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醫學論文 > > 免疫調節治療鼠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的重要性
免疫調節治療鼠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的重要性
>2023-05-07 09:00:00


艾滋病毒 \\( HIV\\) 屬于人類逆轉錄病毒屬,導致的疾病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 ,是人類研究最多的疾病之一[1-7],可是自發現以來不斷在全球蔓延,病死率極高[1].至今為止,仍沒有藥物可以根治艾滋病,也無可靠疫苗.眾所周知,任何感染性疾病的發生,都以機體的免疫能力無法戰勝病原微生物為致病機制.研究發現機體清除細胞內感染病原微生物\\( 比如病毒感染\\) 以細胞免疫為主,體液免疫作用甚小[4,5],研究表明機體免疫系統與被 HIV 感染的細胞 \\( HIV 最主要的靶細胞是 CD4+T 淋巴輔助細胞: CD4+Th 細胞\\) 之間的相互作用是影響艾滋病患者預后及存活期長短的關鍵,但究竟 HIV 是如何通過其宿主靶細胞,利用哪些免疫抑制機制,如何經歷機體免疫抑制機制和免疫保護機制之間的平衡,從而抑制和攻擊機體的免疫系統 \\( 在抗病毒感染中最關鍵的是 CD8+T 細胞\\) ,最終摧毀免疫功能等等,尚知之甚少.由于病毒是嚴格的細胞內寄生生物,現有的治療手段往往在殺滅病毒的同時對宿主產生難以修復的嚴重損害.目前抗艾滋病毒藥物也面臨著多重耐藥和毒副作用的挑戰,治療的局限性進一步表明機體免疫功能重建的重要性.尋找新型、可靠和有效的免疫治療方案,在感染早期就開始使用,并通過提高機體的 CD8+T 細胞免疫殺傷能力,從而控制病毒感染的發生與發展,就顯得十分重要.

1 、鼠逆轉錄病毒導致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模型概述

由于 HIV-1 的宿主范圍窄,只能感染人、猩猩和長臂猿,但這些非人的靈長類動物價格昂貴,較難獲得,缺乏可靠的動物模型是限制艾滋病治療研究的主要障礙之一.故此,多年來 MuLV/Murine AIDS系統已被廣泛用作非人的靈長類動物以外最有效的實驗 模 型,以 研 究 和 探 索 逆 轉 錄 病 毒 導 致 的AIDS[8-22].這些鼠 AIDS 模型也被作為評價研究AIDS 的重要模型[8-25],并用于研發中藥及其他新型AIDS 治療方案的重要初篩模型[9,23-27].鼠白血病病毒\\( Murine leukemia virus,MuLV\\)導致敏感鼠\\( 新生鼠\\) 脾和淋巴結增大,免疫抑制和機會性感染等癥狀,被稱為鼠艾滋病 \\( MAIDS\\)[9].

LP-BM5 屬于鼠逆轉錄病毒屬[8],是從放射性白血病小鼠的骨髓中分離到的鼠白血病病毒.在敏感小鼠中導致的疾病癥狀與 AIDS 極為相似,被國內外學者稱為鼠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 \\( Murine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MAIDS\\)[8-22].雖然 LP-BM5 和 HIV 有顯著不同,分屬于人類逆轉錄病毒和鼠逆轉錄病毒,但 LP-BM5 導致的 MAIDS 與AIDS 有諸多相似之處,主要包括: CD4+Th 細胞均為兩病始發的關鍵,隨著 CD4+Th 細胞的功能逐漸喪失,逐步導致嚴重的 T 與 B 細胞免疫缺陷,最后合并晚期多種感染與腫瘤的發生,包括晚期淋巴瘤.

