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是臨床常見呼吸道疾病,發病人群和季節較廣[1].小兒肺炎主要是由病毒和細菌感染引起的,臨床表現為咳嗽、發熱、肺部濕羅音、氣促、呼吸困難等[2].目前,臨床治療小兒肺炎主要采用紅霉素、頭抱拉定等抗生素進行輸液治療[3].本研究比較了單純中藥內服和敷胸膏外敷法治療小兒肺炎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期間于我院兒科住院治療的30例肺炎患兒為研究對象,年齡5個月至13歲,平均(5.3±1.6)歲;女11例,男19例;病程2~11天,平均病程(5.1±2.3)天?;純褐饕R床表現為咳嗽、發熱、痰鳴、氣促、咽紅、苔黃膩、舌質紅、脈滑數、肺部濕羅音等,均符合小兒肺炎的臨床診斷標準。排除嚴重心、肝、腎等器官功能障礙以及消化系統、中樞神經系統、循環系統等疾病患兒。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5例,兩組患兒的年齡、性別、病程、臨床表現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兒口服五虎湯合葶藶瀉肺湯進行治療,藥方成分為石膏20g、魚腥草10g、桑白皮8g、杏仁8g、瓜萎殼8g、葶藶子6g、甘草6g、炙麻黃5g.以水煎煮放溫后服用,1劑/天,2次/天,早晚各服用1次,連續治療10天[4-5].
觀察組患兒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采用敷胸膏外敷治療,外敷藥物組成為芒硝粉、大黃粉以及大蒜粉,按照1∶4∶4的比例均勻調制成膏,敷于患兒胸片明顯陰影處以及肺部濕羅音密集處的外部。敷藥面積通常為8~10cm,厚度一般為0.3~0.5cm,<2歲的患兒每次約15min;3~5歲的患兒每次約20min;>5歲的患兒每次約25min.1次/天,連續治療10天[6-7].
1.3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加減標準差(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兒臨床體征改善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兒平均退燒時間為(1.98±1.13)天、肺部羅音消失時間為(4.25±2.19)天、咳嗽消失時間為(5.06±2.14)天、X線恢復時間為(7.08±2.13)天、住院時間為(7.11±1.62)天,均顯著短于對照組的(3.30±1.54)天、(6.97±2.11)天、(7.24±2.21)天、(8.80±2.16)天、(9.13±2.17)天,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
經過治療,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10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3.3%,組間臨床療效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討論
中醫理論認為,小兒肺炎多由風熱犯肺所致,在治療上主要以清熱、疏風、平喘、止咳、化痰為主[8-9].采用敷胸膏進行外敷治療能準確作用于肺部,起到良好的宣通肺氣、止咳化痰作用[10].本研究所使用的敷胸膏中大黃具有活血化瘀通絡的作用,可改善肺部血液流變性,改善肺循環,從而促進肺組織中的炎性分泌物吸收;大蒜辛香走竄,可通經走絡,開竅通骨,拔病外出,作為引藥;芒硝外用清熱,能消瘀散結。
綜上所述,采用敷胸膏外敷治療小兒肺炎可有效改善患兒臨床癥狀,縮短恢復時間,提高患兒生活質量,是一種科學有效、安全理想的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1] 呂英,楊京華。肺炎外敷散治療小兒肺炎60例療效觀察[J].新中醫,2010(12):79-80.
[2] 張雅鳳,林忠嗣,陳愛豐,等。中醫綜合療法治療小兒肺炎臨床療效評價[J].中醫兒科雜志,2010,14(4):13-16.
[3] 呂玉霞,陳雁雁,張楠,等。內外合治法治療小兒肺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2010,12(3):204-207.
[4] 姜永紅,郭愛華,徐彬彬,等。內服外治法治療小兒急性肺炎85例[J].上海中醫藥雜志,2008,11(9):31-33.
[5] 裴鑫,柳琳琳,劉曉波,等。內外合治法治療小兒肺炎的療效評價[J].中醫藥信息,2008,21(6):37-40.
[6] 許占毅,刁文麗,張雅鳳,等。敷胸散治療小兒肺炎40例臨床分析[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10,7(5):119-120.
[7] 南春紅,王雪峰。敷胸巴布劑治療小兒肺炎療效觀察及護理研究[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16(9):136-138.
[8] 申燕燕,王學翠,馮春妮,等。中藥敷背散治療嬰兒肺炎90例時效相關性分析[J].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2013(3):240-242.
[9] 陳鳳娣,高樹彬。肺炎喘嗽中醫外治法研究進展[J].中醫兒科雜志,2011,7(6):60-62.
[10]李曉陽。敷胸散外用治療小兒肺炎60例皮膚護理[J].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2012,4(2):187-188.