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是目前中老年患者的高發疾患,常見于女性,尤其是絕經后女性明顯;女性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是由于婦女體內卵巢功能減退,雌激素水平下降,破骨細胞骨吸收優于成骨細胞骨形成導致體內骨量減少,進而誘發骨折的代謝性骨病,其發病率是男性的 3~5 倍。中醫藥治療骨質疏松癥日益顯示出巨大的優勢,本研究中筆者采用補腎活血方治療女性骨質疏松癥,觀察其療效,并與仙靈骨葆膠囊進行對比,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納入標準 符合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診斷標準,以骨痛、骨折為主要臨床表現;中醫辨證為腎陰陽兩虛證和血瘀證;年齡≥45 歲的女性;有自發和\\(或\\)負重性骨痛;應用骨密度掃描儀檢查,L2~4或股骨上段有 1 個或以上部位的骨密度低于健康年輕人峰值 2.5 個標準差;腰椎解剖無明顯脊柱側彎或 1個以上腰椎椎體壓縮性骨折;簽署知情同意書,同意參與本次研究。
1.2 排除標準 合并腫瘤,嚴重心、肝、腎和血液系統、內分泌等原發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近期服用影響骨代謝藥物者。
1.3 一般資料 收集 2012 年 5 月~2013 年 10 月在本院就診的 80 例女性患者,年齡 53~75 歲,上述患者按就診順序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 40例。觀察組,年齡\\(65.3±9.2\\)歲,體重\\(65.2±8.6\\)kg,L2~4骨密度\\(0.88±0.07\\)g/cm2,體重指數 23.2±2.6;骨痛 40 例,骨折 5 例。對照組,年齡\\(62.7±8.8\\)歲,體重\\(59.3±7.2\\)kg,L2~4骨密度\\(0.84±0.05\\)g/cm2,體重指數 22.8±3.1;骨痛 40 例,骨折 7例。2 組年齡、體重、病情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意義\\(P>0.05\\)。
2、 治療方法
2.1 對照組 口服仙靈骨葆膠囊\\(貴州同仁堂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每次 1.5 g,每天 2 次。
2.2 觀察組 給予中藥補腎活血方治療,處方組成:淫羊藿 24 g,續斷、丹參、知母、補骨脂、熟地黃、川芎、赤芍各 12 g,紅花 6 g。每天 1 劑,水煎,每次服用 150 mL,每天 2 次。2 組給藥周期均為 60 天。
3、 觀察指標與統計學方法
3.1 觀察指標 采用骨密度儀檢測 2 組患者治療前后 L2~4、股骨頸、股骨轉子的骨密度;檢測患者治療前后的肝腎功能、血常規、尿常規;觀察患者的臨床癥狀變化。
3.2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 SPSS17.0 軟件統計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 t 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 χ2檢驗。
4 、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4.1 療效標準 結合文獻
擬定本臨床觀察療效評價標準。顯效:治療后腰背疼痛癥狀好轉顯著,任何一個部位的骨密度值上升≥0.06 g/cm2;有效:治療后腰背疼痛癥狀好轉顯著,任何一個部位的骨密度值上升<0.06 g/cm2;無效:治療后腰背疼痛癥狀無明顯好轉,骨密度值基本未變。
4.2 2 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 1。2 組患者分別治療后,臨床癥狀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 72.5%,2 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 < 0.05\\)。
4.3 2 組治療前后骨密度比較 見表 2。觀察組 L2~4、股骨頸、股骨轉子 3 個部位的骨密度治療前后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意義\\(P < 0.05\\);對照組 L2~4、股骨轉子 2 個部位的骨密度治療前后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意義\\(P < 0.05\\)。2 組患者治療后,L2~4、股骨頸、股骨轉子 3 個部位的骨密度分別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意義\\(P < 0.05\\)。
4.4 2 組不良反應情況 2 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常規、尿常規、肝腎功能檢測無明顯改變。