LP-BM5 可以使敏感鼠產生多克隆 B 細胞增殖、高球蛋白血癥和 T 細胞功能喪失,約在感染后26 周死于 B 細胞淋巴瘤或機會性感染[9].病毒接種前或病毒接種的同時,給予 AZT 治療可以完全保護病毒接種鼠不受 LP-BM5 感染,但對接種病毒 1 周后的鼠,AZT 只具有部分保護作用[6],這表明早期治療是關鍵.本文將重點闡述免疫調節治療鼠逆轉錄病毒導致鼠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的重要性.我們長期以1\\( MAIDS\\) 模型,該模型是研究 HIV/AIDS 的極好的小動物模型,既方便又經濟,且易于操作.MAIDS模型已被世界公認為最理想的小動物模型并廣泛用于開發抗逆轉錄病毒的藥物及發病機制的研究,許多在靈長類動物或者人類身上無法做到的實驗,都可以用 MAIDS 來研究,它可作為當今最流行的各種轉基因和基因缺陷型小鼠的有力動物模型.

我們的主要研究側重在研究鼠 LP-BM5 逆轉錄病毒的發病機制及致病性 CD4+Th 細胞與宿主保護性的 CD8+T 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28-31].格林實驗室開展 MAIDS 模型致病機理和機體保護性免疫功能的研究已長達 25 年之久[28-38].我們的早期研究發現: LP-BM5 逆轉錄病毒感染主要組織相容性H-2D鼠株 \\( 如 BALB/c 小鼠\\) 時,宿主能夠產生強烈的抗 LP-BM5 逆轉錄病毒特異性的 CD8+T 細胞反應[32,38].刪除 CD8+T 細胞將使抗性 BALB / c 小鼠轉變為 MAIDS 敏感型,表明 CD8+T 細胞 是抗MAIDS 的關鍵[32,38].相反,LP-BM5 逆轉錄病毒感染主要組織相容性 H-2B鼠株 \\( 如 C57BL/6 鼠: B6小鼠\\) 時,與 HIV/AIDS 極為相似,宿主只產生不夠強烈的抗病毒特異性的 CD8+T 細胞反應結果,不足以清除病毒,從而導致 MAIDS 的發生、發展、晚期嚴重的多重感染[28-30,33,34,37].刪除 CD4+T 細胞將使敏感性 B6 小鼠轉變為 MAIDS 抗性,表明 CD4+T細胞是 MAIDS 致病所需[11,12,28-30,33,34,37].最重要的是,我們的最新研究結果\\( 未發表\\) 表明在 LP-BM5逆轉錄病毒感染敏感型的小鼠 \\( 如 B6 小鼠\\) ,至少在病毒感染的早期,能夠檢測到較強的針對 LP-BM5 逆轉錄病毒及 MAIDS 相關性 B 細胞淋巴瘤雜交瘤細胞株特異性的 CD8+T 細胞反應,比如: 特異性 CD8+T 細胞活化與增生,產生抗病毒和抗腫瘤特異性的細胞因子\\( 如 IFN-γ\\) ,以及抗原特異性的細胞毒 性 T 細 胞 作 用 \\( Cytotoxic T lymphocytes,CD8+CTLs\\) ,CD8+T 細胞能特異性識別與殺傷被LB-BM5 病毒感染的細胞及淋巴瘤 B6-1710 細胞株[35,36],此項最新結果表明,在 LP-BM5 逆轉錄病毒感染的敏感型小鼠中,至少在感染的早期能夠檢測到抗病毒特異性的 CD8+T 細胞反應,但正如 HIV感染病人中,感染的早期能夠檢測到的 CD8+T 細胞功能皆無法戰勝病毒,導致大量的 HIV 病毒復制及 AIDS 的嚴重發展,最終均以患者 \\( 宿主\\) 死亡而告終.如果這些早期能夠檢測到的抗病毒特異性CD8+T 細胞功能能夠得到及時的鞏固和加強,就有可能在感染的早期清除病毒,或至少加強對病毒感染的控制,從而改變或延緩逆轉錄病毒所致 AIDS的發生與發展.故此,通過免疫調節治療,增強和提高這些早期能夠檢測到的抗病毒特異性 CD8+T細胞功能,完全有可能控制 MAIDS 的發生和發展.

