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孕婦外周血漿中存在胎兒游離 DNA\\(cffD-NA\\),長度在 75bp 和 250bp 之間,平均為 166bp。懷孕 4 周可檢出,8 周后含量上升并穩定存在\\(7 周建立胎兒胎盤循環\\),其含量在 5% ~30%之間,能夠通過高通量方法穩定檢測出來。cffDNA 以核小體形式穩定存在,在分娩后 2h 內快速消失從而不會影響下一胎的檢測。因此,可以作為非創傷性產前檢測的理想材料。
1 資料與方法
2012 年 8 月,我院與中國醫學遺傳中心,湖南家輝遺傳??漆t院,北京貝瑞和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合作開展了“無創胎兒染色體非整倍體產前檢測”,2012 年 8 月 - 2013 年 8月,對 257 例孕 13 周 ~ 26 周孕婦外周血進行了胎兒游離DNA 檢測。
2 結 果
檢測的 257 例孕婦外周血中,253 例正常,4 例異常。其中:1 例提示 21 - 三體陽性,羊水結果證實\\(無假陽性,無假陰性\\)。1 例提示 18 - 三體陽性,羊水結果證實\\(無假陽性,無假陰性\\)。1 例提示 13 - 三體陽性,羊水結果正常\\(有假陽性,無假陰性\\)。1 例提示母體性染色體異常,對孕婦外周血進行染色體檢查,結果為 46,XXX/46,XX\\(60%∶ 40%\\)\\(無假陽性,無假陰性\\)羊水結果提示胎兒正常。陽性率為1. 56%,靈敏度 99%以上。
3 討 論
3. 1 國外臨床試驗結果:自 1997 年發現母體血液中存在胎兒游離 DNA 之后,無創傷的直接檢測胚胎染色體異常成了一個重大的研究課題。2008 年香港中文大學和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相繼發表了應用高通量測序技術從母體血漿 DNA 中檢測胎兒 21 三體的論文。2009 年香港中文大學、美國 Sequenom 公司和 Verinata Health 公司先后開展了應用高通量測序方法檢測胎兒 21、18、13 號染色體的臨床試驗。
3. 1. 1 香港中文大學于 2011 年 1 月發表于英國醫學雜志\\(British Medical Journal\\)的文章表明,通過對753 例高危孕婦的血漿 DNA 進行檢測,準確檢出 86 例唐氏綜合征胎兒,靈敏度大 100%,3 例假陽性,無假陰性。
3. 1. 2 Sequenom 公司的臨床結果于 2011 年 3 月發表于AJOG,該機構對 449 例高危孕婦的血漿 DNA 進行了檢測,準確診斷出 39 例 T21 樣本,1 例假陽性,無假陰性,與香港中文大學的結果非常相似。
3. 1. 3 Verinata Health 公司的臨床結果于 2011 年 4 月發表于Clin Chem,該研究對 119 位孕婦的血漿 DNA 進行了檢測,結果證明可對 T21 和 T18 同時檢測,并且無假陰性和假陽性出現。
3. 1. 4 香港中文大學又于 2011 年 7 月發表臨床研究結果于 PLOS ONE,該臨床研究對 392 位孕婦血漿 DNA 進行了檢測,進一步揭示并證明了同時檢測 T21、T18、T13 的可行性。
3. 2 國內臨床試驗結果:2010 年湘雅醫院產前診斷中心、國家醫學遺傳學重點實驗室、湖南家輝遺傳??漆t院與北京貝瑞和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合作進行一期臨床試驗———大規?;谛乱淮鷾y序技術的新型無創 DNA 產前檢測臨床研究,該臨床研究的樣本是湘雅醫院從 2007 年嚴格收集并可以用于深度測序的孕婦血漿樣品。按照國際標準,應用自主創新研發的無創 DNA 產前檢測技術體系,于 2007 年 7 月完成了 401 例臨床樣本即母體外周血游離 DNA 的高覆蓋度測序,準確檢出 28 例 T21 胎兒\\(無假陰性,無假陽性\\);12 例T18 胎兒\\( 無假陰性,無假陽性\\);3 例 T13 胎兒\\( 無假陰性,無假陽性\\);6 例 XO 胎兒\\(無假陰性,2 例假陽性\\);1 例 XXX胎兒,1 例 XXY 胎兒。臨床試驗結果得出,利用該技術對 5大染色體的檢出率達 100%。
3. 3 我院開展無創胎兒染色體非整倍體產前檢測,對 257例孕13 周—26 周孕婦外周血進行了胎兒游離 DNA 檢測。檢出結果253 例正常,4 例異常。陽性率為1.56 %,靈敏度99%以上。今后,隨著樣本量的擴大,其結果更具有統計學意義。
3. 4 該技術適用于孕 12 周以上的單胎孕婦,尤其適合于存在以下情況者:病毒攜帶者、有流產史、T21 生育史、心理壓力大、胎盤前置、孕囊低置、羊水過少、孕婦 Rh 血型陰性、胎兒為珍貴兒。
無創胎兒染色體非整倍體產前檢測技術是 20 多年來基因組學首個真正意義上能夠進入臨床應用領域的創新性突破。這項技術有效規避了感染和流產帶來的風險,并可極大地降低孕婦及其家屬的心理負擔,代表了當前產前檢測和防止先天性缺陷兒出生的最新發展方向。進而為臨床疾病檢測提供更全面更優質的服務。隨著基因組測序技術、DNA 芯片技術的進一步完善,在未來的 5 年內可望建立一個以全基因組測序和 Array 檢測為核心,以染色體 G 顯帶、FISH 等技術為輔的遺傳病診斷和產前診斷的高技術平臺,填平從基因病→基因組病→染色體病的技術鴻溝。
參 考 文 獻
[1]Chin,Dennis Lo,et al. Noninvasive prenatal diagnosis of fetal chro-mosomal aneuploidy by massively parallel genomic sequencing of DNAin maternal plasma[J]. PNAS,2008,105∶ 51.
[2]Fan,Quake,et al. Noninvasive diagnosis of fetal aneuploidy by shot-gun sequencing DNA from maternal blood[J]. PNAS,2008.
[3]Chiu,Dennis Lo,et al. Maternal Plasma DNA nalysis with MassivelyParallel Sequencing by Ligation for Noninvasive Prenatal Diagnosis ofTrisomy 21[J]. Clinical Chemistry,2010,56∶ 3.
[4]無創胎兒染色體非整倍體產前檢測項目介紹. 湖南家輝遺傳??漆t院,北京貝瑞和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2012.1 -9.
[5]新一代測序技術在遺傳病診斷中的應用[C]. 第十二次全國醫學遺傳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2013.4 -7.收稿日期: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