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管理論文 > > 互聯網金融范圍及其發展歷程
互聯網金融范圍及其發展歷程
>2023-01-14 09:00:00

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互聯網金融所需人才及特征分析
【第一章】互聯網金融人才結構探析緒論
【2.1】互聯網金融范圍及其發展歷程
【2.2】互聯網金融的組成結構
【第三章】互聯網金融人才結構化過程
【第四章】互聯網金融人才知識技能要素淺析
【總結/參考文獻】互聯網金融人才特點研究總結與參考文獻


第 2 章 互聯網金融生態分析

本文以互聯網金融為對象,研究其人力資源相關問題。在本章中首先將對互聯網金融的概念進行辨析,并梳理其發展歷程。在此基礎上,再對互聯網金融生態中主要模式進行深入研究。

2.1 互聯網金融范圍及其發展歷程

2.1.1 互聯網金融的界定

如何理解互聯網金融的概念,并定義本文所要研究的互聯網金融,可以從實踐和理論兩個方面來入手分析。

在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4)--互聯網金融發展及監管》專題中,從實踐的角度給出了這樣的互聯網金融定義:一般來說,互聯網金融是互聯網與金融的結合,是借助互聯網和移動通訊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功能的新興金融模式[5].這一定義有助于理解目前所出現的互聯網金融模式。

同時,謝平于 2012 年 4 月在金融四十人論壇所發表主題演講《互聯網金融模式》中,首次從理論角度提出“互聯網金融”概念,演講中指出: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現代信息科技,特別是移動支付、云計算、社交網絡和搜索引擎等,將對人類金融模式產生根本影響??赡艹霈F一個既不同于商業銀行間接融資、也不同于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第三種金融融資模式,可稱之為“互聯網直接融資市場”或“互聯網金融模式”.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銀行、券商和交易所等中介都不起作用,貸款、股票、債券等的發行和交易以及券款支付直接在網上進行,市場充分有效,接近一般均衡定理描述的無金融中介狀態[6].

將上述二者定義結合,可以整理出如下圖 2-1 的邏輯:

所謂互聯網金融譜系,是謝平隨后在其 2014 年出版的《互聯網金融手冊》中所總結提出的:互聯網金融是一個譜系概念,涵蓋因為互聯網技術和互聯網精神的影響,從傳統銀行、證券、保險、交易所等金融中介和市場,到瓦爾拉斯一般均衡對應的無金融中介或市場情形之間的所有金融交易和組織形式[2].這一概念囊括了所有互聯網金融內涵外延,有助于理解未來可能出現的互聯網金融模式。

然而,對于互聯網金融,我們更應該以時代的觀點、融合的視角來理解,也就是上圖中所概括的互聯網金融時代。早期,對于“互聯網金融”的理解曾出現過金融互聯網與互聯網金融的區分之爭。2013 年 6 月,阿里巴巴的第三方支付平臺支付寶推出“余額寶”,在平民理財中引起巨大反響。同時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發表《金融行業需要攪局者》的講話,指出“未來的金融有兩大機會,一個是金融互聯網,金融行業走向互聯網;第二個是互聯網金融,純粹的外行領導,其實很多行業的創新都是外行進來才引發的。金融行業也需要攪局者,更需要那些外行的人進來進行變革”[7].由此拉開互聯網金融的序幕,諸多互聯網公司諸如騰訊、京東、百度等紛紛開始進軍金融領域,業內人士將此稱之為互聯網金融。

伴隨著這一波浪潮,金融領域也出現了變化:一方面傳統的金融機構如銀行、券商、保險公司等等紛紛變革,采取與互聯網公司合作或者自主優化的方式植入互聯網基因(不僅僅是互聯網技術而是互聯網精神);另一方面:除了早期的 P2P 貸款服務平臺,垂直搜索、智能理財、眾籌平臺等互聯網金融形態也紛紛涌現,這些暫且可以稱之為金融互聯網。隨著 2013 年互聯網金融元年的過去,2014 年市場、監管各方面新動態層出不窮,從業內發展可以看出,不管是互聯網金融還是金融互聯網,二者正在融合[8]:例如以互聯網巨頭騰訊作為股東之一的深圳前海微眾銀行,于 2015 年 1 月 4 日隨著李克強總理向卡車司機徐軍發放出第一筆貸款正式開業;此外平安集團這一傳統金融大佬也將互聯網金融作為其“平安戰車尖刀”展開布局,涵蓋衣、食、住、行、玩、金融方方面面,具體包括金融門戶、萬里通、陸金所等。

綜合上述,我們可以將互聯網金融理解為一個時代,在這樣一個時代不論是互聯網企業從事金融,還是金融機構進入互聯網領域,都謀求的是協同效應,雙方之間是共生與競合的關系。同時,正如互聯網影響了一個又一個行業,其互聯網技術和精神給金融行業帶來的影響也是巨大而不可逆轉的。

2.1.2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

自 20 世紀互聯網技術在美國誕生以來,以互聯網為核心的信息技術成為這個時代最重要的全球性技術浪潮,并以無法估量的速度和能量改變著各行各業,對人們的日常生活、政治、經濟、文化產生著重大的影響,推動社會進入網絡社會形態。而正如謝平在其《互聯網金融手冊》中所指出的:從本質上講,金融本身就是數字,與互聯網有相同的數字基因。自從互聯網技術誕生起,互聯網與金融業就息息相關、共生發展[2].

