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社會用眼強度和用眼環境都發生了變化,造成人們眼睛不適的最主要原因往往是干眼。淚小點栓塞和滴用人工滴眼液是現在比較具有局限性的治療方法,雖然這兩種方法能在治療干眼上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它們只使得眼睛表面原有的生理狀況發生了改變,并沒有從病因上起到作用[1].為探尋解決該問題的方法,我們采用中藥熱敷的治療方法,以期能通過促使瞼板腺和淚腺的分泌來從根本上發揮作用,該方法操作簡單,藥物比較廉價,容易在臨床上進行推廣,能夠在臨床取得比較滿意的療效,現在進行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非眼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年齡0~18歲,平均年齡(12.5±4.6)歲,有20例腦癱患兒實施過準分子激光屈光手術,隨機將患者的左眼和右眼分為對照眼和治療眼。
1.2 治療方法
對研究對象實施常規的登記,包括姓名和年齡,通過向患者解釋本次研究的意義和研究整體過程,患者同意并簽字。了解哪些患者進行過準分子激光屈光手術和具體的手術時間,并詳細了解患者有無以下干眼癥狀:視疲勞、干澀、分泌物、磨砂樣感或異物感、刺痛、眼瞼沉重感、流淚、癢、眼紅、視力波動或視物模糊、畏風、灼燒感等。對研究對象的雙眼裸眼視力進行檢查,并記錄,觀察并記錄患者注視5 m之外的物體時每分鐘瞬目的次數,對其雙眼角膜的熒光色素染色情況進行檢查,檢查其雙眼非接觸壓并記錄,最后檢查并記錄雙眼淚膜破裂的時間(BUT)。
取中藥黃芩、野菊花、桑葉、枸杞子、生地、紅花、麥冬、玄參各10 g,加水1000 mL,大火煮開后文火熬煮2 h,滅火前5 min加入薄荷12 g,煎至500 mL的濃劑。取紗布分別浸濕中藥和生理鹽水敷于患者眼部,用噴霧器距離眼部30 cm噴蒸汽,10 min換一次紗布,記錄治療30 min、1天、2天后各項指標的變化。
2 結 果
2.1 治療前后眼干癥狀比較
治療前所有患者的人均干眼的癥狀是(2.3±2.1)項,而通過治療30 min后人均為(0.2±0.5)項,1天后人均為(0.5±0.7)項,2天后人均為(0.6±1.0)項。比較三個階段發現,治療后30 min患者干眼癥狀比其他兩個階段明顯低(P<0.05)。
2.2 治療后各個階段觀察指標的比較
治療30 min后(8次/min)患者瞬目頻率比治療1天(12次/min)和2天(11次/min)后顯著低(P<0.05);治療眼的裸眼視力在治療前(1.12)明顯比治療后(1.21,1.27,1.25)的低(P<0.05),而裸眼視力在治療1天后比治療30 min后明顯高(P<0.05);在治療30 min和1天后的兩個時間段,實驗眼BUT比對照眼明顯高(P<0.05),并且在治療前的實驗眼BUT比治療后的三個階段的BUT都明顯要低(P<0.05),治療30 min后BUT比治療1天后明顯要高(P<0.05)。非接觸眼壓值在治療1天和2天后比治療前和治療30 min后都要明顯低(P<0.05)。見表1.
3 討 論
該研究利用普通的蒸汽噴霧器來為眼部提供穩定的熱量,水蒸氣接觸眼睛不會產生任何毒副作用,結合濕熱敷和中藥,如玄參、生地、黃芩、野菊花具有清熱解毒涼血的作用,而枸杞和麥冬能夠養肝明目和補腎益精,薄荷能夠疏肝行氣,紅花可以活血通經,桑葉具有平肝明目的作用,共同來達到滋陰清肝明目的功效[2].本次研究表明了中藥濕熱敷能起到比單純濕熱敷更好的穩定淚膜的作用,同時還能夠減少瞬目的頻率提高裸眼視力,并且該治療方法操作簡單、費用低廉,不會對腦癱患兒產生毒副作用,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趙堪興,楊培增。眼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57.
[2] 郭 晟,金 玲,張貴生,王梅素,王菁潔,王瑞麗,孔冬梅。中藥濕熱敷治療干眼的臨床研究[J].中醫外治雜志,2014,0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