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文學論文 > > 學習者在一語、二語語境下解釋話語發起模式的表現
學習者在一語、二語語境下解釋話語發起模式的表現
>2024-05-13 09:00:01


1、 介紹

認知學科最早關注解釋現象,Piaget\\(1929/1972\\)認知發展理論認為解釋現象屬于認知研究的對象,主要研究解釋類型和心理表征的關系\\(Donaldson 1986; Gelman and Gottfried 1996;Schult and Wellman 1997\\)。心理語言學關注兒童中話語因果關系能力的發展,研究關注語言標記和與其對應的語篇銜接類型\\(Hood and Bloom 1979; McCabbe and Peterson 1985\\)?;咏嵌鹊难芯繌娬{解釋行為與人際交往的關系,主張研究不以句子為單位的話語,強調解釋的語篇性特征,這樣做擴大了解釋現象的研究范圍\\(Beals 1993; Blum-Kulka 2002\\),同時也指出解釋行為存在其解釋效果之外的邏輯關系\\(Barbieri, Colavita andScheuer 1990; Beals 1993\\),如對成人會話中解釋的分析,不應只限于因果關系的研究\\(Antaki & Fielding 1981\\),也有對自然話會中解釋的不同風格特征的研究\\(Aukrust and Snow 1998\\),兒童如何使用解釋話語構建社會現實\\(Orsolini 1993; Pontecorvo andGirardet 1993\\),以及語篇目標、關鍵因素和參與框架對解釋話語的內容和形式的影響\\(Goetz and Shatz 1999; Orsolini 1993\\),等等。與教學有關的解釋研究主體為教師,包括對教師解釋話語的研究\\(Buxton, Salinas, Mahotiere, Lee, & Secada, 2013\\),以及對教師解釋話語對學生學習的作用\\(Ata & Akman, 2012\\)。除Aukrust\\(2004\\)對二語學習者的解釋話語與學術語言能力的研究外,鮮有人從二語角度進行解釋言語行為的研究。該文采用語用視角,探討學習者在一語、二語語境下,解釋話語發起模式的表現。

2、 解釋話語的定義及其會話特征

互動理論框架下,解釋話語可被理解為對現有問題回應的延伸話語,由解釋者或說話者在互動中隱性或顯性的理解或指出\\(Blum-Kulka, Harmo et al. 2010; Antaki 1994; Barbieri et al.1990\\)。解釋話語本身包含兩部分,一個是被解釋的現象,另一個是解釋現象的話語,如you can’t ware the crown——被解釋現象,because it’s mine——解釋話語\\(Barbieri et al. 1990\\)。因此,被解釋現象是引出解釋話語的前提條件,在會話中,被解釋現象可以自行引出,也可以由他人引出。而使用話語解釋前一現象的行為在本文中被定義為解釋言語行為。

解釋行為屬于言語行為的一種,即通過“言語”去“解釋”說話人內在思考,其行為主體為說話人,區別于其他言語行為:在會話序列中,解釋可形成“會話空間”\\(Blum-Kulka, Hamo, &Habib, 2010\\),為“去語境化”\\(Blum-Kulka 2002\\)的解釋話語提供平臺。這說明對解釋言語行為的研究首先要考慮解釋話語出現的會話序列特征。同時,解釋話語的話題選擇與說話人語境中的思考相關,在一定程度上反應說話人內在的思考模式\\(Blum-Kulka et al., 2010\\)。解釋言語行為具有為行為、觀點和意圖提供理由、背景或根據的社會功能,這種解釋表達了說話者承認自己的行為和態度應該被社會理解的需求。

解釋言語行為在口語會話中具有互動性特征。解釋言語行為形成會話空間,這是會話雙方的共識,被解釋者期待解釋者的回應,解釋者根據被解釋者期待提供滿意回應,會話才能夠順利進行。被解釋者的期待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實現:被解釋者就某一問題進行提問,或解釋者根據共識知識進行自我判別是否做出必要解釋。因此,對解釋言語行為的發起模式序列的研究,可以探討解釋言語行為在口語會話中的互動情況。

中等水平的英語學習者本族語解釋能力已經發展到一定階段,那么在內在解釋能力一定的情況下,學習者在一語、二語語境下的解釋言語行為發起模式的輸出是否存在差別?本文試圖從幾個方面,對該問題進行探究。