如果從全球角度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史追本溯源,可以找到如下標志性事件:1992年美國 E-Trade 公司推出網上證券交易;1995 年美國成立第一家網絡銀行--安全第一網絡銀行(SFNB);20 世紀 90 年代末手機銀行誕生于捷克;1999 年日本出現首家完全通過互聯網推銷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1998 年 Paypal(貝寶)作為貿易支付公司于美國成立;2005 年英國出現全球首家 P2P 網絡借貸平臺 Zopa;2008 年首家眾籌平臺indiegogo 在美國成立[3].

相比國外而言,由于國內金融市場利率市場化程度不足以及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供給不足等等原因,互聯網金融在中國出現雖晚,但自出現后其發展速度卻大大超越其他國家。對于本文的研究,了解國內互聯網金融發展歷程更有意義。在由新華社《金融世界》和中國互聯網協會聯合發布的《中國互聯網金融報告(2014)》中,將國內的互聯網金融發展以 2005 年、2013 年為分界線劃分為三個階段[7].

第一個階段為 2005 年以前。在這一階段并無真正的互聯網金融業態,互聯網和金融結合體現在金融機構利用互聯網技術,將其部分業務搬到互聯網上。上述報告中指出:互聯網出現的初期就對傳統金融機構造成了沖擊,傳統金融機構陸續成立電商部門,建設電商網站來銷售金融產品和提供金融服務。1996 年 6 月,中國銀行在國內率先設立網站,1997 年 4 月,招商銀行開辦網上銀行業務。隨之國內銀行紛紛步入網銀時代,通過互聯網開展品牌宣傳、產品推廣、客戶服務等。1998 年,國內證券的網上交易起步,隨著 2000 年監管辦法出臺,國內投資者實現運用證券公司提供交易軟件通過互聯網進行證券交易。2002 年,中國人保電子商務平臺正式上線,提供包含中國人保車險、家財險、貨運險等保險產品以及保單驗真、保費試算、理賠狀態查詢等等一系列產品和服務。

第二個階段是 2005 年-2012 年。在這一階段,互聯網與金融不再單純是技術領域的結合,而深入到了金融業務領域:網絡借貸開始萌芽,眾籌融資進入中國,第三方支付逐漸成長壯大。2006 年,由于股市的火熱催生了我國 P2P 貸款行業萌芽,拍拍貸、宜信、紅嶺創投等平臺相繼出現。2007 年 6 月,阿里巴巴與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合作,以其電商平臺所積累的網絡交易數據和信用評價作為信用依據,由銀行方根據該信用報告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該聯保貸款模式由于各方原因最終失敗。2010 年 6月,阿里巴巴自立門戶成立小額貸款公司。2011 年 5 月國內首家眾籌網站點名時間正式上線。同樣是 2011 年 5 月,央行發放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依托電商興起壯大的第三方支付進入規范發展時期。

第三個階段是 2013 年至今。盡管在上一階段中,網絡借貸、眾籌等模式都開始出現,然而互聯網金融的說法未被正式提出,更沒有“飛入尋常百姓家”.2013 年隨著“余額寶”的火熱,互聯網金融的概念也開始被炒得火熱,不僅各類以互聯網金融為主題的文章層出不窮,業內各種互聯網新金融模式也屢見不鮮。這一年被稱之為“互聯網金融元年”[9].相比上一階段,2013 年至今,P2P 網絡借貸平臺快速發展,在網貸咨詢機構網貸之家發布的《中國網貸行業 2014 年年報》數據中,截止 2014 年底網貸平臺已達 1575家,行業全年累計成交量為 2528 億元;保險領域,2013 年 11 月,由“三馬”--馬云、馬化騰、馬明哲合作的第一家專業網絡保險公司眾安在線獲批;眾籌領域,根據零壹財經統計,截止 2014 年 12 月,國內出現股權眾籌平臺 27 家,發布項目 49382 個,獲得融資 328 個,融資額總計 15.5 億元。同時 2014 年底證監會、證券業協會組織各方召開“股權眾籌融資中介機構座談會”更是向該領域釋放出了積極的政策信號,故此 2014年又被稱之為“股權眾籌元年”[10].此外一些傳統的銀行、券商等金融機構也依托互聯網,進行業務模式的重組改造,加快建設網上創新型平臺的腳步。未來,互聯網金融將依托大數據、云計算應用數據、甚至物聯網產生出更多的可能。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91精品手机国产在线播放|欧洲亚洲精品免费二区|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