2 、CD4+Treg 細胞在鼠逆轉錄病毒導致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模型中的作用

近年來的研究發現,多種的機體免疫調節和免疫抑制機制往往是最終導致病毒性感染發生和發展的主要原因,免疫調節細胞 \\( 又名免疫抑制細胞,CD4+T regulatory cells,Treg 細胞\\) 是在這些多種免疫抑制機制中研究報道最多的一種.Treg 細胞在病毒性感染疾病中大量擴增,這些 Treg 細胞起著抑制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主要是針對 CD8+T 細胞,從而抑制了機體 \\( CD8+T 細胞\\) 殺傷細胞內寄生的病原微生物\\( 抗病毒\\) 的能力,導致病毒性感染的發生及嚴重發展.因此,CD4+Treg 細胞能夠抑制抗病毒特異性的 CD8+T 細胞 功能,選擇性抑制Treg 細胞,能夠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進而防止病毒性感染的發生與發展.

在正常的小鼠 CD4+T 細胞當中,約有 5% ~10% 的 CD4+T 細胞表達 IL-2R α 鏈 \\( CD25+\\) ,這些正常小鼠中的 CD25+CD4+細胞亞群被命名為天然免疫調節細胞 \\( Natural T regulatory cells,nTreg 細胞\\)[39,40].除了 CD25+以外,GITR 和細胞毒 T 細胞抗原4\\( CD152,cytotoxic T-lymphocytes antigen-4,CT-LA-4\\) 等白細胞表面分化抗原曾用作識別 Treg 細胞的標記,但由于這些標記在活化的 CD4+T 細胞表面也有表達[39,40],故 CD25、GITR 或 CTLA-4 均已被淘汰掉,不再是能夠特異性識別 Treg 細胞的標志.進一步的研究表明,轉錄因子中的 FoxP3\\( Amember of the forkhead winged helix protein family oftranscription\\) 在小鼠和人體中均被公認為是識別Treg 細胞最特異性的標記[41,42].近期,FoxP3-GFP小鼠的成功研制,迅速使關于 Treg 細胞的研究進入一個飛躍發展的新時代.該 FoxP3-GFP 小鼠可將FoxP3 基因與一個綠色熒光蛋白 \\( Green fluorescentprotein,GPF\\) 融合,并通過流式細胞儀識別綠色熒光 GFP 來識別 FoxP3+的 Treg 細胞.

FoxP3+Treg 細胞在幾種動物逆轉錄病毒中起著關鍵的抑制抗病毒特異性 CD8+T 細胞功能的作用[43-51],如小鼠的 Friend 逆轉錄病毒\\( Murine friendretrovirus,FV\\) 和 Feline 免疫缺陷病毒\\( Feline immu-nodeficiency virus,FIV\\)[43-46].Treg 細胞在人類慢病毒感染中也起著抑制抗病毒特異性 CD8+T 細胞功能的作用,如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C virus,HCV\\)及巨細胞病毒\\( Cytomegalovirus,CMV\\)[47,48].至于Treg 細胞抑制抗 HIV 病毒特異性 CD8+T 細胞的功能,有限的文獻報道只局限于一些體外實驗 \\( invitro\\) ,研究結果表明 CD4+Treg 細胞能夠在體外抑制抗 HIV 病毒特異性的 CD8+T 細胞功能[49,50].刪選掉 Treg 細胞能夠增強抗病毒特異性 CD8+T 細胞的功能,包括記憶性 CD8+T 細胞的功能[48].

3 、CD8+T 細胞是抗 MAIDS 的關鍵

國外同行及我們的前期研究發現,BALB/c 小鼠感染 LP-BM5 逆轉錄病毒后,該鼠非但不導致MAIDS,而且能產生保護性的抗 LP-BM5 病毒特異性的 CD8+T 細胞反應,包括 CD8+T 細胞活化與增生,產生抗病毒特異性的細胞因子\\( 如 IFN- \\) 和細胞毒型 CD8+T 細胞作用\\( CTLs\\) 能特異性識別與殺傷被 LB-BM5 病毒感染的細胞,從而清除病毒而不導致任何疾病的發生,且能抵抗病毒的再次感染.

