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中職教師職業素質培育探究
【引言】中職學校教師職業素養提升研究引言
【第一章】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業素質的相關理論研究
【第二章】衡水市中職學校教師職業素質狀況研究
【3.1】中職教師職業素質提升計劃的制定
【3.2】中職教師職業素質強化方案的實施
【第四章】教師職業素質提升計劃的實施原則及結果分析
【結語/參考文獻】中職教師職業能力培養研究結語與參考文獻
二、中職教師職業素質提升方案的實施
職業素質提升方案的實施過程是整個計劃的核心環節,受培教師能否在計劃中得到科學合理地鍛煉,從而對職業素質的提升有幫助,取決于提升方案是否能夠得到有效實施。沒有科學實施過程的計劃再完美也都是紙上談兵。對于中職教師職業素質提升方案22的實施過程包括以下幾個環節。
(一)嚴格招聘環節,對入職教師優中選優
目前中等職業學校教師來源較為單一,且存在兩種誤區:一種是“只要是師范類院校畢業,就能夠勝任中職教師崗位”.在這種誤區的影響下招聘來的教師,也許能夠勝任理論課堂教學,但是大部分教師缺乏技能實踐經驗,不能指導學生完成中職教學的實踐環節;另一種是“聘請有經驗的車間師傅能夠勝任教學實踐環節”.誠然有經驗的生產一線師傅對實踐操作過程得心應手,但是現代職業教育并不是民間的“師徒傳幫帶”,教學教法的科學性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職教育學生人才培養質量?!耙痪€師傅”倘若沒有較為全面的職業素質,反而會在實踐教學環節出現教學目標偏移,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
教師招聘作為中職教師職業素質提升計劃的第一環節,其目的在于從眾多師范類院校畢業生中選拔適合勝任中職教師崗位的優秀人才。因此,要在教師招聘(包括理論課教師和實踐課教師)過程中加入綜合職業素質考核內容,通過筆試和面試對應聘者的政治思想、業務水平及多方面的能力進行量化。為錄用的教師建立教師職業素質檔案,作為今后職業素質提升計劃實施的重要參考。
(二)對教師的職業素質進行初評定位
初評定位是指在職業素質提升計劃實施之前對受培教師的綜合職業素質進行摸底考察,目的在于全面了解每一名受培教師的基本素質情況,對其職業素質進行定位,是制定職業素質提升方案的重要依據。初評定位采取筆試的方式,滿分為 100 分,由培委會組織專人命題,內容涵蓋當今教育的方針政策、教育工作的意義、教師職業道德、個人修養、教學教法、教育心理、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內容,題型包括選擇、判斷、論述。初評定位測試應區別于一般的能力測試,培委會在考試前不應為教師指定任何的考試范圍和復習資料。通過受培教師“裸考”成績,對受培教師接受培訓前的職業素質進行準確評估。由于崗位要求的不同,培委會需對專業技術崗位教師和管理崗位教師分別命題,命題內容要根據崗位特點有所側重??荚嚱Y束后,受培教師的成績及考卷歸檔保存,不對外公示。
根據初評測試的得分情況,培委會對所有受培教師的職業素質初評定位根據分數的由高到低排名,按人數比例進行職業素質初評等級劃分(專業技能崗位教師和管理崗位教師分開進行),相關比例分配參照圖 1.按照“優秀等級創新提升,良好等級強化提升,中等級別全面提升,基礎等級重點提升”的宗旨,培委會按照不同素質等級的教師職業素質特點,以研討會的形式為每一個等級選定計劃內容并制定一個周期內詳細的提升方案。(職業素質提升方案一覽表詳見表 1),由計劃負責人記錄等級內受培教師的詳細信息。同時對受培教師在培養期間完成各項任務進行監督指導。
(三)對教師的表現實施動態測評
動態測評是教師職業素質提升計劃的重要保障環節,持續跟進的測評目的在于記錄受培教師在每個單元內容的表現,有利于培委會在周期末對教師的職業素質提升計劃的完成情況及表現情況做出整體評價。受培教師在完成提升方案每個內容的過程中,計劃負責人都會及時記錄受培教師的表現情況,通過數據、圖表、文字的形式客觀作好記錄,同時對教師的完成情況進行量化打分。(量化表可參照表 2)培委會結合提升內容,對受培教師的得分制定不同的等級(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例如通過動態測評,學校能夠較好地掌握教師在提升計劃中的表現情況,對于“優秀”、“良好”、“合格”的內容,認定為本單元內容“通過”,對于“不合格”內容,培委會在下一個提升周期單獨安排該項內容作為教師的提升補充計劃。
(四)周期反饋
提升周期結束后,計劃負責人將每名教師在所有單元中的動態測評表進行匯總,向培委會真實地反應對受培教師的培養過程。培委會根據每個教師在各單元的表現和量化進行整體評價和等級認定。為獲得優秀、良好、合格的受培教師分別頒發“中職教師職業素質提升計劃”相應等級證書,并對不同等級的教師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同時將提升結果與教師的績效工資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