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對人口計劃生育隊伍職業化建設情況進行了調研,在對隊伍現狀、主要做法、取得成效、存在問題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做了一些思考。
1 基本情況
河口區屬東營市市轄區,渤海南岸,黃河北側,總面積 2365 平方公里,轄 4 鎮 2 個街道辦事處、1 個經濟開發區,177 個行政村、5 個居委會,總人口 24.8 萬人,其中已婚育齡婦女 22 591 人。目前,區、鎮(街)兩級計生干部共計 137 人。其中,區級 56 人,鎮(街)級81 人。全區 182 個村全部配備了計劃生育專職主任、專兼職生殖保健員和育齡婦女小組長。村(居)計劃生育主任平均年齡為 34.7 歲,其中 35 周歲以下 102人;大專 4 人,高中、中專 92 人。
2 隊伍職業化建設工作
2.1 加強領導,精心組織,保證人口計劃生育隊伍職業化建設順利推進 ⑴成立由區政府分管領導為組長,區委組織部、人事、財政、衛生、勞動保障、人口計生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各鎮、街道也成立了相應的組織機構。區委、區政府將隊伍職業化建設的目標、任務納入人口和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考核內容。⑵深入調查研究,制定實施方案。在全面調研的基礎上,區委、區政府制定出臺了《河口區人口計生干部隊伍職業化建設實施方案》,對全區目標任務、主要工作進行了詳細部署和安排。⑶加大經費投入,區、鎮設立了人口和計劃生育隊伍職業化建設專項經費,確保教材征訂、培訓考試、認證評估、表彰獎勵等必要經費落到實處,并保障逐年穩定增長。
2.2 建章立制,規范管理,筑牢計劃生育“網底”工程
2.2.1 嚴把“入口”關 選用村計生專職主任堅持凡進必考的原則,按照宣傳發動、個人報名、村(居)推薦、筆試、微機操作、面試、考察、錄用等程序實行競爭上崗,擇優錄用。
2.2.2 強化人事管理力度 與區委組織部、區人社局聯合出臺了《關于實行人口計生部門協管干部制度的意見》,區人口計生部門對鎮級計生干部在提拔任用、考核培訓、待遇落實等方面實行雙重管理,鎮級計生辦主任、服務站站長及統計、微機、技術人員調整時需征得區人口計生部門同意,充分發揮了計生部門的參謀作用。
2.2.3 為充分發揮基層計生網絡作用 根據村人口規模設立育齡婦女小組長 (600~1000 人設 1 名,1000 人以上設 2 名),工資待遇為月基礎工資 160 元加年績效工資 1 000 元,實行聯績計酬,工資發放由鎮級財政統籌。育齡婦女小組長的設立,進一步織牢了網底,織緊了網扣,使村級計劃生育工作規范化、制度化。
2.2.4 強化教育培訓,提高整體素質 年初都組織大規模的鎮、村計生干部培訓班,參訓人數達 600 多人次。抓好各鎮、街道在區計生局業務骨干指導下,依托人口學校,采取月例會、培訓班、技能比武等多種形式,對鎮、村計生干部進行經常性培訓。對培訓內容年底進行統一考試,并將考試結果作為評先樹優的重要依據。加強繼續教育培訓,鼓勵支持計生干部參加各類學歷教育培訓、崗位培訓、業務進修等,在學習費用、時間等方面予以保障。
2.2.5 加強規范管理,增強責任意識 在對村級計劃生育干部日常管理上,實行鎮(街)聘、鎮(街)村共同管理、村(居)用、區備案管理制。⑴鎮(街)聘。鎮級負責競爭上崗和人員聘用工作,聘期一般為 3 年,可連續聘任。⑵實行鎮(街)、村共同管理。⑶村用。村(居)兩委負責向村居計生專職主任安排部署工作并提供開展工作的必要條件,督促其完成計劃生育工作責任目標。⑷區備案。
2.2.6 實行工資統籌,調動工作積極性 村級計生專職主任工資實行統籌,由鎮級管理,專戶儲存,??顚S?。2011 年,市、區、鎮(街)三級配套工資 4 600 元,另加區計生局與區委組織部協調將農村遠程教育交由村級計生主任負責,每年工資 1 500 元,村級計生主任工資達到了 6 100 元。在此基礎上,河口區將逐年按 500 元的基數遞增,逐步達到村支部書記工資的80%,并且鼓勵經濟條件好的鎮、村率先提高工資待遇。村級計生專職主任工資由基礎工資、績效工資構成,附加職稱補貼?;A工資主要依據村(居)人口數、已婚育齡婦女數確定;績效工資按照本村(居)當年度目標責任書完成情況,年末經鎮級考核后確定;職稱補貼是在工資之外按照本人取得生殖健康咨詢師職業資格(一至五級)確定相應補貼標準,資格由低到高按月補貼分別為 30、40、60、80、100 元。2011 年,對2010 年獲得生殖健康職稱資格的村級計生主任,按標準給予相應的補貼,由區、鎮兩級各承擔 50%。