3、 研究目標

本文采用互動研究中對解釋的定義,探討學習者解釋言語行為的發起模式在一語和二語語境下的使用差異,研究有兩個主要目標:

1\\) 識別學習者解釋言語行為的發起模式在一語與二語語境下的的兩個方面特征: 解釋言語行為的發起模式;發起模式與解釋功能;發起模式的言語表達類型;

2\\) 通過對比、分析學習者使用一語和二語解釋言語行為的發起模式就以上三方面的異同,探討在一語與二語語境下,學習者解釋言語行為發起模式對會話互動性的影響。

4、 研究方法

4.1 被試

本研究被試為48名\\(男生13人,女生35人\\)非英語專業一年級學生。所有學生本族語為漢語,二語為英語,學習英語時間不少于7年,英語水平為中等。

4.2 語料收集方法

語料收集過程在一節聽力課上完成,通過多媒體一次性收集學生口語音頻資料。學生兩人一組,以給定題目的對話形式進行小組討論,時間為三分鐘。其中,英語、漢語討論的題目相同,即學生分別用漢語、英語進行討論。為保證漢語討論不對英語討論產生太大影響,之前并未告知學生要進行兩輪討論。

首先由老師以課前熱身的形式對學生進行隨機分組,給定話題進行漢語討論,然后開始正常的聽力授課。課上內容講授完畢,由老師組織學生就課前討論的話題進行英語討論。除去7組由噪音或同學英語水平導致對話不連貫的音頻資料,最后確認漢語、英語音頻資料各17組為研究語料,搜集到的語料由四人統一進行轉寫并反復核對。

4.3 解釋話語的識別

首先要識別會話中的解釋話語。雖然自然話會中的解釋具有不同的風格和特征\\(Aukrust and Snow, 1998\\),但本研究不同于自然會話中的解釋風格。給定題目的討論中,解釋話語出現的頻率要高于自然話語中的解釋。同時,解釋話語的類型也比較單一,大多數為因果關系解釋和功能性\\(目的性\\)解釋,兩種解釋服務于傳達或說明說話者對某一觀點和態度的目的。盡管如此,解釋性話語仍然具有自然會話中解釋的特征,如說話人對某一問題發表看法或態度的解釋、或回答對方就某一問題等\\(Aukrust, 2004\\)。本研究參考 Aukrust\\(2004\\)與 Blum-Kulka\\(2010\\)等人對解釋話語的界定標準識別語料中出現的解釋話語:對為什么或如何問題的回應;對顯性或隱性責難或抱怨的回應;對請求、拒絕等言語行為自發或回應的解釋;提出異議或要求的理據及基礎的闡釋;澄清問題或自發的澄清話語;敘述中用于解釋人物動機話語以及用于解釋整體原則的敘述。

4.4 編碼信息

解釋話語包含兩部分,一為被解釋現象\\(eu\\),二為解釋現象的話語\\(e\\)。被解釋現象與發起模式有關,包括自我發起\\(z\\)及他人發起\\(t\\)的現象。語料中的發起類型主要為陳述自我觀點\\(cs\\)、反駁他人觀點\\(fb\\)、認同他人觀點\\(rt\\)四種類型,自我發起語言表達形式為陳述句\\(s\\)、疑問句\\(q\\)、反問句\\(r\\)。他人發起言語表達為疑問句\\(y\\),反問句\\(f\\)。

兩人同時對英語、漢語語料進行標注,對比標注信息后,對出現異議的信息進行磋商,極少數無法達成共識的項目則不作為本文的研究對象。

5、 結果匯報

總共收得102分鐘的漢語、英語語料,包含350個話輪,其中,出現128個解釋言語行為。解釋話語的話輪數占總話輪數的37%左右。文獻中對自然話語中出現的解釋言語行為的比例為5% \\(Aukrust, 2004; Blum-Kulka et al., 2010\\),而本研究遠遠高于該比率。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主要來自語料差異。在爭論性會話中,交談雙方的目標為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盡力說服對方。因此,會話雙方為達成意圖,多次使用解釋言語行為。本研究以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學習者口語語料收集形式,所以解釋話語的話輪在總話輪中的比例要高于自然會話中的比例。

5.1 發起模式

成人會話中,人們傾向于使用自我發起的解釋言語行為\\(Antaki 1994\\),本研究的雙語語料都體現出這種特征。英語語料中,絕大多數為自我發起的解釋言語行為\\(94%\\),而他人發起的解釋言語行為占總數的6%。漢語語料中自我發起的解釋言語行為\\(84.5%\\)雖然高于他人發起\\(15.5%\\)的模式,但比例并沒有英語語料中差距那么大。

