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國務院發布的《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新國十條”),從構筑保險民生保障、完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提出保險業的發展目標等十個方面給出了重要指導意見?!靶聡畻l”明確了要把商業保險建成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支柱,并指出對創新養老保險產品服務、發展多樣化健康保險服務的意見要求。另外,“新國十條”鼓勵保險機構投資興辦養老產業和健康服務業機構。
養老是民生之依,保險機構在養老保障體系中作用重大。本文主要站在人壽保險公司的角度,介紹個人養老保險對提高社會養老效率的作用,再結合實踐經驗,淺談壽險公司在養老服務方面為客戶提供醫養融合一站式服務的創新探索。
一、現代養老保障體系三支柱。
我國目前采用國際普遍采用的三大支柱養老保障體系。分別是: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年金 / 職業年金和個人商業養老保險。
基本養老保險為第一支柱,是政府強制性養老計劃,由政府向企業或勞動者強制征收社會保障稅,向老年人轉移支付或延期至勞動者年老時支付,目的是保證老年人最低生活水平。采用現收現付,是轉移支付形式的再分配。企業年金為第二支柱,是企業和職工自愿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由雇主承辦,以員工薪酬為基礎,個人和企業分別按比例提取一定金額統放在個人賬戶下,由金融機構托管,并指定專業投資機構管理。個人商業保險為第三支柱,是個人自愿參加、自愿選擇經辦機構一種補充保險形式。
三支柱體系相互補充,但人口加速老齡化給養老保障體系帶來巨大的壓力。根據統計局數據,2015 年中國 65 歲及以上人口數為 1.44 億,在總人口中占比 10.5%.最新的聯合國人口趨勢研究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人口老齡化趨勢發展速度要快于其他經濟體,預計 2050 年 65 歲以上人口將達到 4.5 億,占人口比重超過 30%,將超過對世界平均水平的預測。人口老齡化帶來老年撫養比的急速增長,截至 2015 年,老年撫養比已達14.36% 并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
老齡化加速,給社會養老帶來壓力,也為商業保險領域發展帶來發展機遇。第一支柱社會基本養老保險覆蓋廣但替代率較低,資金管理效率至關重要。2016 年 12 月,全國社?;鹄硎聲剂?21 家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證券投資機構,意味著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市場化運營正式起航,有 6 家保險機構入圍參與投資管理。第二支柱自 2004 年《企業年金試行辦法》頒布企業年金制度已建立十余年,保險機構參與為企業年金提供受托、帳管、資管等服務。第三支柱保險機構參與的主要領域,為客戶提供多樣化的養老、年金產品與相關服務。
在這三個支柱保險機構的參與中,第一、第二支柱主要由資產管理公司、養老金保險公司參與,而人壽保險公司主要參與第三支柱。下文主要從保險產品和相關服務等方面介紹人壽保險公司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