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體育,作為我國社會主義體育事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共同文化發展的重要補充,因為民族體育文化所蘊含的民族內涵的獨特性,民族性,對加強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加強民族團結、增強民族認同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黨和國家也在努力進一步加強民族體育的重要性,其中在近期,關于民族體育進入中職教育的討論越來越多,說明了民族體育進入中職教育的呼聲越來越大,將民族文化納入學校教育活動中,是發展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徑,也說明了民族教育進入中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進入中職教育的民族體育,指的是從我國傳統的民族文化中吸取其在體育方面的精華,融合當代社會主義體育發展的需要,結合現實的實際生活,而形成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體育文化。所謂的民族體育進入中職教育,就是在以學校為主體的學校場地,通過運動身體,衛生保健等方式,對受教育的人進行教育培養。民族體育因為其獨特性,所以有著自己的特點和作用。
一、民族體育的特點
(一)文化的生動傳承性。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民族體育是通常是人們在遇到重大的節日,如祈雨時,祭祀時,過年時,豐收時,婚禮時等等,而進行的娛樂活動,是集合體育,民俗,娛樂為一體的活動,有著濃重的傳統文化氣息,是一個生動的歷史記載。而民族體育在現代中職教育的傳播中,不僅因為其娛樂的、趣味的、多種多樣的民族活動豐富受教育者的體育活動,而且,受教育者在參與民族體育中,增加了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因而對我國民族文化的傳播十分有利,對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二)地區文化的特色性。民族體育是人們在其生產勞動中,在社會實踐中而形成發展的,因為我國地域廣闊,東南西北地區跨度較大,地區發展的差異,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因而每個地區都有其獨特的民族體育,從而使得民族體育有其獨特地區特色。民族體育活動進入中職教育,對于發展當地文化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也是當地對外展示其獨特的民族體育文化有效方式。(三)活動的多樣性。自從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十分重視少數民族文化的發展,其中最多的是民族體育文化的保存和發展。據統計,到目前為止,已經有一千多個傳統的民族體育活動被發掘和整理,還有越來越多的民族體育活動正在被發掘和開發,其中,已經有許多民族體育活動被人們所熟知和喜歡,例如蒙古族的摔跤、射箭、騎馬等,傣族的潑水,回族的踢毽子等等許多大家耳熟能詳的活動。所以,民族體育活動依靠著其多樣性,而得到人們普遍的認同和喜歡。
二、民族體育的意義
將民族體育活動作為學校全面發展的一個新的突破口,看出我國向西方國家學習的見證。西方國家體育文化正是通過以學校教育為突破口,伴隨著學校發展而不斷深化,其中,民族體育活動的積極意義越發的突出,其中,對于我國來說,民族體育進入中職教育有著許許多多的意義:
(一)豐富學校體育活動。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的發展,為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新一代人才,學校會不斷增加受教育者的學習活動,因此,這就要求體育活動內容的豐富,而民族體育進入中職教育,因其內涵,活動的多樣性,會立刻增加受教育者的體育文化活動,從而達到豐富學校體育文化活動,促進學校的快速發展。(二)加強思想教育。民族體育在其發展中,始終秉持著宣傳仁愛的人道主義思想,宣揚身體力行的基本道德觀念。據研究發現,民族體育在中職教育的深入中,通過潛移默化的體育活動文化,幫助受教育者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現今西方文化對我國文化的猛烈沖擊下,傳統文化不斷消逝的現狀,民族體育增加對傳統文化認同感有著其獨特而有力的積極作用。同時,這對我國進一步加強思想教育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和價值。(三)加強倫理教育。我國是有著五千年文化歷史傳統的國家,民族體育有著傳統的優秀的人文主義,對于傳統的道德倫理也有宣傳意義。通過具有歷史厚重感的民族體育活動,對于加強人們的基本道德素養的培養有著重要意義。(四)加強身體素質。長期以來,學校教育大多是重書本傳授,而輕體育鍛煉,傳統的教育方式過于死板僵硬,使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使得受教育者的體質問題越來越突出,因此,進行必要的體育活動來增加受教育者的身體素質是十分必要的。在學校體育教育中融合民族體育,通過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增加受教育者對于體育活動的興趣,從而使得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增加,達到增加受教育者的體質,做到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同時,也可以培養一些有著運動天賦的學生。
三、民族體育的發展對策
我國的民族體育發展仍是處于初期,還有許許多多的不足,有許多的問題亟待解決。因此,有效解決民族體育的發展問題,是十分必要的。
(一)有效地整合資源。傳統體育文化是十分的豐富,但其中有精華,也有糟粕,我們在對傳統體育文化吸取的過程中,既不能照搬照抄,也不能完全否定,要辯證的看待,結合社會的實際需要,系統的、科學的對傳統體育文化進行篩選、整理和豐富,使得民族教育能符合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成為社會主義體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二)加強宣傳。進一步加強民族體育的宣傳,是我們所必須的。如開展民族體育的趣味運動會,研討會等,同時,我們也要加教師的隊伍的建設,例如,進行教師每周的集體備課的制度,每周進行一次民族教育問題的主題演講,定期進行對其他優秀教師的民族體育課程進行觀摩學習等活動。只有加強民族體育的宣傳力度,才能進一步發揮民族體育的積極作用。(三)構建完整體系。就目前情況而知,我國民族體育事業的發展,在學校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初步發展,但是,仍然處于初級階段,在民族體育的機構體系方面,仍然需要改進和完善。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要求要合理的構建課程安排體系,提高師資力量的培養,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等等。通過各方面的體系建設,是民族體育更加的科學化、規范化、合理化,使得民族體育健康持續發展。
四、結語
目前,民族體育不僅僅是一種體育活動,更是一種教育方法,一種文化傳播,一種技能培養,在學校開展民族體育體育活動,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身體素質,而且,有利于增加民族認同感,增加民族團結,豐富受教育者文化生活,但是,民族體育進入中職教育仍是處于初期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繼續發掘民族體育的優秀所在,進一步改進其中的不足,加強進一步的宣傳教育工作,使得民族體育進入中職教育更好的發揮其進步的積極作用,從而使得學校教育能夠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章容.民俗體育進入學校體育的意義及途徑研究[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09,05.
[2]繆仕暉.民族傳統體育在學校體育教育中的價值分析[J].科技信息,2009,23.
[3]彭豐,楊忠兵.民族傳統體育促進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的研究與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