但是,如果給 BALB/c 小鼠注射抗 CD8+T 細胞的抗體,或者感染先天性 CD8+T 細胞缺陷的小鼠\\( BALB/c. CD8- / -小鼠\\) ,這些先天抗性的小鼠在缺乏 CD8+T 細胞時轉變為敏感型而導致 LP-BM5 病毒引起的 MAIDS[32].如果采用 LP-BM5 病毒感染的 BALB/c 小鼠為供體,用磁珠分離出抗 LP-BM5病毒特異性的 CD8+T 細胞,而不是 CD4+T 細胞,經靜脈輸注到敏感型的 BALB/c. CD8- / -受體中,這些受體又能抵抗 LP-BM5 病毒的感染[32].這些研究結果強有力地證明: CD8+T 細胞是抗 LP-BM5 病毒感染的關鍵.

4 、CD4+T 細胞是 MAIDS 致病所需

我們首先采用 LP-BM5 病毒感染 B6 小鼠,該先天敏感型小鼠將導致 MAIDS.在所有的實驗中,我們采用國際通用的標準來衡量 MAIDS 的嚴重程度,具體包括脾臟重量及血清中無功能的免疫球蛋白\\( IgM 和 IgG2a\\) 的水平,其增加的程度代表由 LP-BM5 引起的多克隆 T 和 B 淋巴細胞活化與增生的程度;3H 穿入法定量檢測 T 細胞對 ConA 和 B 細胞對 LPS 天然抗原分化原的刺激反應,其降低的程度代表由 LP-BM5 病毒引起的 T 和 B 細胞免疫缺陷的程度; 采用 RT-PCR 檢測 LP-BM5 病毒載量\\( Viralload\\) 在血液和各淋巴組織器官中持續上升.按照我們的常規方法采用 LP-BM5 感染敏感性 B6 小鼠,以上各項指標均得到同樣結論: 脾臟重量及血清中免疫球蛋白\\( IgM 和 IgG2a\\) 的水平持續上升,同時 T細胞對 ConA 和 B 細胞對 LPS 天然抗原分化原的刺激反應持續下降,病毒載量持續上升,詳細的實驗結果參見我們近期發表的論文[30].值得關注的是,在LP-BM5 感染的第 14 天,與未感染陰性對照組比較,實驗組的脾臟重量已經顯著超過了陰性對照組\\( P <0. 05\\) .更令人驚訝的是,與此吻合,在 LP-BM5 病毒感染敏感型 B6. FoxP3-GFP 小鼠中我們檢測到早期病毒感染引起的 FoxP3+CD4+Treg 細胞大量擴增,時間也是在 LP-BM5 病毒感染后的第 14 ~18 天的時間,FoxP3+CD4+Treg 細胞在 CD4+T 細胞的百分比及鼠脾臟中 FoxP3+CD4+Treg 細胞的總數均達到高峰,該時間段與 MAIDS 疾病呈現顯著差異的時間點相近,不得不令人推測,在 MAIDS 疾病早期,即便不是唯一的抑制機制,至少相當一部分可能由于此階段的 CD4+FoxP3+Treg 細胞大量增加和急速擴增,將嚴重抑制著機體免疫功能和抗病毒的能力 \\( 抗病毒免疫中最主要的是 CD8+T 細胞的功能\\) ,從而導致 MAIDS 疾病的發生、發展及嚴重預后.該敏感鼠多在感染后的 3 ~ 4 個月合并多重感染和/或腫瘤 \\( 如非柯杰金氏 B 細胞淋巴瘤\\) 而死亡.但是,挽救這些先天敏感型小鼠命運的方法是,給這些先天 MAIDS 敏感性的 B6 小鼠注射抗 CD4+T 細胞的單克隆抗體,或感染先天性 CD4+T 細胞缺陷小鼠,比如 B6. nude 裸鼠或 B6. TCRa- / -小鼠將轉變為 MAIDS 抗性.最為關鍵的是,國外同行以及我們的前期研究結果均表明: 采用磁珠分離法從野生型 B6 小鼠供體中分離出 CD4+T 細胞,而不是CD8+T 細胞,經鼠尾靜脈輸注到這些先天性 CD4+T 細胞缺陷的 B6. nude 裸鼠或 B6. TCRa- / -受體小鼠中,這些先天 MAIDS 抗性的受體在得到致病性的CD4+T 細胞 \\( 而不是保護性的 CD8+T 細胞\\) 后又可以導致 MAIDS 發生、發展及其晚期腫瘤等[28-30].

