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經濟論文 > > 人口老齡化下健康養老與保險的融合發展機遇探析
人口老齡化下健康養老與保險的融合發展機遇探析
>2023-09-12 09:00:00

摘要:從目前到2020年以至本世紀中葉的"新時代", 由于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不斷加劇, 健康養老產業的發展備受關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使命下, 以及國家制定政策以支持社會資本投資健康養老產業的背景下, 保險業與健康養老產業的融合對保險業和健康養老產業的發展均有重要作用.通過與健康、養老、醫養相結合, 保險公司可以在保險事故發生前后降低自身的賠付成本, 并能夠為醫院帶來穩定的現金流、降低消費者的支出;可以通過運營養老社區獲取服務費、房屋月費、保險費、理財產品收費等, 實現更多盈利.在保險公司的支持下, 健康養老產業也將進一步發展, 使行業參與者及最終的消費者獲得更多收益.

關鍵詞:人口老齡化; 保險業; 健康管理; 養老社區;

一、引言

2017年10月18日,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 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 要促進病有所醫、老有所養, 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推進醫養結合, 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在這一背景下, 如何從根本上解決人民群眾的"病"、"醫"、"老"、"養"問題, 是"新時代"發展中的重要任務.事實上, 近年來, 由于世界經濟持續下滑, 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也受到了較大程度地波及, 而我國的人口形勢也成為了束縛綜合國力發展的又一障礙.時至今日, 人口老齡化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亟需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據2010年的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 我國約有13.4億人, 其中60歲及以上人口的占比已達13.26%, 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高達8.87%.此外, 根據2012年的全國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數據, 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已高達14.8%.人口老齡化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亟需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于學軍 \\(2003\\) 指出, 在進入老齡化社會時, 西方發達國家的人均GNP通常在1萬美元左右, 而中國2010年人均國民總收入 \\(GNI\\) 僅為4240美元, 大大低于西方發達國家進入老齡化階段時的水平.在中國經濟"新常態"階段, 當前的人口老齡化問題是亟待解決的重要命題, 改善養老服務也是未來的研究重點.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 應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等制度、盡快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健全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等.2012年7月16日, 保監會發布了《關于保險資金投資股權和不動產有關問題通知》, 對保險公司投資不動產的行為進行管理和規范, 在開放建設養老社區、放松管制的同時, 防止保險公司以養老項目名義建設和銷售商品房.在眾多政策的支持下, 保險公司適時地介入養老產業能夠為保險業和養老產業提供新的發展機會.探討第三方養老機構如何提供有效的養老服務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如何構建適合我國現有社會經濟狀況和人口發展趨勢的可行養老模式已經成為我國社會發展過程中的焦點.

王寧 \\(2011\\) 指出以健康護理為基礎的養老服務是當今眾多老年人的普遍需求, 老年人的年齡、受教育程度、健康狀況、經濟收入等因素對健康護理需求有明顯的影響.李超和成新軒 \\(2012\\) 認為經濟收入、消費能力以及健康狀況等因素均直接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并決定了老年人的養老需求.劉藝容和彭宇 \\(2012\\) 發現老年人的體質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下降, 需要家庭、社區或其他機構提供有效的醫療保健服務.衛新江 \\(2013\\) 總結了美國建設養老社區的經驗以及我國保險公司的直接、間接經營養老社區的集中差異化策略.

根據已有學者的研究, 在人口老齡化及老年人的養老問題日益加劇的背景下, 保險公司如何發揮其社會管理職能及保障職能, 進而推動我國健康養老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及現實意義.但是已有研究并未深入地討論這一問題, 健康養老產業如何與保險業協同發展的問題尚未有定論.因此, 本文進一步探討保險公司投資健康養老產業的積極作用以及相應的運營模式, 以期分析保險業與養老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機遇.

二、"新時代"下健康養老與保險的融合發展機遇

以養老為代表的社保體系建設和以人民健康為核心的健康中國戰略是"新時代"下的重要命題.中國保監會根據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制定了未來保險業發展的根本思想, 為民監管、改善民生、使保險業真正推動經濟增長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國家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保險服務實體經濟的總基調下, 未來保險進一步服務健康養老產業是大勢所趨, "健康+保險"、"養老+保險"都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1."健康+保險"的發展機遇

健康領域是十九大報告關注的重點之一.十九大報告指出, 國家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 要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但僅通過醫療體系由內而外的改革, 難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管理需求.因此, 引入社會資本, 通過市場化機制改善我國健康管理和醫療市場格局勢在必行.更重要的是, 保險業天然地具備排他地提供健康服務的功能, 例如醫療強制責任險有助于解決醫患糾紛, 從而提升醫療服務質量等.在提供健康服務時, 保險業可以直接提供疾病保險、醫療保險等險種為大眾提供風險保障, 為大眾的醫療健康提供資金補償, 從而直接服務健康產業的發展.

