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勞動法》、《安全生產法》和《職業病防治法》,提高鐵路職工的技術業務素質,確保運輸生產安全,鐵路企業按要求對從事鐵道行業特有工種(近100個工種)的職工,全面完成了一次職業技能鑒定,以達到崗位準入的職業技能要求。通過多年的實踐體會到,要做好鐵路職工職業技能鑒定工作,必須真正突出鐵路企業的特點,才能把這項工作做好、做實、做到位。
一、技能鑒定要突出鐵路高速發展的特點
對鐵路員工開展技能鑒定,是現代化鐵路企業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的一項新內涵、新任務,由于是新事物,所以上至企業管理者,下至普通職工對職業技能鑒定的性質、內容、程序和職業資格證書的權威性、重要性知之甚少,重視不夠。
以洛陽車站為例,從2002年起開展職工職業技能鑒定,開始幾年職工對技能鑒定不了解、不認可,在2002年-2006年四年間,車站2646人,參加技能鑒定考試的不足1000人,僅占車站職工的40%不到,針對這種情況,車站充分利用閉路電視、廣播及報紙等各種宣傳工具,轉發各種有關技能鑒定工作的文件及宣傳材料,加大政策宣傳力度,不斷闡述技能鑒定重要性和與職工的關系。
隨著技能鑒定宣傳和實施工作的深入開展,車站廣大干部職工對職業技能鑒定的重要性和認識程度逐漸加強,對開展技能鑒定工作也由過去的不理解、不配合現象逐漸改變為積極報名參加。截至到2012年年底,車站持證上崗職工達1900多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技能鑒定要突出鐵企培訓機制與管理的特點
(一)建立職業技能鑒定管理機構。企業應成立相應的職工培訓基地,技能培訓基地應具有直觀性、真實性、專業性、先進性和安全性等特點。2002年9月洛陽車站成立了職業技能鑒定基地,并于2006年7月在此基礎上成立路局車務系統職工培訓基地,申請了無紙化考場,使基地更加專業化、規范化。鑒定基地涵蓋了需要鑒定的各種主要行車工種系列,綜合條件充分,為提高職工素質、揮著重要作用。
(二)健全職業技能鑒定管理制度。為加強領導和協調,使職業技能鑒定工作科學化、制度化,洛陽車站除成立了技能鑒定基地管理機構,還成立技能鑒定基地領導小組,更好的為職業技能鑒定做好服務工作。一是根據技能鑒定指導中心和鑒定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結合實際情況,制訂出適合車站的、切實可行的《鑒定基地管理辦法》、《鑒定基地保密制度》、《鑒定基地回避制度》、《鑒定基地設備管理制度》、《鑒定基地安全管理制度》、《鑒定基地考場規則》、《考務人員工作守則》等管理辦法,做為日常管理的行動準則。二是建立設備、設施、儀器臺賬,確?;馗鞣N儀器設施設備齊全,運行良好。三是建立健全考評員管理臺賬,及時了解考評員情況、掌握考評員動向,確保每次鑒定前,及時派遣考評員到達指定地點,進行考評。
三、技能鑒定要突出鐵路營運與安全并重的特點
(一)加強題庫管理,積極編制開發。無論是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教材,都要突破以理論為主體的培訓體系。同時又要進行相應的、與操作和能力有關的、專業基礎知識的理論培訓。為此,針對生產實際和崗位的規范要求,自編培訓教材,以技能為主線,穿插必要的理論知識,既有科學性、先進性,又突出實用性。
(二)加強師資培訓,充實考評隊伍。為提高培訓質量,企業應建立一支既懂理論又有實踐專兼職相結合的技能培訓教師隊伍??梢詮墓と思紟熤羞x擇教師,對本職進行系統的理論培訓 ;對專業教員和技術人員,讓他們直接參加基地的設計、調研、建設、安裝、調試等全過程,組織到生產一線跟班勞動進行實習,以增強實踐能力,真正達到提高職工業務素質的目的。
(三)創新培訓形式,提高實踐能力。三級教育網絡管理。車站采用車站管理車間,車間管理班組的三級管理模式,也就是三級負責制。班組對車間負責,車間對車站負責。但培訓的工作貴在日日堅持,貴在全員參與。而所有工作的開展車站只能是拋磚引玉,對夯實日日進行的培訓工作實際上是力不從心,培訓的實際工作進行還要靠基層班組。所以要借助于三級網絡,對車間、班組的優秀人才,建立兼職教師庫,聘用他們來開展工作。車站兼職教師隊伍現有78人,其中有碩士研究生、本科生、高級工程師等專業技術人員,使培訓工作平穩扎實有效的開展。
(四)多種結合方式,促進培訓開展。采取多種結合方式,開展了學習與考試結合、學習與效益結合、學習與獎勵結合的三結合辦法,激發職工要學習、學好習的積極性。洛陽車站職工每人每月8個小時的業余培訓,月度由車站統一考試、考核,考核結果前三名給予人均獎勵60元、40元、30元,而落后者則給予相應人均的處罰 ;季度車站要進行抽考,抽考成績納入車間考核 ;對于考核第一名者給予1000元一次性獎勵。車站每年舉行技能競賽,技能競賽分車間級初賽,車站級決賽兩次。對于獲獎選手,一是給予獎勵,二是送往鐵路局參加局級技能競賽。在2012年全局第四屆職業技能競賽客運專業決賽中,洛陽車站取得團體第二名的好成績。
四、技能鑒定要突出鐵企特殊人才培養的特點
對于技能鑒定合格,取得職業技能證書的職工,企業還應根據職工所在崗位,從業人員多少,確定聘任職數。簽認聘任合同,規定雙方的權利、義務以及違約、解聘事項。受聘后,職工應按不同的資格等級享受津貼待遇。對不合格人員,采取強制培訓、解聘措施,不搞一勞永逸。這些措施建立了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競爭機制,為技能人才搭建展現自己才智的舞臺,堅定技術工人走“技術改變命運,崗位成就事業”之路的信心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