這些 研 究 結 果 強 有 力 地 證 明: CD4+T 細 胞 是MAIDS 致病所需.

5 、程序凋亡因子-1 \\( Programmed Death-1:PD-1\\) 在鼠逆轉錄病毒導致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模型中的作用

如前所述,許多動物和人類慢病毒感染 \\( 包括HIV / AIDS\\) 的發生和發展皆由于 CD8+T 細胞無能所致.CD8+T 細胞功能的缺陷和無能往往是病毒感染發生與嚴重發展的直接原因[52,53].近期最新研究結果表明,在慢病毒感染中,PD-1 與 PD 受體 1\\( PD-L1\\) 抑制性信號通道等也是抑制抗病毒特異性CD8+T 細胞功能的關鍵[54].PD-1\\( CD279\\) 是最新發現的 CD28 家族中的一員,起初發現其表達在凋亡因子誘導下的 T 細胞雜交瘤 \\( An apoptosis-in-duced T cell hybridoma \\) 細胞株表面,預示這些PD-1+細胞將進入細胞凋亡階段.PD-1 抑制性信號活化后與其受體 PD-L1 結合時,將抑制其細胞的功能.PD-1 只表達在活化的 T、B 細胞和 myeloid 細胞表面[54],而不表達在靜止的淋巴細胞表面,最重要的是,PD-1 選擇性增強表達在衰竭的抗病毒特異性的 CD8+T 細胞表面[48,55].在病毒感染發生后,在多種淋巴細胞表面檢測到增強表達的 PD-1,特別是在 CD8+T 細胞中,表示這些 PD-1+的 CD8+T 細胞遲早會降低甚至喪失其功能,包括降低活化與增生,降低細胞因子如 IFN-γ 的產生和特異性 CTLs 功能,不能殺滅被病毒感染的細胞,結果導致病毒感染的進一步發展與惡化.

故此,PD-1 有可能顯著增強 CD8+T 細胞的功能,選擇性地阻斷 PD-1 抑制性信號通路迅速成為國外免疫治療學家青睞的治療手段.在 HIV/AIDS 模型中,在體外采用抗 PD-1 單克隆抗體作用的 CD8+T 細胞能增強其功能,比如產生 IFN-γ、穿孔素\\( Per-forin,PEP\\) 、顆粒酶 B \\( Granzyme B,GZMB\\) ,以及CD107a \\( Lysosomal-associated membrane protein 1,LAMP-1 溶酶體相關膜蛋白質 1\\) 等,HIV 的體內實驗則受到種種限制.在我們的 LP-BM5 病毒感染敏感 B6 小鼠模型中,病毒感染的第3 周至第8 周發現PD-1 在許多淋巴細胞表面高度表達,特別是在 CD4和 CD8+T 細胞表面非常顯著的成倍增加[30].

