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中高端人才招聘網站中獵頭行為探析
【第一章】網絡中獵頭人群現狀調查研究引言
【第二章】Z招聘網站的成立與發展
【第三章】網站獵頭的行為分析
【第四章】招聘網站獵頭活躍度
【結論/參考文獻】招聘網站注冊獵頭的特點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5 結論和建議
5.1本文結論
獵頭行業在中國還處于蓬勃的發展過程中,網絡獵頭的興起給該行業一個新的發展高度。本文通過分析 Z 高端人才招聘網站中的獵頭行為,得到以下結論:
網站的流量數據顯示在網站成立近一年的時間里,網站的發展與各類別的用戶發展是協調的。獵頭用戶以及求職者用戶的流量均呈現平穩緩慢的增長趨勢。
網絡獵頭的從業經驗普遍較少,這類用戶會很積極的找尋人脈資源,是網絡獵頭比較活躍的群體。
網絡獵頭的分布區域化非常明顯,在經濟發達的地區分布較多,其次是正在快速發展的區域中心城市。
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興行業因其龐大的人才儲備量和需求量,使得這些行業的獵頭更加高效。
對于獵頭在網站的行為分布,均可以概括為 5%的獵頭做出了 50%的貢獻。
利用 Logistic 回歸對網站獵頭的活躍度做出了區分。認為發布更多的職位、發送更多的職位推薦以及回應次數的增長,都會使得獵頭在網站上表現的更活躍。但是工作經驗以及下載簡歷會使獵頭的活躍度下降。
5.2建議
從本文選取的一年的數據來看,網站還是處于成長階段,擴大網站流量還是管理層關心的一個大問題。但是隨著網站的發展,用戶的質量也需要逐漸得到重視。網站獵頭的行為分布不均的事實就是一個很明顯的問題。雖然二八定律是實際存在的,但僅僅 5%的用戶的比例還是很偏。就此,需要網站的運營更加細致的調查獵頭的積極性低下的重要原因,這對網站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面對網絡獵頭趨于年輕化、從業經驗越來越少的局面,希望獵頭不要輕易在獵頭行業出出進進。 雖然入門門檻較低,但資深獵頭才足以承擔大的職位招聘。對于正在發展中的網絡獵頭,網站應該吸引更多的有經驗的獵頭才能提升網站的質量。
對于獵頭來講,網絡獵頭雖然擁有招聘網站雄厚的簡歷庫,可以節省很大成本,但是不能僅僅局限并依賴于網絡招聘。網絡只是提供了一個平臺,方便了求職者和獵頭間的信息溝通。招聘過程是不能缺少了面對面的交流的。
5.3網絡獵頭面臨的困難
中高端人才網絡招聘的局限性體現在高端人才方面。一般來說,大獵頭公司更多找的是高端人才,年薪在百萬以上,這類人才崗位保密性強,無法采用網獵模式。對于獵頭行業這一特殊行業來說,開放式的網獵也只適合年薪 30 萬元以下的中高端人才,對于許多大企業尋找的高端人才,還是要通過專業獵頭精心地去尋找才會有更高的成功率。
類似 Linkedin 領銜的職業社交網站的異軍突起,也會讓傳統的獵頭顧問感到更多的威脅,據悉,可以直接通過 Linked In 完成很多百萬級別的工作搜索,完全不需要中介機構的幫忙,《金融時報》網站作家安德魯·希爾認為,由于網絡平臺的沖擊可能會讓傳統的獵頭遭受的打擊是毀滅性的。
參考文獻
[1] 王通?!度瞬艑W通論》[M].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5,1-2.
[2] 《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3] 張 倩 . 高 層 次 創 造 性 人 才 的 界 定 與 識 別 [J]. 科 技 進 步 與 對策 ,2010,11:149-151.
[4]黃建明,傅利民,饒培倫。人機交互: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和評估[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64.
[5]Jon Kolko.交互設計沉思錄[M].方舟,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67-68.
[6] 余孟杰 . 產品研發中用戶畫像的數據模建--從具象到抽象 [J]. 設計藝術研究。2014,11
[7]武濤。垂直細分是方向-------淺析網絡招聘的現狀與未來[J] 信息系統工程,2009,4: 50-51
[8]程賢文。警惕獵頭行業的八人陋習[J].人力資源,2010
[9]余利鋼。上海市獵頭行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D].復旦大學,2006
[10]從中華英才網易主事件看傳統招聘網站出路。網絡[J],2010,10
[11]“垂直”不是偽命題 招聘網站垂直化也有好出路。網絡[J],2014,6
[12]互聯網大數據分析之用戶畫像分析,網絡[J].2014,10
[13]程賢文。中國獵頭產業的現狀$規制與引導[J].湖北:中南財經大學,2006.
