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體育論文 > > 達州安仁板凳龍及其價值傳承
達州安仁板凳龍及其價值傳承
>2023-12-22 09:00:00



1 達州龍舞文化引言

縱觀全球經濟發展的未來走向可知,經濟和文化的融合發展仍將是世界的大潮流和大趨勢。而四川達州具有悠久的歷史,并且在人文、民俗等方面具有自己鮮明的地方特色,文化資源厚重、地方特色鮮明,極具整合與開發的潛力。

這些都足可說明這樣一點:達州的發展戰略應鎖定在區域整合與產業化開發上,實施精品工程和品牌發展戰略,還應注意完善產業政策體系,并抓緊培育文化市場。而培育文化市場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就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發展,作為人類社會延續發展的“歷史記憶”--非物質文化遺產存在于社會生活之中既具有了不同時代的特征,又與現代社會相銜接,產生了許許多多人們喜聞樂見的文化傳統項目,并形成了區域特色文化。

四川達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種類相當豐富,并且本地區的文化和民俗也都極具個性特色,把它們粗略估算,數量可有10大種類,進一步細分竟可達120多個小項目。內容涉及到美術、音樂、舞蹈、民間文學、曲藝雜技、手工技藝等多個領域,它的民族民間文化藝術也是相當的色彩紛呈,有安仁板凳龍、渠縣的耍鑼、薅草鑼鼓、大竹竹嗩吶、巴山背二歌,此外還有獨具特色的民間游戲藝術拗棒、迄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的傳統民間舞蹈泥人道等,而其中的安仁板凳龍將是本文的重點闡述對象。

2 龍舞運動的簡述

2 . 1 龍舞運動起源

要想了解四川達州安仁板凳龍的特色與價值,還需從龍舞本身的藝術形態講起。

眾所周知,龍圖騰是中華民族獨具特色的文化,它根植于古老的華夏民族,并融入于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地域、民俗習慣的差異與人們拜龍的不同表達形式,造就了各式各樣獨具風格的龍文化,其中龍舞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種?!褒埼琛庇址Q“舞龍”、“龍燈會”、“耍龍”等,它在超越社會形態、文化傳統、圖騰崇拜的同時,已由一般的祭祀表演活動逐漸發展成為一種集娛樂、喜慶、健身和競技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文化體育活動,并開始走上規范化、科學化、競技化、國際化的發展軌跡。

龍舞源于農事所需。早在先秦時期舞龍祈雨就已開始,到漢代相對普遍。據相關資料描述,古人舞龍,寓意如下:祈雨祈福;娛神娛己;彰顯力量;人丁興旺。并且龍舞的形式也頗多講究:在何種情景下,應該舞動何種形式的龍都要經過勞動人民細心的編排,并多有一定的規則次序,絕不是盲目的舞動。

2 . 2 龍舞運動的發展

據哲學理論可推知,自然界的一些現象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例如“久旱無雨,久雨而澇,洪澇災害”等,但是眾人卻對改變這些災難性的現象有強烈的渴望。于是傳說中具備了“善變”神性的龍就這樣應運而生了。變,免不了要變出些“荒誕”、“離奇”、“怪異”來,這樣也就產生了“靈光”、“靈通”、“靈妙”、“靈驗”等眾多的神奇之說。自從龍圖騰產生后就不斷被賦予行云布雨、司水理水、消災降福等各種神秘力量,在到后來,人們在進行求雨祭祀活動時,根據龍“嬉水逐浪”、“臨陣神威”、“騰空翻滾”的三棲想象,演化出舞龍的各種動作來進行求雨祭祀。龍舞這種古老的體育文化活動就這樣出現了,并逐漸發展與流行起來。