在一些動物和人類慢病毒感染模型中,阻斷PD-1 能夠增強抗病毒特異性 CD8+T 細胞的功能[55].例如在慢病毒 LCMV 感染的模型中,用阻斷PD-1 通路的抗 PD-1 單克隆抗體治療,或抗 PD-L1抗體體內阻斷 PD-1 與 PD-L1 通道,能夠顯著增強抗 LCMV 病毒特異性的 CD8+T 細胞功能,并顯著降低各器官中 LCMV 的病毒滴度[48].在對 HIV/AIDS 的研究中,文獻報道結果表明解除 Treg 細胞或阻斷 PD-1 抑制性信號能夠增強抗 HIV 病毒特異性的 CD8+T 細胞功能[56].采用以上觀察結果運用到我們的鼠免疫缺陷模型中來,在 LP-BM5 感染早期,Treg 細胞大量擴增,各種淋巴細胞表面 PD-1 抑制性信號大量增加,導致 CD8+T 細胞功能受到嚴重抑制.如果在感染的早期刪選掉 Treg 免疫抑制細胞,選擇性阻斷 PD-1 抑制性信號在 CD8+T 細胞中的表達,能挽救 CD8+T 細胞的功能從而可能治療鼠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

最后,讓我們闡述 LP-BM5 逆轉錄病毒導致的鼠獲得性免疫綜合征 \\( MAIDS\\) 疾病發展與宿主抗病毒特異性 CD8+T 細胞的平行關系.如前所述,由于無法產生抗病毒保護性的 CD8+T 細胞反應,LP-BM5 病毒在敏感型 B6 小鼠中導致 MAIDS 和晚期非柯杰金氏 B 細胞淋巴瘤.B6-1710 和 B6-1153細胞株是 CD8+T 細胞殺傷最強和最有代表性的兩種細胞株,均為 LP-BM5 逆轉錄病毒陽性[35,36].格林實驗室早期發表的論文表明,用 B6-1710 腫瘤細胞株免疫 B6 小鼠第 10 ~14 天后,可檢測到抗該腫瘤細胞特異性的 CD8+T 細胞功能[35,36].最為關鍵的是,我們的最新研究結果 \\( 尚未發表結果\\) 表明,在 LP-BM5 病毒感染,或采用 B6-1710 腫瘤細胞免疫的 B6 小鼠,早期 \\( 如第 10 天\\) 皆能產生同樣強度的抗 LP-BM5 病毒相關腫瘤細胞的 CD8+T 細胞CTLs 的功能.同時,CD8+T 細胞經純化后,采用酶聯免疫斑點技術 \\( ELISPOT\\) 也檢測到很強的抗腫瘤特異性 IFN- 的產生.

該結果顯著表明,LP-BM5 病毒感染的細胞與其相關腫瘤細胞之間具有共同抗原,才會產生同樣強烈的 CD8+T 細胞殺滅腫瘤特異性靶細胞的功能,包括特異性 CD8+T 細胞產生 IFN- 和 CTLs 功能,這些早期能夠檢測到的 CD8+T 細胞的功能,如果能盡早得到鞏固和加強,將能控制甚至清除 LP-BM5 病毒感染.正如我們推測,在 LP-BM5 病毒感染發生的早期,能夠被檢測到的抗病毒特異性的CD8+T 細胞的功能,通過阻斷機體的免疫抑制渠道\\( Treg 細胞大量擴增和 PD-1 的高度表達\\) ,提高了這些 CD8+T 細胞功能,可以達到控制和治療逆轉錄病毒感染導致 MAIDS 的發生和發展.

我們發表的論文中詳細介紹,通過剔除 FoxP3+CD4+Treg 細胞并同時阻斷 PD-1 在 CD8+T 細胞表達的聯合免疫治療,能夠徹底治療鼠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30],而且我們認為聯合免疫治療控制MAIDS 關鍵機制是通過提高抗病毒特異性 CD8+T細胞的功能,阻止病毒感染的繼續發生和進一步發展.

6 、剔除 CD4+Treg 細胞同時阻斷 PD-1 在CD8+T 細胞的表達的聯合免疫治療小鼠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 MAIDS\\) 的重要性

我們已經發表的結果表明,通過刪除掉免疫調節細胞同時阻斷 PD-1 抑制性信號表達的聯合治療手段,的確能夠治療 MAIDS[30].該項研究成果將為今后開發新型的 AIDS 免疫治療手段包括艾滋病人中的應用提供理論依據,并對艾滋病預防和治療起著積極作用.