語料中,解釋言語行為的自我發起模式占百分比高,主要由會話的語篇類型決定。在爭論性會話中,雙方各執己見,其目的一方面為表達自己觀點,另一方面為說服對方認同自己觀點。而解釋言語行為是表達與說服的主要手段。他人發起的解釋言語行為較少,且漢語語料較英語語料多,說明學習者在用一語會話時,會更多進行互動式提問。提問主要有兩個表現:其一,說明提問方對對方觀點有期待,其二,這種互動形式為對方提供了平臺,讓出會話空間,是會話人際示好的表現。

5.2 發起模式與解釋功能

解釋言語行為的發起作用主要為陳述自我觀點、反駁他人觀點和認同他人觀點。在本研究中,發起模式與解釋功能在一語與二語語境下共享一些特點的同時,也存在差異。圖表1是發起模式與解釋言語行為的功能對應圖,豎軸為不同發起模式在各語料中的分布百分比。

整體來看,圖表1中顯示雙語語料中大多數的自我發起模式的解釋言語行為用來陳述自我觀點。漢語語料中用于反駁他人觀點的自我發起或他人發起模式均高于英語語料。英語語料中出現兩例自我發起認同他人觀點的解釋言語行為,而漢語中則沒有出現。用于陳述自我觀點的解釋言語行為在雙語料中分布最廣,主要由爭論性會話模式決定,因為會話雙方首先要明確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是會話基礎。漢語語料中反駁他人觀點的解釋言語行為高于英語語料,這說明較二語語境相比,學習者在一語語境下對他人觀點的更敏感,更容易使用解釋言語行為進行相應反擊。英語中的兩例認同他人觀點主要由于會話一方被對方說服。由于本研究設計只給出命題和觀點,并沒有規定討論結果,因此出現認同他人觀點的情況暫不作為本文主要討論對象。

就自我陳述觀點而言,盡管英語語料中的解釋言語行為少于漢語語料,但是用于陳述自我觀點的發起模式要高于漢語語料中的情況。同時,在反駁他人觀點的情況看,這種情形截然相反,漢語反駁發起模式要高于英語語料。自我陳述與反駁他人的行為最大不同在于,從話輪角度來看,自我陳述只涉及說話者一方,而反駁他人則需要針對他人上一話輪觀點進行解釋,因此,反駁行為較自我陳述相比,更突顯會話的互動性和人際性特征。所以,學習者一語會話行為比二語會話的動態性更強。

5.3 解釋言語行為發起模式的言語表達類型

本研究關注解釋言語行為發起模式的言語表達類型。陳述句用于說明自己的觀點;疑問句則用于向對方發問,尋求對方觀點;反問句作為一種修辭方式,表面上提問,實際上則是在責問對方某觀點。圖表2說明學習者在雙語語境下使用的陳述句最多,疑問句和反問句非常少。學習者在漢語語境下使用三種言語表達式而在英語語境下使用了兩種。

在同等研究設計條件下,學習者解釋語言能力恒定,但使用的言語表達卻不不同。盡管圖表2中所示數據并不能在統計意義上體現出三種言語表達的差異,但至少可以說明,學習者在二語不同語境下所使用的言語表達類型不同。在一語語境下,學習者解釋言語行為的發起表達形式要多余二語語境。

反問句作為一種修辭手法,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學習者一語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在會話中使用反問句,以提問方式對對方進行責難、否定也體現出學習者一語語用能力。這兩種能力均未在英語語料中體現出來。

6、 討論

學習者在一語與二語語境下的解釋言語行為發起模式的表現具有不同特征,主要體現在解釋言語行為會話序列的發起模式、功能與言語表達類型方面。而這些不同的最明顯特征集中體現在會話的互動性方面。為了說明這種差異,以例1和例2兩段會話為例進行說明。