5、 討論
骨質疏松癥是一種骨代謝性疾病,其是骨強度下降而容易誘發骨折的骨骼系統疾患,很容易導致較嚴重的傷殘、生活質量下降等,近年來受到廣泛關注;該疾患誘發因素較多,比如糖皮質激素藥物、糖尿病、女性體內激素變化、男性酗酒等因素。
對于女性而言,原發性骨質疏松癥在絕經期普發,不同程度的原發性骨質疏松癥達 70%以上;該疾患的基本特征是骨量下降,其發病機制主要是雌激素水平低下,導致骨轉換率升高,骨吸收率超過了新骨形成率,而呈現負性平衡;雌激素具有抑制骨吸收作用,當雌激素缺乏時骨吸收增加,從而加速骨丟失,女性由于雌激素的缺乏導致骨量快速丟失,使老年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骨質疏松癥,故以往針對女性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的治療,主要以激素替代療法為主要手段,但其具有明顯副反應等,患者應用受到限制。目前,臨床針對女性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的治療無特效藥物,常用的有鮭魚降鈣素、各種鈣劑、阿侖膦酸鈉等抑制骨吸收、促進骨形成和骨礦物化藥物、中成藥等。仙靈骨葆膠囊具有滋補肝腎、活血通絡、強筋壯骨之功效,是常用的治療骨質疏松癥的中成藥。
中醫學認為,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當屬中醫學骨痿、骨痹等范疇。腎虛精虧,不能生髓充骨,骨髓空虛,則發骨痿。因此,當代醫家多以補腎法為治療本病的基本法則。但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瘀血癥狀、體征及病理改變,尤其中老年女性表現更為明顯。年老“久病多瘀”是該疾患的病理特點,“腎虛血瘀”是一種生理過程,也是一種病理變化,是機體衰老的組成部分,腎虛、血瘀二者并存,成為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的基本病理改變。只有祛除瘀血,才可以化生新血,因此本臨床觀察以“腎虛血瘀”立論組方,探索該治法的療效。本次研究中,針對腎陰陽兩虛證并血瘀證的骨質疏松患者,筆者選用了補腎活血方,方中淫羊藿補腎壯陽,補骨脂補腎助陽,熟地黃滋陰、補血,為君藥;續斷補肝腎、續筋骨,丹參活血祛瘀、止痛,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紅花活血通經、祛瘀,為臣藥;佐以知母滋陰降火,赤芍清熱涼血。諸藥合用,共奏滋陰補腎、活血祛瘀之功效。本觀察結果顯示,補腎活血方對女性骨質疏松癥患者整體療效及骨密度的提高作用明確,與用中成藥仙靈骨葆膠囊治療的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意義\\(P < 0.05\\)。就本臨床觀察而言,主要圍繞治療前后患者的骨密度值開展比較和分析,而對患者體內的各種微量元素、激素水平及相關代謝產物等未深入比較,同時對其他疾患誘發的、以及男性骨質疏松癥的療效未予評價,上述研究的指標以及該藥物在體內的作用機制,有待今后進一步開展研究。
參考文獻:
[1] 馬俊嶺,郭海英,陽曉東.骨質疏松癥的流行病學概況[J].中國全科醫學,2009,12\\(9B\\):1744-1746.
[2] 劉忠厚,潘子昂,王石麟.原發性骨質疏松癥診斷標準的探討[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1997,3\\(1\\):1-15.
[3] 楊紅云,塔拉,崔秀梅,等.骨質疏松癥中醫辨證分型與治療[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1\\(19\\):2123-2124.
[4] 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骨質疏松防治中國白皮書編委會.骨質疏松癥中國白皮書[J].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2009,3\\(3\\):148-154.
[5] 顏建敏.中醫對女性骨質疏松癥的探微[J].現代康復,2001,5\\(6\\):116.
[6] 羅雯文,賴家湖,李冰潔.補肝腎、益氣血法治療老年性骨質疏松癥臨床觀察[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2,18\\(19\\):2824-2827.
[7] 徐若男,王丁丁,朱小蔚.預防和治療骨質疏松癥的常用藥物[J].東南國防醫藥,2011,13\\(6\\):540-541.
[8] 沈海良,錢萬鋒,周驍棟.仙靈骨葆膠囊與阿侖膦酸鈉聯合碳酸鈣 D3 治療胸腰椎骨質疏松性骨折的療效比較[J].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2013,11\\(6\\):666-668.
[9] 何冀川,趙勇.活血補腎法防治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的理論探討[J].北京中醫藥,2009,28\\(12\\):94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