2."養老+保險"的發展機遇

養老領域也是十九大報告關注的重點之一.十九大報告指出, 國家要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 實行全面覆蓋, 構建養老、孝老、敬老為一體的社會環境和政策體系.在當前保險產業鏈逐步拓寬的背景下, 積極建設養老設施、提供養老服務等已日益成為保險業的重要發展方向, 而且以泰康保險集團為代表, 如火如荼發展的養老社區正在為解決養老問題提供方案.由于保險業具有充足的保障功能和大規模的資金支持, 而且參與養老產業有助于保險公司優化險資長期資金的久期結構, 對養老產業和保險業均有重要貢獻.

3."醫養+保險"的發展機遇

"健康+養老"構建的醫養結合領域也是十九大報告關注的重點.十九大報告指出, 國家要推進醫養結合, 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相應地, 在健康管理機構提供健康服務、養老院或養老社區提供養老服務的過程中, 健康服務和養老服務應進行交互, 提供綜合服務.十九大報告指出, 從今天到2020年以至本世紀中葉的"新時代"中, "健康"、"醫療"、"養老"、"保險"等領域并不能孤立發展, "健康"離不開"醫療", "養老"也離不開"健康"和"醫療", 而"保險"則是將"健康"、"醫療"和"養老"銜接起來, 并通過自身的風險保障功能和經濟補償功能將四者有機結合在一起的關鍵要素."健康"、"醫療"、"養老"、"保險"間的關系如圖1所示.

據圖1可知, 健康與保險、醫療與保險、養老與保險均有緊密聯系, 保險為健康和養老產業提供了資金支持和風險保障.更重要的是, 保險能夠同時為被保險人提供健康管理、醫療康復和養老保健三類服務, 為健康養老產業的發展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在十九大報告發布后, 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指出, 金融回歸本源、保險進一步服務實體經濟是平安集團未來的發展方向.此外, 平安集團正在通過平安好醫生、平安城市一賬通、平安合悅·江南等項目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健康養老產業.

圖1 健康、醫療、養老與保險的關系圖

三、"健康+保險"與"養老+保險"

事實上, 保險業與健康養老產業的具有天然的聯系, 即通過與健康養老產業的結合, 保險業能夠更好地控制道德風險、防止過度醫療, 而且健康養老產業與保險業具有經營理念一致等關聯性, 特別是長期壽險與養老社區資金流高度匹配.這些特征為保險業與健康養老產業的融合提供了基礎.保險業與健康養老產業可以結合的領域包括:醫療服務、健康管理與促進、醫療器械、老年生活照料、老年產品用品、老年健康服務、老年金融服務等.

1.健康醫療與保險融合

在健康領域, 專業健康險公司將從前期、后期兩個角度深度介入健康養老產業鏈, 構建新型健康險發展路徑.在保險事故發生前, 專業健康險公司通過設立專業的健康管理公司為投保人提供管理服務, 進而降低投保人的風險, 減少未來的賠付.在保險事故發生后, 專業健康險公司通過與醫院合作或者投資持有醫院股份, 從而在為投保人提供醫療救助服務, 進而提升投保人的體驗, 并控制醫療成本, 進一步減少保險賠付.與此同時, 醫院和消費者也分別獲得了穩定的資金流和更低的醫療支出, 如圖2所示.美國凱撒醫療集團通過醫療保險和醫療服務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管理式醫療模式, 實現了"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因而在疾病預防、健康管理和降低醫療成本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凱撒醫療的實踐也支持了本文的觀點.

圖2 保險公司、醫院及消費者的關系圖

但是, 美國的健康產業的GDP占比已超過15%, 加拿大、日本等國健康產業的GDP占比重也已超過10%, 而我國的健康產業的GDP占比僅為4%~5%.這些數字說明我國健康產業的投資與發展遠未成熟.據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的測算, 到2020年, 中國健康產業的規模將達到10萬億, 年增長速度將達到約20%.斯坦福大學的預測數據與此相近, 2020年中國健康產業市場規模將增長至8萬億, 將成為全球第二大健康市場.同時, 我國的商業健康保險的保費也將在2020年達到約7000億元, 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22%.