龍舞可以說是對龍的一種形象化和具體化,其表現形式受它所要表達對象的限制,因而,龍舞表演形式是隨著龍形態的發展而發展的。古話說的好:“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由于地域、民族間的差異性,各地區對龍這一圖騰文化的表現也同樣存在很大的差異性。龍舞作為龍文化的代表,其差異性最為顯著。中國的龍舞形式常見的有火龍、草龍(香火龍)、板凳龍、扁擔龍、布龍、人龍舞等近百種之多,可謂是異彩紛呈,各有特色。本文要論述的達州龍舞文化,主要以安仁的板凳龍最具個性特色。

3 安仁板凳龍

安仁板凳龍是指產生于達州市達縣安仁鄉、流傳于周邊達縣麻柳、檀木、花紅、東興、大灘等20余個鄉鎮的龍舞文化,以板凳為道具的一種民間文化體育運動。該運動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因其主要用稻草扎制而成,又有人叫它“草把龍”.安仁板凳龍既不同于盤旋蜿蜒、氣勢磅礴的彩龍,也不同于燈光燭火、恣肆狂歡的龍燈,與其它地方的板凳龍也有很大差異。所以安仁板凳龍才會進入達州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并獲批載入到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錄中。

3 . 1 安仁板凳龍的起源發展

明清交接時期,四川地區的災荒、戰事不斷,造成人口的大量減少。為此,有了“湖廣填川”這一巨大的人口遷移活動。這樣,不同地域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塑造了四川文化無與倫比的感染力和同化力。安仁鄉就是四川移民文化的一個典型代表,并且據考證安仁板凳龍由來已久,自1652年(清順治八年),也就是“湖廣填川”這一時期后,舞板凳龍的習俗就興起與發展起來。

關于安仁板凳龍還有這樣一個有趣的傳說:安仁鄉在很久以前遭遇到了很大的旱災,人們對龍王的瀆職相當憤怒,于是就把稻草用篾條綁在長條板凳上,令一壯漢背負著在地上爬行,旁邊的人則拿頭、木棒等農具進行圍追堵打,想通過此方法“逼”龍王降雨,這一方法也果然有效。原來,百姓們知道板凳龍就是東海龍王爺在人間的私生子,他心痛兒子挨打,自然被迫降下雨來。這一小小的傳說故事,卻折射出了安仁人民心靈深處追求真善美的原始人性力 量 .

3 . 2 安仁板凳龍的制作工藝

安仁板凳龍的形狀及制作與別不同。板凳龍顧名思義是以板凳為基礎,然后采用本地常見的稻草、包谷殼、秸稈、竹篾條、苧麻等在長條木板凳上綁扎而成。通常以竹篾條編作龍骨,彎制成龍頭,龍身、龍尾的雛形,再用包谷殼扎成龍須、龍鱗,然后用稻草捆成龍身,用苧麻絲或鐵絲固定在板凳上。工藝原始、簡單,形狀古樸、奇特。

安仁板凳龍的制作也很有講究:必須由五種物品綜合扎制而成,寓意為五谷豐登、風調雨順;必須用四條腿的板凳來做基框,寓意為四季平安;在制作時還講究心誠、認真,不得胡亂改制。

3 . 3 安仁板凳龍的動作要領

安仁板凳龍另外還有一個講究,那就是通常會選擇三個剽悍男子來進行表演,這樣安排寓意為“三陽開泰”,表達了興世安民的愿望。

3.3.1 安仁板凳龍的動作細布

安仁板凳龍在表演時由三個人共執一條長板凳扎的龍,其中有兩人在前并排站立,各握木凳一只前腳,剩余一人在后握木凳雙腳。當龍舞開始后,領頭的兩人雙腳左右移動重心。跟隨在后的一人用碎步從前面兩人的右邊舉凳腳繞到兩人中間穿向后去。(如圖1)繞此隊形時,領頭兩人將木凳由前向下翻,木凳經各人面前時凳腹朝天,后面一人在此時握凳,雙手自行交換握凳。

