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功能是描述教育在人及周圍環境相互影響中所發揮的作用的概念,教育功能常常描述教育活動已經發生或者將來會發生的一系列結果.而教育經濟功能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教育是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前提、教育是知識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教育是現實生產力的重要手段、教育是知識創新的重要基礎.
一、教育經濟功能的概念
教育的經濟功能是指教育為生產、經濟發生作貢獻的能力.換言之,就是教育為社會創造財富的能力.教育可以促進國民經濟增長,教育投資具有的可增值性較物質生產投資的更為強烈.但是,教育的經濟能力不能被直接認定為教育可以向物質生產一樣直接創造財富.
直接帶動國民經濟的增長,直接讓人們取得現實的收益.無論哪一個版本的《教育經濟學》教材都認為---教育是通過它培養的人才在參加工作以后,與相應的生產資料相結合,在勞動中創造價值從而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
因此,教育的經濟功能的效益并不能用物質生產的產出與投入之比來衡量,教育經濟功能效益的計算方法只能是用教育收益減去教育成本.
教育的收益與成本之間的關系是一種特殊的關系,它具有五個方面的特性:間接性、遲效性、長效性、多效性、流動性.教育經濟學家在判斷教育的經濟效益時,都必須特別注意這幾個方面的特點.如舒爾茨的"余數分析法",丹尼森的"因數分析法",特魯米林的"勞動簡化法"都充分考慮了這些因素.
那些不顧教育產業自身的特點,強行將它們與物質生產并列,就勢必造成教育經濟功能的異化,從而引起教育事業的混亂.
二、我國教育領域教育功能異化的表現
\\(一\\)高校擴招引起的教育經濟功能的異化
受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政府做出了把教育作為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的動力的決定.中國的人口基數很大,所以中國的高等教育是一個很大的市場,高等教育入學率低同廣大人民群眾對高等教育的渴望有相當大的矛盾.
因此,在經濟發展不景氣、外需不足的情況下,可以開放高等教育的市場,通過高等教育院校的擴招拉動內需,吸引居民將收入投向高等教育市場.據亞洲開發銀行經濟學家湯敏研究計算,二百四十億的教育消費就能夠帶動中國一千億的投資與最終消費.基于以上調查研究,我國便開始了"大規模"、"超常規"的高等院校擴招工作.
據統計1998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108.4萬人,1999年招生159.7萬人,2000年招生220萬人,到了2001年更是擴大到了250萬人……僅僅幾年間年,我國的高等教育入學率就從百分之三點四增長到百分之十七,比預計提前了十幾年達到了高等教育普及的目標.
\\(二\\)學校教育發展的物質化傾向
教育的經濟功能只有通過學校才能夠實現,在我國,不少學校都打著教育為社會服務的口號,然而實際中卻更多的考慮物質因素.這里所說的"物質因素"并不是通常我們所認為的物質,而是指和精神屬性等無形的要素相比較而言的有形要素.從全局著眼,教育所用到的要素不同于一般的企業公司、政府機關和一些非贏利的機構.教育工作的開展是利用特殊的理性要素,即知識來進行的.
因此,教育最基本的組織特征是以知識為核心的.這決定了學校教育要表現出一種對學術價值強烈追求的氣氛.
然而,從我國現階段的教育發展水平和學校的辦學實踐中可以很明顯的觀察到,學校的指導思想已經開始發生明顯的轉變---由原來的重視質量和教育水平變為注重辦學的規模、招生的數量和與此帶來的經濟利益;由關注教育內在而無形但對其發展至關重要的精神要素變為對外在而有形的物質要素的追求.
\\(三\\)實現教育經濟功能方式的市場化
教育經濟功能的實現是學校社會服務功能的表現,學校作為非盈利性的機構,它的職能是通過向社會輸送大量高質量的人才來實現的.在人們的普遍觀點里,教育屬于公益類型的事業,學校屬于非盈利性機構,國家投資和社會的支持是教育發展依托的主要力量.
但最近十幾年來,人們對教育的需要不斷上漲,與國家所能供給的教育機會之間的沖突不斷加深,市場經濟和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使一部分人轉變了原有的觀念,把學??醋魇侵\求經濟利益的陽光產業.他們希望使用市場化的管理模式,讓學校創收、讓教育事業為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四\\)基礎教育的變革促使異化
近幾年,我國基礎教育層面的改革比不上高等教育的普及那么引人注目.但是有些措施和政策依然是對教育經濟功能的錯誤引導,甚至在某些方面違背了客觀規律.基礎教育方面盛行"拉動內需"的思想,這一思想淡化公共教育理念,引導市場進入教育界,導致邊緣群體的利益受到損害.如教育與戶籍制度的結合大大提高了流動人口子女入學的門檻.
教育民主化的思想也在基礎教育中逐漸流行,這種模式雖然有利于發達地區的教育事業的發展,但是對于民主制度不健全的落后地區帶來的影響卻是災難性的.擇校也是最近幾年在基礎教育中流行的方式.
家長為了讓學生進入所謂的名校,不惜花費大量金錢選擇擇校,學校借此機會成立"擇校班"來獲取經濟利益.教育具有一定程度的經濟功能,但是并非我們普遍認為的產業化經濟功能,教育經濟功能的發揮需要遵循一定規律,不可將此與直接的經濟效益相聯系.目前我國的教育經濟功能異化現象非常明顯,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仰丙燦,陳志全.我國當代教育領域中教育經濟功能的異化[J].教學與管理,2006,09:5-6.
[2]黃育云.教育產業觀的扭曲與教育經濟功能的異化[A].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經濟學分會.2009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經濟學分會:,2009:6.
[3]孔凡勝.論教育產業觀的扭曲與教育經濟功能的異化[J].當代教育論壇\\(管理研究\\),2010,10:90-92.
[4]邵波,趙忠令.對我國當前高等教育經濟功能異化的審視[J].南京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2: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