2.2.7 嚴格考核激勵,激發隊伍內部活力 ⑴加大日??己肆Χ???己私Y果直接與工資掛鉤。實行基礎工資、職稱補貼按季發放,績效工資按年發放。⑵實行獎優罰劣。對完成年度工作目標的,給予適當的榮譽表彰和物質獎勵。對工作成績突出的,在政治待遇上給予優先推薦。今年,在村兩委換屆中,組織部、婦聯、民政、人口計生等部門聯合出臺意見依法保障村級計生主任進村“兩委”,村級計生主任進入村“兩委”班子達到了 60%以上。⑶實行養老保險制度。為符合條件在職的村計生主任繳納養老保險,任職每滿一年,給予繳納 1000 元的養老保險費,區財政負擔 40%,鎮、村負擔 40%,個人負擔 20%。⑷實行退休定補制。對連任15 年以上,年滿 50 周歲離任的,每人每年給予 840元生活補貼,區、鎮財政各承擔 50%,直到領取養老保險金時終止。⑸實施關懷救助。對在職的村級計生專職主任,其本人、配偶及子女遭遇重大疾病或意外事故時,給予適當救助。
2.2.8 建立人員退出制度,優化隊伍結構 在嚴把“入口”的同時,積極暢通“出口”,建立完善村級計生干部辭退、辭職和退休制度。主要暢通了八個出口:連續兩年出現違法生育或一年內出現兩例違法生育的;本人及在本村居住的親屬違反生育政策的(親屬指本人和配偶二代血親);連續兩年考核末位的;在工作中出現重大失誤的;新任三年內未考取生殖健康助理咨詢員資格的;不能勝任人口計生工作的;辭職(需本人提出,經鄉、村兩級同意);退休(年齡達到 50 周歲)。通過規范完善人員退出機制,有效促進了村級計生干部的正常流動和更新。2011 年,河口區對 4 名因連續兩年出現違法生育的村計生主任予以解聘,從出口退出,并取消競選村“兩委”資格。
2.3 積極探索,健全網絡,破解城鎮社區及流動人口管理難題
2.3.1 實行“城鎮計生居民小組長”制度,破解社區管理難題 在管理上,社區分為“二區四片十個責任塊”,建立起社區 - 責任區 - 責任片 - 責任塊“四位一體”的計生管理網絡。建立健全崗位目標責任制,實行“日工作單”制度,每天上班填報當天工作具體工作計劃,具體到哪幾個戶,干什么;下班填報當天工作完成情況,具體到完成了多少戶,到什么程度。實行年度工作考核獎懲制度,將工作質量與工資掛鉤,月工資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基礎工資 500 元,按月發放;另一部分 300 元,年終根據平時成績、專項督查、民主測評、獎懲因素等 4 大項 13 小項 30 余個指標的考核成績,加入獎勵或處罰分值后一次性發放。
2.3.1 實行“流動人口協管員”制度,破解流動人口管理難題 即在小區聘任流動人口協管員,以出租房屋管理為切入點,實行“以房管人”、“人房共管”,負責建立流動人口育齡婦女計劃生育等級賬冊,實行動態管理。協管員按管理外來育齡婦女人數兌現工資,當年管理服務時間超過 6 個月的,按每人 30 元的標準發放;不足 6 個月的,按每人 15 元的標準發放。
3 取得的成效
河口區創建為“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被確定為“全國人口計生隊伍職業化建設試點單位”和“全省陽光計生示范縣區”;連續三年榮獲全市人口計劃生育目標考核第一名;被市委、市政府授予“30 年人口計生工作先進單位”。區人口計生局先后被省人口計生委授予“全省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先進單位”,被省文明委評為“省級文明機關”等榮譽稱號。
2009 年,在區人大常委會組織的由區人大常委會組織,區人大常委會委員、區人大代表、社會各界人士、企業負責人、鎮(街)班子成員、區直部門、單位中層以上干部參加的評議活動中,區人口計生局被評為全區“人民群眾滿意單位”榮譽稱號。
4 面臨的問題
與當前經濟狀況相比,村計生專職主任的工資報酬偏低,現在的工資報酬與計劃生育工作的“高風險、高付出”不成正比,導致有的村級計劃生育專職主任在時間和精力上沒有全心地投入,一些基礎性、經常性工作沒有完全落到實處。受鄉級人員編制等情況的制約,基層計生技術服務人員力量薄弱。由于未專門設立人口與計劃生育專門的職業資格評審認證體系,計生技術職稱評定仍沿用醫療專業職稱序列,依賴于衛生部門,使得一部分人口計生技術服務人員長期解決不了技術職稱問題。
5 建議
⑴以生殖健康咨詢師資格認證為契機,協調人事、勞保等部門,建立完善資格認證體系,促進隊伍素質的提高。
⑵進一步加大干部教育培訓力度,積極開展各類職業教育培訓,不斷提高計生干部業務能力。
⑶多渠道聘用具備資質的技術服務人員,充實基層計生技術服務隊伍,提高服務質量,滿足群眾需求。
⑷要制定切實可行的人口計生職稱和職業資格評定體系。
⑸要制定與人口計生新職業職稱配套的待遇報酬體系,把崗位工資待遇和職業資格掛鉤,才能使新的職業資格培訓、考核、認證工作具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