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過街行人與機動車之間的沖突屢見不鮮,對行人安全及機動車通行造成了巨大的損害,本文在分析行人過街存在的問題基礎上,分別就行人的交通共性,信號交叉口行人交通特性及無信號交叉口交通特性進行了分析,提出了行人過街的主要影響因素,并就保障行人過街安全措施提出建議
關鍵詞:行人;交通特性;交叉口;安全保障
Abstract: the cross the street pedestrians and vehicles of the conflict between common occurance, safety and motor vehicle traffic on pedestrians caused extensive damag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edestrians cross the street, and some basic issues of common pedestrian traffic respectively, signal intersection pedestrian traffic characteristics and no signal intersection traffic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pedestrian crossing the street, and to ensure the safety measures across the street are proposed
Keywords: pedestrians; Traffic characteristics; Intersection; security
中圖分類號:U41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雖然現今城市交通的形式和內容都發生了質的變化,但步行交通仍是城市交通的主要形式之一,相關調研表明,在淄博市,步行出行占所有出行的46.7%。
行人過街存在的問題
(1)行人過街設施缺乏,行人強行穿越機動車流[1]
在交叉口間距較長的路段上,特別是當道路等級較高時,為了保證機動車的通行效率,通常很少甚至不設置專門的行人過街設施。當某些路段中出現行人過街需求時,行人會在來往機動車流中尋找間隙過街。當行人等待時間超過其等待承受限度時,即當行人等待機動車間安全間隙的時間超過了行人所能承受的最大等待時間時,會選擇從機動車流非安全間隙中強行穿越,因此造成人車沖突,甚至釀成交通事故。
(2)行人過街設施設計不當
行人過街設施主要包括人行橫道、行人過街天橋和行人過街地下通道。由于部分行人過街設施設置時沒有考慮行人過街的行為特性,因此可達性差。
(3)行人過街信號設置不合理
現在很多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控制信號燈相位配時的設計多傾向于滿足機動車輛的通行需求,相對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過街的行為特性沒有得到考慮,行人信號和行人專用相位很少,通行時間得不到保證,行人過街需求幾乎得不到滿足,未能在時間上把行人流和車流有效地分離開。
(4)缺乏有效交通管理控制
信號控制交叉口和路段人行橫道處缺乏有效管理[2],行人過街常常違反交通法律法規。由于行人的從眾心理,有人帶頭就會有吸引更多行人違法,經常出現人車搶道而行的現象,很少有行人和駕駛員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關于人行橫道處通行權的規定。
2 過街行人交通共性
所謂行為的共性[3],是指人的行為共有規律。研究表明,人在一定的客觀環境作用下總會存在一定的需要;在需要的支配下,個體行為總是去選擇、尋求并實現某個目標,從而滿足需要。一旦這種需要得到了滿足,一種新的需要又將產生,從而導致新的動機和行為去實現新的目標,這樣循環往復以至無窮。
行人過街行為的共性可以分解為行人過街的客觀環境、行人過街的主觀需要、行人過街行為三方面:
(1)客觀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是事物發展的外部因素,是決定人的行為的外在條件。
(2)主觀需要是指客觀的刺激作用于人的大腦所引起的個體缺乏某種東西的狀態,可以表述為:人們對某種目標的渴求或欲望。它在主觀上通常表現為不滿足感或渴望某種對象、現象。常見的如購物,餐飲,工作,上學,求醫,游玩,回家等需求。
(3)行人過街交通行為描述,當行人到達人行橫道時,首先判別在路上行駛的車輛之間是否有可供其穿越的安全間隙,若存在則立即通過,否則等待安全間隙的出現再穿越。行人行為過程如下:
圖1 行人行為過程圖
3 無信號交叉口過街行人交通特性
通過實際觀察發現當行人到達人行橫道時,首先要判別在路上行駛的車輛之間是否有可穿越的間隙,若有行人認為可以穿越的可穿越間隙,則立即通過人行橫道,否則就等下一個車輛間隙。同樣,在車輛通過人行橫道時,也有類似的一個判別過程。因此,行人和車輛通過無控制人行橫道處的運行過程,是一個人車互相干擾的過程。
行人過街交通流[4]的描述不能一概簡單使用一般的行人交通流參數。由于無信號控制條件下行人過街時與機動車共用人行橫道,在此情況下,行人一般在車流下穿梭,安全空間極小,幾乎只相當于人體的垂直投影面積,采用流量/流率、速度、延誤等參數描述行人無信號過街交通特性。
通過對淄博市市共青團路與柳泉路交叉口的過街行人的交通流量調查,記錄資料獲取實際數據,對行人過街交通流的速度特性進行研究,其中包括分類別的速度分布特性和總體分布特性的研究。
圖2 不同性別不同車道的行人步速統計
二者在不同車道上的步速分布規律基本一致,在通過第三車道時男性行人步速高于女性行人,其他車道上兩者步速接近,尤其通過第一車道和第二車道時男性行人和女性行人步速幾乎沒有差異,整體步速基本相當。
圖 3分年齡段的行人在不同車道的步速統計
不同年齡段行人過街時的步速明顯有所差異,即中青年與兒童步速較高,老年人步速最低。中青年與兒童步速較高的原因在于其冒險性更強,老年人步速最低的原因在于體力和心理的雙重劣勢。此外,所有年齡段的群在第三車道的步速均明顯高于其他兩條車道。這是由于在第三車道時,行人迫切期望盡快遠離危險區。
4 信號交叉口過街行人交通特性
有信號控制的交叉口處一般設有專門的人行橫道,過街天橋或地下通道,但因出行者出行目的及出行心態不同,而表現處了不同的交通特性,其中最直接的行人過街行為表現為過街速度的不同。
影響信號交叉口出行人過街行為的因素有[5]:年齡、性別、行人數量、綠燈時間段、交通量。通過在淄博市柳泉路與共青團西路交叉口人行橫道處獲取的數據進行分析,對不同年齡及不同性別的行人進行了速度統計,統計結果如下:
圖4 不同年齡人群在不同車道上的分布(信號控制)
圖5 信號控制下男性和女性在不同車道上的步速分布
圖4-3和圖4-4分別是信號控制條件下行人過街步速的頻率分布直方圖和累計頻率分布圖。行人步速分布集中的趨勢明顯,基本集中在在0.9—1.4m/s范圍內,且步速分布基本服從正態分布。
圖6 行人過街步速頻數分布直方圖(信號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