在這一背景下, 為了實現保險在健康領域的拓展, 以平安集團為代表的保險公司通過自建或與第三方合作等方式構建互聯網平臺及實體機構, 如平安好醫生等.平安好醫生建立了三層醫生體系, 其中包括近1000人的全職家庭醫生與??漆t生團隊, 近3000家醫院、診所和全國三甲醫院主任級專家名醫團隊, 以及近5萬人的外部合作醫生.平安好醫生推出"健康到家"服務、平安醫院一賬通服務, 進而提供預約掛號、在線健康咨詢、私人醫生、健康檔案管理、體檢等服務.通過設立健康管理等機構, 保險公司可以實現產業鏈的進一步延伸, 實現健康管理和保險業務的融合發展.目前, 平安好醫生的月活躍用戶達2774萬, 同比增長1052%, 線上消費活躍率達到62%, 并且于2016年5月完成5億美元A輪融資, 估值達到30億美元.

以泰康人壽、陽光保險為代表的保險公司也通過投資醫院等方式介入健康產業, 例如泰康人壽總投資50億元獲得了南京仙林鼓樓醫院80%的股權, 陽光人壽總投資25億元獲得陽光融和醫院50%的股權, 中國人壽投資17.5億港元獲得香港康健醫療24.59%的股權, 而平安人壽、平安好醫生也正在與南科大深圳醫院合作探索管理式醫療模式.通過健康管理機構、醫院以及保險公司三方的合作及融合, 保險業以及健康產業可以實現優勢互補, 實現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此外, 除了直接投資建設健康管理機構及醫院的方式外, 保險公司通常也通過設立產業基金的方式主動投資, 充分挖掘市場機會, 并進一步完善保險業的發展戰略, 促進保險業與健康產業的產業協同.例如, 中國人壽發起設立國壽大健康產業股權投資基金, 其目前的規模為120.1億元, 而未來國壽計劃投資大健康產業500億元以上.通過設立健康產業基金, 保險公司可以提供全方位的醫療健康和保險保障服務.類似的基金也包括陽光融匯醫療健康產業成長基金、天士力大健康產業基金等.

保險公司通過各種渠道參與健康管理等機構的運營可以拓寬保險公司與健康醫療產業的交叉范圍, 使保險公司參與保險事故發生前期的風險管理、保險事故發生后的醫療救助等環節, 從而使消費者能夠獲得更全面的風險保障.

2.養老與保險融合

針對養老問題, 上海提出了"9073"的養老格局, 即90%的老人家庭養老, 7%的老人在社區接受養老服務, 3%的老人享受機構養老服務.在該背景下, 陽光保險通過設立陽光頤康養老服務公司, 以居家護理及養老運營服務為主體, 提供生活照料、慢性病管理、康復治療、專業護理、精神慰藉等服務, 進而打造"居家、社區、機構"及互聯網四位一體養老模式.通過陽光頤康養老服務公司, 陽光保險實現了輕資產養老戰略, 并有效地對接了"9073"養老格局.在長期壽險等商業養老保險、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等保險產品的基礎上, 陽光頤康養老服務公司進一步將養老與保險進行融合, 使保險公司提供完善的養老服務.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的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云從政策支持、發展前景等方面分析了保險業在養老產業鏈的發展并指出, 至2017年底, 保險公司的養老保險相關資產將增長至2.8萬億, 預計到2020年底將上升至4.6萬億, 而且2020年保險公司在養老服務領域的直接投資規模將增長至1萬億元以上.這些數字表明, 未來養老保險將進入快速增長.此外, 保險公司通過提供養老服務則可以拓寬保險公司與養老產業的交叉范圍, 使保險公司能夠在老年人面臨風險時以及風險事故發生后及時向老年人提供照護、護理服務, 從而降低老年人的風險損失程度并及時提供資金賠付, 為老年人提供有效的風險保障.

四、醫養結合與保險融合模式

近年來, 除設立健康管理類機構以及開發新型養老保險產品外, 我國大中型保險公司相繼推出了提供健康養老一條龍服務的綜合性養老社區, 在養老社區內老年人可以接受頂級的健康管理和醫療服務, 也可以享受高端養老照護服務, 從而進一步解決老年人的養老問題.例如泰康人壽在全國多個省市推出泰康之家養老社區, 合眾人壽也推出了合眾優年養老社區, 平安不動產也建設開發了桐鄉合悅·江南養生養老、度假旅游綜合社區.在養老社區中, 各個保險公司自建或與其他機構合作開發建設醫院、健康管理機構, 并提供多樣的供老年人頤養天年的生活、娛樂設施.通過建設養老社區, 保險公司合理地運用其長期資金, 規避了"長錢短投"等問題, 而且實現了醫養結合及其與保險的融合.這不僅極大地拓展了保險的應用范圍和市場, 同時也為養老產業匹配了適當的資金流, 對于養老產業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

