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學者羅勃所編的《洛地奇葩:木斯塘的藝術遺產》(Wonder sofLo--The Artistic Heritage of Mustang)由MARG基金會于2010年11月出版發行。該書全面深入地分析了木斯塘藝術,并為藏傳佛教藝術研究提供了新的視野,系第一部關于木斯塘藝術的專題著作。編者羅勃是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語言與東方研究系副教授。本書是羅勃教授的力作,旨在引起眾多讀者包括學生、學者以及對亞洲藝術感興趣的人們對木斯塘藝術的關注。
木斯塘位于喜馬拉雅地區的北側,與西藏的西南部相接壤。木斯塘在18世紀時歸廓爾喀王朝統治,現屬于尼泊爾西北道拉吉里專區,這個地區本名為珞,主要城鎮是茫塘。該地在海拔3809米的小平原上,面積為2563平方千米,據統計約有1200戶人家(超過6000名居民)。該地居民擁有西藏血統,他們致力于農耕業與飼養業,主要耕種大麥和蕎麥,飼養山羊、綿羊、馬、騾、牦牛。除了農牧業,貿易往來也一直是木斯塘人民生活的重要經濟來源,這是由于木斯塘的戰略性地理位置,它控制著連接西藏和尼泊爾的卡利甘達基河谷的交通要道,這條要道經由尼泊爾連接了西藏與印度。木斯塘的氣候非常干燥,雨季的雨水幾乎不會到達位于青藏高原的木斯塘,所以當地居民的生活供水不得不依賴于當地獨有的冰川河流。
本書以不同歷史階段的代表人物、藝術遺產、藝術風格構筑了一個蘊含歷史線索的文化社會背景,以不同的藝術門類為基本框架,對木斯塘的藝術遺產進行了詳細的梳理與深入的分析。全書詳細介紹了木斯塘當地最典型的宗教藝術形象、繪畫、雕塑與建筑,資料翔實、分析透徹,并根據對木意大利學者羅勃所編的《洛地奇葩:木斯塘的藝術遺產》(Wonder sofLo--The Artistic Heritage of Mustang)由MARG基金會于2010年11月出版發行。該書全面深入地分析了木斯塘藝術,并為藏傳佛教藝術研究提供了新的視野,系第一部關于木斯塘藝術的專題著作。編者羅勃是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語言與東方研究系副教授。本書是羅勃教授的力作,旨在引起眾多讀者包括學生、學者以及對亞洲藝術感興趣的人們對木斯塘藝術的關注。
木斯塘位于喜馬拉雅地區的北側,與西藏的西南部相接壤。木斯塘在18世紀時歸廓爾喀王朝統治,現屬于尼泊爾西北道拉吉里專區,這個地區本名為珞,主要城鎮是茫塘。該地在海拔3809米的小平原上,面積為2563平方千米,據統計約有1200戶人家(超過6000名居民)。該地居民擁有西藏血統,他們致力于農耕業與飼養業,主要耕種大麥和蕎麥,飼養山羊、綿羊、馬、騾、牦牛。除了農牧業,貿易往來也一直是木斯塘人民生活的重要經濟來源,這是由于木斯塘的戰略性地理位置,它控制著連接西藏和尼泊爾的卡利甘達基河谷的交通要道,這條要道經由尼泊爾連接了西藏與印度。木斯塘的氣候非常干燥,雨季的雨水幾乎不會到達位于青藏高原的木斯塘,所以當地居民的生活供水不得不依賴于當地獨有的冰川河流。
本書以不同歷史階段的代表人物、藝術遺產、藝術風格構筑了一個蘊含歷史線索的文化社會背景,以不同的藝術門類為基本框架,對木斯塘的藝術遺產進行了詳細的梳理與深入的分析。全書詳細介紹了木斯塘當地最典型的宗教藝術形象、繪畫、雕塑與建筑,資料翔實、分析透徹,并根據對木斯塘藝術遺產修復的列舉,展現了復興木斯塘藝術的勃勃生機。
本書是眾多著名學者合力完成的著作:羅勃分別對木斯塘的文化歷史、東珞的洞窟寺院以及木斯塘首府茫塘進行了詳盡的記述;古建筑師約翰·哈里森全面系統地描繪了木斯塘建筑的歷史;加德滿都John Sanday團隊的保護與修復工作的顧問Luigi Fieni就木斯塘繪畫、雕塑與遺跡的修復和維護進行了深入剖析,本書所匯集的圖片也多出自他之手;以藝術史為終身樂趣的科學家赫爾穆特F·諾伊曼和他的太太海蒂A·諾伊曼,在本書繪畫與雕塑專欄介紹了木斯塘早期的壁畫;藝術史學家和藏學家艾米·海勒,在本書中則關注15世紀初阿梅帕爾統治下的木斯塘的一小群經典雕塑(部分有榜題);自1999年起在博洛尼亞大學從事藏族藝術研究的ChiaraBellini對木斯塘的遺跡修復與維護工作進行了闡釋;設在木斯塘的加德滿都河谷保護信托基金會從事建筑保護工作的Maie Kitamura則就木斯塘藝術遺跡的修復與維護工作進行了詳述。
需要指出的是,木斯塘的西藏血統、地理位置顯示了該地與中國西藏、藏傳佛教密不可分的關系。木斯塘與中國西藏的關系源遠流長。最早到訪木斯塘的蓮花生大師是西藏歷史上標志性的人物,11世紀亦有米拉日巴這樣的佛教大師到訪木斯塘。書中著重介紹了對木斯塘影響最大的藏傳佛教薩迦派俄爾支派創始人俄爾欽貢噶桑波,他曾三次到訪木斯塘(亦有學者認為是兩次)。除了佛教,西藏的苯教也于11世紀在木斯塘地流行起來。受藏傳佛教的影響,木斯塘廟宇眾多,其中,強拉拉康(彌勒殿)和集會殿是其標志性的廟宇,并且是木斯塘的藏傳佛教建筑和繪畫中的最佳例子,作者著重對其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并通過對兩寺細致的描述以及對兩寺客觀的對比,清晰明了地展現了衛藏藝術對木斯塘藝術的影響以及不同民族藝術在木斯塘地的融合。木斯塘的藏傳佛教寺院以雕塑著名。作者之一的艾米·海勒在眾多珍貴的雕塑中精挑細選出幾尊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雕塑品,以點及面加以闡述,為我們去觀察各種各樣木斯塘的雕塑品打開了窗戶。
附全書目錄:
序言
1.珞(木斯塘)文化歷史的概況建筑
2.藏式建筑?珞的傳統建筑繪畫與雕塑
3.東珞的石窟修行窟與石窟寺
4.上珞的洞窟壁畫之重現
5.珞的早期壁畫:重視洛日佛塔
6.茫塘奇葩
7.珞的小型佛塑像:15至17世紀的精選品修復與復興
8.茫塘彌勒殿的壁畫修復
9.茫塘集會殿的壁畫修復
10.20世紀珞的苯教和佛教藝術
11.圣地的復興:桑珠林的修行處藏文名詞音譯及轉寫一覽表
索引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