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是小兒常見的多發性疾病,嚴重影響著患兒的生長發育、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1].為了使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得到更好的治療效果,本院嘗試采用益氣活血法對其進行治療,且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現將具體情況總結如下,以供參考。
1 臨床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選取本院近年來收治的 70 例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 35 例,其中男 15 例,女 20 例;平均年齡 5.02歲,平均病程 2.72 年。對照組 35 例,其中男 18 例,女 17 例;平均年齡4.26歲,平均病程2.35年。兩組比較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讓對照組患兒常規口服兒康寧。一日服用兩次,療程為50~60d.
1.2.2 觀察組讓觀察組患兒口服益肺健身顆粒(藥物成分:黃芪、太子參、菟絲子、葛根、當歸、赤芍、焦山楂、防風、甘草)。服用方法:3歲以下6g/次,4~6歲9g/次,7~12歲12g/次,一日服用兩次,療程為 50~60d.
1.3 治療效果判定標準療程結束 6 個月以上,未復發呼吸道感染,主要檢驗指標有一項以上改善,則為顯效。治療期間或療程結束后,呼吸道感染次數減少 1/2 以上,則為有效。呼吸道感染次數減少不足 1/2,癥狀無明顯改善,則為無效。
1.4 統計學處理方法采用 SPSS11.0 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 χ2進行檢驗,若 P<0.05,則表示具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治療效果觀察組:顯效 16 例,有效 15 例,無效 4 例,總有效率為88.6%;對照組:顯效 2 例,有效 21 例,無效 12 例,總有效率為 65.7%.兩組相比,觀察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間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
2.2 發作次數觀察組治療后發病次數明顯減少,與治療前對比有顯著性差異,且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2.3 主要癥候變化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臨床癥候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兩組間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
2.4 血紅蛋白變化觀察組患兒治療后血紅蛋白有所升高,與治療前對比有顯著性差異,且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2.5 紅細胞 SOD 活性變化觀察組患兒治療后紅細胞 SOD 活性有所提高,與治療前對比有顯著性差異,但和對照組沒有明顯差異(P>0.05)。
2.6 肺血容量、循環血量等情況相較于治療前,觀察組治療后的肺血容量、循環血量均有所增加,右心肌的代償力有所增加,肺動脈壓、肺外周阻力均有所降低,且均優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反復呼吸道感染是小兒時期的常見病,中醫學無相應病名,常依據其發病時的臨床癥狀歸屬于體虛感冒、咳嗽、痰飲、喘證等。主要病機為肺脾腎不足而致氣虛血瘀。由于反復發作,久病及腎,腎虛致肺脾不足。故見患兒面色少華,多汗,厭食,大便不調等癥;“久病必瘀”,同時復感兒又存在咽紅,扁桃體腫大,指紋淡紫滯,甲皺微循環障礙等氣虛血瘀之證,符合小兒血瘀證診斷標準[2].
益肺健身顆粒方中以益氣為主,酌加養血活血之品,使補中有通,寓通于補,祛邪不傷正,達到防治本病目的。方中黃芪、太子參、防風益氣固本;菟絲子性平,補腎陽而助脾陽;赤芍、當歸活血養血,有活血之功,可寓通于補,使補而不滯;焦山楂消食祛滯,另有活血之功。諸藥合用,共奏益氣固表活血之功,因此可以取得滿意療效。為了使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得到更好的治療效果,本院嘗試采用益氣活血法對其進行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間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在發病次數、癥候改善、血紅蛋白升高方面,觀察組均優于對照組,兩組間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患兒治療后紅細胞 SOD 活性有所提高,與治療前對比有顯著性差異,但和對照組沒有明顯差異(P>0.05)。相較于治療前,觀察組治療后的肺血容量、循環血量均有所增加,右心肌的代償力有所增加,肺動脈壓、肺外周阻力均有所降低,且均優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益氣活血法能改善復感兒的臨床證候,使血紅蛋白上升至正常水平,能增加肺血容量,改善肺部微循環,從而恢復肺的正常防御功能。
綜上所述,采用益氣活血法對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進行治療,有助于提高患兒細胞免疫功能,使患兒的機體營養狀態得以改善,提高機體抗氧化能力。
參考文獻
[1] 許雙虹 , 陳建宏 , 章文平 . 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發病的標本關系探討 [J].江西中醫藥 , 2009(03)。
[2] 李 娟 , 姜健 , 張俊綺 . 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證治淺談 [J]. 中國民間療法 ,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