圖3 主要保險公司養老社區數量及投資額



表1 保險公司的養老社區經營模式

通過對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太保、中國太平、泰康人壽、合眾人壽、新華保險、陽光保險等保險公司官網數據進行整理, 總結得到泰康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陽光保險等保險公司的養老社區經營模式:目前保險公司主要通過養老財富計劃與養老社區對接、直接提供房屋租賃服務、保險產品與養老社區對接三種主要模式.以平安不動產為代表,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通過桐鄉合悅·江南養老社區構建了養老買房, 即養老財富計劃與養老社區對接的新模式.以太保養老·南山居為代表, 中國太保建設養老社區構建小規模、輕資產養老院, 并提供社區房屋租賃服務.泰康人壽的泰康之家則是通過保費和月費銷售的保險產品與養老社區對接模式的主要代表.主要保險公司養老社區數量及投資額見圖3, 保險公司的養老社區經營模式見表1.

五、結論與建議

在十九大召開并提出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 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 推進醫養結合, 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的背景下, 健康產業和養老產業都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 保險作為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金融工具, 通過自身的風險保障功能和經濟補償功能能夠更好地服務健康產業和養老產業的發展.

在美國, 近30%的人選擇凱撒醫療集團醫療保險和醫療服務統一的服務, 這也為我國保險公司與健康產業進行融合提供了基礎.此外, 泰康人壽等保險公司引入美國CCRC養老社區模式, 構建了包括活躍成年人社區、生活自理型社區、生活協助型社區、特殊護理社區和混合型持續護理社區等各種類型的社區, 為老年人提供了從日常生活娛樂到健康管理, 再到醫療救助的一條龍服務, 從而使健康養老產業的服務內容更加豐富, 進而使消費者能夠獲得更加多元化的服務.

肖鴻民等 \\(2017\\) 指出, 隨著退休年齡漸進式推遲政策的推進, 養老保險體系應做進一步地優化.通過與健康的融合, 保險公司可以在保險事故發生前后降低自身的賠付成本并能夠為醫院帶來穩定的現金流、降低消費者的支出;通過與養老的融合保險公司可以在運營養老社區的過程中獲取更多的服務費;通過與醫養結合的融合, 保險公司可以獲得養老社區的房屋月費以及對接產品的保險費、理財產品費用等, 實現更多盈利.與此同時, 在保險公司的支持下, 健康養老產業也將進一步發展, 使行業參與者及最終的消費者獲得更多收益.

綜合分析, 本文認為保險公司與健康管理公司、醫院等機構合作可以實現保險業和健康產業的融合, 進而不僅能夠優化保險公司的賠付、支出機制, 而且可以使醫院等機構獲得穩定的現金流, 使消費者以更低的支出獲得更加優質的服務.因此, 我國保險公司也應借鑒美國保險公司的經驗投資設立健康管理機構、入股醫院, 通過管理式醫療模式實現保險公司、醫院和消費者三方共贏.

保險公司開發養老社區不僅可以拓展保險公司自身的業務鏈, 而且為健康管理機構、醫院以及養老服務機構和地產公司提供新的業務, 同時也可以為老年人提供更加專業、更加完善的養老服務.因此, 保險公司應通過養老財富計劃與養老社區對接、直接提供房屋租賃服務、保險產品與養老社區對接三種主要模式, 抑或根據自身特色建立新型模式與健康養老產業融合, 從而實現保險業與健康養老產業的優勢互補.

同時, 由于人口老齡化問題不斷加劇, 而且保險業對健康養老產業的發展具有明顯的推動作用, 因此, 保監會以及國家各級機關應進一步放寬保險公司投資建設健康管理機構、醫院以及養老社區的標準, 從而全面服務健康養老產業的發展, 提高人民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李超, 成新軒.城市老年人養老需求現狀調查--以保定市為例[J].市場論壇, 2012, \\(2\\) :13~14.
[2]劉藝容, 彭宇.湖南省社區居家養老的需求分析--以對部分老年人口的調研數據為基礎[J].消費經濟, 2012, 28 \\(2\\) :63~66.
[3]王寧.城市社區養老需求與社區養老服務體系建設[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 \\(社會科學版\\) , 2011, \\(11\\) :77~79.
[4]衛新江, 保險公司投資養老社區的策略選擇[J].中國保險, 2013, \\(11\\) :8~10.
[5]肖鴻民, 馬志娥, 楊曉丹.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精算模型及補充年金設計[J].財會月刊, 2017, \\(35\\) :48~53.
[6]于學軍.中國人口轉變與"戰略機遇期[J].中國人口科學, 2003, \\(1\\) :9~14.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91精品手机国产在线播放|欧洲亚洲精品免费二区|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