解俯拾皆是。與《野火集》稍不同的是,你也可以把這一本書當“消閑書”來讀,看歐洲人的心態,看中國人在歐洲的“形象”與“定位”.

我時常讀到一些中國人在歐洲在外國如何獲獎,如何受歡迎,如何獲得“雷鳴般掌聲”等等文字,我也相信其中不乏事實;但是,據龍應臺旅歐多年所見所聞,這樣的“美景”不說沒有,至少是很少。因為一些國人的“吹噓”全然忘了西方世界的基本心態。

比如龍應臺所寫的洛伽諾國際筆會,90篇論文,亞洲人只有兩人被安排上臺去念。一個日本人,一個中國人。中國人還被安排到最后,無人耐煩聽的時候去發言。這與我平素聽到的“新聞”似乎完全不同。從這個角度說,《人在歐洲》又給了內地讀者不少真實的信息。

一本書,給人提供許多有價值的信息;給人許多深刻的見解;給人許多智慧的光亮;這本書值得一讀。我甚至想絕對化:龍應臺的作品全在可讀之列。一個作家的人品、文品,決定了其人存在價值。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91精品手机国产在线播放|欧洲亚洲精品免费二区|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