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學院教學改革不斷深入,體育教學改革也在探索之中,如何科學設計體育課的不同類型項目,實施“健康第一”的思想,開展即受到大學生們歡迎,又能完成國家規定體育教學任務,這是擺在教學管理者的首要問題。很早以前,國家教委就針對大專院校部分學生體弱多病、身體有缺欠的部分學生設立專門的醫療體育(即體育保健課)。我認為,這種做法極大調動了部分學生的積極性,使那些因患慢性病或外傷以及體質極差等原因而完成不了普通高校體育課的的學生,通過體育保健課進行有針對性地學習與鍛煉,達到身體機能全面恢復和鍛煉的效果,從而保證了身體素質的提高,增強其體質,以適應學習、工作、生活的需要。
以我歷來的經驗,這樣的學生不少,都為體育課不合格而犯愁,在當前大力開展素質教育的今天,我認為我院應該開設體育保健課項目。
1.開設體育保健課目的
1.1 是貫徹落實執行教育部制定的高校普通體育課教學大綱中指出“對病殘學生應專門開設保健課,開展醫療體育”的精神,從而完成高校體育課的基本任務的需要。
1.2 是科學鍛煉身體,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
1.3 是體育改革的需要,學院只身發展需要,同時也是順應高校的潮流。
2.開設體育保健課益處
2.1 有利于學生身體的健康恢復
由于學生高考的壓力,進入大學門檻,一時難于完成高校普通體育課的要求,個別學生還有多種疾病,這樣的學生可以編入保健課班里,待恢復健康以后,在回到原班上課,這樣做可以避免因缺課過多,達不到要求而造成體育課不及格,給學生照成了精神負擔。
2.2 提高體育教學整體的水平
在普通班上課的學生,由于身體素質極差,感到吃力,很難完成體育課的任務,平時又多病的個別學生編入保健班上課,這樣有利于提高體育課整體的教學質量。
2.3 可以減少或消滅體育課不及格的現象,從而避免學生補修體育課
學生體育課成績的考試,其選擇生理負荷量較小,學生易接受,并且按照大學生體質考評辦法,實行身體內部與外部的綜合考評的方式,進行總結性的評述。
3.開設體育保健課的對學生生理機制的作用
參加保健課的學生,應是在健康上、體格上或是活動功能上有缺欠的人。保健課實質是一種醫療性的體育運動,它作用于人體,在各種不同的專門運動對個別器官系統病變部起到治療的作用,其治療生理機制是:
3.1 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機能,增強生理防御機制,恢復內在的平衡,提高防病治病的能力。
3.2 改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加速疾病痊愈,有助于健康的恢復。
3.3 發展身體的代償功能。
參加者必須按照老師的要求,科學而有效地從事體育鍛煉,這樣才能增強體質,改善生理功能,祛病健身,矯正身體因缺欠或疾病而帶來學習和生活的需要。
4.保健體育課選編教材
在選編教材上,要從學生實際健康出發,結合病情、病種,采取有效地體育醫療方式和方法,以利于全面發展身體素質,逐步提高身體基本活動能力。對各種類型的疾病,采取下列醫療性的運動內容:氣功、太極拳、健身跑、籃球、排球等運動量不大的體育項目。
5.體育保健課的一年教學計劃
保健課的學生要學習一年,計 35 周,70 學時,每周兩次課,每次 45 分鐘,基本教材應在一年內完成,選用教材要根據氣候特點,病情的需要,使學生較熟練掌握教材的基本內容,并科學鍛煉。
6.教材綱要
6.1 體育的基本理論醫療常識
6.1.1 鍛煉身體的基本原則、方法及制定鍛煉計劃
6.1.2 醫療體育的概念、方式和方法,如何治病及其作用
6.1.3 健康、亞健康的含義及其因素
6.1.4 體育衛生與保健
6.2 健身跑6.2.1 短距離慢跑 100 米—400 米
6.2.2 慢速長跑 1000 米—2000 米
6.2.3 間歇跑:慢跑與走步交替
6.3 氣功:它可經絡痛,氣血暢,通者不痛
6.3.1 真氣運行法;
6.3.2 益智明目功;
6.3.3 養生站樁功;
6.3.4 拍打放松功。
6.4 太極拳:二十四式、四十八式。采取強調記名,定型由來,形象思維的方式進行教學。
6.5 按摩:頭、肩、背、指、臂、腰等。
6.6 球類運動。
籃球:運球、傳接球、投籃、教學比賽
排球:墊球、發球、傳球、教學比賽
總之,患有慢性病的學生,一時不能隨班上體育課;身體素質差的學生也不能達到及格的標準,這都給他們帶來精神上的負擔,對身心健康也是不利的,從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校體育教學大綱來看,也沒有完成高校體育課的基本任務,也是教學質量不高的表現。對體弱多病、身體缺欠的部分學生,視其具體情況,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則,試行按體質分組教學,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增強部分學生的身體素質,因此,為了學院長遠的目標,我們有必要開設體育保健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