例1:(C2)下劃線為發起模式-粗體為解釋言語行為
1. A:額今天我們來討論一下關于大學生是否能夠應該承擔經濟負擔的問題,那我的觀點是應該承擔自己的學費
2. B:我的觀點是學生不應該自己承擔教育費用
3. A:那XX你的想法是什么呢?
4. B:我覺得首先學生自己沒有經濟基礎,然后很多事情也不知道從何入手,我覺得就是從學習到工作需要一個過程,嗯,然后然后家庭如果無法承擔這種經濟負擔的話,也有很多方式比如說助學貸款, 嗯,你的觀點呢?
5. A:額,好的,我是這么認為的 我認為讓家長承擔這種經濟負擔不是很公平的,因為我們已經長大了我們應該有意識的承擔下我們的學費,既然我們就是說獨立于家庭,處在學校的話我們應該各方面做一些獨立,我是這樣想的。
例1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他人發起的解釋言語行為對話,包含兩輪他人發起的解釋言語行為。A與B在討論高等教育費用該誰買單的話題。A發起討論并提出自己的觀點,即學生應該自己承擔學費。B認為應該家長買單。在雙方互知彼此觀點后,顯然對話不能就此告終,因此A就B的觀點進行了提問(你的想法是什么呢?)。B首先對A的提問進行了解釋,到此為止,是一個完整的A發起B解釋的解釋言語行為,然后B在話輪末尾處就此事向A提問。B提問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想知道A對此事的看法是什么,二是為A提供會話空間,即把話輪讓給A,因此B的行為具有互動性特征。A的觀點是高等教育費用不應該由家長來買單(家長承擔這種經濟負擔是不公平的),并解釋為學生是成人(已經長大),應該獨立承擔自己的開銷。A不但回答了B的提問,同時,滿足了B的會話期待,即給出支撐A觀點的解釋。這種行為是對B提供會話空間的正面回應,在會話過程中,不但體現出會話的互動性特征,又展示了會話雙方人際關系的互動性特征。

例2:\\(E14\\)
1. B: I think the students shoud afford their study fund

2. A: um I think er that parents should pay tuition for theirchildren since students do not yet have any regular income er my reason is that college students do not haveany ability of of e- earn money er and they don't have tomuch spare time although they can earn money in spare timethey also can pay all the expenses

3. B: my view is we are adult we have the ability of working and making money we shouldn't always live under parents wings and parents' age is become older and older er weshould love dear parents we should er earn much money to assume duty for parentsso I think the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afford his study fund it's it's a duty of themselves

4. A: er I think in the in college students main duty is that erstudy er they er they must study hard that canhave ability of living erm when they can er living by my bytheirself er they can themselves er they can earn money andand and er thanks their pa-parents

5. B: I thin- I think the er college students have its veryenough er though we we are not we are not working but we we always are playing and sleeping the time is notthe reason of you don't you don't afford your study pend

6. A: er I think college student er er er must study hard although their spare time is enough but they can study...\\(time’s up\\)

例2中包含三個自我發起的解釋言語行為。B首先提出自己觀點,但沒有就這個觀點給出恰當理由,沒有滿足A對會話的期待。A 接過話輪表達自己的觀點\\(I think\\),并給出解釋\\(since\\)。B并沒有就A的觀點進行反駁,而是繼續提出自己的觀點,這里的解釋言語行為在前,觀點在后,雖屬于解釋話語,但并不在本文討論范圍內。A在第四個話輪中首先表明觀點\\(duty\\),然后再給出解釋。B在第五個話輪表明觀點,給出解釋。從這個例子中可以看出,學習者在使用英語對話時,更多的采用自我發起模式的解釋言語行為。且言語行為的作用主要解釋自己的觀點,并沒有對對方觀點進行提問、反駁等行為。而在漢語中,雙方在交際中互動明顯,即通過互相提問,反駁對方解釋言語行為內容的某一點等。因此,例2并沒有體現出較明顯的會話互動性與人際互動性。

7、 結論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討學習者在一語和二語語境下的解釋言語行為發起模式的表現。研究發現,學習者在一語語境下表現出的會話互動性和人際性特征更明顯,即通過自我或他人發起的解釋言語行為對方預留會話空間、反駁他人就某一問題的觀點、使用多種言語表達形式進行交際。

本文語料較少,并不能在統計意義上給出學習者解釋言語行為發起模式在不同語境下的差異。但是,作為一項探索性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證明學習者解釋言語行為的發起模式在二語和一語中可能存在差別。日后就解釋言語行為的研究應該擴大語料搜集的范圍,著重對解釋言語行為本身的探索,并對語料搜集過程中的具體操作過程進行更加深入思考。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91精品手机国产在线播放|欧洲亚洲精品免费二区|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