[14]陳如明。大數據時代的挑戰$價值與應對策略[J].中國國際信息通訊展???,2012.
[15]宋斌。獵頭行業“七原則”[J].國際人才交流,2012
[16] 安哲峰。國內外網絡招聘研究進展綜述。 上海商學院學報,2010,1:75
[17] 袁慶宏。劉昌蘋。國內外網絡招聘行業現狀分析。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09,7:281~282
[18] 姚?;?。國內網絡招聘現狀模式分析。才智,2010,24:263
[19] 鄧一飛。中國網絡招聘行業現狀研究及發展分析。 天津大學網絡出版年期,2007,1
[20] 安哲峰。國內外網絡招聘研究進展綜述。 上海商學院學報,2010,1:77
[21] logistic 回歸應用中容易忽視的幾個問題。 流行病學雜志。2004,6
[22]京東用戶畫像技術曝光!大數據在京東的典型應用!.網絡 2014,8
[23]歐陽暉。網獵:中高端人才招聘新途徑[J].人力資源,2007,01.
[24]肖芳。解析中高端人才在線招聘的路徑[J].互聯網周刊,2013,06.
[25]張曉海,張繼林,曹國偉。論高端人才招聘的獵頭服務模式[J].東方企業文化,2012,03.
[26]黃路真。招聘行業的未來之路[J].新資本,2010,06
[27]羅海蛟。數據挖掘中分類算法的研究及其應用(J)。微機發展。2003,13:48 一 50
[28]奕麗華,吉根林。決策樹分類技術研究[J].計算機工程,2004:94 一 96
[29]朱偉忠。數據挖掘決策樹分類技術及應用研究(D)。廣東。華南理工大學,2004
[30]程賢文。獵頭的前世今生[J]2008,3:7-13
[31] 關注用戶體驗:網絡招聘新出路[J].科技信息,2010,06:647-649
[32]鄧一飛。中國網絡招聘行業現狀研究及發展分析[D].天津:天津大學,2006.
[33]Monster 追加 1.74 億美元全資收購中華英才網。2008,10:21
[34] 李進 , 肖亞成 .SNS 網絡招聘--網絡招聘的機遇與挑戰 [J]. 東方企業文化,2011,12
[35]劉蒙,戎姝霖,胡明征。SNS 環境下網絡招聘的 SWOT 分析及發展策略的選擇[J].管理學家,2011,8
[36]?;蹖?,徐辰雪。社交網站--人才招聘的新渠道[J].全國商情,2011,9
[37]Tanya Bondarouk, Miguel R. Olivas-Lujan. Social Media in StrategicManagement, Emerald Group Publishing,2013,8
[39]Hackos JT, Redish JC. User and Task Analysis for Interface Design[M]. NewYork: Wiley, 1998:35.:60-64
[40]Florida R. 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J]. The WashingtonMonthly,2002,34: 15-25.
[41]Jana van der Merwe,Marie-Louise Barry.Exploration of the Methods Used byCivil Engineering Organisations in South Africa to Overcome the ProblemsPresented by the Skills Shortage[C].//2010 Portla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Management of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v.3].2010
[42]SARAH HALL,JONATHAN V. BEAVERSTOCK,JAMES R. FAULCONBRIDGE etal.Exploringcultural economie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 role of'iconic individuals'and 'brand leaders' in the globalization of headhunting[J].GIobalnetworks,2009
[43] The great chip glut[J].The Economist,2001
[44]Rainer and Turban, Introduction to Information Systems (2nd edition),Wiley,2009, pp 36–41.
[45]Porter, M.E. (2008) The Five Competitive Forces That Shape Strategy,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anuary 2008.
致謝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現在寫下這八個字有特別深的感悟。自己就馬上要離開校園了。兩年的研究生的生活實在是太快了。好像一晃眼就白駒過隙一般的消失了。我即將從學校走向社會,完成身份的轉變。作為華麗的謝幕,我應該努力的度過剩下的不多的兩個月的時間。
首先,是要感謝我的導師聶高琴老師,每次都特別麻煩老師,老師總是不厭其煩的為我解決困難。本學位論文得以順利地完稿付梓,聶老師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感謝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的老師們在兩年研究生期間給我的勉勵和教導。
感謝宿舍的姐妹們,讓我在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的課余生活充滿了歡聲笑語。
最后深深地感謝我的父母,感謝他們的養育之恩、感謝他們對我無私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