三人舞動時,前面并排兩人的隊形按逆時針方向緩慢移動,后面一人則尾隨其舞動,形成不斷變化的三角隊形,使龍上下翻滾。

3.3.2 安仁板凳龍的動作花式安仁板凳龍有滾、跳、追、躥、趕、跑、翻、爬等基本動作花式。其中跳龍門、龍戲水、龍擺陣、鬧龍宮、龍歸巢、龍配鳳等活動場面都是由表演者在不停的奔跑中,一邊翻滾騰挪,一邊舞動手中的板凳龍,再加之不斷地變換隊形和姿勢表現出來的。同時舞龍表演者將男子漢強悍、敏捷、靈活和力量的男兒本色也展現的淋漓盡致。安仁板凳可有獨龍舞,還可多龍共舞。演出場地也無特殊要求,可在庭院、街頭、廣場、舞臺等各地演出?,F今,板凳龍已不再是男人們的專利,出現了男女混合的龍舞,此舉中創作出的新舞蹈動作--龍配風,把安仁板凳龍推向了另一個新的階段。

3 . 4 達州龍舞的文化價值

達州龍舞作為中華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一朵奇葩,具有多方面的文化價值。

達州龍舞中的安仁板凳龍融工藝制作、舞蹈表演、體育活動、打擊器樂等多種工藝于一體,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并且獨具藝術性;安仁板凳龍吸收了楚文化與巴文化的精髓,具有濃厚的文化底蘊;安仁板凳龍還是人們強身健體、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體育文化活動。從新中國成立后,人們以安仁板凳龍為主要創作元素,匯編出了大量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有成績亦有榮譽。(見表1)

4 達州龍舞運動的價值傳承

通過對達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安仁板凳龍舞的生態、風情、特點的現狀分析,可看出它自身所顯現的那種極其鮮明個性的文化特色,而這種文化特色,恰恰是當代社會所需要的,但它卻面臨消失、滅亡的命運。因此,我們研究對其保護和傳承的經驗就顯得非常重要。通過相關資料的整合與分析,認為針對這一情況可采取如下一些措施。

建立龍舞運動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檔案室,并建立傳承人數據庫等,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給予資金支撐,支持和幫助傳承人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給后人。要通過老藝人對龍的制作、表演套路的研究記錄,對其進行及時地挖掘、搶救,使它不致于失傳與消亡。

此外,還應加強文化產業人才隊伍的建設,為達州整合文化資源、推動文化產業發展提供可靠的人才支撐,政府與社會應積極支持、鼓勵本地高校調整專業設置,加快文化產業人才的培養。針對這一情況,對一些高校進行了走訪調查,發現在開展民族傳統體育課程中,各類學校主要以武術為主,并將高效師生對展開龍舞這一民族體育活動的興趣度和適合度列表整理如下。

對表2整理、總結、歸納可知,有90%以上的教師認為高校開展舞龍運動是適合的,70%以上的教師對開展舞龍運動課程有興趣。

5 結語

如此特色鮮明的龍舞表演形式,充分展示了華夏民族文化的傳承性與地域的差異性。在龍文化的背景下,不同地域的人民運用自己的聰明智慧,將龍文化與自己當地的民俗民風、生活習慣相融合,創造出獨特風味的龍舞表演??梢赃@樣說:在每種形式的龍舞表演背后都是一段悠久的歷史文化沉淀?,F今,我們應該如何更好的去保護這種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傳承和發揚它們的獨特文化價值,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相信通過我們共同的努力,在不久的將來,龍舞運動會很快在四川達州地區發展繁榮起來。

參考文獻:

[1] 史紹蓉,尹國臣,余漢橋,等。舞龍運動的生理特征初探[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1(1)。
[2] 呂韶鈞,彭芳。舞龍運動的文化內涵與中華民族的精神紐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9)。
[3] 段全偉,王輝?,F代中國舞龍運動的社會文化學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4)。
[4] 林愛翠,孔明涯。舞龍舞獅運動的價值及其在高校開展的意義[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研究生論文???,2006(6)。
[5] 樊永強,陳碧述。安仁板凳龍的文化價值探析[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3(5)。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91精品手机国产在线播放|欧洲亚洲精品免费二区|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