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傳統的農業生產大國,農業經濟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因此農村的經濟管理工作非常重要。提高農村經濟管理水平,對構建和諧社會、發展農村經濟非常關鍵。
在當前的農村經濟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要結合實際具體分析,通過深化改革與自主創新,從根本上提高我國農村經濟管理的水平。
1 農村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
1. 1 對經濟管理工作認識不足。
傳統管理體制對農村經濟管理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人們對農村經濟管理的認識不夠重視。公開化的經濟體制改革、科學的土地承包制度等管理措施,對發展農村經濟都非常有效。但是,當前我國的農村基層管理者對這點認識不足,沒有意識到經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心理上覺得這些都是徒勞無用的,在實際工作中,消極怠工、應付了事的現象普遍存在。
1. 2 法規不健全。
我國農村經濟管理工作任務較重、非常復雜,涵蓋內容很廣,主要有: 農村土地使用權的經營、承包及轉讓; 對農村土地使用等狀況進行監督; 對農村集體財務狀況進行審核等。當前,我國在農村經濟管理方面尚無健全的法律法規,在土地承包方面未能減輕農民負擔,土地的承包轉讓也沒有被納入財務部門監管之中,這些都不利于農村經濟的發展。
1. 3 村集體收入少。
我國的農村土地經營沒有形成規?;?,因此土地收益率不高,尤其是在高原、盆地、丘陵等復雜地形區,土地都是獨立經營,大型機械設備也難以利用,因此土地耕種難度較高,土地的收益較小。同時,由于惠農補貼政策的實施,種地農民能夠享受到切實的經濟利益,更多的農民都愿意自己耕種土地,對外承包減少,這也使得土地的規?;洜I難以實現,導致農村經濟發展緩慢,集體收入降低。
1. 4 債務繁重。
債務繁重是農村經濟管理中非常普遍的問題,也是農村經濟發展的沉重包袱。投資重點工程,不切合實際的興建農村公益事業,非生產性支出超額等都是農村債務產生的原因。債務繁重可導致社會不穩定,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緩慢,基層政權得不到有效的建設與發展,經濟管理經費緊張,農村干部工作積極性不高,公共設施建設不到位等問題。
1. 5 代理記賬方面。
1. 5. 1 思想觀念落后,沒有正確認識代理記賬工作。
在農村推行代理記賬制度,目的是提高農村財務管理水平,保證農村集體財產的安全,是農村財務人員開展工作的政策依據。但是,由于在農村一些人的思想觀念比較落后,代理記賬工作并不是很受歡迎。首先,部分村干部都不能正確認識代理記賬制度,他們認為鎮 ( 辦事處) 代理記賬可以做賬,但無權干涉村中的資金收支; 從另一角度講,代理記賬制度使得農村財務工作更加透明化,無形中必然會損害某些干部的個人利益,因此他們從內心就排斥代理記賬制度。其次,部分村民也不能正確認識代理記賬制度,沒有意識到監督村中財務工作是自己應盡的義務。
1. 5. 2 制度不健全、財務管理工作混亂。
當前,我國農村缺乏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即使有的地方有相關制度,也僅是面子工程,沒有有效執行。首先,往來賬目處理不當,造成村集體資產流失。沒有及時對一些往來賬目的壞賬、死賬等進行處理,或者利用往來賬務隱藏收入。其次,支出項目賬目不規范。盡管村中財務支出有領導審核簽字流程,但是由于審批程序不嚴格、報銷程序不規范等,造成寅吃卯糧現象非常普遍。
2 農村經濟管理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2. 1 提高對經濟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通過開設培訓班、座談會等各種形式,對農村管理干部及廣大農民灌輸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提高其對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認識。
2. 2 健全法制。
農村經濟要健康有序發展,就必須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規作為保障。通過對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現狀進行調研、分析,制定切實可行的農村經濟管理法規、制度,制度內容要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管理方面的相關問題、如何加強對農村土地使用狀況的監督、農村財務狀況的審核等相關內容。健全的法律法規,使得在解決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問題時有法可依,使農民群眾的切實利益能夠得到有效的保障。
2. 3 發展第三產業,增加集體收入。
要大力發展農村第三產業,努力增加農村集體收入。鼓勵農民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加速農業產業化步伐; 培育農村旅游業,把農村具有的旅游資源充分利用起來; 培育新型服務業,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金融保險業、信息服務業等第三產業,通過上述措施,來有效解決農民就業問題,同時為農民生產生活提供各種便利的服務,搞活農村市場,發展集體經濟。
2. 4 科學處理債務。
政府參與,通過多種途徑科學處理農村債務,如降息減債: 對于高息貸款,應降低利息,以不高于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利息,如果可以,適當減少本息,以減輕農村債務負擔。農村集體也應該通過各種途徑,盡早償還清理債務; 對村集體與群眾之間的連環債務,可以通過相互抵頂方式進行清償; 對在企業改制過程中以村集體名義形成的債務,應該劃轉給企業自身償還; 也可以通過出租、拍賣等形式,對村集體的資產進行承包、拍賣,盤活資產償還債務; 同時,要嚴格進行費用審批程序,降低非生產性開支。通過這些措施科學處理農村債務,使農村經濟管理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2. 5 完善代理記賬工作。
2. 5. 1 提高村干部管理素質、提高村民財務監督意識要推動代理記賬制度的順利開展,相關職能部門應提高對代理記賬工作的認識,加強對其宣傳推廣,不斷提高村干部與村民對代理記賬工作的認識,使村民能夠深入了解財務代理工作的內容、功能及村民享有的財務監督權利,讓財務代理記賬工作深入人心,引導村民真正擁護該制度。
2. 5. 2 加強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完善相關規章制度針對農村財務代理記賬工作落實過程中出現的實際問題,政府職能部門應針對不同問題進行全面梳理,制定相關財務管理制度,使得財務代理記賬工作有章可循。另外,要盡快培養一批專業的會計人員,確保財務記賬工作的規范化、獨立性; 要不斷完善財務代理制度,確保該制度有效開展。
2. 5. 3 落實財務公開制度,保障村民的監督權益對財務管理工作進行監督是村民的權利與義務,要切實落實農村財務公開制度,保證村民的財務監督權。首先,對農村財務公開工作要嚴格規范,對公開的時間、內容、形式等都要有明確規定; 其次,要注重村民參與財務管理工作,保證村民的監督權。
3 結 論。
在農村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強化對其經濟管理工作非常重要,是保證現代農業經濟快速、良性發展的有效措施。雖然在農村經濟管理實踐中還存在多種問題,但是通過不斷提高對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認識、健全法律法規、發展第三產業、科學處理債務、推進代理記賬制度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農村經濟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 馬艷俠,田立豐 . 農村經濟管理的現狀與改進措施分析 [J].農業與技術,2015 ( 12) .
[2] 孫建慧,盧秀紅 . 農村經濟管理工作問題及應對措施分析[J]. 現代商貿工業,2015 ( 9) .
[3] 尹君 . 推行村級會計代理記賬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J].萬方數據,2012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