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滲水原因剖析
根據相關研究,近99%的滲漏問題都發生在僅占整個建筑或結構外表面1%的細部部位,故尋找和杜絕衛生間滲漏應從地面過渡處理的包括門檻石之類的細部節點入 手[1],最直觀簡單的方法就是鑿開正在滲水的門檻石。
仔細觀察鑿開的門檻石,大家會發現出現滲水的門檻石下方的結合層處于一個水分飽和、半飽和的狀態,在結合層中隨便摳出一個小洞,水分就會涌出。毫無疑問,相對疏松的門檻石結合層是衛生間內積存水流(滲)出的主要通道。
這是由于常規門檻石結合層施工是衛生間整體防水施工的后一道工序,常規的防水施工也無法覆蓋到門檻石結合層,更沒有將衛生間地面的結合層與門檻石結合層進行有效地隔離,致使從衛生間內地面上滲透到衛生間內地面結合層的積存水在達到一定的飽和度和水壓差后,又逐漸滲透到門檻石的結合層之中,進而從門檻石結合層中逐漸外泄、滲出。也就是說衛生間門檻石下方的水泥砂漿或粘結劑構成的結合層構成了衛生間門檻石下方滲水的主要通道,截斷水分滲出的通道,自然也就成為解決門檻石部位滲水問題的核心所在。
因而,采取相關措施,阻攔可能的水分從衛生間內的滲出是預防該通病的核心與關鍵技術[2].
2、防治滲水思路與關鍵技術
針對上述分析,構筑止水帶將衛生間內地面結合層與門檻石結合層有效隔離開來,有效阻攔水分從衛生間內地面結合層滲透到門檻石結合層中,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通過在門檻石及結合層下方止水帶的設置,成功構筑了一道封閉的防水攔截帶,并通過防水層施工、基層鑿毛處理等相關的技術措施,從源頭上徹底解決了可能的衛生間存積水的外滲問題[3].
毫無疑問,止水帶施工是衛生間門檻石下方滲水通病防治預控的關鍵技術(圖1)。
門檻石止水帶施工的技術控制點:基層鑿毛處理、止水帶細石混凝土澆筑、防水。
3、門檻石止水帶施工工藝流程[4]
材料準備→基層清理→施工放線→門檻石下部結構基層鑿毛處理→止水帶細石混凝土澆筑→整體防水施工→門檻石鋪貼施工(及衛生間內地面石材或瓷磚鋪貼)。
4、門檻石止水帶施工技術要點
4.1 材料準備
根據設計要求,做好常規面層裝飾材料及門檻石的材料準備(石材、地磚等);做好止水帶材料準備,主要有C20細石混凝土涂膜防水材料等。
4.2 基層清理
清除樓板結構基層(即土建找平層)表面上的污垢、油漬、浮灰及渣土 .
4.3 施工放線
根據總承包方提供的建筑標高線,借助水準儀彈出1 m標高線及衛生間地面鋪貼完成面標高線。同時,彈出門檻石施工輪廓線及施工控制線。
4.4 門檻石下部結構基層鑿毛處理
根據測量放線結果,對門檻石下方的結構基層進行鑿除,鑿除部分的底部標高距離裝飾完成面40 mm.鑿除的土建結構基層部分的底部必須鑿毛處理。
4.5 門檻石止水帶細石混凝土澆筑
用C20細石混凝土對鑿除部分進行澆筑修補,同時用抹子收光處理。細石混凝土止水帶頂部完成面在衛生間地面裝飾完成面下10mm.
4.6 整體防水施工
止水帶細石混凝土施工完成7 d后,采用涂膜防水材料,對門檻石止水帶上方及衛生間土建抹灰層進行整體防水施工。
注意:每遍防水施工時,整個防水層施工必須整體一口氣完成,不得中途停留后再行續涂,以防形成防水層施工縫,影響防水效果[5].防水層施工完畢并按防水材料使用說明書的要求養護后,按規范要求進行48h閉水試驗。
4.7 止水帶完成及門檻石鋪貼施工
防水層閉水試驗合格后,進行衛生間門檻石及衛生間內地面石材(或瓷磚)的常規鋪貼施工。
考慮到衛生間內地面石材(或瓷磚)及門檻石結合層厚度施工條件上的限制,建議衛生間內地面石材(或瓷磚)采用水泥砂漿(常規配比1∶3,質量比)鋪貼,門檻石采用石材粘結劑鋪貼。
門檻石及衛生間內地面石材(或瓷磚)的鋪貼施工中,注意做好防水層的成品保護。
5、工程實例分析
5.1 工程一
該工程位于徐州市新城區政府行政中心南側,緊鄰景觀大道,建設用地面積1.47 萬m2,建設內容為城市規劃展廳、多功能報告廳及地下停車庫等??偨ㄖ娣e2.6 萬m2,地下1 層,地上建筑4 層,建筑高度24 m.規劃館工程于2008年2月開工建設,為當年徐州市重點建設項目,2009年12月竣工驗收并投入使用。2012年獲江蘇省“揚子杯”優質工程并被江蘇省建設廳收錄為“綠色施工與精品工程”案例。工程裝飾施工中采用在門檻石下方設置止水帶的技術措施保證了該區域至今未出現滲漏現象。
5.2 工程二
該工程位于杭州市西湖大道333號,主要施工范圍包含酒店室內會議、客房、餐廳及部分公共部分的精裝修改造。其中的衛生間門檻石全部采用了本文所述的門檻石防滲水施工處理技術。該技術工序不復雜、施工效果好,很便于操作人員掌握和施工作業,而且質量穩定性很好,無滲漏水質量隱患、無后顧之憂,獲得業主、建筑師和監理單位的贊賞。
通過止水帶的施工[6],能有效解決了以下幾點問題,確保施工質量:(a)門檻石結合層與衛生間內地面結合層之間不再構成一個整體貫通的通道;(b)門檻石結合層與衛生間內地面結合層交接處的整體防水處理,構成整體防水封鎖層,使地面積存水無隙可乘;(c)保證了門檻石完成面與衛生間地面完成面間的準確高差。
因而具有很好的技術可靠性,同時,該止水帶施工技術已得到多項裝飾工程的成功運用與有效驗證,穩定性較好[7,8].
6、結語
本文對衛生間門檻石下方滲水的原因進行了剖析,對這一質量通病的技術預控措施及解決方案進行了大膽的探索。通過在門檻石下方設置止水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同時,為較好地解決衛生間門檻石下方的滲水問題提供了一個可供參考的思路。
【參考文獻】
[1] 邁克爾·庫巴爾。建筑防水手冊[M].第二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2.
[2] 彭圣浩。建筑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手冊[M].第三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
[3] 崔麗萍,陳衛紅。建筑裝飾與裝修構造[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4] 李春亭。新編建筑裝修裝飾使用手冊[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
[5] 吳公穩,楊凡。房屋建筑精品工程施工工法[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
[6] 於俊,鄭偉鋒。某工程樓地面防水工程施工技術[J].廣東建材,2009(9):96-97.
[7] 佟貴森。建筑地面防水工程技術標準綜述[J].施工技術,1997(12):44-45.
[8] 沈春林,蘇立榮,李芳,等。墻地面防水工藝指標,墻地面防水技術規范[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