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在社會經濟發展中面臨的問題
人口增長過快、人民素質提不高、人口數量多等問題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人的社會經濟活動,都與人口密切聯系在一起。因此,人口問題一直都是社會經濟發展所要考慮的問題。人口的過度增長,阻礙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當前我國的人口增長形勢處于優良的狀態,與改革開放時期相比,人口的增長勢頭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但是,我國的人口總量相對發達國家還是較多,教育跟不上,發展不均衡等基本國情沒有大幅度的變化。人口總量、人民素質、人口分布結構等諸多方面的問題日益顯現互相交錯,呈現出繁瑣復雜的局面。
二、實行計劃生育,促進經濟發展
人口問題一直以來都是我國待解決的大問題。自計劃生育確認為國策以來,計劃生育在控制人口數量上取得了有效的成果,主要呈現在為我國的經濟長久穩定的發展鋪開一條光明大道。
1. 控制人口增長率,促進經濟發展
自 1982 年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以來,我國的人口增長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使得人口的出生類型從“高出生、高增長、低死亡”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的歷史性轉折。根據統計,3 年前我國的人口總量達到 13 億以上,如果維持 1982 年以前的生育水平,我國現有的人口不止 13 億,有可能是 17-18 億。計劃生育有效地控制了近年來我國的人口總量,穩定出生率,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
2. 控制人口總量,改善人民生活
自 1982 年以來,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得到了長期穩定的發展,人類發展也得到了突破性的進展,人類發展指數也處于有史以來的最高發展水平。人口的發展在社會經濟的發展中有著基礎性的地位,人口的過快增長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為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三、促進人口增長和經濟效益增長良性循環的有效措施
在新中國建設時期,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要繼續堅定不移的走中國特設社會主義建設,集中解決人口增長問題,提高社會經濟效益。因此,如何將社會經濟發展與人口增長有效地結合,進一步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的課題,是國家不容松弛的工作目標。在此基礎上,我們國家應該經過宏觀調控進行有效的支持并發展第三產業,刺激人類的消費,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國家應該采取有效的措施,確保我國人口和經濟的協調發展。
1. 加大教育投資力度,實現人口的均衡發展
國家要實現人口增長的平穩發展,一定要注重經濟利益的導向,服務和關懷人民群眾的同時,還要注重宣傳計劃生育的力度,進一步實現健全條件偏僻的山村少生優生的扶持獎勵制度、啟動計劃生育“少生優生、快速致富”的工程等優惠政策,讓人民切切時時看到政策的利潤。把計劃生育政策與社會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有機結合,實行計劃生育的家庭優先享受改革開放的優惠政策,形成有利的人口增長與社會經濟效益長期協調發展的趨勢,不斷開展社會服務業務領域,擴展受教育的人口范圍,加強教育,提高人口的出生質量,實現人口增長與經濟增長的同步發展。
2. 做好人口老齡化的工作,實現人口與經濟的同步發展
在我國計劃生育制度普及的發展中,首先要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的發展,將解決人口老齡化的問題納入經濟和社會長期發展的規劃中,努力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用、老有所托、老有所醫”;然后,要把年齡大的人與社會發展、國家政策和家庭發展有效的結合起來,組織家庭養老和社會養老倆渠道,使得老齡化問題得以很好的解決;最后,積極發展老齡化的產業,增加老人的消費能力,完善老年法律法規體系,依法管理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經濟效益的問題,進一步提高人口質量,實現人口和經濟的共同發展。
四、結語
總之,經濟的發展是人口增長的基礎,沒有經濟作后盾,人口就不可能存在和持續增長;同時,人口是經濟發展的載體,既能消費經濟又能創造經濟。二者在發展的互相作用中,經濟的增長對人口的增長有著決定性的作用。經濟增長通過分配、消費和交換等一系列環節的循環作用,深入到人口增長的各方各面,決定了人口數量增長率,提高了人口素質,為人口增長和生存提供物質基礎和精神保障。
參考文獻:
[1] 陳飛 . 中國經濟發展與人口增長實證研究—基于 29 個省際面板數據分析 [J]. 現代商貿工業,2011,11(12):1-2.
[2] 郭濤 . 淺析人口增長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J]. 財經論壇,2012,11(1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