我們采用 B6. FoxP3-GFP 小鼠為供體,先天性T-細胞缺陷的 B6. TCRa- / -小鼠為受體.通過流式γγ細胞儀識別綠色熒光來選擇性剔除掉 FoxP3+CD4+Treg 細 胞,按照常規的實驗步驟,構 建了 FoxP3+CD4+Treg 細胞缺陷型的鼠體內模 型[30],從 B6.

FoxP3-GFP 供體 鼠脾淋巴細胞中分離出 CD4+和CD8+T 細胞注射到先天性 T 細胞 缺陷的 B6.TCRa- / -受體小鼠中,再研究其對 LP-BM5/MAIDS的敏感性.

我們的結果表明,從 CD4+T 細胞 中篩選掉FoxP3+CD4+Treg 來阻斷 CD4+Treg 細胞對 CD8+T 細胞的抑制作用,單一治療組能夠顯著 減輕MAIDS 的發病程度[30].隨即我們迅速構建鼠體內聯合免疫治療模型,剔除 FoxP3+CD4+Treg 細胞同時選擇性地阻斷 CD8+T 細胞中的 PD-1 抑制性信號通路,徹底緩解這些雙重免疫抑制機制對 CD8+T細胞的抑制作用,從而進一步極大限度地增強和提高抗逆轉錄病毒特異性的 CD8+T 細胞功能.

故此,我們采用以上的方法篩選掉 FoxP3+CD4+Treg 細胞; 按照從 B6. PD-1- / -供體鼠中分離純化 CD8+T 細胞來選擇性阻斷 CD8+T 細胞中的PD-1 抑制性信號通路,收集 FoxP3-GFP-CD4+T 細胞 \\( 不含 Treg 細胞\\) 與 PD-1- / -來源的 CD8+T 細胞,混勻后輸注到 B6. TCRa- / -受體小鼠再感染 LP-BM5 逆轉錄病毒[30].實驗結果表明,聯合免疫治療組在 LP-BM5 逆轉錄病毒感染后對 MAIDS 產生極強的抗性,聯合免疫治療組顯著控制了 MAIDS.

B6. TCRa- / -受體分別輸注了: 野生型 B6 CD4+和CD8+T 細胞; Treg 缺陷的 CD4+T 細胞和野生型的CD8+T 細胞; Treg 缺陷的 CD4+T 細胞 和阻斷了PD-1 通路的 CD8+T 細胞 \\( 即 PD-1- / -CD8+T 細胞\\) .供體細胞靜脈輸注到受體小鼠后 48 h,感染常規劑量的 LP-BM5 病毒.感染 10 周后采用國際通用的標準來衡量 MAIDS 疾病,結果作 t 檢驗.該部分的詳細結果見文獻[30].

以上所有實驗結果強有力地證明,剔除 FoxP3+CD4+Treg 細胞并聯合選擇性地阻斷 CD8+T 細胞中 PD-1 抑制性信號通路,能夠徹底控制治療鼠逆轉錄病毒感染引起的 AIDS,表明剔除 CD4+Treg 細胞并同時阻斷 PD-1 在 CD8+T 細胞的表達的聯合免疫治療 MAIDS 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 孫晗笑,劉 杰. HIV 感染的 DNA 疫苗和蛋白疫苗防治[J].國外醫學·流行病學傳染病學分冊,2001,28 \\( 5\\) : 193-196.

[2] 彭宗根,奏德華,騰 立,等. 丹參復合有效部位抗 HIV-1 活性的實驗研究[J].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8,28 \\( 8\\) :711-715.

[3] 彭宗根,陳鴻珊,郭志敏,等. 牛膝多糖硫酸酯體外和體內抗艾滋病病毒的作用[J]. 藥學學報,2008,47 \\( 7\\) : 702-706.

[4] 劉宏艷,孫晗笑. CD8+T 淋巴細胞非細胞毒性抗 HIV 作用研究進展[J]. 免疫學雜志,2005,21 \\( B06\\) : 1-3.

