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通過研究發現,茂縣有著十分頻繁的水旱災害,新中國成立之后,水利建設受到了人們的重視,建設了一大批的基礎設施。近些年來,又進行了連續性建設,對水利基礎產業進行了強化,促使其整體服務功能得到了增強。但是通過調查發現,目前在農業發展的水利方面,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
2 山區農業綜合開發的水利重點
2. 1 防汛工作需要保證萬無一失
要加固整治山區境內那些沒有達到相關標準的小水庫和蓄水設施等,促使其足夠的安全和穩定。因茂縣現有大小海子 25 個,總蓄水量約1. 4 億立方米,其中以地震形成的疊溪大小海子為最大,蓄水量近1. 3 億立方米,相當于一個大型水庫,它對凈化岷江水質和調節洪水起到了較好作用,并有條件結合旅游需要,建設水上旅游項目。在山區排水河道方面,需要將優先治險的原則給堅持下去,同時結合疏浚和防護等仿真,對年度計劃進行制定,然后分期實施。要依據防洪標準,來拓寬所有排水河道,進行疏浚和清淤工作,對租水橋梁進行改建,岸坡的改造工作需要分期來進行。要將一定的寬度留設于骨干河道的一側或者兩側,以此來進行園林綠化,要將河濱綠化公園合理布設下來。
2. 2 多途徑來對灌溉水源進行開辟
首先,對小型水庫以及塘壩水庫進行適量建設; 對現有的小水庫或者塘壩進行續建,促使地表水攔截能力得到增加。對微型群系攔蓄水工程積極興建,如果某些地區有著較為復雜的地質地形條件,并且位置較高,那么就需要對雨季表面坡面和溝道徑流進行攔截,進行水池或者水窖等微型群系攔蓄工程的構建,將山地的自然落差給利用起來,節水灌溉農作物,促使農作物的用水需求得到滿足。本工程具有很多的優勢,不需要較高的投資成本,并且工期較短,可以在較短時間內看到效果。
2. 3 要做好水環境保護工程
一般情況下,需要從兩個方面來進行水環境保護,分別是水土流失的防治和水污染的防治。要想對水土流失進行防治,對飲用水源進行有效的保護,茂縣山區將小流域作為單元,統一規劃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攔蓄灌排,有效結合了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并且結合了坡面治理和溝道治理。有很多農民所處深山地區,有著十分惡劣的生存條件,那么就需要將生態移民方式應用過來,逐步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梢允枭⑵渌麉^域內的農民,促使單位土地上人口承載量得到有效減少。
盡量要一次性完成生態移民工作,促使農民遷移到新建城區。近些年來,在城鄉建設開展的過程中,有著諸多的采石場等遺留了下來,對生態自然景觀造成了不良的影響,那么就需要進行治理。在水污染防治方面,需要將一些必要的污水處理設施裝置于各個排污企業,促使水質得到凈化。要合理調控河道徑流,促使河水的自凈能力得到提高。
2. 4 大力推廣綜合節水技術
\\( 1\\) 發展高效節水農業的指導思想; 相較于平原區來講,本山區農業灌溉具有一些特殊性,它有著較為豐富的水資源,但是沒有較高的利用率,因為水資源有著多元化的用途,只能夠有限補償灌溉山區大部分旱地。灌區較小,但是特別分散,這是因為有著較大的地形變化,在本地區無法適用很多的節水灌溉設施和技術; 另外,有著較為薄弱的經濟基礎,山區沒有較好的經濟條件,那么就需要應用那些廉價的中小型節灌設施和機具,有條件的話,可以將一些現代化的設施給引入進來。最后,重點內容是蔬果園節水,因為茂縣山區農村經濟的主導產業就是蔬菜和林果業,規模不斷擴大,那么就有著更大的用水量需求。因此,茂縣就需要結合不同的水源狀況,將經濟條件、農業生產方式以及農業現代化進程等方面充分納入考慮范圍,合理開發水資源,優化組合灌溉農業、旱地農業節水保水等技術,將已有水源以及天然降水給充分利用起來,保證作物需水關鍵時期的水分供給得到保證,對田間水分的無效消耗得到有效減少,進而實現水利用率以及水分生產率提高的目的。
\\( 2\\) 工程節水措施,某些地區有著較好的水源,坡度不大,那么就可以應用渠道防滲灌溉技術。如果某些地區有著較為復雜的地形和較大的坡度,那么就需要對管道輸水技術大力推廣; 而對于高效經濟作物或者果樹生產區,因為有著較好的經濟條件,那么就可以將現代噴灌技術給利用起來,最大限度的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 3\\) 非工程節水措施,在農藝節水措施方面,對耕作層深度進行加大,以便深層蓄積土壤水分,對地面蒸發耗水量進行減少。不能將全耕技術應用到果園中,需要將虛實并存的耕作技術給利用過來??梢詰玫孛娓采w技術,通過實踐研究表明,采用秸稈覆蓋或者地膜覆蓋技術,可以促使地面蒸發量得到有效減少,地溫可以得到提高。要對有機肥進行增施,有機肥的增施,可以促使土壤養分得到增加,對土壤結構進行有效改善,促使土壤的蓄水保水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在政策與管理節水措施方面,要充分重視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益,對過去傳統的思想進行改變,要及時向相關單位和個人移交建設成的小型水利資產,將產權或者使用權證書頒發給相關責任人,將專業管護、拍賣經營等方式給應用過來,這樣形成的運行管護模式才可以能夠與當地的具體情況所適應。通過高效節水農業的發展,可以促使當地人民獲得更大的利益,公益性較強,如果節水項目喲足額和較大的直接經濟效益,就鼓勵人民自己籌措資金,也可以將銀行貸款的方式給應用過來,給予一定的財政補貼。如果沒有明顯的直接經濟效益,那么政府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成本。在對組織管理、工程管理以及用水管理等制度進行構建時,需要充分結合市場經濟要求來進行,要保證各項設施的效益是持久穩定的。如果某些灌區有著較大的水源,那么就需要對農民用水者協會進行合理組件,以便對灌溉水工程設施進行更好的管理。
3 結語
茂縣山區農業發展的治水策略具有明顯的特點,水利建設要與生態、經濟、社會發展聯系起來,量水而行。應以小流域為單元,實施山水林田路統一規劃,攔蓄灌排節綜合治理,需排則排,需灌則灌,需路則路,要大力發展高效節水農業,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參考文獻
[1]李?。?小流域綜合治理是山區農業發展的重要途徑[J]. 北京水利,1998\\( 2\\) : 25 - 26.
[2]陳世儉,吳顯欣. 長江流域中游地區的治水策略與可持續發展[J].自然災害學報,1999\\( 3\\) : 7 -13.
[3]李紅. 欠發達山區農業發展對策探討[J]. 廣東農業科學,2008\\( 4\\) :102 -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