[5] 孫晗笑,劉 杰. HIV 感染的治療性 DNA 疫苗[J]. 暨南大學學報 \\( 醫學版\\) ,2001,22 \\( 6\\) : 31-35.

[6] Ohnota H,Okada Y,Ushijima H,et al. 3'-Azido-3'-deoxythymi-dine prevents induction of murine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in C57BL /10 mice infected with LP-BM5 murine leukemiaviruses,a possible animal model for antiretroviral drug screening[J].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1990,34\\( 4\\) : 605-609.

[7] 馮 鷹,符林春,何金洋,等. 從 HAART 的缺陷看中醫藥治療AIDS 的前景[J]. 中國艾滋病性病,2005,11 \\( 6\\) : 477-478.

[8] Latarjet R,Duplan JF. Experiments and discussion on leukamo-genesis by cell-free extracts of radiation-induced leukemia in mice[J]. Int J Radiat Biol,1962,5: 339-344.

[9] 蔣 巖. 評價艾滋病治療藥物鼠模型的研究進展[J]. 中國病毒學,1997,12 \\( 1\\) : 1-7.

[10] Mosier DE,Yetter RA,Morse HC 3rd. Retroviral induction of a-cute 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 and profound immunosuppressionin adult C57BL /6 mice[J]. J Exp Med,1985,161 \\( 4 \\) :766-784.

[11] Mosier DE,Yetter RA,Morse HC 3rd. Functional T lympho-cytes are required for a murine retrovirus-induced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 MAIDS\\) [J]. J Exp Med,1987,165 \\( 6 \\) :1737-1742.

[12] Yetter RA,Buller RM,Lee JS,et al. CD4+T cells are requiredfor development of a murine retrovirus-induced immunodeficiencysyndrome \\( MAIDS\\) [J]. J Exp Med,1988,168\\( 2\\) : 623-635.

[13] Klinken SP,Fredrickson TN,Hartley JW,et al. Evolution of Bcell lineage lymphomas in mice with a retrovirus-induc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MAIDS[J]. J Immunol,1988,140\\( 4\\) :1123-1131.

[14] Hartley JW,Fredrickson TN,Yetter RA,et al. Retrovirus-in-duced murine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natural his-tory of infection and differing susceptibility of inbred mousestrains[J]. J Virol,1989,63\\( 3\\) : 1223-1231.

[15] Morse HC 3rd,Yetter RA,Via CS,et al. Functional and pheno-typic alterations in T cell subsets during the course of MAIDS,amurine retrovirus-induc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J]. J Im-munol,1989,143\\( 3\\) : 844-850.

[16] Huang M,Simard C,Jolicoeur P. Immunodeficiency and clonalgrowth of target cells induced by helper-free defective retrovirus[J]. Science,1989,246\\( 4937\\) : 1614-1617.

[17] Aziz DC,Hanna Z,Jolicoeur P. Severe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induced by a defective murine leukaemia virus[J]. Nature,1989,338\\( 6215\\) : 505-508.

[18] Cheung SC,Chattopadhyay SK,Hartley JW,et al. Aberrant ex-pression of cytokine genes in peritoneal macrophages from miceinfected with LP-BM5 MuLV,a murine model of AIDS[J]. JImmunol,1991,146\\( 1\\) : 121-127.

[19] Jolicoeur P. Murine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 MA-IDS\\) : an animal model to study the AIDS pathogenesis[J].Faseb J,1991,5\\( 10\\) : 2398-2405.

[20] Morse HC 3rd,Chattopadhyay SK,Makino M,et al. Retrovirus-induced immunodeficiency in the mouse: MAIDS as a model forAIDS[J]. AIDS,1992,6\\( 7\\) : 607-621.

[21] Liang B,Wang JY,Watson RR. Murine AIDS,a key to under-standing retrovirus-induced immunodeficiency[J]. Viral Immu-nol,1996,9\\( 4\\) : 225-239.

[22] Simard C,Klein SJ,Mak T,et al. Studies of the susceptibility of.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91精品手机国产在线播放|欧洲亚洲精品免费二区|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